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龍村“婦女之家”學習培訓提綱一.doc_第1頁
八龍村“婦女之家”學習培訓提綱一.doc_第2頁
八龍村“婦女之家”學習培訓提綱一.doc_第3頁
八龍村“婦女之家”學習培訓提綱一.doc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龍村“婦女之家”學習培訓提綱(一)授課時間:授 課 人:授課內(nèi)容:1、黃連種植技術(shù)2、莼菜種植技術(shù)一、黃連種植技術(shù)(一)選地整地1、育苗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力強,通透性能良好的油竹雜木林地,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地勢以早晚有斜光照射不超過30度的緩坡地為宜。忌連作。味連:播種前砍除竹、木,雜草和枯枝落葉燒灰作肥。翻耕20厘米,耙細;若選擇熟地,結(jié)合耕翻畝施廄肥及土雜肥4000-6000公斤;耙細。然后作1-15米寬的高畦。雅連:于4-5月開荒,樹干、樹椏和竹子留作搭棚用,枯枝落葉焚燒作肥,順坡做13-17米寬的高畦,將溝內(nèi)揀出的石塊于坡下端砌成石埂,畦上竹根留下,以防止冬季凍垅影響成活和夏季洪水沖刷而造成水土流失。云連:多選擇林間栽培,透光度以30%為宜。地上枯枝落葉燒灰作肥,耕深約25厘米,充分風化。栽種前再翻1次,結(jié)合耕地畝施腐殖土5000公斤,草木灰250公斤。依地勢作畦,畦寬13米左右,畦溝要直,以利排水。坡度大的應(yīng)做成梯田。2、移栽田 選地:與育苗相同。整地:(1)生荒栽連 砍山:于栽種當年2-3月或上年9-10月,把樹木雜草全部砍、鏟干凈。木材可做棚材。熏土:選晴天將表土7-10厘米的腐殖質(zhì)土挖起,用土塊拌和落葉、雜草等點火焚燒,保持暗火煙熏,見明火即加土。經(jīng)數(shù)日,火滅土冷后翻堆。如腐殖質(zhì)層厚,只將地表腐殖土挖松,不必熏土,即為本土栽連;翻地:深至不動底土層為限。遇有樹根,宿根性雜草,必須揀凈,耙細整平;做畦,一般畦寬以樁距減畦溝寬為準,以橫樁位于畦的中間做畦,畦溝寬一般不少于33厘米,深15厘米左右。每畦兩端需開橫溝,以便排水。鋪土:把熏好的土或腐殖土鋪在畦上,厚15-20 厘米。栽種前把熏土耙細,揀凈草根、石塊等,畦面成弓形。(2)林間栽連 選地與育苗相同,整地與生荒地栽連相同,可因地制宜做畦和選用鋪熏土、腐殖質(zhì)土或原土栽連。(3)熟地栽連,整地前畝施廄肥或堆肥4000-6000公斤,深翻20厘米,耙細做畦,其方法與生荒地栽連相同。(二)種植方法1、種子采收 栽移第4年所結(jié)種子數(shù)量大(每畝可產(chǎn)10公斤左右),子粒充實飽滿,發(fā)芽率高,最適合作種。立夏前后,當果實變成黃綠色并出現(xiàn)裂痕,種子變黃綠色時,晴天采收,采收后,經(jīng)2-3天果實全部開裂后,抖出種子,攤放室內(nèi)濕潤處,厚約1厘米,每日翻動1次,以防發(fā)熱霉變,一般可保存半個月左右。若貯藏較長時間,可于室外樹下濕度適宜處挖穴,或選條件適宜的巖洞,將種子與3-5倍的細砂或砂質(zhì)腐殖土(含水量25-30%)拌勻,放入攤開,厚約1-2厘米,上面薄蓋一層濕沙或腐殖質(zhì)土。封好洞口,稍留縫隙通氣。定期檢查,濕度不夠應(yīng)淋水。2、育苗 搭棚:一般夏播于秋季搭棚,秋播于整地后搭棚。育苗2年可搭60-70厘米的矮棚,棚材多選用灌木、竹子等,覆蓋物不宜過密。1畦1棚。播種:10-11月播種。畝播量25-3公斤。播種前用細腐殖質(zhì)土20-30倍與種子拌勻,按量撒播畦面,播后稍壓,覆蓋細土。冬季干旱地區(qū),播后蓋一層落草,以保持土壤濕潤。翌春解凍后,揭去蓋草,以利出苗。夏播較少采用。3、移栽 選用堅實耐久材料搭棚。生荒栽連于伐林后搭棚,熟土栽連于整地前搭棚。黃連棚有高棚、矮棚2種:高棚利用伐林時所伐樹木作搭棚材料,棚高約2米左右,棚內(nèi)郁蔽度60-70%,稀密要均勻。然后夾上圍欄,要求牢固留門。生長期棚蓋損壞或稀密不均,應(yīng)及時修補、調(diào)整;矮棚高1米左右,多用灌木、竹子等。1畦1棚。雅連搭棚于整地后進行。一般用開荒砍下的材料搭棚。一般以透光40%為宜。春、夏、秋季均可移栽。春季在2-3月栽后成活率高,為最佳時期。選用健壯的2年實生苗,于晴天或雨后拔出,抖去泥土,在距根莖1厘米處將過長須根剪去。當天栽不完的,堆放陰濕處,第2天浸濕后再用。雅連用移栽后3-5年的匍匐莖扦插繁殖。