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材案 第一課時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1 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 統(tǒng)稱為 細胞代謝 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 2 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1 實驗原理 新鮮的肝臟中有較多的 過氧化氫酶 能將過氧化氫及時分解 變成 氧和水 2 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 3 實驗結論 酶在細胞代謝中具有 催化作用 同時證明 與無機催化劑相比 酶具有 高效性的特性 3 活化能是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 與無機催化劑相比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 4 酶的特性 一 酶的本質和作用 1 對酶的理解 思維誤區(qū)規(guī)避 酶和激素都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 一般來說 活細胞都能產(chǎn)生酶 但不一定產(chǎn)生激素 只有內分泌腺 或內分泌細胞 才能產(chǎn)生激素 當然一定也能產(chǎn)生酶 故能產(chǎn)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chǎn)生激素 但能產(chǎn)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chǎn)生酶 2 酶的化學本質與催化作用的實驗驗證 1 證明某種酶是蛋白質 實驗組 待測酶液 雙縮脲試劑 是否出現(xiàn)紫色反應 對照組 已知蛋白液 雙縮脲試劑 出現(xiàn)紫色反應 2 證明某種酶是rna 實驗組 待測酶液 吡羅紅染液 是否呈現(xiàn)紅色 對照組 已知rna溶液 吡羅紅染液 出現(xiàn)紅色 3 利用酶的專一性原理來證明 4 證明酶具催化作用 實驗組 底物 相應酶液 底物被分解或分解速率快 對照組 底物 等量蒸餾水 底物不被分解或分解速率慢 規(guī)律精講精析 1 酶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 只能改變達到平衡點的時間 2 酶和無機催化劑一樣 在反應前后性質和數(shù)量保持不變 但酶并非能終生發(fā)揮作用 酶和其他物質一樣也需要更新 3 有的酶存在于細胞外 如消化酶 有的存在于細胞內 如呼吸酶 典例1 2012年泰安市二模 下圖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 最適ph條件下 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 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 增大ph 重復該實驗 a b點位置都不變 b b點后 升高溫度 酶活性增加 曲線將呈現(xiàn)c所示變化 c 酶量增加后 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 d 反應物濃度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 思路剖析 本題考查溫度 ph 反應物濃度等因素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 酶都有適宜的溫度和ph 高于或低于最適值都會降低酶的活性 從而降低酶促反應速率 所以增大ph 重復該實驗 a b點位置都要下降 a錯誤 b點后 升高溫度 酶活性降低 反應速率降低 b錯誤 酶量增加后 酶促反應增強 反應速率增加 可用曲線c表示 c錯誤 由于曲線b處于最適溫度和ph條件 實驗的自變量是反應物濃度 所以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物濃度 d正確 答案 d 典例2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 酶在社會生產(chǎn) 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利用酶生產(chǎn)某些化工產(chǎn)品 能顯著降低能耗 減少污染 節(jié)約成本 b 參與蛋白酶合成 分泌的具膜細胞器有核糖體 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c 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癥的多酶腸溶片含有多種消化酶 但嚼服后會失去療效 d 要較長時間保持酶活性 酶制劑大都應保存在低溫的條件下 思路剖析 酶具有催化效率高和可降解的特點 利用酶生產(chǎn)某些化工產(chǎn)品 能顯著降低能耗 減少污染 節(jié)約成本 核糖體沒有膜結構 消化酶的本質是蛋白質 嚼服后會失去療效 制成腸溶片是確保吞服后主要在小腸部位發(fā)揮作用 酶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 高溫易變性失活 應保存在低溫條件下 答案 b 1 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二 