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正常人體解剖學》復習資料一、運動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解剖學姿勢:人體直立,兩眼向前平視,上肢自然下垂,手掌朝前,下肢并攏,足尖向前。2.矢狀面:從前后方向,將人體或器官縱切為左、右兩個部分所形成的切面。若沿人體前后正中線方向,將人體切為左、右完全對稱的兩部分的切面,則稱正中矢狀面。3.紅骨髓:位于骨松質間隙內,有造血功能,呈紅色,含有不用發(fā)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4.椎間孔:相鄰椎骨的上、下切跡共同圍成的孔,內有脊神經和血管通過。5.胸骨角:胸骨柄與胸骨體相連接處形成突向前方的橫行隆起,兩側平對第2肋,為計數肋的重要標志。6.翼點:位于顱外側顳窩區(qū),為額、頂、顳、蝶四骨匯合處,呈“H”形,為薄弱區(qū),內面有腦膜中動脈前支通過。骨折易引起顱內血腫。7.椎間盤:共23塊,位于相鄰兩椎體之間,最上一個在第2、3頸椎之間,最下一個在第5腰椎與骶骨之間,由纖維環(huán)和髓核組成。作用為連接椎體、承受壓力、吸收震動、減緩沖擊和有利于脊柱運動。8.腱鞘:套在長腱周圍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側和足趾跖側。有約束肌腱、減少摩擦的作用。可分為纖維層和滑膜層。腱鞘損傷后,局部疼痛,臨床上稱為腱鞘炎。9.肋弓:由第8-10肋軟骨依次連于上位肋軟骨構成。二、問答題1.運動系統(tǒng)組成和主要功能?組成:骨、骨連接、骨骼肌功能:運動、支持和保護2.試比較頸椎、胸椎、腰椎的異同點?同:由棘突,橫突,椎體,椎弓構成。異:頸椎有橫突孔,棘突較短。胸椎有與肋骨相關節(jié)的肋凹,棘突特別長腰椎椎體肥大,棘突呈板狀水平后伸。4.腕骨有幾塊,名稱如何?它們的排列關系怎樣?腕骨有8塊,從橈側到尺側,近側列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遠側列依次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5.上肢骨由哪些骨組成?各骨有什么主要形態(tài)結構?上肢帶骨:鎖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尺骨、手骨(腕骨、掌骨、指骨)6.下肢骨由哪些骨組成?各骨有什么主要形態(tài)結構?下肢帶骨:髖骨自由下肢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足骨(跗骨、跖骨、趾骨)7.列出腦顱骨和面顱骨的名稱及數目?腦顱骨:8塊,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頂骨、顳骨各2面顱骨:15塊,梨骨、下頜骨、舌骨各1,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下鼻甲、腭骨各28.在顱底內面有哪些主要的孔和裂?篩孔(顱前窩)、眶上裂、圓孔、軟圓孔、棘孔(顱中窩)、頸動脈孔、枕骨大孔(顱后窩)9.鼻旁竇有幾對?位置如何?開口何處?有4對,額竇、上頜竇、篩竇、蝶竇。上額竇,額竇,前篩竇,中篩竇位置在前,均開口于中鼻道(開口低)后篩竇位置在后,氣開口在上鼻道(開口高)蝶竇位于后篩竇的后方,其開口在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篩隱窩(開口最高)。10.關節(jié)的主要結構和輔助結構各有哪些?主要: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關節(jié)腔輔助:韌帶、關節(jié)盤和關節(jié)板、關節(jié)唇11.脊柱和胸廓的組成如何?胸廓上口圍成如何?脊柱:24塊分離椎骨、1塊骶骨和1塊尾骨,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jié)連結而成。胸廓:12塊胸椎、1塊胸骨和12對肋,借關節(jié)、胸椎間盤和韌帶連結而成。胸廓上口:第1胸椎、第1對肋及胸骨柄上緣圍成。12.肩、髖、膝關節(jié)的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形式如何?比較肩關節(jié):組成:由肩胛骨關節(jié)盂和肱骨頭組成運動形式:全身最靈活的關節(jié),能做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和環(huán)轉髖關節(jié):組成:股骨頭和髖臼組成運動形式: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和環(huán)轉,沒有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大膝關節(jié):組成: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髕骨組成運動形式:能做屈、伸運動;屈膝時,能做輕微的旋內、旋外運動。13.前臂的旋前、旋后動作是由哪些關節(jié)參與?橈尺近側關節(jié)、橈尺遠側關節(jié)和肱橈關節(jié)。14.橈腕關節(jié)的組成如何?距小腿關節(jié)(裸關節(jié))什么情況下容易扭傷?