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2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及科技文化 第27講 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2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及科技文化 第27講 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2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及科技文化 第27講 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2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及科技文化 第27講 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12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及科技文化 第27講 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7講PART 27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考點分層突破命題多維研析 第27講考綱要求1.宋明理學2.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1.背景(1)魏晉南北朝: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fā)展。(2)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3)唐朝:奉行的政策,儒學正統(tǒng)地位受到挑戰(zhàn)。 (4)北宋:儒家學者展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又融合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 三教并行考點分層突破佛道考點一宋明理學知識回扣代表哲學觀認識論程朱理學二程(1) _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2)把天理與倫理道德直接聯(lián)系起來“格物致知”朱熹(1)天理就是三綱五常(2)強調“_”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陸王心學陸

2、九淵“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陽明宣揚“心外無物”“_”的命題 提出“_”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考點分層突破2.內容天理存天理,滅人欲心外無理致良知考點分層突破3.地位(1)程朱理學成為以后長期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2)明朝中期以后,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4.影響: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及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南宋倫理道德考點分層突破【易錯易混】“三教合一”,心學與理學的關系“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鑒,但是,并沒有融合成一種思想流派。理學和心學不是并列關系,而是從屬關系,心學是理學的一個流派,與心學相對的是程朱理學?!緲媹D解史】 宋明理

3、學考點分層突破【構圖解史】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關系史料一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己何與焉?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為從那里來。“生生之謂易”,生則一時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遺書核心探究命題點一宋明理學的主張及特點考點分層突破史料二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陽明傳習錄 史料解讀(1)史料一闡述了“二程”的儒學主張。說明萬事萬物來源于“天理”,在封建社會中,“天理”即封建倫理道德。(2)史料二系統(tǒng)闡釋了心學理論。說明王陽明特別強調“知行合一”。(3)史料三主要論述了理學的特點。說明理學家們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說明

4、理學家改造了儒學,使其具有了哲學化、思辨化的特點??键c分層突破史料三 理學家們?yōu)榱私⑷鍖W的形上學,他們一方面借鑒佛教和道教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傳統(tǒng)儒學中尋找能夠用來構筑哲學形上學的因素,傳統(tǒng)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于變成以哲學形上學做基礎的哲學理論體系。就此而言,它體現著程朱理學家們融合創(chuàng)造的哲學智慧。據趙志霞淺談程朱理學在儒學發(fā)展中的地位【答案】不同:理學主張通過“格物致知”尋求“理”;心學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尋求“理”。區(qū)別:理學屬于客觀唯心主義,心學屬于主觀唯心主義??键c分層突破 史料運用1根據史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分析理學和心學在尋求“理”的方式上

5、有何不同。二者在本質上的區(qū)別是什么?【答案】儒學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戰(zhàn)(沖擊);借鑒了佛道的思想;復興儒學的需要(宋代理學家的學術創(chuàng)新)??键c分層突破2根據史料三及所學知識,分析宋代儒學走向哲學化、思辨化的原因。 史論歸納程朱理學的主要特點(1)儒學思想進一步思辨化。與先秦、漢唐時期的儒學思想不同,宋明理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其具有思辨性。傳統(tǒng)的儒學思想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于變成哲學理論體系。(2)更加強調以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理學所強調的“理”,實質上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無論是理學哲學的本體論、人性論、“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

6、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均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學作為儒學發(fā)展的一個階段,它帶有明顯的佛道化特點。宋明理學的佛道化更多地借鑒、吸收佛教與道教的形而上學思想,把佛道的禁欲主義思想吸收進來,把它作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主張??键c分層突破史料一 下圖是根據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中統(tǒng)計的歷代節(jié)婦烈女人數繪制的柱狀圖。命題點二 程朱理學的影響考點分層突破 史料解讀(1)史料一中的圖表主要反映了宋明理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體現了宋明理學對女性觀念的影響。(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宋明理學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消極影響。說明朱熹“格物致知”的目的是運用“天理

7、”論證封建倫理道德的合理性;說明了宋明理學從“存天理,滅人欲”的角度看其有利于加強皇權專制統(tǒng)治;體現了宋明理學中以封建道德替代法律的主張影響深遠??键c分層突破史料二 理學將倫理之理與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為一體。朱子的窮學問也不是以窮學問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證實他心中的倫理和道德。理學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衛(wèi)道”,表現了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們的思想將人欲與天理對立,抹殺個人私利觀,卻替以后專制皇權加強統(tǒng)治的基礎,其影響所及達幾百年。今日中國之民法未盡展開,仍有以道德觀念代替法律的傾向,也不能與宋代儒學無關。 黃仁宇現代中國的歷程【答案】宋代以來理學成為官方哲學,理學強調三綱五常和名分等級制度,壓