酶的特性與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2 實驗中相關變量的分析 1 人為改變的變量是自變量 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量是因變量 通常自變量是原因 因變量是結果 二者具有因果關系 實驗的目的在于獲得和解釋這種因果關系 2 除自變量外 其他對實驗結果能造成影響的可變因素是無關變量 在對照實驗中 除了要觀察的自變量外 其他無關變量都應保持相同且適宜 這樣就可以避免由于無關變量的差異引起實驗結果的差異 能夠清晰 地研究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 3 對照實驗中如何保持單一變量 控制無關變量 1 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數(shù)量 質量 體積 來源和生理狀況等方面特點要盡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2 實驗器具要相同 即試管 燒杯等器具的大小 潔凈度等要完全一樣 3 實驗試劑要相同 即試劑的成分 濃度 體積要相同 尤其要注意體積上等量的問題 4 處理方法要相同 保溫或冷卻 光照或黑暗 攪拌或振蕩都要一致 有時盡管某種處理對對照實驗來說 看起來似乎是毫無意義的 但還是要做同樣的處理 4 酶高效性的曲線及實驗驗證 1 曲線模型 催化劑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與無機催化劑相比 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酶只能縮短達到化學平衡所需時間 不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 2 實驗驗證 對照組 反應物 無機催化劑 反應物分解速率 實驗組 反應物 等量酶溶液 反應物分解速率 實驗中自變量是無機催化劑和酶 因變量是反應物分解速率 5 酶專一性的曲線及實驗驗證 1 曲線模型 在a反應物中加入酶a 反應速率較未加酶時明顯加快 說明酶a催化底物a的反應 在a反應物中加入酶b 反應速率和未加酶時相同 說 明酶b不催化底物a的反應 2 實驗驗證 還原糖 斐林試劑 加熱 磚紅色沉淀 用淀粉酶分別與淀粉和蔗糖混勻一段時間后 再用斐林試劑鑒定 根據(jù)是否有磚紅色沉淀來判定淀粉酶是否對二者都有催化作用 從而探索酶的專一性 6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1 原理解讀 溫度影響酶的活性 從而影響淀粉的水解 滴加碘液 根據(jù)是否出現(xiàn)藍色及藍色的深淺來判斷酶的活性 2 實驗設計思路 檢測是否出現(xiàn)藍色及藍色深淺 3 實驗設計程序 各自在所控制的溫度下處理一段時間 淀粉與相應溫度的淀粉酶混合 在各自所控制的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 淀粉淀粉酶 滴加碘液 觀察顏色變化 o2的產(chǎn)生速率 7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1 原理解讀 h2o2h2o o2 ph影響酶的活性 從而影響o2的生成量 可用點燃但無火焰的衛(wèi)生香燃燒的情況來檢驗o2生成量的多少 2 實驗設計思路 1 在一定溫度 ph 范圍內 隨溫度 ph 的升高 酶的催化作用增強 超過這一范圍 酶催化作用逐漸減弱 2 在最適溫度 ph 時 酶的催化作用最強 高于或低于最適溫度 ph 酶的催化作用都將減弱 8 影響酶活性的曲線 3 過酸 過堿 高溫都會使酶失活 而低溫只是抑制酶的活性 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 溫度升高可恢復活性 4 反應溶液酸堿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 9 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 1 在其他條件適宜 酶量一定的條件下 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 但當?shù)孜镞_到一定濃度后 受酶數(shù)量和酶活性限制 酶促反應速率不再增加 如下圖甲 2 在底物充足 其他條件適宜的條件下 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比 如下圖乙 典例3 2013年江蘇鹽城一調 某人通過實驗研究化合物x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結果如右圖 曲線 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 曲線 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化合物x未影響淀粉酶活性的最適溫度 b 曲線 作為實驗對照 c 化合物x對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 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 則曲線 的頂點上移 思路剖析 由題分析可知 曲線 為對照組 曲線 為實驗組 同一溫度下 曲線 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 比曲線 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 酶促反應速率低 