組成:關節(jié)窩——由橈骨下端的腕關節(jié)面、尺骨下方的關節(jié)盤構成。關節(jié)頭——有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側關節(jié)面構成。扭傷:以跖屈內翻位多見,常造成外側韌帶損傷。15.骨盆是怎樣構成的?下口的圍成如何?男女有何不同?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髖骨構成,借關節(jié)和韌帶連結而成下口由尾骨、骶結節(jié)韌帶、坐骨結節(jié)和恥骨弓圍成男性骨盆外形窄而長,骨盆上口較小,似桃形,骨盆腔的形態(tài)近似漏斗,恥骨弓角度為70°—75°;女性骨盆外形寬而短,骨盆上口較大,似圓形,骨盆腔的形態(tài)近似圓桶狀,恥骨弓的角度為90°—100°16.骨骼肌的構造及形態(tài)如何?骨骼肌屬隨意肌和橫紋肌1.形態(tài)(1)長肌分布在四肢,收縮幅度大,如肱二頭肌。(2)短肌分布在軀干深面,收縮幅度小,如肋間肌。(3)闊肌分布于胸、腹壁,扁而薄,保護內臟,如背闊肌。(4)輪匝肌分布于孔、裂周圍,呈環(huán)狀,如眼輪匝?。ㄊ湛s可使孔、裂變?。?。2.肌的結構(1)肌腹肌纖維,色紅,柔軟,有彈性,有收縮力。(2)肌腱腱纖維,色白,強韌,無收縮力。17.試述背闊肌、斜方肌、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背闊肌位于背下部和胸側部。以腱膜起自下6個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后部;止于肱骨的小結節(jié)嵴。作用:使肩關節(jié)內收、旋內和后伸,當上肢上舉被固定時,有上提軀干的作用。斜方肌位于項部,背上部。起自枕外隆凸、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鎖骨外側段,肩峰和肩峰岡。作用:全肌收縮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上部肌束收縮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縮可下降使肩胛骨。胸大肌位于胸廓前壁的大部,起自鎖骨內側半、胸骨和第1—6肋軟骨,止于肱骨大結節(jié)嵴。作用:使肩關節(jié)內收、旋外和前屈。當上肢固定時,可上提軀干,提肋助吸氣。18.膈位置如何?該肌的起止、形態(tài)、裂孔怎樣?位置:封閉胸廓下口,膈位于胸、腹腔之間。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緣和腰椎前面,止于中心腱。(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于腱性部,稱中心腱。)膈肌為向上呈穹窿狀扁薄闊肌。有三個裂孔:位置通過內容主動脈孔——膈與脊柱之間,第12胸椎前方主動脈、胸導管食管裂孔——主A裂孔左前方,平第10胸椎食管、左右迷走神經腔靜脈孔——中心腱內,平第8胸椎下腔靜脈19.腹肌分幾群?各群肌的名稱、層次、纖維方向怎樣?重點腹前外側群肌腹?。呵巴鈧热汉秃笕?。前外側群:腹外斜?。何挥诟骨巴鈧缺诘臏\層,寬闊扁肌。肌束由外上方斜向前內下方腹內斜?。何挥诟雇庑奔∩蠲?。大部分肌束向內上方,下部肌束向內下方。腹橫?。焊箖刃奔∩蠲?。肌束橫行向前。腹直?。何挥诟骨氨谡芯€兩旁,居腹直肌鞘內,上寬下窄的帶形肌,肌束由下而上20.試述胸鎖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位置:頸部兩側起點: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止點:顳骨乳突作用:兩側收縮,頭向后仰;單側收縮,頭歪向同側,面轉向對側。胎兒產時傷此肌,課造成小兒斜頸。21.試述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三角?。何恢茫杭绮浚嗜切?。起點:鎖骨外側段,肩峰,肩胛岡。止點:三角肌粗隆。作用:肩關節(jié)外展,亦作為肌注部位。肱二頭?。何恢茫罕鄣那懊鏈\層。起點:長頭起自肩關節(jié)盂的上方,通過肩關節(jié)囊,短頭起自喙突。止點:橈骨粗隆。作用:主要屈肘關節(jié)。肱三頭?。何恢茫罕鄣暮蠓?。起點:長頭起自關節(jié)盂下結節(jié),內、外側頭分別起自橈N溝的內下方,外上方。止點:尺骨鷹嘴。作用:只要伸肘關節(jié)。22.試述臀大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怎樣?臀大?。何恢茫和尾科は?,起點: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止點:臀肌粗隆和髂脛束作用:是髂關節(jié)后伸、旋外,維持人體直立姿勢。此肌外上1/4常作為肌注部位。股四頭肌:位置:全身中體積最大的肌肉,位于大腿前面。起點:股直肌——髂前下棘,股內側肌——股骨粗線內側唇股外側肌——股骨粗線外側唇股中間股——股骨體的前面止點:以髂韌帶止于脛骨粗隆作用:伸膝關節(jié)(股直肌還可以屈髖關節(jié)),維持人體直立姿勢小腿三頭肌:位置:小腿后面淺層起點:腓腸肌外側頭:內測頭分別起于股骨外側髁、內側髁的后面;比目魚肌起于脛,腓骨上端的后面止點:以跟腱止于跟骨結節(jié)作用:屈距小腿關節(jié)和屈膝關節(jié),維持人體直立姿勢23.