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的冬病夏治_第1頁
風濕病的冬病夏治_第2頁
風濕病的冬病夏治_第3頁
風濕病的冬病夏治_第4頁
風濕病的冬病夏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風濕病的冬病夏治第1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冬病夏治也稱“三伏天灸”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一種很有特色的治療方法,即對冬季好發(fā)及受寒易發(fā),證屬陽虛陰寒內盛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秋分的階段,運用中醫(yī)的治療手段進行施治,第2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冬病夏治”療法,以中醫(yī)“治未病”的預防思想為指導,對某些好發(fā)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風濕病。是為“冬病”,這些疾病雖在夏季少有發(fā)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跋闹巍笔侵高x擇夏天炎熱之季,采用適當?shù)乃幬镉枰灾委?。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藥,或內寒凝重者用溫里祛寒藥,可更好的發(fā)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為秋冬貯備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岸∠闹巍睂儆谥嗅t(yī)緩則治其本的治病原則。

。第3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冬病夏治融藥療與理化刺激于一體,多位點調節(jié)身體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且無內服藥的諸多弊端,經濟安全,療效顯著以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第4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理論淵源

二、現(xiàn)代研究

三、穴位敷貼治風濕

第5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理論淵源

1、理論源于“天人相應”、“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學說,

第6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人體活動處于長期與自然相應而形成的陽氣變化年節(jié)律的調控中,故陽虛者,盡管四季均不足但因受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的影響,人體陽氣處于年節(jié)律的峰值,虛陽有欲動而趨于好轉之勢,體內凝寒之氣也因此有易除可能,乘其勢而治之,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第7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冬病夏治”,一方面借助夏季陽氣生發(fā),人體陽氣有隨之旺盛之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tài),對陽虛者用補虛助陽藥或陰寒內盛者用溫里祛寒藥,以達到扶陽祛寒的目的;第8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3、另一方面可以為秋冬儲備陽氣,到了冬季陽氣充足,陰精斂藏而不外瀉,從而達到調整陰陽,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貼法。《黃帝內經》記載“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風中血脈”即開始使用膏藥外敷。第9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現(xiàn)代研究第10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盛夏人體皮膚血液循環(huán)旺盛,汗腺及毛細血管普遍開放,藥物吸收快,皮膚給藥除了局部作用顯著外,還可透過皮膚進入全身血液循環(huán)。第11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2、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與環(huán)境相對濕度有密切的關系,藥物敷貼,使局部形成一種汗液難以蒸發(fā)擴散的密閉狀態(tài),使角質層的含水量從5%—10%增至50%,角質層經水合作用后,可膨脹成多孔狀態(tài),易于藥物穿透,且一般藥物如能通過表皮,都易于被真皮吸收。

第12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3、在選擇用藥部位時,主要根據(jù)患者體質確定穴位,已發(fā)現(xiàn)穴位與臟腑的相關已達到相對特異的程度。研究發(fā)現(xiàn)伏天用藥與冬季用藥對藥物在體內產生的作用有明顯差別,說明伏天用藥藥物在經絡的作用下,經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在體內生物效價明顯上升,藥性易達到“春夏養(yǎng)陽,溫陽祛寒”的治療目的。第13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穴位敷貼治風濕:第14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敷貼療法的歷史為什么要選擇在夏季三伏敷貼?“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源于清代《張氏醫(yī)通》中的白芥子(一味中藥)涂法。具體時間選擇在夏季三伏是源自“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之說。“伏者”指夏季三伏日;因肺在五行中屬金,“金氣”指肺臟之經氣。此話是說三伏之日,肺臟氣血通暢,藥物易于深達臟腑,是治療、調整疾患的最好時機。加之三伏日(三伏即農歷夏至的第三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的第二個庚日止,庚屬金,與肺相配),人體腠理開泄,氣血趨于體表。此時進行敷貼治療最易刺激穴位、激發(fā)經氣,使藥物有效成分易于汗腺滲透吸收,進入血液發(fā)揮治療作用。第15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敷貼療法的歷史天灸療法最早文字記載見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間,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幾種中草藥研成粉末貼于穴位上,而達到灸治效果的一種方法。明代李時珍于公元1518-1593年編《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貼敷療法,長期在民間廣泛流傳和應用,穴位敷貼療法又稱敷灸法、藥物灸法。穴位敷貼療法本于針灸經絡穴位治病之理,可達到穴藥并用的治療效果。具體操作是將中藥研末,用酒、醋等調制成糊狀,敷貼于皮膚穴位之上,藥物成分通過皮膚角質層及毛囊、汗腺等皮膚附屬器吸收入血,隨血液循環(huán)而發(fā)揮治療作用。第16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貼敷療法逐步運用于臨床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列舉了各種貼敷方,有證有方,方法齊備,如治勞損的五養(yǎng)膏,至今有效指導臨床實踐.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更是收了不少穴位敷貼療法,如吳茱萸貼足心治療口舌生瘡.第17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現(xiàn)代許多邊緣學科及交叉學科的出現(xiàn)為敷貼療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為可喜的是吸收了現(xiàn)代藥學的科研成果改革劑型和貼敷方法.穴位貼敷療法不但國內影響廣泛,在國外也形成熱點.如德國幕尼黑大學醫(yī)學部發(fā)明的避孕膏貼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會社研制的溫經活血止痛的辣椒膏深受人們歡迎.第18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穴位敷貼法是通過對穴位的良性刺激使藥物持續(xù)作用于機體,激發(fā)了大腦皮質對植物神經的調節(jié),