表明化合物x對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兩曲線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沒有改變 表明化合物x未影響淀粉酶活性的最適溫度 但無法推知底物溶液的ph改變對曲線 的頂點的影響 若是在最適ph的基礎上升高底物溶液的ph 則曲線 的頂點反而會下移 答案 d 典例4 2011年全國大綱理綜 某同學從溫度為55 65 的泉水中篩選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細菌 并從該細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問題 1 測定脂肪酶活性時 應選擇作為該酶作用的物質 反應液中應加入溶液以維持其酸堿度穩(wěn)定 2 要鑒定該酶的化學本質 可將該酶液與雙縮脲試劑混合 若反應液呈紫色 則該酶的化學本質為 3 根據(jù)該細菌的生活環(huán)境 簡要寫出測定該酶催化作用最適溫度的實驗思路 思路剖析 本題考查酶的本質 特性與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意在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與實驗設計能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能從酶的專一性出發(fā)選用脂肪作為脂肪酶的作用底物 并要考慮排除溫度 ph等無關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簡寫實驗設計思路時能緊扣題中 根據(jù)該細菌的生活環(huán)境 溫度為55 65 的泉水 在此范圍內設置不同梯度的溫度作為自變量進行實驗 1 測定脂肪酶活性應選擇脂肪作為該酶作用的反應物質 反應液中應加入緩沖溶液以維持其酸堿度穩(wěn)定 排除ph對酶活性的影響 2 能與雙 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說明該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 3 仔細審題 明確要求寫出的是 實驗思路 而不是實驗步驟 答案 1 脂肪緩沖 2 蛋白質 3 在一定溫度范圍 55 65 內設置溫度梯度 分別測定酶的活性 若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峰值 則峰值所對應的溫度即為該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 否則 擴大溫度范圍 繼續(xù)實驗 直到出現(xiàn)峰值 1 2013年衡水中學一調 關于酶的敘述 正確的是 a 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 酶活性的變化與酶所處的環(huán)境的改變無關 c 酶結構的改變可導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喪失 d 酶分子在催化反應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答案 c 2 2012年臨沂一模 右圖是在最適溫度下 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系 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如果溫度上升5 b點向左下方移動 b a點時 麥芽糖酶全部參與催化 c 若是農(nóng)田中的作物 處于該光照強度下不能正常生長 d 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過程中從密閉鐘罩內吸收了一部分co2 思路剖析 植物在某一光照強度下 密閉容器內co2變化量為零 不考慮微生物的呼吸 說明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co2量 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 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的呼吸作用強度等于綠色部分的光合作用強度 農(nóng)田中的作物 晚上要進行呼吸作用 消耗有機物 處于該光照強度下不能正常生長 不同葉肉細胞的衰老程度不同 呼吸作用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不一定相同 故b錯誤 答案 b 3 2011年江西南昌十六中月考 請你解讀與酶有關的圖示 曲線 回答下列問題 1 圖1和圖2是與酶的特性相關的圖示 圖1和圖2分別表示了酶具有性和作用 洗衣粉中加有的a之所以能夠耐酸堿 忍受表面活性劑和較高溫度 因為其是通過精心設計改造生產(chǎn)出 來的 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細胞的中 2 圖3是與酶活性影響因素相關的曲線 當ph從5上升到7 酶活性的變化過程是 從圖示曲線我們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因素主要是 從圖5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在底物足量條件下 3 圖4和圖5是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曲線 圖4中a點后酶促反應的速率不再增加 其限制性 思路剖析 本題以坐標曲線為信息載體 綜合考查酶的特性與本質等知識 