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蘭瑟的女性主義敘事理論述評
蘇文蘭思是“婦女節(jié)”的創(chuàng)造者和女權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然而,他對“性別批判”的概念尚未建立,并經(jīng)歷了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疾爝@一過程,我們不妨細讀蘭瑟在不同時期三篇重要文章:《建構女性主義敘事學》(“TowardaFeministNarratology”,1986)、《我們到達了那里嗎?論女性主義敘事學的交叉性未來》(“AreWeThereYet?TheIntersectionalFutureofFeministNarratology”,2010)和《建構(更酷兒和)更加兼容的(女性主義)敘事學》[“Toward(aQueererand)More(Feminist)Narratology”,2015](以下簡稱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文章)。這三篇論文前后相隔近30年,橫貫女性主義敘事學的發(fā)展史。通過審視這三篇文章,我們不僅可以窺見蘭瑟的女性主義敘事學思想的演進過程,而且還可從中梳理女性主義敘事學的發(fā)展軌跡。第一篇文章和第三篇文章都以“toward”為其標題的第一詞,直接呼吁“走向”某處;第二篇文章的標題雖然問是否“到達了那里”,但依然與“走向”緊密相關。蘭瑟的上述三篇文章都提到“走向”,那么走向哪里?當然是走向女性主義敘事學。這也是蘭瑟第一篇文章標題的所示內(nèi)容。1986年,傳統(tǒng)敘事學或結構主義敘事學已經(jīng)漸然收勢。此前兩年,洛奇在《小世界》中借小說主人公之口來評論一個敘事學家:“難道他不是已經(jīng)風光不再了嗎?”另一方面,女性主義批評雖然方興未艾,但尚未“提出新的方法來考查大量的男女作家的文本”在第一篇文章《建構女性主義敘事學》中,蘭瑟開門見山,指出女性主義批評中“不見”敘事學研究,只是弗曼(NellyFurman)等主編的《文學和社會中的女人和語言》(WomenandLanguageinLitera作為一種政治批評,女性主義批評首先要為女性說話。女性所受的種種不平等,多因性別所致。女性主義批評實踐中,性別是首要關注點,而性別又是文本外的內(nèi)容,屬于語境范疇。傳統(tǒng)敘事學只追求敘事(或說文本)的普遍規(guī)律,不關注語境。蘭瑟清晰地認識到這二者間的區(qū)別,精辟地指出女性主義批評和敘事學在三個關鍵問題上存有不同,即性別在建構敘事理論上具有的作用,“模仿性”(mimesis)和“符號性”(semiosis)在敘事中所處的地位,以及語境決定敘事意義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敘事具有雙重性,即“模仿性”和“符號性”。傳統(tǒng)敘事學注重敘事的“符號性”研究,“壓制”敘事的表現(xiàn)功能,而女性主義批評正好相反,重其表現(xiàn)功能而忽視其“符號性”。比如以小說人物為例,敘事學多半視人物為一種符號,而女性主義批評卻視人物為真實的人。只求“符號性”而忽視“模仿性”則會忽視文本的生產(chǎn)和接受語境。蘭瑟認為傳統(tǒng)敘事學即便談論語境也只以敘事習俗和符碼來討論,對社會、歷史或語境的涉及有限我們不妨將蘭瑟在第一篇文章對女性主義批評、傳統(tǒng)敘事學和女性主義敘事學的分析列表如下(正負表示其主張與否)。在表1中,我們清晰地看到女性主義批評與傳統(tǒng)敘事學背道而馳,但是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的女性主義敘事學,卻接納了二者各自的主張,擰成一股繩。唯一存疑的是,女性主義敘事學是否也主張尋找敘事的普遍規(guī)律?不過即使去尋找,未必能尋找得到;即便尋到了,也未必是普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universal)。比如普洛普在童話中所尋得的規(guī)律,放到有些童話,比如巴塞爾姆(DonaldBarthelme)的《白雪公主》(SnowWhite),尤其是女性主義作家改寫的童話,如英國的卡特(AngelaCarter)的《血腥密室》(“TheBloodyChamber”)、美國的塞克斯頓(AnneSexton)的(詩)《灰姑娘》(“Cinderella”),恐怕就難以見到普洛普所尋得的規(guī)律了。倡導將女性主義批評和敘事學結合起來建構女性主義敘事學,構成第一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蘭瑟以《埃特金森的匣子》中的一段文字為案例作了細致入微的分析,從而區(qū)分了“公開敘述”和“私下敘述”這兩種敘述模式,并把它們作為對熱奈特的區(qū)分的“補充”蘭瑟的第二篇文章,是她在2009年10月21-24日在四川外語學院舉行的“第二屆敘事學國際會議暨第四屆全國敘事學研討會”的主題發(fā)言。時隔半年,該文在《外國文學研究》雜志上發(fā)表,提出“我們到達了那里嗎”這個問題。所謂“那里”,當然是指24年前她提出要建構的“女性主義敘事學”,而文章的副標題“論女性主義敘事學的交叉性未來”不僅告訴我們到達了,而且還提出了女性主義敘事學未來發(fā)展的方向:走交叉性的路徑。女性主義敘事學發(fā)軔之初(也是蘭瑟的第一篇文章所示),只強調(diào)性別介入。