膝關節(jié)運動的主要形式及其參加運動的肌肉如何?膝關節(jié)運動的主要形式:伸膝關節(jié)和屈膝關節(jié)。伸膝關節(jié)的肌肉有股四頭肌屈膝關節(jié)的肌肉有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縫匠肌、腓腸肌。24.足內翻、足外翻主要是哪些肌肉起作用?足內翻:脛骨前肌、脛骨后肌、踇長屈肌和趾長屈肌足外翻: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25.維持人體解剖學姿勢主要由哪些肌肉參與?維持直立姿勢又有哪些?肌肉有:胸鎖乳突肌、豎脊肌、臀大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其中后四者為維持人體直立姿勢的肌肉。二、消化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咽峽: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圍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門戶。2.肝門: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動脈、肝門靜脈以及神經和淋巴管由此出入。3.腹膜腔:臟、壁腹膜相互移行,形成一個潛在性腔隙,內有少量漿液。男性腹膜腔完全封閉,與外界不通;女性借輸卵管腹腔口經卵管、子宮、陰道與外界連通。4.系膜:通常是指將腸管連于腹后壁的雙層腹膜結構。內含血管、N、淋巴管等,使腸管有較大的活動度。5.齒狀線(肛皮線):肛柱的下端、肛瓣共同連成的鋸齒狀的環(huán)形線。二、問答題1.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上消化道指的是哪些器官?(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腸。腹部的標志線、分部及分區(qū)如何?標志線:上橫線(左右肋弓最低點連線)下橫線(左右髂結節(jié)連線)垂直線(左右腹股溝韌帶的中點向上作垂線)四分法: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九分法:上腹部的腹上區(qū)和左右季肋區(qū),中腹部的臍區(qū)和左右腹外側區(qū)(腰區(qū)),下腹部的恥區(qū)和左腹股溝區(qū)(髂區(qū))3.舌乳頭有哪些?絲狀乳頭,菌狀乳頭,輪廓乳頭4.三對唾液腺位于何處?其導管分別開口于何處?三對唾液腺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腮腺位于耳郭前下方,開口于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的黏膜上下頜下腺位于下頜下三角內,開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舌下襞的深面。大管開口于舌下阜,小管開口于舌下襞。5.咽的位置、分部及其交通怎樣?上端:起自顱底,下端:平第6頸椎下緣,續(xù)于食管前方:通鼻腔、口腔和喉腔,后方:上6個頸椎兩側:頸部大血管、N咽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位于鼻腔的后方,顱底至軟腭后緣;口咽位于口腔后方,軟腭后緣至會厭上緣;喉咽位于喉的后方,會厭上緣至第6頸椎下緣。交通:鼻咽:前方,通鼻后孔側方:經咽鼓管通鼓室口咽:經咽峽通口腔喉咽:前方,經喉口通喉腔下方,續(xù)為食管6.食管的長度、狹窄及其距中切牙的距離怎樣?P82食管長約25cm。上端起自第6頸椎下緣處續(xù)于咽,下端至第11胸椎左側連于胃。分為頸、胸、腹三部。有三個生理狹窄:位置體表投影距中切牙的距離第一狹窄位于咽與食相續(xù)處第6頸椎體下緣15cm第二狹窄位于食管和左主支氣管交叉處第4、5胸椎體之間25cm第三狹窄位于食管穿過膈的食管裂孔處第10胸椎體平面40cm7.胃的位置、形態(tài)、分部怎樣?胃中等充盈時,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小部分位于腹上區(qū)。特別充盈時,胃大彎課降至臍以下。(位于第11胸椎左側,幽門位于第1腰椎右側。)兩口:入口,賁門,接食管;出口,幽門,通十二指腸。兩壁:胃前壁,朝前上方胃后壁,朝后下方兩彎:胃小彎,右上緣,有角切跡胃大彎,左下緣胃可分為四部。賁門部,胃底,胃體,幽門部。8試比較大小腸的區(qū)別?小腸:消化道道中最長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門,下端接續(xù)盲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大腸是消化管的下端,起自右髂窩內回腸末端,終于肛門。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大腸口徑較粗,腸壁較薄,盲腸和結腸還具有三個特征性結構:結腸袋、結腸帶、腸脂垂。9.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怎樣?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10.