1 圖1表示酶具有高效性 圖2表示酶具有催化作用 洗衣粉中加入的酶是通過基因工程 或蛋白質工程改造 生產(chǎn)出來的 2 由圖中底物剩余量可以判斷出在ph為6時 酶的活性最大 所以ph從5上升到7 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3 分析圖4 可以發(fā)現(xiàn)在a點之前 限制酶促反應的因素是底物濃度 而a點以后則是酶的數(shù)量 圖5可見在酶量充足的情況下 酶促反應速率與酶的濃度呈正相關 答案 1 高效催化蛋白質工程 基因工程 細胞質 2 先上升后下降隨著ph的變化 酶的最適溫度不變 溫度影響酶的活性 3 酶的濃度 數(shù)量 和活性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 一 選擇題 本題共8小題 每小題6分 共48分 1 基礎再現(xiàn) 同一細胞內許多化學反應可以同時進行而互不干擾 這一情形與下列哪幾項有關 反應的溫度不同 反應的快慢不同 反應的空間不同 反應所需的酶不同 a b c d 思路剖析 細胞內的生物膜將細胞分隔成各個區(qū)室 使各種化學反應高效有序地 互不干擾地進行 又由于酶具有專一性 各種化學反應所需酶的種類不同 也避免了化學反應之間的相互干擾 答案 d 2 基礎再現(xiàn) 下列不適合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一組實驗材料是 a h2o2 過氧化氫酶b 淀粉 淀粉酶 c 蛋白質 蛋白酶d 麥芽糖 麥芽糖酶 思路剖析 不能用過氧化氫酶催化過氧化氫分解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因為高溫也能加速過氧化氫的分解 答案 a 3 基礎再現(xiàn) 右圖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對抗體的消化作用 根據(jù)圖示實驗結果 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 蛋白酶能使抗體失活 b 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c 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學本質均是蛋白質 d 胃蛋白酶使抗體分解斷裂的肽鍵數(shù)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思路剖析 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對抗體有消化作用 使抗體失活 說明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由題圖看出胃蛋白酶能使抗體水解為多個片段 斷裂的肽鍵數(shù)目較多 題干沒有表明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答案 c 4 基礎再現(xiàn) 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織物纖維 具有抗菌 防紫外線等功能 穿著涼爽 透氣 在碳纖維織物工藝流程中需要除去淀粉類漿料 目前常用耐熱性強的枯草桿菌淀粉酶 退漿 如圖曲線表示的是在其他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 淀粉酶濃度對退漿效果的影響 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 b表示隨著酶濃度的升高退漿效果越來越好 b b c表示繼續(xù)提高酶的濃度幾乎不影響退漿效果 c b c退漿效果無顯著變化 說明底物幾乎耗盡 d b c表示底物與酶充分結合 退漿率最大 思路剖析 本題借助碳纖維的 退漿 問題考查酶濃度與反應速度的關系 a b段隨著酶濃度的增加 退漿效果呈線性增長 說明該濃度范圍內 退漿效果與酶濃度成呈正相關 選項a正確 b c段的退漿效果沒有顯著變化 說明底物與酶充分結合 反應達到最大速率 退漿效果達到最大 但是底物并沒有耗盡 如果耗盡的話 退漿效果為0 選項c錯誤 d正確 b c段酶濃度對退漿效果的影響已不明顯 不再是主要影響因素 選項b正確 答案 c 5 視角拓展 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 為了驗證豬籠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 如下圖所示 在35 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 甲 乙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雙縮脲試劑 丙 丁試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 下列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實驗 b 實驗 c 實驗 和實驗 d 實驗 實驗 均不能 思路剖析 實驗 中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時 加分泌液的甲試管中的蛋白質即使被分泌液中蛋白酶催化分解 也會因分泌液本身含蛋白酶 本質為蛋白質 而出現(xiàn)紫色反應 不能依據(jù)顏色反應區(qū)分 應依據(jù)蛋白塊是否消失來判斷 答案 b 6 視角拓展 下列有關酶的特性實驗設計中最科學 嚴謹?shù)氖?