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有目的地安排學生生活,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與交往以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A說服 B鍛煉 C榜樣 D修養(yǎng) 2“一題多解”和“一事多寫”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 )。A形象思維 B抽象思維 C聚合思維 D發(fā)散思維 3“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所體現的心理機制是( )。A移情 B從眾 C期望 D順從 4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個體在早期心理發(fā)展的某一個短暫時期內,對某類刺激特別敏感,一旦錯失將難

2、以達到應有的發(fā)展水平。心理學上把這一時期稱為( )。 A最近發(fā)展期 B生長高峰期 C心理斷乳期 D發(fā)展關鍵期 5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應當特別重視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產生( )。A成就動機 B認知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附屬內驅力 6小學生在學校發(fā)生輕微燙傷后,教師應及時處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在燙傷處沖冷水降溫 脫去燙傷處的衣服送醫(yī)院處理 通知家長來學校處理 直接包扎燙傷處 涂抹燙傷藥物 A B C D7我國最早主張“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楊賢江 D蔡元培 8.一般認為,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A、盧梭的愛彌兒B、斯

3、賓塞的教育論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9. 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A、選好班級干部 B、組建培育班集體 C、了解研究學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10. 按學生的年齡、性別隨機抽取調查樣本,這種抽樣方法屬于()A、系統(tǒng)抽樣 B、分層抽樣 C、目的抽樣 D、有意抽樣 11. 小學生必須經過道德體驗才能理解道德規(guī)范、進而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實現這種轉化的關鍵因素是()A、道德認知 B、道德評價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 12. 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能夠促使師生員工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與辦學目標,自覺為實現學校的目標而努力,這主要體現了學校文化的()A、激勵功能 B、凝聚

4、功能 C、約束功能 D、教化功能 13. 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課程目標具有三個維度,它們是()知識與技能 知識與興趣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A、 B、 C、 D、14課程資源指的是( )。 A教師和學生 B課程標準和教科書 C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 D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 15校風、校貌和師生關系都屬于( )。 A顯性課程 B隱性課程 C活動課程 D綜合課程 16構成學校教學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師、學生與( )。 A教學內容 B教學方法 C教學條件 D教學組織 17“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闡明的教學原則是( )。 A循序漸進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因材施

5、教原則 18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特定教學目標而設計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范型是( )。 A教學方法 B教學策略 C教學模式 D教學組織 19教師運用實物與教具進行示范實驗,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是( )。 A練習法 B演示法 C實驗法 D發(fā)現法 20主要憑借評價者的洞察、內省或移情對評價對象做出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是( )。A定性評價 B定量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二、簡答題 21為什么說學校教育對人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 2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驟有哪些?23小學生品德培養(yǎng)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題 24請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小學新教師楊洋在談教育感受時,有些無奈地說:“剛走

6、上教育崗位時,我堅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一直對學生充滿著愛心,希望用自己的愛來感化學生,帶好班級,促使他們成長。但很快就發(fā)現,在管理班級時一定要嚴格要求,有時用簡單命令的方式反而更加奏效,這使我對這一教育信念產生了困惑”請結合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談談你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理解。(2)在小學教育中,教師應該如何處理“愛”與嚴格管理之間的關系?25.請閱讀下列課堂實錄片段,并按要求作答。孫老師在二(1)班上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后,設計了兩項家庭作業(yè)讓學生選擇完成:(1)把“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講給自己喜歡的人聽;(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想一想,明天上課時與小伙伴交流一下。請結合材料回答一下問題:(1)對孫老師本次家庭作業(yè)的設計進行評析。(2)談談“減負”與家庭作業(yè)之間的關系。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2小題,請任選1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題計分。)26.請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村莊。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佳佳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顆顆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

8、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還不錯。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幾,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簡要分析該文本的寫作特點。(2)如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并簡要說明理由。 27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問題:l6支足球