直腸的彎曲如何?直腸在正中矢狀面有兩個彎曲:骶曲(凸向后)、會陰曲(凸向前)11.膽囊底的體表投影怎樣?在右側腹直肌外側緣和右肋弓相交處12.膽汁的產生和排出途徑怎樣?p91肝臟的肝細胞分泌膽汁。當未進餐時,肝分泌的膽汁,經肝左右管---肝總管---膽總管---膽囊管---膽囊最終貯存于膽囊內,并濃縮當進餐時,肝分泌的膽汁,直接由肝左右管---肝總管---肝胰壺腹---十二指腸大乳頭,流入十二指腸內另外,由于進餐,刺激膽囊引起膽囊收縮,將膽汁擠壓出去,經膽囊管---膽總管---肝胰壺腹---十二指腸大乳頭,流入十二指腸內三、呼吸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肺門:是指肺內側中央凹陷處,有主支管,肺A,肺V,淋巴管和N等出入。2.肋膈隱窩:肋胸膜與膈胸膜返折形成呈半環(huán)形的間隙,是胸膜腔最低點,即使深呼吸時,肺吸氣時,肺的下緣也不能伸入其間。胸膜炎滲出液常積于此。3.縱膈:是兩側縱膈胸膜之間所有器官和組織結構的總稱。二、問答題1.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如何?上、下呼吸道分別指的是哪些器官?呼吸系統(tǒng):肺外呼吸道和肺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氣管主支氣管肺內各級支氣管2.鼻腔的分部和粘膜分區(qū)如何?分部:外鼻鼻腔鼻旁竇粘膜分區(qū):嗅區(qū)呼吸區(qū)3.喉軟骨有哪些?喉腔分部如何?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會厭軟骨杓狀軟骨分部:前庭裂以上的部分為喉前庭前庭裂和聲門裂之間的部分為喉中間腔喉中間腔想兩側突出的隱窩為喉室聲門裂一下的部分為聲門下腔4.試比較左、右支氣管及左、右肺的形態(tài)特點?左主支氣管-------細、長而較水平右主支氣管-------粗、短而較垂直,異物易于落入右主支氣管、右肺內。左肺-----由斜裂分為左肺上、下葉右肺-----由斜裂和水平裂,分為右肺上、中和下三葉5.壁胸膜的分部如何?膈胸膜肋胸膜縱膈胸膜胸膜頂6.肺下緣和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怎樣?鎖骨中線腋中線肩胛線接近脊柱處肺下緣第六肋第八肋第十肋平T10棘突胸膜下界第八肋第十肋第十一肋平T12棘突四、泌尿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腎蒂:出入腎門的結構被結締組織包裹成束,稱腎蒂。2.膀胱三角:膀胱底面內的左、右輸尿管口和尿道內口之間成三角形區(qū)域,此區(qū)缺乏粘膜下層,直接和肌層緊密相結合,無論膀胱充盈或空虛,粘膜均保持光滑狀態(tài),該部位易患結核腫瘤。3.腎區(qū)(脊肋角):豎脊肌外側緣于第12肋之間的部位,腎病變有叩擊痛。二、問答題1.泌尿系統(tǒng)由哪些器官組成?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腎的位置、外形、內部結構、被膜如何?腎形似“蠶豆”,為成對的實質性器官,可分為上、下兩端,前、后面和內、外側緣。外側緣隆凸,內側緣中部凹陷,稱腎門,是腎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腎盂出入的部位。腎的位置:腎位于腹腔的后上部,緊貼脊柱兩旁的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腎上端平第11胸椎下緣,下端平第2腰椎下緣;右腎比左腎略低半個椎體的高度。第12肋斜過左腎中部、右腎上部的后面。腎的表面由內向外依次包有腎纖維囊、腎脂肪囊和腎筋膜三層被膜腎實質分為淺部的皮質和深部的髓質兩部。腎皮質呈紅褐色,主要由腎小體和腎小管構成。髓質呈淡紅色,在切面上可見15~20個呈三角形的腎椎體,由許多細小管道構成,故結構致密而有條紋。腎椎體的底朝向皮質,尖端鈍圓,稱腎乳頭,伸向腎門。腎形成的尿乳頭上的乳頭孔流入腎小盞。腎小盞為漏斗形的膜狀小管,圍繞腎乳頭,每腎約有7~8個。2~3個腎小盞合成一個腎大盞,2~3個腎大盞再集合成一個扁平漏斗形的腎盂,腎盂出腎門后移行為輸尿管。列舉具有門的器官,并指出各門中通過的結構?器官通過的結構肝(肝門)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動脈,肝門靜脈,神經,淋巴管肺(肺門)主支氣管,肺動脈,肺靜脈,神經,淋巴管腎(腎門)腎靜脈,腎動脈,腎盂,神經,淋巴管4.輸尿管的分部和狹窄怎樣?根據其位置和走行,全長分為腹部、盆部和壁內部三步腹部為起始部至越過髂血管處得一段;盆部為越過髂血管處和膀胱壁之間的一段;壁內部為位于膀胱壁內的一段。輸尿管全長有三個生理性狹窄,易滯留結石第一個位于輸尿管起始處,即腎盂和輸尿管移行處;第二個越過小骨盆入口處;第三個在膀胱壁內,即壁內部5.膀胱的位置和毗鄰怎樣?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底的前部。其前方有恥骨結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輸精管壺腹和直腸;女性為子宮和陰道。膀胱下方,男性鄰接前列腺,女性鄰接生殖膈。6.試比較男、女尿道的結構和功能。男:長、彎、窄排尿排精女:短、寬、直排尿7.泌尿系統(tǒng)結石可能滯留在什么部位?為什么?