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的研究_第1頁
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的研究_第2頁
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的研究_第3頁
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的研究_第4頁
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的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2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的研究一、前言自從1938年,莫瑞提出“成就需要”概念以來,它受到了心理學家的廣泛關注和廣泛深入的探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就動機,是指驅動一個人在社會活動的特定領域力求獲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內部力量,是人們追求高目標,完成困難任務,競爭并超過他人的人格力量。在行為上,它表現(xiàn)為一個人對自己認為有價值的、重要的社會或生活目標的刻意追求。要緊的理論和研究有:1、麥克里蘭的廣泛的社會成就動機理論;2、阿特金森的“期待—價值”成就動機理論;3、韋納的成就動機歸因理論;4、霍納的女性“幸免成功”概念及成就動機的性差研究;5、奧蘇伯爾的成就動機驅力構成論;6、余安邦、楊國樞的“個我-社會”取向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的研究是近代動機心理學的重要課題,而女性成就動機的研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心理學家霍納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女性具有一種“成就恐懼”之后,更是將人們的關注熱情推向極致?;艏{認為一些聰慧、有才能的婦女往往對自己的成功有一種恐懼和焦慮,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幸免成功和可怕成功的動機。這是因為社會以自己固有的力量規(guī)定了人類產生動機和實施動機的方式。關于女性來講,社會要求她們內化和產生較低的成就動機,而女性一旦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則可能導致社交上遭受拒絕和被視為缺少“女性氣質”的后果,正是這種消極的社會后果抑制了女性對成功的追求。故霍納稱之為“成功恐懼癥”。近年來,我國許多學者從大學生性不差異角度對成就動機進行了有益的探究和應用,也發(fā)覺中國男性的成就動機明顯高于女性,中國男性較女性有更高或更強的成就期望、成就競爭意識、更高的成就自我評價、更大的成就自主性。女性的成就動機更容易受環(huán)境的激勵因素阻礙。如張淑華等(1996)發(fā)覺學生的成就動機隨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有調查表明:在小學時期,女生的成就動機略高于男生;初中時期,女生成就動機開始低于男生,而且差不越來越大;在大學時期,男女成就動機差異達到特不顯著水平。楊渝川等對全國九所高校1000多名大學生的研究表明:男生更重視個人成功和社會利益的追求,較少可怕失??;女生則更加可怕失敗,較少追求成功,成就動機明顯低于男生。景懷斌發(fā)覺:中國男性的成就動機明顯高于女性,女性的成就動機較男性更易受環(huán)境激勵因素阻礙。并進一步得出隨年齡時期的變化,20~40歲男女成就動機差異達顯著水平,男性在30歲往常,成就動機處于穩(wěn)定的上升趨勢,而女性卻相反,呈持續(xù)的下降趨勢。在大學校園里,女大學生同意人類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熏陶,關于她們生活理想、人生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導向、調適和操縱的功能。廣博的知識、開闊的眼界使當代女大學生能夠站在更高的境地審視人生,從而沖破了傳統(tǒng)女性“相夫教子”、做賢妻良母的生活理想。有調查顯示,100%的女大學生不同意“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有93%的女大學生認為女性應有自己的事業(yè)追求,而不應該滿足于僅做一個賢妻良母,表現(xiàn)出較強的平等意識和社會參與意識;對社會的責任感、歷史的使命感,使她們將自己的價值追求與社會利益聯(lián)系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對成就的關注與追求。