思路剖析 a組中的對照實驗不合理 不能用蒸餾水 應用等量的含fe3 的溶液 b組中檢驗的試劑應是斐林試劑 且需要加熱 因為若用碘液的話 蔗糖的那支試管不管是否發(fā)生反應 遇碘都沒有顏色變化 c組實驗應該是用多組淀粉溶液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操作 而不是只用一組間隔升高溫度加熱 答案 d 7 視角拓展 探究 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時 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 a 淀粉酶易于取材 且唾液淀粉酶和市售淀粉酶反應條件完全相同 b 實驗中要先將淀粉溶液和酶液達到自變量的條件下 再混勻 c 實驗中應將淀粉溶液和酶液混合后 再分別置于相應自變量下反應 d 溫度過高或過低 反應都不能進行 說明溫度過高或 過低時使酶失活 思路剖析 a項錯誤 唾液淀粉酶和市售淀粉酶反應條件不完全相同 比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37 左右 而市售 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是60 左右 b項正確 c項錯誤 探究溫度或ph對淀粉酶活性影響時 實驗中都要先調節(jié)到自變量的條件下 再讓淀粉溶液與酶液接觸 防止在還未達到預設條件時 淀粉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d項錯誤 溫度過高是使酶變性失活 而溫度過低只是抑制了酶的活 性 并未使其變性失活 在逐漸升高溫度恢復至適宜溫度的情況下 酶的活性也逐漸升高 答案 b 8 視角拓展 下面的三個圖是某研究小組利用過氧化氫酶探究h2o2分解條件而獲得的實驗結果 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一 二 三所代表的實驗中 自變量依次為催化劑種類 h2o2濃度 ph b 圖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 圖二bc段產(chǎn)生的原因可能是過氧化氫酶數(shù)量 濃度 有限 d 圖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答案 d 二 非選擇題 本題共4小題 共52分 9 基礎再現(xiàn) 12分 某小組在探究 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的實驗時 提出 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響 的問題 并設計實驗 操作步驟如下 向甲 乙試管內各加入2ml新配制的體積分數(shù)為3 的過氧化氫溶液 向甲試管內加入1ml質量分數(shù)為5 的鹽酸 向乙試管內加入1ml質量分數(shù)為5 的氫氧化鈉溶液 向甲 乙試管內加入2滴新鮮的質量分數(shù)為20 的豬肝研磨液 觀察試管中發(fā)生的變化 請依據(jù)該小組設計的實驗操作步驟 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是本實驗的 可觀測的指標是 2 上述操作步驟中存在明顯的缺陷 請指出 3 將制備好的豬肝研磨液分別進行高溫和冷藏處理 經(jīng)高溫處理后 實驗效果不明顯 冷藏處理不影響實驗 效果 原因是 4 在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時 有同學建議進行定量實驗 以不同ph下出現(xiàn)同一結果所需要的時間來表示酶的活性 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不同條件下酶活性的曲線圖 該建議中 所需的時間越長 酶的活性越 率即過氧化氫酶的活性 由操作步驟分析可知 可通過觀察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泡數(shù)量 或速率 來作為觀測的指標 2 該探究實驗至少需要三個實驗組 操作中缺少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的一組實驗 3 高溫和低溫對過氧化氫酶處理后的結果不同 高溫下過氧化氫酶變性失活不能恢復 而低溫下過氧化氫酶活性受到抑制 適宜溫度下可以恢復 4 出現(xiàn)同一結果所需的時間越長 則說明酶的活性越低 思路剖析 1 本課題的目的是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自變量為ph 因變量為過氧化氫分解速 速率 2 缺少加蒸餾水的對照 3 過氧化氫酶是蛋白質 在高溫處理時蛋白質變性 而冷藏時蛋白質沒有變性 4 低 或弱 答案 1 ph因變量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泡數(shù)量 或 10 視角拓展 14分 目前全球能源危機 各國政府積極開發(fā)新能源 利用植物淀粉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是高性能酸性淀粉酶的獲取 請完善實驗方案 并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目的 比較甲 乙 丙三種生物所產(chǎn)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實驗原理 1 2 淀粉與碘液反應呈藍色 實驗材料 三種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 酶濃度相同 淀粉溶液等 實驗步驟 1 取四支試管 分別編號 2 