輸尿管的三個生理狹窄,即輸尿管的起始處、輸尿管跨過髂血管處及輸尿管穿過膀胱壁處;然后再經尿道的三個生理性狹窄排出體外,即尿道內口、尿道膜部及尿道外口。五、生殖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精索:柔軟的圓索狀結構,由腹股溝管深環(huán)至睪丸上端,內有輸精管、睪丸A、蔓狀V叢,N叢和淋巴管等。其表面有被膜。2.陰道穹:陰道上端包繞子宮頸陰道部,兩者間形成的環(huán)狀腔隙,稱為陰道穹??煞譃榍?、后部及左右側部;陰道后穹最深,與直腸子宮陷凹相鄰。二、問答題1.男生殖器由哪些器官組成?(上個男女對比表看吧~)性別內生殖器外生殖器生殖腺生殖管道附屬腺男睪丸附睪、輸精管、射精管。男尿道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陰囊、陰莖女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前庭大腺女陰輸精管的分部和結扎部位如何?分睪丸部、精索部(皮下部)、腹股溝管部、盆部四部分。精索部為結扎部位。射精管的組成及其開口怎樣?由輸精管末端與精囊排泄管匯合而成。開口于尿道前列腺部。精子在何處產生?通過哪些管道排出體外?睪丸產生精子,先貯存在附睪,射精時通過輸精管射精管最后經尿道排出體外。男尿道的分部、彎曲、狹窄如何?.分部:前列腺部——前列腺內,有射精管和前列腺排泄管開口。膜部——尿生殖膈內,周圍有尿道括約肌。海綿體部——尿道海綿體內,后端擴大為尿道球部。臨床上通常把前列腺部和膜部稱后尿道,海綿體部稱前尿道。彎曲:恥骨下彎——凹面向上恥骨前彎——凹面向下,可人為變直插尿道管(或膀胱鏡)時,需將陰莖上提至腹壁,可使恥骨前彎變直。狹窄:(均為結石易阻滯部位)尿道內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輸卵管分部怎樣?由內側向外側分為四部:輸卵管子宮部——穿子宮壁內的一段,借輸卵管子宮口通子宮腔。輸卵管峽——短而窄,為輸卵管結扎部位。輸卵管壺腹部——管腔較大,占全長2/3,為卵子受精部位。輸卵管漏斗——周圍有輸卵管傘,借輸卵管腹腔口通腹膜腔。7.子宮位置、分部、姿勢及固定裝置怎樣?位置:位于骨盆腔的中央,在膀胱和直腸之間,下端接陰道兩側有輸卵管和卵巢。分部:分子宮底、子宮頸、子宮體三部。姿勢:正常姿勢呈前傾前屈位。前傾——子宮與陰道之間形成的向前開放的鈍角稍大于90°。前屈——子宮體與子宮頸之間形成的一個向前開放的鈍角約為170°。固定裝置:名稱位置作用子宮闊韌帶位于子宮兩側限制子宮向側方移位子宮主韌帶位于子宮頸兩側固定子宮頸,防止子宮想下脫垂子宮圓韌帶起于子宮角,經腹股溝管,止于陰阜維持子宮的前傾位子宮骶韌帶連于子宮頸后面和骶骨前面維持子宮的前屈位。六、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動脈:是運送血液離開心臟的管道,一般用紅色表示。2.頸動脈竇:為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部的膨大部分,壁內有壓力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壓力的變化。3.頸動脈球:是一個橢圓形小體,借結締組織連于頸內,外動脈分叉處的后方,為化學感受器,課感受血液中CO2濃度和O2濃度的變化。4.心傳導系:位于心壁內,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纖維構成。具有產生興奮、傳導沖動以維持心正常的節(jié)律性舒縮的作用,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及其分支。5.靜脈角:同側的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在胸鎖關節(jié)后方匯合處的夾角。6.乳糜池:位于L1前面,左、右腰干與腸干匯集而成。二、問答題1.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如何?由心血管系統(tǒng)和淋巴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心血管系統(tǒng)包括心、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淋巴系統(tǒng)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組成。試述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徑途?體循環(huán):動脈血從左心室射出,經主動脈及其分支,進入全身毛細血管網,進行物質交換后變成靜脈血,上經上下腔靜脈及其屬支進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肺循環(huán):右靜脈血從右心室出發(fā),經肺動脈及其分支,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進行氣體交換后變成動脈血,經肺靜脈及其分支進入左心房,再回到左心室。3.心的外形有哪些形態(tài)結構?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圓錐體,大小與本人的拳頭相似。