以具3片葉以上,芽苞大而飽滿、莖桿粗壯者為佳。云連大部用移栽2-3年的地上莖扦插。栽法:選陰天或晴天栽種。忌雨天栽種。一般行株距均為10厘米,每畝栽苗55-6萬株。栽苗不宜過淺,一般適齡苗應(yīng)使葉片以下完全入土,最深不超過6厘米。雅連,以立秋前后(8月上旬)栽種為宜。行距10厘米,株距10-13厘米,使芽苞入土3厘米。栽時不能損傷芽苞,每苗栽秧5-6萬株。栽后把棚蓋材料鋪在畦面上,第2年雪化后上棚。云連,以春季為好。秋季于8月進行。栽苗深度以葉片不入土為宜,切忌彎曲。行距12-16厘米,株距66厘米左右,每畝約栽3萬株。(三)田間管理1、補苗 栽后前3年,應(yīng)及時補苗。一般補苗2次,第1次在當年秋季,第2次在翌年雪化后未發(fā)新葉前。2、除草 栽種當年和次年,及時除草松表土,每年除草4-5次,也可用化學除草劑進行滅草,每畝用50%撲草凈150-300克或25%的敵草隆200-300克,或10%的除草醚125克,效果明顯。移栽3-4年的黃連,每年除草3-4次,第5年1次。第3-5年除草時應(yīng)結(jié)合松土。3、追肥與培土 栽后2-3日用稀薄豬糞水或腐熟菜餅水灌苗,也可用細碎堆肥,或廄肥每畝1000公斤左右撒施。當年9-10月,第2-5年采種后和第2-4年9-10月各施肥1次,前后共8次。春季追肥每畝用人糞水1000公斤或腐熟菜餅50-100公斤(加水1 000公斤);也可用尿素10公斤和磷酸鈣20-30公斤,與細土或細堆肥拌勻撒施。秋季追肥以農(nóng)家?guī)蕿橹?,兼用草木灰、油餅等肥料,撒施畦面,厚約1厘米,畝施量1500-2000公斤。斜坡上部和畦邊易受雨水沖刷處,適當多施。黃連,第2-4年秋季追肥后還應(yīng)培土,用細腐殖質(zhì)土撒于畦面。第2-3年培土約1厘米厚。第4年15厘米。雅連,第2、3年春季各除草施肥1次,每畝用油枯100公斤,尿素25公斤與600公斤細腐殖土混合均勻,撒在畦面上,培土覆蓋。除栽種當年不培土和收獲之年春季培土1次外,其余各年春、冬季除草松土外都應(yīng)培土。厚約3厘米。云連,每年夏初和晚秋各進行1次追肥。海拔高的地區(qū),每畝施森林山積土5000公斤,同時拌草木灰250公斤,撒于畦面。海拔低及離村子近的地區(qū),畝施農(nóng)家肥1000-1500公斤。4、摘除花苔 除留種植株外,從第2年起,及時摘除花苔。5、蔭棚管理 栽后當年郁蔽度為80-85%。從第2年開始郁蔽度逐年減少,第4年減至40-50%。第5年采收種子后拆去棚蓋,增加光照。林間栽連栽后第1-2年郁蔽度較大。從第3年起應(yīng)注意疏枝,郁蔽度為50%左右。每年冬、春應(yīng)鏟斷樹干周圍深20-30厘米的樹根。雅連,每年霜降時,上冬土后,將棚架(順桿和橫桿)及其上面的蓋材一齊放下,依次有序地平鋪畦面,把黃連植株蓋住。春季雪化解凍后,及時復(fù)架。復(fù)架方法和要求同搭棚。病蟲害防治:1、病害 白粉病由真菌中的一種子囊菌引起。發(fā)生于5月下旬,6-7月較重。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實行輪作;用慶豐霉素80單位噴灑2-3次;或用50%或70%甲基托步津1000-1500倍液噴灑3-4次。在發(fā)生初期防治1次,發(fā)生后期防治2-3次。炭疽?。?月初發(fā)生,5月中旬至6月上旬嚴重。危害葉緣,呈橢圓形浸水狀斑。防治方法:實行輪作;苗床和1年生苗用11100-150波爾多液或用代森銨800倍液加洗衣粉02%,在發(fā)生初期和盛期防治3-4次。雅連在海拔1900米以下山區(qū)發(fā)病較嚴重。發(fā)病葉片上產(chǎn)生油漬狀小點,逐漸擴大成病班,邊緣暗紅色,中心灰白色,有時形成穿孔,葉柄基部發(fā)生紅色病斑。嚴重時葉片凋萎,植株雖不死亡,但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防治方法:采取高山低山秧苗互換栽培;勤除雜草,注意排水;發(fā)病前選晴天用112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銨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白絹?。?月初發(fā)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危害較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選無病植株作種,栽種前用50%退菌特1 000倍液浸秧苗根部3-5分鐘;整地時每畝用15-25公斤五氯硝基苯進行土壤消毒;挖除病株和病土,并用石灰消毒,再50%退菌特500倍液加石灰5%及尿素02%灌病株周圍健株,防止蔓延。