然而,在當代如此一個有著較強的,以成就定向的市場經濟社會中,女大學生卻又有著不同程度的“成功恐懼癥”,她們既追求成功又回避成功。此外,更多的女大學生力求在更高的層次上成為較完整的女性,他們愈來愈追求自身屬性與家庭屬性的統(tǒng)一性,渴望事業(yè)成功、愛情美滿、家庭幸福。而當事業(yè)成功與家庭美滿不可兼得時,她們往往舍棄“事業(yè)”而成全“家庭”。她們用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減輕心理的壓抑感。那么,有哪些緣故導致女大學生成就動機在追求成功和取得成就方面什么緣故會有“女不如男”的狀況呢?許多研究表明,阻礙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因素要緊有:(一)客觀因素有1、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傳統(tǒng)觀念與社會分工的束縛;2、大眾傳媒的消極阻礙,許多傳媒暗示女性應定位于家庭私域,女性若“弱、柔、漂亮、性感、細心”才有女的味;3、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偏差,導致日后女孩的動機指向人際關系領域,而男孩的動機則更多地指向成就領域。(二)主觀因素有1、主體意識薄弱,角色期望值低。2、人格弱點(1)承受挫折能力差(2)缺乏意志力(3)缺少冒險精神(4)嫉妒心理強;3、成功“恐懼”與“親和”性動機的負面效應;4、情感困惑;5、知識結構單一,女大學生的學習成績總體優(yōu)于男生,但科研能力卻比男生差;6、成就歸因的偏差,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但近年來對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調查研究中發(fā)覺:女大學生對追求成功有較高的期望,而對失敗的顧慮和擔憂較少,同時女生的自我取向成就動機顯著高于社會取向成就動機。研究者認為這是當前寬松、良好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和女大學生自身素養(yǎng)較高共同作用的結果。二、研究假設1、女大學生追求成功的傾向顯著地高于其躲避失敗的傾向;2、女大學生自我取向成就動機顯著地高于其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功能獨立性有提高和增強。三、研究目的本文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成就動機為變量,探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水平、取向和進展,并試圖查找相應的解決對策。四、研究方法(一)研究樣本本研究從中國的大學里隨機抽取300名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二)研究工具1、《成就動機測量表》(簡稱AMS)挪威大學心理學家T.Gjesme和R.Nygard1970年編制,包括兩個有區(qū)不的重量表:一個是與獵取成功有關的Ms,涉及正向評價情境、結果的期望,另一個是與防止失敗相聯(lián)系的Mf,涉及負向評價情境、結果的期望。從內容看,Ms高的人向往成功,做事有自信心,喜愛冒險、困難、挑戰(zhàn),愿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而Mf高的人則容易注意擔心失敗或不確定,適應于不安、憂慮、可怕等。AMS由個人自己填選,兩個重量表各15個問題。2、《社會取向成就動機量表》和《自我取向成就動機量表》,這兩套量表由臺灣學者余安邦、揚國樞在1989年編制,將成就動機分為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自我取向成就動機。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是指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外在決定的目標或優(yōu)秀標準的動態(tài)心理傾向;自我取向成就動機是指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內在決定的目標或優(yōu)秀標準的動態(tài)心理傾向。受試者在這兩套量表上所有題目累積起來的總分,分不代表他的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水平和自我取向的成就動機水平。3、《大學生成就動機調查問卷》摘自四川四川師范大學陳曉冬2006年的碩士畢業(yè)論文。五、研究設計1、讓300名女大學生都填寫《成就動機測量表》、《社會取向成就動機量表》和《自我取向成就動機量表》,用SPSS對其結果進行處理分析,選出成就動機水平較相近的80名女大學生進行下一步實驗。2、重做阿特金森的的“期待—價值”成就動機經典實驗把80名女大學生分成四組,每組20人,給她們一項同樣的任務。對第一組學生講,只有成績最好者能得到獎勵(PS=1/20);對第二組學生講,成績前5名將會得到獎勵(PS=1/4);對第三組學生講,成績前10名者能夠得到獎勵(PS=1/2);對第四組學生講,成績前15名者都能得到獎勵(PS=3/4)。六、數(shù)據(jù)處理1、用SPSS對300名女大學生所做問卷進行處理分析,與中國大學生成就動機的標準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女大學生自我取向成就動機是否高于其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和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功能獨立性是否有提高和增強。2、對80名女大學生所做的經典實驗所得的結果與阿特金森的實驗結果(如圖)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今女大學生的分析女大學生期待與價值間的相關是否有變化,其追求成功的傾向是否顯著地高于其躲避失敗的傾向。阿特金森的實驗結果七、小結基于對現(xiàn)今女大學生就業(yè)難的現(xiàn)狀,筆者有許多感慨,因此選擇了那個主題。在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后發(fā)覺,對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研究專門多,但提出具體改革方案的研究者卻專門少。筆者認為心理學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更應該著眼于現(xiàn)實狀況,把所得的研究結果應用于實踐,促進個人和社會的進展。綜合各類關于成就動機的研究結果,筆者對提高我國女大學生成就動機水平提出幾點建議:1、加強自信教育積極的暗示,加強自信心的培養(yǎng);2、消除成功恐懼和性不角色期望;3、依照維納的歸因理論,有意增加女大學生的努力因素;4、依據(jù)女大學生的氣質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5、重視良好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成才教育,培養(yǎng)獨立人格。此外,還能夠通過各種文化活動,有意識地強化女子成才教育。如通過出版專欄、搞調查研究、演講,請女勞模、女名人做報告等形式,宣傳女性成才的事例,激發(fā)女大學生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強化她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動力。還能夠請專家舉辦講座,從人才學、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對女生進行成才教育。歷史在進展,時代觀念在嬗變,女性正面臨著多重角色的困擾和多種標準的評判,正是這種矛盾和沖突編織著女性的理想,造就著完滿的女性。女大學生正處于女性進展最美好的時期,是成才的黃金時期,她們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女大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對成就的關注,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功能獨立性的提高,都意味著女大學生已具備了成才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的社會如能為她們提供更寬松的條件,定會促使更多的女大學生早日成才,并進而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和進展。參考文獻:

[1]王萍.關于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分析與考慮[J].山東省青年治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

[2]馬林芳.淺論阻礙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因素[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1999(4).

[3]張林,黎兵,劉永興.關于成就動機的研究綜述[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29.

[4]梁麗萍.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水平與取向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

[5]梁麗萍.成就動機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1)

[6]樊潔,淺析阻礙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