分為一尖、一底、兩面、三緣及心表面的三溝。(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右緣、左緣、下緣,冠狀溝、前室間溝、后室間溝)4.心內血液定向流動的結構有哪些?當心臟收縮或舒張時,分別處于什么狀態(tài)?結構: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收縮時,二尖瓣和三尖瓣關閉,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開放。舒張時相反。5.掌淺弓、掌深弓的組成如何?掌淺弓:位于掌腱膜的深面,屈指肌腱的淺面,由尺動脈的終支和橈動脈的掌淺支吻合而成。掌深弓: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由橈動脈的終支和尺動的脈掌深支吻合而成。6.腹腔干的分支及分布如何?P149胃左動脈起自賁門,沿胃小彎右行,分支直行食管腹段、賁門,胃小彎肝總動脈(進入肝十二指腸韌帶后分支)肝固有動脈胃右動脈經幽門上方進入胃小彎左行,于胃左動脈吻合肝左支進入肝左葉肝右支進入肝右葉,分出膽囊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經幽門后方,在其下緣分支)胃網膜右動脈至胃大彎側壁,大網膜,末端與胃網膜左動脈吻合胰十二指腸上動脈行于十二指腸降部和胰大乳頭之間脾動脈脾支從脾門處入脾胰支胰體、胰尾胃網膜左動脈沿胃大彎右行,末端與胃網膜右動脈吻合胃短動脈經脾胃韌帶到胃底肝、胃、甲狀腺、大腸、直腸的動脈供應及來源怎樣?P260T7(1)甲狀腺甲狀腺上動脈——頸外動脈——頸總動脈右——頭臂干左——頸總動脈甲狀腺下動脈——甲狀頸干——鎖骨下動脈右——頭臂干左——鎖骨下動脈胃胃左動脈——腹腔干——腹主動脈胃右動脈——肝固有動脈——肝總動脈——腹腔干——腹主動脈胃網膜右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肝總動脈——腹腔干——腹主動脈胃網膜左動脈——脾動脈——腹腔干——腹主動脈胃短動脈——脾動脈——腹腔干——腹主動脈肝肝左支——肝固有動脈——肝總動脈————腹腔干——腹主動脈肝右支大腸回結腸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腹主動脈闌尾動脈——回結腸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腹主動脈右結腸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腹主動脈中結腸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腹主動脈左結腸動脈——腸系膜下動脈——腹主動脈乙狀結腸動脈——腸系膜下動脈——腹主動脈直腸直腸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腹主動脈直腸下動脈——髂內動脈——髂總動脈——腹主動脈8.全身哪些淺靜脈有臨床意義?頸外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大隱靜脈,小隱靜脈9.簡述門靜脈的組成、收集范圍和屬支。組成: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匯合而成收集范圍:胃,小腸,大腸,膽囊,脾和胰的V血屬支:腸系膜上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胃左靜脈,胃右靜脈,附臍靜脈膽囊炎患者,于右臀部肌注青霉素,試問藥物如何到達膽囊的?右臂部的右臂上靜脈→右髂內靜脈→右髂總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腹主動脈→腹腔干→肝總動脈→肝固有動脈→右支→膽囊動脈→膽囊。右側手背橈側靜脈點滴抗菌素治療闌尾炎,試問藥物如何到達闌尾的?右手背橈側靜脈→右頭靜脈→右腋靜脈→右鎖骨下靜脈→右頭臂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回結腸動脈→闌尾動脈→闌尾口服黃連素后,尿液呈黃色。試問黃連素經過哪些途徑排出體外?口腔→咽峽→咽→食管→胃→小腸→腸系膜上靜脈→肝門靜脈→肝→肝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腹主動脈→腎動→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纖維支氣管鏡由口依次經何途徑到達右肺上葉?口→咽峽→口咽→喉咽→喉→聲門→氣管→右主支氣管→右肺上葉支氣管→右肺上葉自股動脈插管到冠狀動脈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其途徑如何?股動脈→髂外動脈→髂總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主動脈弓→升主動脈→冠狀動脈15.下肢大隱靜脈內血栓脫落,最后梗塞于肺,問此血栓通過哪些途徑到肺?大隱靜脈→股靜脈→髂外靜脈→髂總動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16.胸導管的組成、走行、注入和收集范圍怎樣?組成:注入V角前,接納左支氣管縱隔干、左頸干和左鎖骨下干。