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優(yōu)易錯難題鈉及其化合物推斷題輔導專題訓練附答案_第1頁
培優(yōu)易錯難題鈉及其化合物推斷題輔導專題訓練附答案_第2頁
培優(yōu)易錯難題鈉及其化合物推斷題輔導專題訓練附答案_第3頁
培優(yōu)易錯難題鈉及其化合物推斷題輔導專題訓練附答案_第4頁
培優(yōu)易錯難題鈉及其化合物推斷題輔導專題訓練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培優(yōu)易錯難題鈉及其化合物推斷題輔導專題訓練附答案一、鈉及其化合物1.根據(jù)下面物質(zhì)間轉換的框圖,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框圖中物質(zhì)A和F指代物質(zhì)的化學式:A,F_;(2)在反應①?⑥中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填寫序號);(3)如果2molNa2O2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2,該反應中轉移電子總數(shù)是一;(4)如果A、B混合氣體3.0g(平均摩爾質(zhì)量15gmol-1),在與G充分反應后,通過足量Na2O2,可使Na2O2增重g,并得到O2mol?!敬鸢浮縃2N/CQ⑥2Na或1.204X10243.00.1【解析】【分析】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由 C+N%O2-E+GD+Na2O2―F+G故G為。2,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水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由E與D反應得到F,所以E是NaOH,D是CQ,F是Na2CQ,C是H2O,則A為H2,B為CO,據(jù)此解答。【詳解】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由 C+N%O2-E+GD+Na2O2一F+G故G為。2,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水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由E與D反應得到F,所以E是NaOH,D是CC2,F是NmCQ,C是H2O,則A為H2,B為CO;(1)框圖中物質(zhì)A和F指代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A為H2,F為N&CQ;(2)通過以上分析知,反應①是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屬于氧化還原反應,②反應是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屬于氧化還原反應,③反應為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屬于氧化還原反應,④反應是過氧化鈉和水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⑤反應為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屬于氧化還原反應,⑥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不是氧化后反應的只有⑥,故答案為⑥;(3)由2Na2O2+2H2O=4NaOH+QT,可知2molNa2O2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氧氣為2molx-=1mol,反應中O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為氧氣中。價,轉移電子為21molX2>Amol-1=2NA;(4)一氧化碳、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由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過氧化鈉增重等于 CO與H2的質(zhì)量,故過氧化鈉增重3.0g;

28nl2n2設混合物中一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是 ni,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是n2,則 =15,整理的n1n2ni:n2=1:1,由二者質(zhì)量有28ni+2n2=7.8,聯(lián)立解得ni=0.1mol,n2=0.1mol;根據(jù)元素守恒C。H2與O2反應后生成0.1molCO2,0.1molH2O,由2Na2O2+2H2O=4NaOH+C2,2Na2O2+2CQ=2Na2CO3+O2可知,生成氧氣的體積為 1x0.1mol」x0.1mol=0.1mol2 2A是由兩種元素組成2.A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黑色粉末,B由兩種元素組成、其摩爾質(zhì)量為65g?moL,C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單質(zhì), 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應呈黃色, E是一種紫紅色金屬,F(xiàn)是一種無色氣體單質(zhì), H是一種紅棕色氣體,I是最常見的液體,棕色氣體,I是最常見的液體,K是一種強堿。(1)B的化學式為 (2)K的電子式為。(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NaN3 CuO+2NaN3.將卞Cu+Na2O+3N23Cu+8H++2NO3-=3Cu2-+2NOT+4H2O【解析】C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單質(zhì),則C是N2;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應呈黃色,則D中含有Na元素;E是一種紫紅色金屬,則E是Cu;結合轉化關系圖,結合其他已知條件可得:A是CuO、B是疊氮化鈉、D是Na2。、E是Cu、G是NO、H是NO2、I是H2O、J是HNO3、K是NaOH、L是Cu(NO3)2。(1)疊氮化鈉的化學式為NaN3;(2)NaOH的電子式為 ;(3)反應①為疊氮化鈉和 CuO受撞擊反應生成 N2、Na2O和Cu,故化學方程式為:CuO+2NaN3 Cu+Na2O+3N2;(4)反應②為Cu和稀硝酸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3Cu+8H++2NO3-=3Cu2-+2NOT+4H2O。