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 五官科常用診療技術(shù)PPT課件_第1頁
實訓 五官科常用診療技術(shù)PPT課件_第2頁
實訓 五官科常用診療技術(shù)PPT課件_第3頁
實訓 五官科常用診療技術(shù)PPT課件_第4頁
實訓 五官科常用診療技術(shù)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章常用??谱o理技術(shù) 第五講五官科常用護理技術(shù) 實訓 1 教學目標 1 熟悉常用五官科護理技術(shù)的應用目的 2 掌握常用五官科護理技術(shù)的操作方法 3 掌握常用五官科護理技術(shù)的注意事項 2 重點難點 眼沖洗法 外耳道沖洗法 鼻滴藥法 咽部噴霧法等 3 一 眼部護理 一 眼沖洗法 目的 清潔結(jié)膜囊 去除異物 眼術(shù)前準備 用物 洗眼壺 生理鹽水 受水器 彎盤 治療巾等 操作步驟 解釋 患者仰頭坐位 頭向患側(cè)斜 受水器緊貼面頰 沖洗眼瞼皮膚 結(jié)膜各部沖洗畢 無菌棉球擦拭患者面頰 4 一 眼部護理 一 眼沖洗法 注意事項 眼球穿通傷及深層角膜潰瘍 禁忌沖洗 對酸 堿腐蝕的創(chuàng)傷反復沖洗 沖洗勿過冷過熱 用后的受水器應消毒處理 5 一 眼部護理 二 眼滴藥法 目的 治療眼部疾病 檢查眼底 術(shù)前滴藥 防術(shù)后感染 用物 滴瓶 鑷子 藥液等 操作步驟 解釋 患者仰臥或坐臥 頭稍后仰 操作者將藥液滴入眼內(nèi) 注意事項 動作要輕 若同時滴多種藥 應先滴普通藥 后滴特殊藥 6 一 眼部護理 三 涂眼藥膏法 目的 治療眼炎 保護眼睛 用物 眼藥膏 眼罩 消毒紗布 無菌盆 彎盤等 操作步驟 解釋 患者坐位或仰臥位 操作者將藥膏涂入穹隆部 注意事項 若同時滴藥和涂藥膏 先滴藥水 后涂藥膏 雙眼均需用藥時 先涂健側(cè)眼 7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一 外耳道沖洗法 目的 沖出外耳道深部不宜取出的碎軟耵聹物 用物 無菌治療碗 溫生理鹽水 耳沖洗器 額鏡 彎盤 治療巾等 操作步驟 患者坐位頭略偏對側(cè) 使患耳稍向上 圍以治療巾或橡皮布 彎盤緊貼耳垂下 操作者左手將耳廓牽向后上 使外耳道成一直線 右手持沖洗器 對著外耳道后上壁注入 沖洗后用干棉簽擦干外耳道 注意事項 沖洗時不可過猛 如耵聹一次洗不凈 須繼續(xù)滴藥 軟化后再沖洗 有鼓膜穿孔或耳道流膿史的患者禁用此法 8 二 耳滴藥法 目的 軟化耵聹治療耳疾病 清潔外耳道 用物 治療盤內(nèi)備藥液 滴管 無菌鉗 無菌棉球 雙氧水 彎盤 操作步驟 患者側(cè)臥或坐臥患耳向上 清潔外耳道分泌物 左手牽引耳廓 右手將藥液滴入耳道后壁3 5滴 輕壓耳屏數(shù)次 棉球塞入外耳道口 注意事項 滴管不可觸及患者耳道 滴耳藥的溫度應適宜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9 三 鼻滴藥法 目的 預防及治療鼻部疾病感染 用物 治療盤內(nèi)備藥液 滴瓶滴管 無菌鉗 消毒棉簽 彎盤等 操作步驟 患者仰臥肩下墊一枕 鼻孔充分暴露 在距鼻2 3cm處將藥滴入鼻腔 注意事項 滴藥后囑患者勿擤鼻 滴瓶勿接觸患者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10 四 鼻腔沖洗法 目的 沖洗鼻腔的膿痂減少臭味 用物 治療盤備灌洗器 橡膠管 夾子 盛水器 生理鹽水 橄欖頭等 操作步驟 患者取坐位頭向前傾 張口呼吸 將橄欖頭放入一側(cè)鼻前庭 水流入鼻腔而由對側(cè)鼻孔流出 同法沖洗另一側(cè)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11 四 鼻腔沖洗法 注意事項 洗鼻時囑患者向前傾使水流出 不宜說話 切忌將兩側(cè)鼻孔壓緊 用力擤鼻 以免造成咽鼓管感染 上呼吸道和中耳有炎癥時禁用沖洗法 以免炎癥擴散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12 五 咽部噴霧法 目的 使局部消炎 止痛 收斂 濕潤 咽喉部手術(shù)和內(nèi)窺鏡檢查前做黏膜表面麻醉 用物 治療盤內(nèi)備藥液 噴霧器 無菌治療碗內(nèi)放無菌紗布 壓舌板 彎盤 手電筒等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13 五 咽部噴霧法 操作步驟 患者坐位舌自然放口底 張口 操作者右手持噴霧器 對準咽喉部用力擠壓橡皮球 噴入藥液 注意事項 壓舌板不可壓舌根部 噴霧器頭使用前后應用酒精擦拭消毒 噴霧麻藥時告訴患者下咽 噴要后不宜立即進食或嗽口 二 耳 鼻 喉的護理 14 六 咽部涂藥法 目的 局部消炎 止痛 濕潤 麻醉 用物 壓舌板 藥物 棉簽 操作步驟 患者與操作者對座 操作者左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