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 填寫相應試劑的體積量 并按表內要求完成相關操作 3 將上述四支試管放入37 的水浴中 保溫1h 4 四支試管冷卻后滴入碘液 5 觀察比較試管內溶液的顏色變化 實驗結果 分析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 1 填寫表中的數(shù)值a b c d的顏色深淺程度 用 或 表示 2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3 上述結果表明 在最適ph和最適溫度條件下 濃度相同的不同來源的淀粉酶 催化效率不同 其根本原因是 4 你認為甲 乙 丙三種生物中 最具有開發(fā)價值的是 思路剖析 欲比較不同生物產(chǎn)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依據(jù)的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可通過碘液檢驗淀粉被分解的情況 完成表格中試劑體積量時 總體要考慮相應總量相等 排除試劑量的不同對結果造成的影響 因碘液檢驗的結果是試管1中兩個正號 而試管4中沒有酶溶液 故結果顯示的正號應為三個或三個以上 因本實驗試管1 2 3中的自變量是不 同來源的淀粉酶 故其結果的差異引起的直接原因是酶的來源 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的不同 甲 乙 丙三種生物產(chǎn)生的淀粉酶中活性最高的 碘液染色結果顏色最淺 是乙生物產(chǎn)生的淀粉酶 故其最具有開發(fā)價值 答案 實驗原理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 1 0 503 5 3個及3個以上正號均對 2 酶的來源 3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4 乙 11 高度提升 16分 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一般都需要酶的參與 下圖1示酶的抑制劑作用原理 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 從而抑制酶活性 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 從而抑制酶的活性 圖2示谷氨酸脫羧酶的催化反應速度 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示酶的化學本質很可能是 如果需要鑒定其化學本質 常用的試劑是 顏色呈現(xiàn)為 2 隨著底物濃度升高 抑制效力變得越來越小的是 填 競爭性 或 非競爭性 抑制劑 原因是 3 動物腦組織中含有豐富的谷氨酸脫羧酶 能專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為1mol 氨基丁酸和1molco2 某科研小組從小鼠的腦中得到該酶后 在谷氨酸起始濃度為10mmol l 最適溫度 最適ph值的條件下 對該酶的催化反應過程進行研究 結果如圖2 若圖2表示產(chǎn)物co2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則實驗 中要保持不變 在圖2中畫出反應過程中氨基酸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思路剖析 1 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 蛋白質遇雙縮脲試劑生成紫色絡合物 2 競爭性抑制劑與酶的結合位點和底物與酶的結合位點相同 若增大底物濃度 則底物與酶活性位點結合機會增大 競爭性抑制劑與酶活性位點結合機會減小 從而降低競爭性抑制劑的抑制作用 3 由圖2分析可知 自變量為時間 因變量 是產(chǎn)物co2的濃度 溫度 酸堿度等無關變量要保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探究實踐:“EC”混合式教學
- 內蒙古辦酒類管理辦法
- 機器人運動學建模與控制研究
- 冬季取暖安全管理辦法
- 基于“崗課賽證”視角的高職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 動物基因表達研究
- 創(chuàng)新驅動:產(chǎn)品設計全流程管控體系構建與實踐
- 交通事故和解協(xié)議書正式版-1
- 及時如實報告生產(chǎn)安全事故是誰的責任
- 通信網(wǎng)絡建設安全管理體系與實施細節(jié)
- 數(shù)與代數(shù)課件
- 工會審計實務課件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相關報表、上報流程和要求
- 《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普速鐵路部分)-14年新版
- 食用油儲存期品質變化的太赫茲光譜無損識別
- 胎盤早剝預案演練腳本
- 五山文學全集第一卷
- 聚磷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應用
- 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高速鐵路部分)2014年7月
- 鈣加維生素Dppt課件(PPT 14頁)
- TRD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方案(22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