點睛:無機框圖推斷題,既能檢查學生元素化合物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檢查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更能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難度較大。解答無機框圖推斷題,應認真分析題干,找出明顯條件和隱蔽條件。通過已知條件找出突破口,正推法、逆推法、假設法、猜測法等得出結論。A、CA、C均為金屬單質(zhì);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C與水反應除了生成D,還能生成自然界最輕的氣體; E是一種氫氧化物,它既能跟NaOH反應又能跟鹽酸反應。(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產(chǎn)物已略去)(1)B是,E是。(填化學式)(2)寫出E轉化為G的離子方程式。(3)寫出C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答案】AlC3Al(OH)3Al(OH)3+OH=AlO2-+2H2O2Na+2H2O=2NaOH+H2T【解析】【分析】各物質(zhì)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 A、C均為金屬單質(zhì);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證明含有鈉元素;C與水反應除了生成D,還能生成自然界最輕的氣體,可以判斷 C為Na,D判斷為NaOH;F判斷為Na2CO3;E是一種氫氧化物,它既能跟 NaOH反應又能跟鹽酸反應,判斷E為Al(OH)3;B為A1C3,判斷A為Al,G為NaAlO2,依據(jù)判斷物質(zhì)分析判回答問題。【詳解】A、C均為金屬單質(zhì);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證明含有鈉元素; C與水反應除了生成D,還能生成自然界最輕的氣體,可以判斷 C為Na,D判斷為NaOH;F判斷為W2CO3;E是一種氫氧化物,它既能跟NaOH反應又能跟鹽酸反應,判斷E為Al(OH)3;B為A1C3,判斷A為Al,G為NaAlO2;⑴依據(jù)上述分析判斷,B為A1C13,E為Al(OH)3;(2)E(Al(OH)3)轉化為G(NaAlO2)的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3)C(Na)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2H2O=2NaOH+H2T。.下圖是中學常見物質(zhì)間的轉化關系。已知:A為淡黃色固體,B為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zhì);E為常見金屬,J為紅褐色沉淀;G在實驗室中常用于檢驗B的存在;L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藥,濃溶液若保存不當常呈黃色?;卮鹣铝袉栴}:(1)A的電子式為;B分子屬于分子(極性、非極性);(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3)若參加反應的A的質(zhì)量為39g,則消耗CO2的體積(標況下)為L(4)檢驗K中陽離子常用的方法是。(5)L濃溶液的保存方法是?!敬鸢浮拷衉:的“w非極性2Na2O2+2CC2=2Na2CO3+O2TFe3++3OHT=Fe(OH)3J11.2L在試管中取少量K溶液,滴加幾滴KSCN溶液,若溶液紅色,證明有 Fe3+用棕色試劑瓶子保存并放置于低溫避光處【解析】【分析】L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藥,濃溶液若保存不當常呈黃色, L是硝酸;B為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zhì), B是二氧化碳;A為淡黃色固體,A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所以A是過氧化鈉;G在實驗室中常用于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G是氫氧化鈣;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GD,則C是氧氣、D是碳酸鈉;J為紅褐色沉淀,J是氫氧化鐵,E為常見金屬,則E是鐵,鐵與氧氣反應生成F,F是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鐵,K是硝酸鐵;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則I是碳酸鈣、H是氫氧化鈉。【詳解】根據(jù)以上分析:(1)A是過氧化鈉,過氧化鈉的電子式為也,[談:]M;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直線型分子,屬于非極性分子;(2)反應①是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Q+2CO=2NaCO+OT,反應②是硝酸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硝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ON=Fe(OH3J;xmol;(3)39g過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是(3)39g過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是39g78g/mol0.5mol,設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是2NaQ+2CO=2NaCO+OT0.5molxmol2 2 二一;x=0.5mol,標況下的體積為0.5molX22.4L/mol=11.2L;0.5xK是硝酸鐵,在試管中取少量 K溶液,滴加幾滴KSCN§液,若溶液紅色,證明有Fe3+。L是濃硝酸,濃硝酸不穩(wěn)定,見光或加熱易分解,濃硝酸用棕色試劑瓶子保存并放置于低溫避光處。5.A、B、CX是中學化學常見物質(zhì),均由短周期元素組成,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針對以下不同情況回答:⑴若A、BC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水溶液均為堿性。①A中所含有的化學鍵是。②將4.48L(標準狀況下)X通入100mL3mol/LA的水溶液后,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③自然界中存在B、C和H2O按一定比例結晶而成的固體。