8、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的傳播,導致節(jié)婦烈女人數增加??键c分層突破 史料運用1據史料一,指出節(jié)婦烈女人數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特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性格保守。影響:為君主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響了中國近代法制化進程??键c分層突破2根據史料二,學者黃仁宇認為理學的一系列缺陷導致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怎樣的特點?根據史料,歸納理學對后世的影響。 史論歸納宋明理學的影響(1)積極:宋明理學重視個人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jié)、品德,講求自我節(jié)制、發(fā)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個人與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2)消極:宋明理學進一步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tǒng)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

9、然欲求,更加適應了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發(fā)展??键c分層突破1.背景(1)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fā)展。 (2)階級:工商業(yè)者階層隊伍壯大,他們反對封建束縛,要求發(fā)展商品經濟。(3)思想:宋明理學日益僵化,“八股取士”阻礙新思想的產生和發(fā)展。(4)政治:統(tǒng)治者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專制統(tǒng)治日益腐朽。商品經濟考點分層突破考點二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知識回扣 主要思想作用李贄破除對儒家經典的迷信,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批判“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教,強調人正當的私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黃宗羲揭露_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以“_”取代皇帝的

10、“一家之法” 工商皆本對以后的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考點分層突破2代表人物及主張君主專制天下之法 主要思想作用顧炎武提出“_”思想,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后人將其提出的思想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王夫之世界是物質的,事物是客觀存在的物質發(fā)展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事物是可以認識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考點分層突破經世致用考點分層突破3.影響(1)明清儒學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和繼承,使之構建起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從而促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2)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對當時

11、的封建專制有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思想家們沒有提出新的社會制度構想,其思想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沒有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键c分層突破【圖解歷史】李贄的思想【教材補遺】經世致用經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對學術研究脫離現實,強調要做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事。經世致用把學術研究和當前現實緊密結合起來,往往以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用于改革社會現實,開辟了重實際、重實證的新學風。考點分層突破【構圖解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史料一 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李贄藏書核心探究命題點一明清進步思想家的主張 考點分層突破史料二 古者以天

12、下為主,君為客。凡君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以天下為客。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史料解讀(1)史料一反映了李贄的思想主張。表明李贄認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反對盲從孔子。(2)史料二闡述了黃宗羲的思想主張。表明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主張,抨擊了君主專制。(3)史料三體現了顧炎武的主張。表明顧炎武主張注重實學,強調經世致用。(4)史料四反映了王夫之的思想主張。表明王夫之強調“天地之化日新”,主張遵循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史料三百余年來之為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于圣人,而去之彌遠也。

13、 顧炎武亭林文集考點分層突破史料四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猶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一世,一姓為一代,足矣。 王夫之船山思問錄【答案】李贄的反正統(tǒng)意識,黃宗羲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眾治”“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張“循天下之公”,這些思想的本質都是反對君主專制。考點分層突破 史料運用綜合上述史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思想的本質。 史論歸納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的特點及表現考點分層突破特點表現反傳統(tǒng)、反教條李贄指出儒家經典并非“萬世之至論”,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還提出男女平等和“天下萬物,皆生于兩”的觀點

14、,令維護名教傳統(tǒng)的士大夫們十分驚懼反封建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黃宗羲提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結論;顧炎武提倡“眾治”,反對“獨治”。當時的思想家還提出了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這些思想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產生了一定影響提倡“經世致用” 他們主張為學應求真務實,致力于社會變革,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他們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張史料一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提出了相當接近民主制度的設計,認為君民之間,不是主從尊卑,政府是為民而設。地方發(fā)展,猶如諸侯,有相當的自主權。學校是議政的場合,其所議定,由地方長吏付之實行。這一構思,儼然是代議制,而且是地

15、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許倬云歷史大脈絡命題點二 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的評價考點分層突破史料二 明清之際,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們既繼承了宋明理學的許多思想觀念,回歸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又對其中不少陳腐之處不滿,力求更新。 史料解讀(1)史料一主要評述了黃宗羲的思想特點。表明黃宗羲主張反對君主專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2)史料二主要體現了明清思想家思想的雙重性。說明明清思想沒有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疇,其是對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創(chuàng)新??键c分層突破【答案】反對君主專制,重申民本思想,提出的君民平等和地方自治的主張,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明清進步思想仍沒有跳出傳統(tǒng)儒學思

