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大學之道》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大學之道》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大學之道》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大學之道》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大學之道》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9《大學之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積累文學常識。2、理解文意,準確翻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3、分析本文的論證特點。4、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核心素養(yǎng)語言建構與運用:理解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整體閱讀,點面結合。在弄懂重點語句的基礎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把握本文主旨。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了解《禮記》的有關知識,理解并把握《大學之道》的要旨。文化傳承與理解:把握本文中的“三綱”“八目”,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難點: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體會其中的深刻哲理。一、導入新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圣賢智慧的結晶,那古代中國人到底是如何連接自我、家族、民族、國家和天下觀念的呢?“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大儒韓愈特別關注學習的內容,而韓愈這一思想的源頭是在《禮記·大學》中,即使歷經(jīng)數(shù)千年,“大學”精神依舊閃耀著思想的光芒,今天,我們走進《大學之道》,學習“修身之道”。二、寫作背景《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洞髮W》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學》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論述了儒家為學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則、方針和步驟,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到南宋時,朱熹力作《大學章句》,使《大學》成為儒家經(jīng)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將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成一書,列為“四書”之首,進行注解,這就是《四書章句集注》。朱熹又認為收在《禮記》中的《大學》本子有錯亂,便把它重新編排了一番,分為“經(jīng)”和“傳”兩個部分。其中“經(jīng)”一章,是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經(jīng)”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這樣一編排,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學》版本。后來,《四書章句集注》被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甚至被作為學官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原屬于《禮記》中的《大學》,也從此獲得了官方的正式認可與推崇,這對古代教育,甚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乃至整個社會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三、關于《禮記》《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xiàn)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四、知識支架頂真手法頂真,亦稱頂針、聯(lián)珠、蟬聯(lián),是一種文學修辭方法,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個句子的聲韻的方法。頂真手法是古典文獻中比較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我們耳熟能詳?shù)暮芏嗑渥?,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論語·子路》)。頂真手法上遞下接,結構緊密,使語氣緊湊,語意貫通,讀來給人和諧流暢之感,具有節(jié)律整齊之美。五、題解“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禮節(jié)和文化基礎知識;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第二種含義同樣也有“博學”的意思。“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guī)律、原則等。六、整體感知《大學之道》介紹了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所謂“三綱”,是指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v覽四書五經(jīng),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三綱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七、文本分析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字詞】①大學之道: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②明:彰明;③明德:美好的德行;④親:親近,一說是“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舊立新,去惡向善;⑤止:達到;⑥至善: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⑦于:表示動作的指向?!咀g文】大學之道,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親近民眾,使人人恢復原本就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朱熹認為,天生萬民時就已賦予他們仁、義、禮、智、信這美好的本性與光明的德行,這些與生俱來的本性使人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省,明善惡,知榮辱。但“明德”為私欲所牽連和蒙蔽,難以顯露、昏暗不明,猶如烏云遮住太陽;鏡子布滿灰塵,這就需要人們通過自明其明德,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達到“復性”。統(tǒng)治者通過“自新”來“作新民”,通過自身日日除舊布新,提高道德修養(yǎng)來教化民眾,鼓舞民眾士氣,振奮民眾精神,使人人能夠去污除染,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達到“至善”的境界。這里的“至善”所指的對象既是對己,又可及人;既是平民百姓,又可以是王者圣人;既適用于個人,也適用于一家乃至一國;既有倫理道德含義,又有政治生活的規(guī)定。其中“明明德”是對己而言,不斷彰明自己內在的德性;“親民”是對人而言,以自己的至德教化民眾,使之除舊布新。首先,二者存在遞進關系,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才得以教化民眾,只有自我不斷日新才能夠新民;同時,要達到“至善”的境界,就要在實踐中將“明明德”的內在修為和“親民”的外在事功發(fā)揮到極致,二者缺一不可?!爸辽啤蹦恕懊髅鞯隆迸c“親民”發(fā)展的最終歸宿,也是二者發(fā)展的最終目標,即"明明德",與“親民”都是為達到至善的境界,而真正做到“明明德”與“親民”也就自然達到“至善”了。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咀衷~】①定:志向堅定不移;②靜:心不妄動;③安:性情安和;④慮:思慮精詳;⑤得:處事合宜;⑥近:接近;⑦道:大學之道?!