走行:起自乳糜池——穿膈的主動脈裂孔入胸腔,脊柱右前方上行——T5轉向左——出胸廓上口至頸根部——呈弓形彎曲注入左V角。收集范圍:下半身和左側上半身的淋巴,及全身的3/4淋巴。17.脾的位置、形態(tài)和功能怎樣?脾位于季肋區(qū),平對第9—11肋,長軸與第10肋一致形態(tài):略呈橢圓形,有兩面(膈面、臟面)、兩端(前端、后端)和兩緣(上緣、下緣)。功能:造血、儲血、濾血、清除衰老的紅細胞,參與機體的免疫反應。七、內分泌系統(tǒng)一、問答題1.內分泌系統(tǒng)組成如何?內分泌系統(tǒng)由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組織組成。2.甲狀腺的位置和形態(tài)怎樣?位置:頸前區(qū),其中左、右葉貼于喉下部和氣管上部的兩側,上達甲狀軟骨中部,下至第6氣管軟骨環(huán)。甲狀腺峽多位于第2—4氣管軟骨的前方。形態(tài):呈“H”形,分左葉、右葉,中間為甲狀腺峽。有時自峽部向上伸出一錐狀葉。3.甲狀旁腺的位置和形態(tài)怎樣?位置:上、下兩對,甲狀腺側葉后面形態(tài):扁橢圓形,如綠豆大小4.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tài)怎樣?位置:左、右腎的上端形態(tài):左腎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腎上腺呈三角形。分皮質和髓質兩部分。5.垂體的位置和形態(tài)怎樣?位置:顱中窩的垂體窩內,借漏斗連于下丘腦。形態(tài):不成對,呈橢圓形。八、感覺器一、名詞解釋1.視神經盤:視網膜后部(即眼底)有一圓形白色隆起,稱視N盤。是視網膜N節(jié)細胞軸突匯集而成,內有視網膜中央血管通過,該處無感光作用,故又為生理盲點。2.黃斑、中央凹:視神經盤外側約3.5mm處,有一黃色小區(qū),稱為黃斑。黃斑的中央凹陷處,稱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銳的地方。3.鞏膜靜脈竇:鞏膜與角膜相接處深面的環(huán)形間隙,稱鞏膜V竇,是房水循環(huán)的通道。二、問答題1.眼球壁有哪幾層?每層又分為幾部?有纖維膜、血管膜和視網膜三層。纖維膜分為角膜和鞏膜。血管膜分為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視網膜分為虹膜部、睫狀體部和絡膜部(視部)。2.屈光裝置包括哪幾部分?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3.房水是怎樣產生和循環(huán)的?睫狀體分泌房水——后房——瞳孔——前房——虹膜角膜角——鞏膜靜脈竇——眼V。若回流受阻,房水過多,眼內壓升高,造成青光眼。4.試述鼓膜的位置和形態(tài)?位置:外耳道底和鼓底之間,呈向前外傾斜位形態(tài):為橢圓形半透明的薄膜,形似漏斗,中央有鼓膜臍,前下方有光椎。5.鼓室六壁怎樣?上壁:蓋壁下壁:頸靜脈壁前壁:頸動脈壁后壁:乳突壁內側壁:迷路壁外側壁:鼓膜壁6.內耳的分部怎樣?位覺和聽覺的感受裝置位于何處?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兩部分。(內耳,位于顳骨巖部內,在鼓室和內耳道底之間。)位覺的感受裝置位于膜迷路內的橢圓囊斑、球囊斑和壺腹嵴。(合稱為前庭器)聽覺感受器: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眼病患者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后,有時會感到口腔后部有苦味,為什么?氯霉素眼藥水進入眼后,借上下瞼內側端淚乳頭中央的淚點進入上淚小管和下淚小管,再進入淚囊。再經過鼻淚管進入下鼻道,經鼻咽、口咽、咽峽,再進入口腔。九、神經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神經核:在中樞N內,形態(tài)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N元胞體聚集成團塊狀,如面N核、尾狀核。2.內囊:是位于尾狀核,背側丘腦與豆狀核之間的上、下行投射纖維密集而成的白質區(qū)域,水平切面成“”形。3.基底核:是位于大腦底部白質內的灰質核團。4.蛛網膜下隙:蛛網膜與軟膜之間的腔隙,內含腦脊液。5.硬膜外隙:硬脊膜與椎管內面骨膜之間有窄隙。內含V叢、淋巴管、疏松結締組織、脂肪,此隙呈負壓,又脊N通過。臨床上硬膜外麻醉就是將藥物注入此隙。6.硬腦膜竇:硬腦膜在某些部位內、外兩層分離,形成管腔,內含V血,有上矢狀竇、橫竇,乙狀竇,竇匯和海綿竇等。7.大腦動脈環(huán):兩側頸內A末端,兩側大腦前A起始段,前交通A,大腦后A起始段,后交通A共同組成,在顱底中央形成一A環(huán)。二、問答題1.神經系統(tǒng)的分部如何?1、按位置和功能分中樞N系統(tǒng)腦:顱腔脊髓:椎管周圍N系統(tǒng)腦N:12對,連腦脊N:31對,連脊髓2、按分部的對象分軀體N系統(tǒng)中樞部:腦和脊髓周圍部:軀體N自主N系統(tǒng)中樞部:腦和脊髓周圍部:內臟N2.反射弧包括哪幾個環(huán)節(jié)?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3.脊神經的性質如何?纖維成分的來源和分布如何?脊N前根是運動性的,后根是感覺性的,脊N是混合性的。