16、想的范疇??键c分層突破 史料運用根據史料一、二,概括明清之際思想發(fā)展的時代特色。 史論歸納理解明清之際思想的雙重性 (1)批判地繼承了傳統(tǒng)儒學思想,反映了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的要求,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質的早期啟蒙思想。(2)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堅實的物質基礎,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不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思想,本質上仍屬于傳統(tǒng)儒學的范疇。考點分層突破命題多維研析 明考情高考試題考查內容命題立意2015全國卷40宋代理學對儒學的發(fā)展 本題運用材料,運用比較的方法考查儒學思想的發(fā)展及差異,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2014新課標全國卷25唐代儒學的地位本題以唐代對待儒學的態(tài)度為載體,主要考查學生分析

17、判斷歷史現象的能力2014新課標全國卷26宋代理學的主張從歷史解釋角度考查宋明理學的發(fā)展,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比較歷史問題的能力2013新課標全國卷25宋代理學的影響本題以“周(公)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的轉變?yōu)檩d體,考查宋明理學的影響,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判斷歷史因果關系的能力考題1 2014新課標全國卷 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來唐武宗又大規(guī)模地“滅佛”。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惡決定宗教興亡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C.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D.佛教的社會基礎薄弱命題多維研析 解考題【解析】C本題以唐朝統(tǒng)治者對道教、佛教和

18、儒學的認識為切入點,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材料顯示唐高祖因認為自己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道教第一、儒學第二、佛教第三;武則天為打擊李氏勢力,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來唐武宗大規(guī)?!皽绶稹笔窍鲓Z寺院勞動力與財富。在此過程中,只有儒學的地位沒有重大變動,最為穩(wěn)固。故答案為C項??碱}2 2014新課標全國卷 人性是先秦以來一直討論的問題?;趯θ诵缘男抡J識,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們認為人性()A.本質是善B.本質為惡C.非善非惡D.本善習遠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D本題以人性論為切入點,考查理學思想的內涵,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并說明歷史現象的能力。宋明理學家繼

19、承并堅持孟子的性善論思想,還將人性高揚為宇宙的本體天道(天理),認為人性與天理直接聯(lián)系,人性不僅僅只是人之為人的根本,而且也是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和運行的根本法則。因此,必須長期堅持、實踐。A項表述不完整,B、C兩項表述不符合理學家的要求??碱}3 2013新課標全國卷 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A.宗法血緣制度逐漸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D.陸王心學日益興起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C本題考查考生的知識遷移和分析能力,以儒學稱呼演變?yōu)榍腥朦c,考查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演變情況。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注意題干的時間“宋代

20、”。宋代程朱理學成為主流思想,朱熹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集為四書,并加以注解,使之成為理學的經典。A項在秦朝郡縣制實行時即已開始,故排除;B項在漢代時就已出現,故排除;D項的陸王心學主張內心的自我反省,而且心學的集大成者是王陽明,生活在明代,故排除??碱}4 2012新課標全國卷 理學家王陽明說:“士以修治,農以具養(yǎng),工以利器,商以通貨,各就其資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業(yè)焉,以求盡其心,其歸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則一而已四民異業(yè)而同道?!痹诖?王陽明()A.重申傳統(tǒng)的“四民”秩序B.主張重新整合社會階層C.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百姓生計D.闡發(fā)的根本問題是正心誠意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D本題考查學生材料

21、分析的能力,考查宋明理學新發(fā)展王陽明的心學。解題關鍵在于全面把握材料含義。材料突出士、農、工、商四民都是“以求盡其心”,“四民異業(yè)而同道”,心與道是核心,致良知是目的。A項的表述與材料突出的四民并舉相矛盾;材料不涉及對四民的整合,所以B項不正確;C項錯誤在于誤解了“其歸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其強調的不是民生內容,而是強調關系人們生存的方法;D項與題意相符,故正確。考題5 2016江蘇卷 明末思想家李贄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頭發(fā)留著長須,“儒帽裹僧頭”,穿著亦僧亦儒的怪異服裝;他講學傳道,卻收女弟子。由此可見,李贄()A.致力于儒學和佛教的融合B.認可明代婦女地位的變化C.力圖沖破封建傳統(tǒng)