2、蟲害 主要為蛤蝓,3-11月危害,早、晚咬食嫩葉,甚至全部吃光。防治方法:冬季翻曬土壤;栽種前每畝用40-50公斤菜子餅作基肥;發(fā)生期于畦面撒石灰粉或噴灑3%石灰水;或用毒餌誘殺。3、鼠害 地老鼠危害黃連根,1年4季均有發(fā)現(xiàn)。防治方法:人工捕殺;或用毒餌誘殺二、莼菜種植技術(shù)1、什么樣的田地可種西湖莼菜?莼菜,久負盛名。它是一種水生蔬菜,全株沉沒于水下。因此,種莼菜必須使用水田。要求土質(zhì)肥沃,才能滿足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要求;水源豐富,而且能時時調(diào)換,確保田水流動,才能減輕葉腐病的發(fā)生。田水要清凈,防止水中泥沙沉積,污染藥菜莖葉表面的膠質(zhì);最好能周年保持水溫清涼,因為莼菜生長的適宜溫度在2030之間。2、怎樣選取和培育莼菜秧苗?莼菜能開花,但難以結(jié)出充實飽滿的生產(chǎn)用種子。主要使用莖蔓扦插繁殖。最好直接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腋芽飽滿、莖蔓粗壯的中段作為種莖。一般每根種莖以56節(jié)為好。種蔓長,養(yǎng)分足,新苗粗壯,產(chǎn)量高。如種蔓不足,也可行短穗扦插,每根種蔓12節(jié)也可成苗,但短蔓養(yǎng)分不足,可先將短蔓植入秧田,育成大苗,再定植入大田栽培。3、莼菜如何施追肥?莼菜需肥量大,栽種之前要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生長期間還要施追肥補充,追肥以化肥為主。因莼菜的嫩芽沉浸在水中,如使用人糞尿等土雜肥作追肥,會污染產(chǎn)品,損害食用價值,而且施用糞尿易污染水質(zhì),促青苔發(fā)生,妨礙莼菜生長發(fā)育。追肥應(yīng)薄施勤施,少量多次。最好每月撒施一次尿素,每畝每次用量以35千克為宜??上葘⒛蛩厝苋胨校瞥煞室?,均勻潑施。如圖方便,也可直接將尿素顆粒撒施入田,但應(yīng)均勻撒施,施后務(wù)必用田水沖洗凈粘附在葉面上的肥粒,否則就會灼傷葉面。4、如何調(diào)節(jié)莼菜田的水層深度?莼菜莖蔓淹沒于水下,但成長的葉片漂浮于水面,行光合作用。如田水太深,葉片伸展到水面需大量消耗養(yǎng)分,如太淺,則莖葉擴展空間小,易密集叢生,不利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田水的深淺還密切關(guān)系陽光的透入,直接影響土溫的升降。因此,水層深淺需隨季節(jié)轉(zhuǎn)換而不斷調(diào)整。從開春到立夏時期,外界水溫和氣溫低,為使陽光曬入底土,提高土溫,促新根早發(fā),灌水宜淺,一般以1520厘米為宜。立夏后,氣溫日益升高,新枝新葉也日益伸展,應(yīng)逐步加深水層,以適應(yīng)枝葉伸展之需。并通過加深水層調(diào)節(jié)水溫。到高溫盛夏季節(jié),氣溫過高,不適宜莼菜生育,這時應(yīng)將水層加深到5060厘米,同時,保持田水流動,以降低水溫。入冬后仍保持2030厘米水層深度,利用水層調(diào)溫防凍,保護莼菜安全越冬。5、莼菜田水為什么要保持流動狀態(tài)?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保持田水流動是防治莼菜葉腐病的重要措施。也為了保持水質(zhì)清凈,以減少水中泥沙污染莼菜膠質(zhì),提高莼菜產(chǎn)品的商品價值。6、如何防治錐實螺為害?錐實螺俗稱鬼螺絲,是一種軟體動物,是莼菜的大害。嚴重時可吃光葉片和嫩芽、嫩莖,造成減產(chǎn),甚至無收。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拋施茶籽餅殺滅,且可肥田。拋施前先將茶籽餅研成粉末,再加水拌濕,捏成小團,從行間拋入水中。每畝施用量以510千克為宜。施后12天即可見螺體死亡、發(fā)白,漂浮于水面。殺滅見效后即調(diào)換田水;每年3月份莼菜萌芽時,大多錐實螺集中莼菜田四周的田塍腳邊和流水口,如此時進行人工捕殺,也可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7、如何防治青苔為害?莼菜田中的青苔扎根于土中,苔絲漂浮于水面。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