取一定量該固體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測得溶溶中金屬陽離子的濃度為 0.5mol/L。若取相同質(zhì)量的固體加熱至恒重,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2)若A為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zhì),A與X同周期,常溫常壓下C為白色固體,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為8e結構。①下列有關B物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a、B的分子式為AXlaB為共價化合物c、B分子呈三角錐形 dB性質(zhì)穩(wěn)定,不與除X外的任何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②C與水劇烈反應,生成兩種常見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敬鸢浮侩x子鍵、共價鍵 c(Na+)>c(HC03)>c(C02)>c(OH)>c(H+)2.65gbcPC5+4H2O=H3PQ+5HC1【解析】【分析】(1)若A、BC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水溶液均為堿性,則A為氫氧化鈉,X為二氧化碳,根據(jù)轉化關系知B為碳酸鈉,C為碳酸氫鈉;(2)若A為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zhì),A與X同為第三周期元素,常溫常壓下 C為白色固體,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為8e-結構,由轉化關系可知, A為磷,B為三氯化磷,C為五氯化磷,x為氯氣?!驹斀狻?1)若A、BC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水溶液均為堿性,則A為氫氧化鈉,X為二氧化碳,根據(jù)轉化關系知B為碳酸鈉,C為碳酸氫鈉;①A為氫氧化鈉,屬于離子化合物,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之間形成離子鍵,氫氧根離子中氧原子與氫原子之間形成 1對共用電子對,為共價鍵,屬于 A中所含有的化學鍵是離子鍵、共價鍵;②n(CO2)=0.2mol,n(NaOH)=0.3mol,則反應的可能方程式有: CQ+2NaOH=Na2CQ+H2。,CQ+NaOH=NaHCQ;則有:2〉nNa。1_1=3〉i所以:所得產(chǎn)物為Na2CO3和NaHCQ;nCO2 2設所得產(chǎn)物中含Na2CO3為xmol,NaHCQ為ymol,則得方程組:x+y=0.2、2x+y=0.3,解得:x=0.1,y=0.1;在含等物質(zhì)的量的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溶液中, c(Na+)最大,碳酸根離子水解大于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則c(HCO-)>c(CQ2-),水解使溶液顯堿性,則c(OH-)>c(H+),顯性離子大于隱性離子,所以c(HCQ-)>c(CO32-)>c(OH)>c(H+),即離子濃度大小為c(Na+)>c(HCO3-)>c(CO32-)>c(OH-)>c(H+);③自然界中存在B、C和叱0按一定比例結晶而成的固體。取一定量該固體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測得溶溶中金屬陽離子的濃度為 0.5mol/L,即鈉離子濃度為0.5mol/L.取相同質(zhì)量的固體加熱至恒重,剩余固體為碳酸鈉,根據(jù)鈉離子守恒可知,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1—x0.1Lx0.5mol/Lx106g/mol=2.65g2(2)若A為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zhì),A與X同為第三周期元素,常溫常壓下 C為白色固體,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為8e-結構,由轉化關系可知, A為磷,B為三氯化磷,C為五氯化磷,x為氯氣;①B是三氯化磷;a.B的分子式為PC3,故a錯誤;b.三氯化磷為共價化合物,故b正確;c.三氯化磷分子中磷原子含有 3個共價單鍵和一個孤電子對,其空間構型是三角錐型,故c正確;d.三氯化磷能和環(huán)氧乙烷反應,故d錯誤;故答案為bc;②C為五氯化磷,與水劇烈反應,生成磷酸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C5+4H2O=H3PQ+5HCl。6.已知甲、乙、丙為常見單質(zhì), A、B、C、D、E、F、G、X均為常見的化合物; B和X的摩爾質(zhì)量相同,E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D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16。在一定條件下,各物質(zhì)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二心同一rvi+丙di 十丙 八—13 IF] IG(1)寫出X和G的化學式:X,G。(2)寫出有關變化的化學方程式:D+丙:。C+G:。(3)寫出離子方程式B+H2O:;若消耗0.5molB轉移電子 molo【答案】Na2sSO2Na2SO3+O2=2Na2SQSQ+2NaOH=Na2SQ+H2O2N32O2+2H2O=4Na++4OH-+O2T0.5【解析】【分析】單質(zhì)甲、乙均能分別與單質(zhì)丙連續(xù)兩次反應,可能是單質(zhì)甲、乙分別被 。2連續(xù)兩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則丙是 。2,氧化物B與水反應能放出O2,則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又因B和X的摩爾質(zhì)量相同,則X是Na2S,那么乙是S,F是SC2,G是SQ,進一步推出D是Na2SQ,E是NazSQ,而Na2SO4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Na2SQ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16,以此解答本題?!驹斀狻?1)由上述分析可知,X為Na2S,G為SO3;(2)D為Na2SC3,具有還原性,丙是。2,具有氧化性,二者反應方程式為: 2Na2SO3+O2=2NazSQ;C是NaCH,G是SC3,二者反應方程式為: SC3+2NaCH=N32SC4+H2C;(3)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Na2O2+2H2O=4Na++4OH-+C2f;其中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發(fā)生歧化反應,根據(jù)方程式可知若消耗 0.5mol過氧化鈉,轉移電子0.5mol。7.有A、B兩種常見化合物,其焰色反應均呈黃色,C是一種單質(zhì)氣體,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他物質(zhì)均已略去)?;卮鹣铝袉栴}:.無色丁體D加稀時窿 ?兀匕?I - 八公盛合物I加熱-氣體CI/水J I1國處也回(1)寫出A的電子式 (2)①加熱B產(chǎn)生D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②B加稀硫酸產(chǎn)生D的離子方程式