2、藥物吸收后可改善各組織的功能活動,大多數(shù)患者經治療后體質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增強了免疫功能。

第19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穴位是經絡之氣交會輸注的部位,三伏天人體腠理開瀉,此時進行穴位敷貼有利于氣血流通,并促使藥物隨穴入經絡歸臟腑,以調整機體功能,防治多種疾病。

第20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身體虛弱,陽氣不足,腠理不密,是發(fā)病的內在因素,外邪乘虛侵襲,痹阻經絡、肌肉、關節(jié)是外因,內外因相合而致病。利用三伏天天氣炎熱,在局部腧穴上敷以辛溫發(fā)散之藥,以達祛除寒邪,宣通經絡,補益人體正氣之功效。第21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冬病夏治的療程第22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冬病夏治主要采用中藥貼敷,時間是夏令三伏,即每年的初、中、末伏各三天,連續(xù)外敷,三年為一個療程,每次敷大于6個小時。第23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遵守固定療程遵守固定療程。冬病夏治30天為一個療程一般需連續(xù)3年,也就是3個療程。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藥效的發(fā)揮,經絡才能處于持續(xù)興奮應激的狀態(tài),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效果才會更好。而每錯過一季伏天,就意味著患者的康復至少要向后拖延一年。第24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冬病夏治必需的心理準備

冬病夏治是在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指導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因此,在運用這種方法治療后,疾病趨向好轉和痊愈也會出現(xiàn)一些特殊的表現(xiàn),如疼痛、腫脹、炎癥等等。這些表現(xiàn)有時會給接受治療的患者一種錯覺,認為藥不奏效或者用藥后產生了某些毒副反應,其中以中藥外部敷貼穴位顯效后產生的皮膚損害最為常見。接受治療的人一定要對此有所認識和做好心理準備,以防自行停止治療而前功盡棄。第25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藥物敷貼后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的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大約只有1%~5%左右的人可能還會起皰。這是由于藥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但要注意的是,為防止感染,起皰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引流,外涂碘液。第26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冬病夏治風濕病適應癥第27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癥、硬皮病、產后風濕癥、軟組織風濕癥和頸肩腰腿痛等多種風濕免疫性疾病有良效。第28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冬病夏治須治養(yǎng)結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飲食、生活上有所克制,不要和正常人一樣乘涼休閑、避暑,以配合治療,達到最佳效果第29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遠離空調。進入空調房后,皮膚會因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2.少吃冷飲。冷飲一方面可傷及脾胃的陽氣,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向外發(fā)散時困難,影響治療效果。3.睡眠充足。每晚保持7~8小時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經緊張得到調整,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藥效直達病灶。第30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情緒樂觀。研究表明,平和樂觀的情緒可使機體免疫功能處于一種最佳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有利于頑疾的治療和康復。夏季氣候的影響使一部分人心情煩躁,易于激動,因此,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通過轉移注意力、聽音樂等方式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這種情緒。5.適度鍛煉。適度的鍛煉可增加神經肌肉協(xié)調性、鼓舞陽氣的生發(fā)、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fā)出體表,同時增強體質和機體的抵御能力。第31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冬病夏治時間安排第32頁,課件共3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10年夏至6月21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