隨著性別研究的深入以及視野的不斷擴大,進入跨學科的領域,研究者對性別的認識不斷加深,不僅認識到性別(gender)須與性(sex)和性欲(sexuality)分開而論,而且還認識到性別與身份密切相關,而身份具有多元維面,如與階級、國籍、歷史、地域等。這就是“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概念的提出者金伯勒·克倫肖(KimberléCrenshaw)的確切所指。1989年,克倫肖在其論文《消除種族和性的交匯邊緣》中首次提出“交叉性”這一概念,用來指涉多元身份(multipleidentities)。這些多元身份包括性別、種族、階級、族裔、國籍、性別傾向、宗教、年齡甚至身體和大腦障礙與身心健康與否??藗愋ひ孕淌掳讣槔?認為黑人婦女受壓是多方面的,黑人婦女不僅受到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還受到其他歧視,包括女性主義理論排擠黑人婦女,這種矮人一等的體驗是交叉性的。因此她認為,“由于交叉性體驗大于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總和,任何不考慮交叉性的分析都不足以討論黑人女性矮人一等的特別方式”在第二篇文章中,蘭瑟首先指出,女性主義敘事學25年來有長足的發(fā)展,對后經(jīng)典敘事學的多元發(fā)展功不可沒,然而對于“我們到達了那里嗎”這樣的問題,她給出的答案是“到達了那里”卻“不在那里”,因為“那里”是個“移動的目標”,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地,因為“還有更多的事要做”。眼下要做什么呢?交叉性,因為“交叉性本身就是一項敘事工程”在蘭瑟眼里,交叉性是“美國女性主義理論的核心比喻”蘭瑟的第二篇文章對其專著《虛構的權威》(與第一篇文章類似,蘭瑟在第二篇文章中也提到情節(jié)問題,但不同的是她倡導將交叉性介入情節(jié)。她說:“我現(xiàn)在想主張,敘事學最需要的不是新的情節(jié)理論,而是新的、依據(jù)交叉性原則描繪的情節(jié)。”蘭瑟在第二篇文章的最大貢獻是對20世紀八九十年代和21世紀初女性主義敘事學研究作了粗略的總結,將先前女性主義敘事學研究的實踐提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即交叉性女性主義敘事學。文章末尾,蘭瑟寫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確,即使不再給敘事學寶庫增添新理論、術語或概念,我們也大體準備好了,可以描繪我所展望的‘女性主義敘事學的交叉性未來’。”就此,蘭瑟第三篇文章的標題就有明確所示,文章的英文標題是“Toward(aQueererand)More(Feminist)Narratology”,去掉括號中的字,直譯過來就是“建構更多的敘事學”,但narratoloty一詞不是復數(shù),所以more宜作“更加兼容”解,即“建構更加兼容的敘事學”。怎樣才是更加兼容的敘事學?看括號里的字就明白了,原來是要更酷兒、更女性主義的敘事學。言下之意,要建構敘事學就必須有交叉性,必須包含酷兒和女性主義。蘭瑟說:“如果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是在提倡敘事研究要更酷兒、更女性主義,那么今天我要強調(diào)的是,女性主義研究、酷兒研究甚至敘事研究要更敘事學些。”文章開篇即言詹姆斯的《螺絲在擰緊》“給敘事解讀所提出的大難題”:“故事不會自己說,至少不會以字面、粗俗的方式說”,緊接著她援引其導師大衛(wèi)·海曼(DavidHayman)的話,“敘事是不講故事的藝術”形式即內(nèi)容是早有定論的。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當代的詹明信,都承認形式是種內(nèi)容。但是蘭瑟強調(diào),形式作為內(nèi)容是有社會意義的。敘事依賴性別安排,性別安排依賴敘事,故而女性主義研究和酷兒研究就將性別作為自己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蘭瑟在別處也指出“敘事形式具有性別內(nèi)容”時隔近30年之后,如第三篇文章所示,蘭瑟看到了女性主義研究和酷兒研究聯(lián)姻“很有成效”,看到了女性主義敘事學的成就,但是她也指出了女性主義敘事學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她自己的《虛構的權威》,目光所及僅僅是歐美,“算不得更廣闊”但是,如何改革敘事學理論和實踐呢?蘭瑟提出“把一些介入做成一種方法,用來維系敘事學的將來,推動女性主義和酷兒研究實現(xiàn)自己的知識目標”交叉性思維是一種歸納性思維。這里的歸納是廣義上的歸納,所謂推而廣之、廣而納之是也。歸納性思維要求涵蓋面廣,面越廣歸納所得就越具效力。因此,交叉性敘事學要具有更高的效力,研究敘事就不能僅關注歐美,還須關注亞洲、非洲和拉美的敘事?!拔谋編煸酱?敘事學體系就越精確、越具包容性?!碧m瑟的第三篇文章對“酷兒”著墨不多,“酷兒”多半與“女性主義”連在一起。文中直接闡述“酷兒敘事學”主要在第30—31頁。她說,“酷兒敘事學同樣要求關注交叉性,同時也要求校正酷兒和女性主義研究方式”,包括所謂的“蘭瑟規(guī)則”,即“一心想把性別與敘述者聯(lián)系起來”。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引入酷兒理論,考查酷兒敘事和敘事的酷兒特征?!