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韓非子 “重刑少賞”與“法不阿貴” 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doc_第1頁
論韓非子 “重刑少賞”與“法不阿貴” 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doc_第2頁
論韓非子 “重刑少賞”與“法不阿貴” 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doc_第3頁
論韓非子 “重刑少賞”與“法不阿貴” 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doc_第4頁
論韓非子 “重刑少賞”與“法不阿貴” 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網恢恢論韓非子 “重刑少賞”與“法不阿貴” 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By GW RQ摘要:韓非子是戰(zhàn)國時期法學的集之大成者,其法治理論主要為君主而設,法律更多是君主實現(xiàn)高度專制的工具,而對君主本身制約力不強。但是同時,他公然把宗教政治的殘酷、血緣親情的殘酷揭發(fā)了出來傅杰選編:韓非子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頁。,企圖通過“法”網來逐步過濾干擾君權、威脅公正的社會邪惡因子,完成對君權的鞏固和社會秩序的規(guī)整。其中,“重刑少賞”、“法不阿貴”直接構成了這張網中最重要的經緯線,通過“重刑少賞”以達到“以刑去刑”,促進人們的自律;又通過“法不阿貴,執(zhí)法公允”,保證政府的公信力,保障人心所向,將這些理念存其精華,去其偏頗,古為今用,對現(xiàn)代的司法實踐有著彌足輕重的影響,也將是現(xiàn)代法制史的一筆寶貴財富。關鍵詞:韓非子;重刑少賞;法不阿貴;司法實踐現(xiàn)代的歐美法制一直被視為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可是遠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韓非子就已經高屋建瓴地提出“因道全法,君子樂而大奸止,故天下少不可”韓非子:韓非子.大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頁。的法制治國思想。不可否認,韓非子的主張立足于維護和強化君主統(tǒng)治,法律不過是君主實現(xiàn)高度專制的工具,但是一劍雙刃,他同時洞悉人性,犀利地把宗教政治的殘酷、血緣親情的殘酷揭發(fā)了出來傅杰選編:韓非子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頁。,企圖通過“法”網來逐步過濾干擾君權、威脅公正的社會邪惡因子。其中,“重刑少賞”、“法不阿貴”直接構成了這張網中最重要的經緯線。重刑少賞,以刑去刑,促進人們的自律;法不阿貴,執(zhí)法公允,才能保證政府的公信力,保障人心所向。即使時光回歸今時今日,這兩點體現(xiàn)出的深刻現(xiàn)實意義仍不可小覷。 重刑少賞作為荀子的得意門生,韓非接過了其師“人性本惡”的思想衣缽,他認為人性本來自私自利,趨利避害,貪欲無窮,賞得再多也不能填平人們的欲壑,反而會進一步誘發(fā)人的貪欲,以致引起邪惡的爭奪,使國家陷于混亂之中。同時,暫且不提慷慨多賞的具體標準跟尺度,賞賜說到底還是來源于底層,要從人民身上搜刮,用多數人的利益保障金來充實小部分人的小金庫,必然會招致民怨。甚至,也有君主直接用封爵加權一類代替物質賞賜的?;赝麣v史,舉秀才、舉孝廉一類橫恩濫賞的荒唐事在中國已經上演了一千多年,特別是當我們看到秀才也可能是草包,孝廉也可能純屬偽孝時,這樣傷害大局的“賞”并不被我們認可。所以,“少賞”是一個君主的明智選擇,同時其數量的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獎賞的“含金量”,民眾受到鼓勵便會主動去立功。而制定刑罰的總原則卻是量刑惟重。在他看來,“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罪重而刑輕,刑輕則事生,此謂以刑致刑,其國必削。