(3)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A在潛水艇中的一種重要用途A、B在密閉裝置中加熱,充分反應后,若只得到一種固體化合物 E①E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只加入0.5amol某一純凈物可將只含 amolB的溶液轉變成只含amolE的溶液,則該純凈物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答案】(1)Na+LO:O:,a+(2)①2NaHCQ二NaCO+COT+HQ②HCO+HI+===CO?+HO;(3)2N&Q+2CO===2NaCO+Q或者2N&Q+2H2O===4NaOHQT;(4)①N&CO;②N&Q或者Ns2Oo【解析】試題分析:A、B兩種常見化合物,其焰色反應均呈黃色,因此AB都含有Na元素,根據(jù)問題(3)A在潛水艇中一種重要用途,則推知 A為N&Q,氣體C為單質(zhì)氣體,則C為Q,AB混合物加稀硫酸除產(chǎn)生氧氣,還產(chǎn)生無色氣體 D,則推知D為CO,B可能是N&CO或NaHCOAB混合物加熱得到Q,綜上所述B為NaHCO(1)根據(jù)上述推斷,A的電子式,匚d2—,為:Na Na;(2)①NaHCM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2NaHC3=====Na2CO+COT+H2O;②HCJ+h+=COT+H2O;(3)A在潛水艇中作供氧劑,2N&Q+2CO===2NaCO+O2或者2NmQ+2H2O===4NaOHQT;(4)發(fā)生的反應是:2NaHC3=====Ns2CO+COT十件Q2N&Q+2CO===2NaCO+O、2N&Q+2H2O===4NaOHQT,①只得到一種物質(zhì),因此此物質(zhì)為NaCO;E為N&CO,因此發(fā)生OH+HCS=C(32+H2O),因此加入的物質(zhì)是: N&Q或者NaQ考點:考查無機推斷、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等知識。.市場上有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缺氧癥狀的便攜式制氧器,利用過碳酸鈉固體 A(化學式為2NaCO?3H2Q)和黑色固體B(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反應制得氧氣。某同學對 A、B兩種物質(zhì)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加入匕5加入匕5溶液體eA.B在反應①中可能起催化作用A.B在反應①中可能起催化作用B.設計③的目的是制取氧氣C.第②步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是結晶C.第②步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是結晶D.白色沉淀D為CaCO【答案】BC【解析】日設計的目的試題分析:A、黑色固體為MnO,H2Q分解時MnO^催化劑,故說法正確;日設計的目的是證明MnO作催化劑,故說法錯誤; C混合物是N&CO、MnO,其中MnO不溶于水,NaCO溶于水,因此采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故說法錯誤; D根據(jù)選項C的分離,無色溶液C為NaCO,力口入CaCE發(fā)生Ca2++CQ2=CaC(3)^,故說法正確??键c: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等知識。.A、B、CDF五種物質(zhì)的焰色反應均為黃色, A日C、D與鹽酸反應均生成E,此外B還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而 CD還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 H,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和A可反應生成C,F和H也可反應生成C和另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D加酸③D+A(2)寫出F和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答案】(1)HCQ+H+=CQT+WQ;2Na+2HQ=2Na+2QH+HT;HCQ+QH=CQ2+H2Q(2)2N&Q+2H2Q=4NaQH+2Q.【解析】因焰色反應為黃色,說明五種物質(zhì)都含有鈉元素, B與鹽酸反應還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可知B為Na,E為NaCl,可燃氣體是氫氣;C、D還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H,無色無味氣體H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H為CQ,C、D為碳酸鈉或碳酸氫鈉;F和H也可反應生成C和另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則無色無味氣體為氧氣, F為NaQ,D和A可反應生成C,C為N&CQ,則D為NaHCQA為NaQH綜上所述可知,A為NaQHB為Na,C為NaCQ,D為NaHCQE為NaCl,F為N&Q,(1)①D為NaHCQ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CQ+H+=C(QT+H2Q②B為Na,與水反應的離子反應為2Na+2HQ=2Na+2QH+HJ,③碳酸氫鈉可以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離子反應為 HCQ「+QH=CQ2「+H2Q,(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