翱醿骸币辉~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似乎神奇般地活躍于大街小巷和皇皇學堂”第一,在凱瑟·梅茲(KathyMezei)1996年主編出版的具有很大影響的論文集《含混的話語》(AmbiguousDiscourse),蘭瑟貢獻了一篇題為《敘事學酷兒化》(“QueeringNarratology”)的文章。此文的原始版本發(fā)表于1995年《敘事》雜志(Narrative),題為《敘事性別化》(“SexingtheNarrative:ProprietyDesire,andtheEngenderingofNarratology”),是蘭瑟就普林斯(GeraldPrince)批評她的《建構女性主義敘事學》的回應。文中她提到,女性主義理論家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區(qū)分“性”和“性別”時,常把前者視為生理概念,后者視為社會概念,后來用“酷兒”來指涉“性越軌”,“削弱”了“性”和“性別”的“明顯二元對立”第二,2014年,蘭瑟重提“敘事學酷兒化”這一話題。在彼特·休恩(PeterHühn)等人主編出版的第二版《敘事學手冊》(HandbookofNarratology)一書中,蘭瑟貢獻了一篇題為《性別和敘事》(“GenderandNarrative”)的文章。文章的第三部分第五節(jié)專門討論了該話題,只是把QueeringNarratology寫成了Queer(ing)Narratolgy。文中,蘭瑟提到“酷兒理論”的戲劇性興起是在20世紀90年代,認為“酷兒”一詞在敘事研究中至少有三種方式:分別命名非異性戀規(guī)范的(nonheteronormative)性身份;解除性欲和性別類別;超越或解構類別和二元對立的批評實踐。她還指出,“這些方式以不同的方法不僅挑戰(zhàn)敘事學‘本身’,而且還挑戰(zhàn)女性主義敘事學”,而“酷兒敘事理論的基本關注點,是聚焦于敘事是不是絕對的異性戀規(guī)范性的,或者反過來,是否可以是‘酷兒化’的”第三,2012年,蘭瑟發(fā)表《封閉的門和敞開的窗口》(“OfClosedDoorsandOpenHatches”),專門討論18世紀女性研究中的異性戀規(guī)范性情節(jié)問題。“異性戀規(guī)范性”(heteronormativity)規(guī)范的是父權制主張的男女性愛,但異性戀性愛“是強制性的”,可同性戀卻又是實際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第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18年,蘭瑟對酷兒敘事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寫下《敘述聲音酷兒化》(“QueeringNarrativeVoice”)一文,刊發(fā)于《文本實踐》雜志(TextualPractice)。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對她先前的酷兒敘事學構想作了一些修補。文中,蘭瑟提出queer一詞可用作動詞,而作為動詞有三種含義,可是《牛津英語詞典》(OED)尚未收錄,雖然這三種用法在學界很活躍。接著,蘭瑟明確了寫此文的目的:“我還打算對女權主義敘事學的一個主要假設提出質(zhì)疑,而這假設的確就是我自己著作中的,即性別的二元范疇必定包含在作者和讀者對敘述聲音的處理當中”,具體方法是“把敘述聲音用作一面望遠鏡,來探明酷兒敘事學和女性主義敘事學在建立一個促進共同目標的理論框架的道路上二者間出現(xiàn)的不和諧”一種生物若不進化便會消亡,一門學科若不“移動”便被休棄。蘭瑟的女性主義敘事學構想之所以那么有吸引力,女性主義敘事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顯學,乃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重慶危險品從業(yè)資格證題庫有多少題目
- 2025年出版物發(fā)行零售項目發(fā)展計劃
- 公文寫作與處理考試中的備考策略總結
- 城市社區(qū)共享服務協(xié)議
- 教育培訓行業(yè)教師資質(zhì)證明書(6篇)
- 2025年公文寫作的框架及試題答案
- 物流行業(yè)員工收入及獎金證明(6篇)
- 行政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及試題及答案
- 2025企業(yè)云端存儲服務合同
- 2025關于設備采購合同補充的合同協(xié)議范本
- 《讀懂彼此的心》課件
- 大賣場模型分析報告
- 高三物理期中考試質(zhì)量分析
- 第12課+自覺抵制犯罪(課時2)【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yè)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智能媒體傳播》教學大綱
- 【制藥廢水預處理技術的發(fā)展綜述報告6000字(論文)】
- 體育場館充值協(xié)議
- Unit+2+Lesson+3+Getting+To+The+Top-高中英語北師大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銷售技巧課件:提高銷售額的12種方法》
- 果蔬汁簡介介紹
- 廣東御景木業(yè)有限公司年產(chǎn)木質(zhì)門8萬套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