韓非子:韓非子.飭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頁,大意為:對犯輕罪的人使用重刑,那么犯輕罪的人也就不會產生,而犯重罪的人就更不會出現(xiàn),這叫做用刑罰來消除刑罰;如果犯的罪很重而所施加的刑罰很輕,刑罰用得輕了,那么犯罪事情就會發(fā)生,這叫做用刑罰招致刑罰,這個國家必然會削弱。用重刑去威懾想犯罪的人,這個理念的有效性在現(xiàn)實中很容易地找到例證。就拿醉駕來說,截止2011年2月26號“醉駕入刑”2011年02月26日,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將飆車、醉駕列入犯罪行為。修正案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钡囊?guī)定之前,醉駕屬于民事責任,一般處理方法無非是罰款、拘役、扣分、吊銷駕照,這樣輕的違法成本使得醉駕之人放松警惕,明知故犯,造成了“杭州70碼”、“我爸是李剛”等悲劇,在坊間、網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爭議和譴責。而在“醉駕一律刑事立案”的規(guī)定公布后,全國當月前半月的醉駕數同比大降35%,其效果簡直可以用立竿見影來形容。當然,將這個概念引進現(xiàn)代法制,前提是要對“罪”進行妥善定義,必定是較大地危及到他人的利益的惡劣行徑才可劃入“犯罪”的范疇,而“刑罰”不能以“斬草除根”為標準,應主要以警示和懲戒為目的,所以法令的設置要人性化,點到為止,避免傷及人身。否則,“輕罪重罰”就會異化成秦王朝的苛政暴政,像秦始皇任意把是否利于個人統(tǒng)治或者只是些獨斷專行的意見作為定罪標準,于是被征發(fā)的民夫遲到也成大罪,甚至罪及殺頭,再于是乎,陳勝吳廣就起義了,打響了“農民起義反暴秦”的第一炮。同時,似乎與歐美國家的法學家有著時空的呼應,韓非所堅持的“法”還將盡可能多的原屬道德義務的內容納入刑法范忠信:國民冷漠、怠責與怯懦的法律治療,國外法治與法學。,指出“哪些事可以做或一定要做”,逼使人們“行善若性然”,修成良好的國民性格,使這些道德要求漸漸化成“藏于官則為法,施于國則成俗”,完成對社會秩序的規(guī)整。丘麗明:韓非的法律形式主義思想,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2005年第26卷第3期。有人認為這未免大題小做,對道德的量刑化是一種強盜式的做法,就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也斥其“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其實,這種實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觀。韓非子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追求,他不僅希望世界不犯錯,還期待世界大同,在大體篇中他為我們描繪了“至安之世韓非子:韓非子.大體,同上”的美好圖景:既沒有戰(zhàn)爭、禍亂,也無須殺敵立功,政治純樸,社會安定;人人有利,個個幸福,“心無結怨,口無煩言”。雖然,這樣的一個美好世界不免有些空想主義之嫌,但是對道德的一些遵守確實能對社會起到凈化作用。就當下來講,通過贍養(yǎng)老人、關愛孩子、夫妻相敬如賓一類的家庭道德的定法就可以有效規(guī)避虐待、輕視老幼、夫妻暴力等現(xiàn)代家庭問題。古為今用,不能生搬硬套,關于道德量刑的條款,不可能憑一些長官意志就定論,需要全民的聽證,大家都認可的道德才能列入考慮范圍。但是要警惕,道德繼承到現(xiàn)在,無可厚非有諸多良好傳統(tǒng)的菁華,但也有一些領域是難以歸類的,例如同性戀、看黃片、第三者與愛情;對待這些問題,千萬不要一刀切,直接根據大部分人的看法就把它們直接歸罪,否則極容易陷入另一種形式的暴力的危險之中多數人的暴力。 法不阿貴法治的精神在平等,在公平。而這與韓非所提的“法不阿貴”的內涵有著高度的契合:法不阿貴,繩不繞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故矯上之失,詰下之邪,治亂決繆,絀羨齊非,一民之軌,莫如法韓非子:韓非子.