咀g文】知道要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志有定向;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動;心不妄動,然后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然后才能慮事精詳;慮事精詳,然后才能處事合宜。天下萬事萬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有終結和開始。能夠明了萬事萬物本末始終的道理,皆接近于明了大學之道了。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咀衷~】①齊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②致其知:獲得知識;③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④齊、正、誠:使……整齊有序,使……匡正,使……誠意。【譯文】自古以來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好自己的國家,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先要修好己身,要修好身,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念,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就要保持真誠恭敬之意,要想能保持真誠恭敬之意,則要獲得知識,要獲得知識,則要推究事物的原理。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咀衷~】①知至: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②自:從;③以至于:到④壹是:一概,一律;⑤以……為:把……作為?!咀g文】通過推究事物的原理,對外物之理認識清楚,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5.小結“八條目”以“格物”為起點,以“平天下”為最終的奮斗目標,是一個由內到外、推己及人,從理論到實踐的有序進程;一個窮盡內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論體系;是實現(xiàn)大學之道的具體途徑和方法。對于我們的學習、人生都有積極意義。八、文本探究1.《大學之道》選自《禮記·大學》,而《大學》和《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可見其在中國文化史中的重要性。那么,《大學》到底是一部怎樣的著作?參考提示:《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洞髮W》中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了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一致性。《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朱熹認為《大學》是“為學綱目”,且“四書”中以《大學》為最易曉,故讀“四書”要“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2.《大學之道》向我們介紹了人生的“進修階梯”,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我們就會登堂入室,領略儒學經(jīng)典的奧義。結尾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請結合全文,談談為什么要把“修身”作為根本。參考提示:就人生進修階梯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修身”一環(huán),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內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后面的“外治”連在一起,是“兼濟天下”。就個人而言,“修身”既是物的“本”,又是事的“始”,在人生進修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3.《大學之道》講述的觀點,在學習上對我們有何啟發(fā)?參考提示:我們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首先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正如《大學之道》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只有知道自己應達到的境界之后,才能厘清本末,循序漸進。同時,我們也要從宏觀和動態(tài)的角度去看待學習。僅僅把學習視為單一、靜止的行為,很容易產(chǎn)生倦怠,缺少學習的動力。真正的學習不僅能夠獲得知識,還能端正自己的心思、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更能服務社會和報效國家。4.頂真手法是本篇文章的寫作特色,請以第二段為例分析《大學之道》是如何運用這一手法的。參考答案:本段使用了兩次頂真手法,并且呈現(xiàn)出“層遞式”的特點。第一次從“治國”到“格物”,由大到小,由重到輕,在邏輯上屬于“遞降”;第二次則恰好相反,由小到大,由輕到重,在邏輯上屬于“遞升”。這種“層遞式”的頂真辭格,步步推進,層層深入,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事理之間的邏輯關系,使讀者對事物、事理的聯(lián)系認識清楚,一目了然。九、寫作特點1、大量凝練而意蘊深刻的語句,使文章呈現(xiàn)出深邃雋永的審美特征。本文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用語凝練,言簡義豐。這些凝練而意蘊深刻的語句是博學的儒者對思想加工錘煉的精神產(chǎn)品,也是他們藝術思維的智慧結晶。2、頂真的使用,使文章邏輯更加嚴密。《大學之道》屬于議論文,說理時使用頂真的修辭手法,使邏輯推理性強,論證條理清晰,表達周密準確。如文章在闡述治國平天下與修身正心之理時,先連用頂真的修辭手法,從“天下”“國”“家”到“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由社會治理到個人修養(yǎng),層層深入、句句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周詳嚴密地論證了深刻的治國之理。句與句首尾蟬聯(lián),形成了嚴密的邏輯和不容置疑的說理氣勢。十、總結全文《大學之道》提出“三綱”“八目”,強調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修養(yǎng)的一致性。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得知,在長期占據(jù)中國封建統(tǒng)治思想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個人、家族、民族、國家、天下聯(lián)系密切。“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視他人,人不與之立異。在古代中國人看來,個人、家族、民族、國家、天下并無具體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連接。十一、拓展大學之道的傳承曾經(jīng)的北大校長梅貽琦在《大學一解》中對大學之道的內涵及其現(xiàn)實意義做了精辟的闡述。他指出∶"今日之大學教育,驟視之,若與'明明德'、'新民'之義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則可知今日大學教育之種種措施,始終未能超越此二義之范圍……”,“大學課程之設備,即屬于教務范圍之種種,下自基本學術之傳授,上至專門科目之研究,固格物致知之功夫而明明德之一部分也”,“至若各種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學程之設置,學生課外之團體活動,以及師長以公民資格對一般社會所有之努力,或為一種知識之準備,或為一種實地工作之預習,或為一種風聲之樹立,青年一旦學成離校,而于社會有所貢獻,要亦不能不資此數(shù)者為一部分之挹注。此又大學教育新民之效也”。1921年4月6日,在廈門大學開學典禮上,首任校長鄧萃英指出∶“大學……尚有一種要務,就是‘自強不息’四字?!睋?jù)此定“自強不息”為校訓。1921年7月,第二任校長林文慶將"'止于至善'為本大學進行之目標,亦即本校之校訓"。建校86年來,廈門大學堅持不懈地弘揚“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贏得了“南方之強”的美譽,在校訓的訓育下,新世紀的廈大人將再接再厲,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將國立東南大學校訓確定為“止于至善”,以求師生言行品性趨于完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光輝的歷史沉淀的百年東大,秉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