脊N出椎間孔后即分為前支和后支,前后支均為混合性的。脊N的纖維成分:軀體感覺纖維,內臟感覺纖維,軀體運動纖維,內臟運動纖維(一)后支后支的特點:細小,分布范圍小,呈節(jié)段性,分布于枕、項、背、腰、臀部皮膚及脊柱兩側深部肌肉,主要有枕大N,臀上皮N和臀中皮N。(二)前支前支的特點:粗大,分布范圍大,胸N前支呈節(jié)段性,其余的前支交織成N叢,有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4.試述臂叢的組成、分束及分支如何?組成:由第5~8頸N前支和第1胸N前支的大部分組成分支:鎖骨下部在腋窩內,圍繞腋A形成內側束、外側束、后束,由束發(fā)出分支。(1)肌皮N:發(fā)自外側束肌支:支配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皮支:為前臂外側皮N(2)正中N:發(fā)自內、外側束行程:肱二頭肌內側溝(伴肱A)→肘窩→前臂淺、深屈肌之間→腕管→手掌肌支:支配除肱橈肌、尺側腕屈肌、指深屈肌尺側半以外全部前臂屈肌及手肌外側大部分。皮支:分布于手掌橈側2/3,橈側3個半指掌面、橈側3個半手指背面末2節(jié)的皮膚。(3)尺N行程:肱二頭肌內側溝→尺N溝→尺側腕屈肌深面(伴尺A)→豌豆骨外側→手掌肌支:支配尺側腕屈肌、指深屈肌尺側半、手肌內側大部分。皮支:分布于手掌尺側1/3及尺側1個半指,手背尺側1/2及2個半指的皮膚(4)橈 N:行程:肱三頭肌深面(分支支配肱三頭肌、肱橈?。鷺颪溝→肱骨外上踝前方。皮支:分布于手背橈側半及橈側2個半指近節(jié)背面的皮膚。深支:支配前臂后面所有的伸?。?)腋N:發(fā)自后束。支配三角肌和小圓肌5.腓骨頸骨易損傷哪條神經,該神經損傷后出什么癥狀?為什么?腓骨頸骨折易損傷腓總N,腓總N自坐骨N發(fā)出后,自腘窩上外側緣向外下方行,繞腓骨頸到小腿前面,故此處骨折易傷及腓總N。主要癥狀有: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出現足下垂并內翻,走路呈跨閾步態(tài),小腿前外側面下部和足背皮膚感覺障礙。腓總N分為腓淺N和腓深N,腓淺N肌支支配腓骨長、短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前外側面下部和足背皮膚;腓深N支配小腿肌前群和足背肌。腓總N損傷后,因腓骨長、短肌以及脛骨前肌癱瘓,而脛骨后肌拮抗,故出現內翻;又因拇長伸肌、趾長伸肌以及脛骨前肌癱瘓,而小腿肌后群拮抗,故出現足下垂;皮支損傷后,會出現分布區(qū)域的小腿前外側面下部和足背皮膚感覺障礙。6.腰叢的組成和位置及分支如何?組成:第12胸N前支一部分,第1~3腰N前支和第4腰N前支一部分位置:腰大肌上部的深面分支:(1)髂腹下N: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腹股溝管淺環(huán)上方穿出→附近皮膚(2)髂腹股溝N:與髂腹下N并行→入腹股溝管→出腹股溝管淺環(huán)→附近皮膚(3)股外側皮N:髂前上棘內側→腹股溝韌帶深面→大腿外側皮膚(4)股N(最大分支):腰大肌與髂肌之間→腹股溝韌帶深面→股三角。肌支→大腿前群?。ü伤念^肌、縫匠肌);皮支→大腿前面皮膚和隱N分布區(qū)域。隱N:為股N中最長的皮支,與大隱V伴行,小腿內側面及足內側緣的皮膚。(5)閉孔N:腰大肌內側緣→伴閉孔A向前下行→穿閉孔→大腿內側,分布于內收肌群、大腿內側面皮膚。7.試述骶叢的組成,并指出梨狀肌上、下孔和坐骨小孔各有哪些神經通過?組成:由第4腰N前支一部分,第5腰N前支和全部骶、尾N前支梨狀肌上孔:臀上N梨狀肌下孔:臀下N、股后皮N、陰部N、坐骨N坐骨小孔:陰部N8.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應商選擇與管理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教師職業(yè)道德與教育公平深度剖析試卷(含答案)
- 法語DELFC1口語表達真題解析(2025年)+口語實戰(zhàn)演練
- 2025年湖北省高考英語聽力模擬試卷:校園講座與對話全真試題解析
- 2025年學生志愿服務積分制度創(chuàng)新與實踐
- 2025年秋季學期初中一年級TOEFL聽力校園講座與對話專項試卷
- IGCSE數學(Extended)2024-2025年模擬試卷:代數與幾何解題技巧解析
- 中俄信息技術合作協(xié)議
- 第學期教研工作計劃
- Delphi常用函數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反家庭暴力》課件
- 退租回復函范本
- 幼兒園孩子挑食培訓
- 2024-2025學年初中八年級數學學期期末檢測模擬卷(人教版)含答案
- 2025年江蘇省中考數學壓軸卷
- 中考英語復習閱讀理解-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
- 2025屆安徽高考數學四模試卷含解析
- 飛行任務委托書
- 幼兒園觀察記錄書寫培訓
- 統(tǒng)計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河南大學
-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件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