有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頁。韓非的法治理論雖然歸根到底是為君主而設,但他主張執(zhí)法要對臣民一視同仁,信賞必罰,這與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相比顯然是個巨大的進步。 在外儲說石上中,韓非子提及晉文公問狐偃怎么讓子民甘心為自己打仗的對話,除了“信賞必罰”之外,狐偃還指出執(zhí)法須“不辟親貴,法行所愛”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石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頁。簡單八個字,已經涉及了三種人:親者、貴者、所愛之人。這三種人最容易逃脫法律的制裁,親者可憑借君主的關系,貴者可憑借君主給予的地位,所愛之人可憑借君主的感情。如果他們犯了法都無被赦免的特權,那么普通的民眾犯了法就更不可能逃脫法律的制裁了,所以狐偃提議先向這三種人開刀,就能最快建立法律的威信。在以血緣為聯(lián)系紐帶的宗法中國呼吁“大義滅親”,被很多人認定是大逆不道,親情之力在他們心目中遠遠超過了法律的正義。正因為此,班固再一次抨擊了法家“殘害至親,傷恩薄厚”。顯然,向親者行刑并不簡單。同時,對所愛之人也一定難以下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晉文公殺寵臣顛頡時也憂患落淚,都說明“法行所愛”之難。而向貴者行刑也一樣困難。商鞅曾經說過:法令之所以不能施行,主要是因為上層的達官貴人都在違反法令。權力永遠是把雙刃劍,既可以用來推行法治,也可以用來阻礙法治的實施。自古以來,對權貴行刑從來就不容易,因為它牽扯到政治集團的諸多利益,總有利益相關者試圖默認、隱瞞、包庇來助長犯罪者的惡行。而貴者免死,這是三者中最不能讓人接受的。他們的生不會讓人聯(lián)想起任何的情感牽掛,只有無盡的幕后利益的勾連。對于人們來說,對權貴的厭惡不是“仇權”,而是仇視特權,不是害怕懲罰,而是害怕獨罰在同等條件下只有自己受罰,而有權之人或者他們的親友卻能逃之夭夭。要論及2010年發(fā)生的大事件,李剛這個名字是繞不開的。雖然李剛不是事情的直接參與者,卻是醉駕事件引起轟動的關鍵人物:河北大學學生李一帆竟然在飆車撞倒兩名女大學生后繼續(xù)前行,被攔下后渾身酒氣撒潑揚言:我爸是李剛!這句話的分量何其重,似乎在警告眾人:我爸李剛有權有勢,最好別惹我!這一份張狂,是對自己的底牌何等自負,是對法律的力量何等輕視。正因為這樣的一個權貴父親,本來簡單的一個交通肇事案幾經波折,最后終于以重刑的宣告慰藉了死者、死者家人和眾多關注此事的人們,但是2010年這場關于權與法的抗爭仍值得后續(xù)的討論和定論。同時,要注意特權這部分還是我們看得見的,組織機構內部的權術之變卻在我們的眼界之外,是法律應嚴格監(jiān)管的要點。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我們絕對不能指望推選出一個我們自認為可靠廉潔的人當官就以為萬事大吉,我們的權益由此就能得到保障;也許他之前是廉潔公正的,在瞬息萬變的政治環(huán)境下,質變是很有可能發(fā)生的,臺灣的陳水扁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時刻監(jiān)察為官者的言行,用法律武器好好維護自己的權益才是王道。韓非個人很欣賞狐偃的執(zhí)法理念,他也在嚴厲地設置刑罰的門檻,雖然其法治思想稍顯理想化、簡單化,在封建社會,這樣的司法實踐不見得可行,但本身的正面意義卻不可抹殺。 結論任何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都需要隱形的契約來達成整個社會的共識,而接受社會契約則意味著接受一定的限制、一定的暴力和壓制,簡單如靠右行駛而非靠左的交通規(guī)則,也有復雜如法律法規(guī)一類的條條框框。從動機上看,國家向個人實施一點“暴力”簡而言之就是要使其遵守社會規(guī)范,保持社會穩(wěn)定,而這種不流血的暴力顯然是有良心的暴力。法律往往是這一類“暴力”的典范。韓非子提出的“重刑少賞”、“法不阿貴”需要靠強制力產生效應,它損傷了一部分人的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