22、的束縛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C本題考查明清之際的儒學,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和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李贄批判儒家思想,強調人的正當私欲,A項不是他的主張,故錯誤;明代婦女地位低下,李贄主張男女平等,故B項錯誤;材料中“講學傳道,卻收女弟子”等信息說明李贄違背傳統(tǒng)的禮教,顯然是想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故C項正確;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贄的思想追求,故D項錯誤??碱}6 2016海南卷 清代有女詩人作詩曰:“人生德與才,兼?zhèn)浞綖樯啤*氈猎u閨材,持論恒相反。有德才可賅(兼有),有才德反損我意頗不然,此論殊褊淺。”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

23、備成為主要的評價標準C.出現了對傳統(tǒng)倫理思想的反思 D.產生了維護自身權益的訴求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C由“我意頗不然,此論殊褊淺”可知作者反感對傳統(tǒng)女性的歧視,故選C項?!氨黄毡榻邮堋迸c史實不符,A項錯誤;依據材料可知,傳統(tǒng)倫理思想中對古代女性的評價標準更多的是強調有德,反對有才,故B項錯誤;女詩人主要對傳統(tǒng)倫理觀念中女性德才觀不滿,沒有談到自身的權益,D項錯誤??碱}7 2015福建卷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也?”在此,顧炎武強調()A.培養(yǎng)人才,經世致用B.弘揚道德,規(guī)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風易俗D.教化民眾

24、,靜心明志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C顧炎武的意思是要安定百姓,改變其行為,必須先使人民“甘其食”(吃飽)、“美其服”(穿好),然后通過教化來改善風俗,故C項正確?!窘馕觥?C根據材料對“人欲”的定義得出,“滅人欲”是指人的欲求不能超出維持人的生命的基本欲求,強調人的行為要遵守禮儀規(guī)范,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故選C項?!按嫣炖?滅人欲”與提升人的個人修養(yǎng)沒有必然聯(lián)系,A項錯誤;根據材料“滅人欲”可知其肯定維持人的生命的基本欲求而不是完全否定,B項錯誤;根據前面分析并結合所學得出“存天理,滅人欲”沒有體現維護專制統(tǒng)治,D項錯誤。1程朱理學認為,“人欲”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guī)范的行為

25、,與“天理”對立;進而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如此看來,“存天理,滅人欲” ()A.特別注意提升人的個人修養(yǎng) B.完全否定了人類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以道德的名義維護專制統(tǒng)治命題多維研析 練經典考向1理學2“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边@段話意在強調()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心外無物”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C材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主張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

26、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這符合程朱理學“格物致知”的主張,故選C項。材料與用良知指導自己的行為無關,A項錯誤;材料與恢復自己內心的良知無關,B項錯誤;“心外無物”屬于陸王心學的主張,D項錯誤。3“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标懢艤Y還說:“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萬物皆備于我,有何欠闕!” 陸九淵在此強調的主旨是()A.進學則在致知,窮理格物 B.充分發(fā)揮道德主體的能動性C.“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D.吸收佛道思想加強內心修養(yǎng)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B根據材料“真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可知,他強調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心學對人自身的

27、約束作用,故選B項。陸九淵反對“格物致知”,A項錯誤;陸九淵的觀點是強調“心”是世界的本原,“理”是萬物的本原屬于程朱理學的觀點,C項錯誤;材料雖然強調道德的作用,但D項與材料不符,故錯誤??枷?心學4 王陽明將“樂”看作是“心之本體”,圣人和“常人之所同有”,但是常人卻不能做到“真樂”,反而很“憂苦”。這反映其心學思想是()A.“萬惡心生,苦樂天定” B.“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C.“是非之心,不慮而知” D.“物由心定,事由心生”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C題意強調的是圣人和常人都可以追求“樂”,強調用內心自省的方式達到,與王陽明的觀點一致,故選C項。根據所學知識,王陽明的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義

28、,A項屬于客觀唯心主義,A項錯誤;“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屬于客觀唯心主義,B項錯誤;D項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在方法論上與王陽明不同,D項錯誤。5李贄主張“因材”“并育”“各從所好,各騁所長”。李贄的這些言論()A.重視人的主觀意志力量 B.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C.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抨擊了道學的虛偽命題多維研析【解析】 B李贄主張“因材”“并育”“各從所好,各騁所長”體現其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故選B項。理學重視人的主觀意志力量,而李贄批判理學,A項錯誤;李贄提出“萬物皆生于兩”,否定了“天理”的存在,但與材料“因材”“并育”“各從所好,各騁所長”無關,C項錯誤;抨擊了道學的虛偽,與材料“因材”“并育”“各從所好,各騁所長”不符,D項錯誤??枷?明清儒學6黃宗羲認為,國家法律起源于“公利”,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壞而形成,這種“公利”屬于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