9、隊參加比賽,比賽以單場淘汰制(即每場比賽淘汰1支球隊)進行,請問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才能產生一支冠軍隊?解法l:按照比賽進程,第一輪l6支球隊進行8場比賽,淘汰8支球隊;第二輪,晉級的8支球隊進行4場比賽,淘汰4支球隊;第三輪,再次晉級的4支球隊進行2場比賽,淘汰2支球隊;第四輪,2支球隊進行決賽,產生l支冠軍隊。所以,一共要進行15(8+4+2+1)場比賽,才能產生l支冠軍隊。解法2:匈牙利數學家路莎·佩特曾說:“數學家往往不是對問題進行正面的攻擊,而是不斷地將它變形,甚至把它轉化為已經得到解決的問題?!睋?,由l6支球隊產生1支冠軍隊就要淘汰l5支球隊,每淘汰1支球隊就要進行I場

10、比賽。所以,一共要進行l(wèi)5(16一I)場比賽,才能產生l支冠軍隊。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上述兩種解法的思維路向是什么?(2)第二種解法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3)如指導高年段小學生學習該數學思想方法,試擬定教學目標。 (4)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并簡要說明理由。第 19 頁一、單項選擇題1.B【解析】鍛煉是有目的地安排學生生活,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與交往以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等。2.D【解析】發(fā)散思維指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思路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從而求得多種答案?!耙活}多解”和“一事多寫”都是從各個方向分析問

11、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給你的發(fā)散思維。3.A【解析】從眾是指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一句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移情是心理咨詢中的術語,指心里咨詢師對來訪者的一種情感共鳴,深入體會來訪者的做法,情感,“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所體現的心理機制是移情。4.D【解析】最近發(fā)展期是維果斯基提出,指個體在成人幫助下達到的發(fā)展水平與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是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生長高峰期是指個體發(fā)展的某一時期身高,體重等飛速發(fā)展的狀況?!吧倌昶凇币话惚环Q為心理斷乳期;關鍵期是勞倫茲提出的,是個體心理發(fā)展中的一個短暫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者沒

12、有影響,題中所述為發(fā)展關鍵期。5.B【解析】教師重視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把求知作為目標,從知識獲得中得到滿足,是學習的內部動機,屬于認知內驅力。6.B【解析】對于學生輕微燙傷的處理,可先在燙傷處用冷水沖洗,物理降溫,再脫去燙傷處的衣物,最后涂抹燙傷藥物,送醫(yī)院處理,通知家長來等是對重大燙傷事故的處理措施。燙傷切不可直接包扎燙傷處,選項錯,故選B。7.D【解析】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有四方面內容:激昂美育納入教育方針,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創(chuàng)舉;闡述了美育的定義;提出了“以美食代宗教”說;提出了實施美育的方案。8.C【解析】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而成為一門獨

13、立學科的標志則是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9、C【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而開展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了解研究學生個人、群體關系及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10、B【解析】分層抽樣指先將總體按某種特征分為若干層次,再從每一層內進行隨機抽樣,組成一個樣本。系統(tǒng)抽樣是依據一定的抽樣距離,從母體中抽取樣本。題中按學生年齡、性別隨機抽樣,屬于分層抽樣。11、A【解析】道德認知是人們對道德規(guī)范及其意義的理解和掌握,也是人們確定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的內在依據。小學生理解道德規(guī)范并轉化為道德需要的關鍵是道德認知的改變。12、A【解析】學校文化促使師生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目標,自覺為實

14、現學校的目標而努力,主要體現學校文化的激勵功能。13、C【解析】為了實現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目標,新課程制定了三大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4、D【解析】課程資源指的是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課程資源的結構包括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校內課程資源,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教師、學生,師生本身不同的經歷、生活經驗和不同的簡歷、學習方式、教學策略都是非常寶貴的非常直接的課程資源,校內各種專用教室和校內各種活動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鄉(xiāng)土資源、家庭資源等。15、B【解析】隱性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無意識地獲得經

15、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tài)內容和文化影響。也可以說是學校情境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具有非預期性、潛在性、多樣性、不易覺察性。校風、校貌和師生關系都屬于隱性課程。16、A【解析】教學是教師按特定目的,用知識武裝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師生雙邊活動過程。構成教學過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是構成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17、C【解析】“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意思是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曉喻,讓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導,而不去強迫別人服從;對待學生嚴格,但并不抑制其個性的發(fā)展;加以啟發(fā),而不將結論和盤托出。這體現了教學的啟發(fā)性原則。18、C【解析】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

16、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19、C【解析】教師運用實物與教具進行示范實驗,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法。 20、A【解析】定性評價是不采用數學的方法,而是根據評價者對評價對象平時的表現、現實和狀態(tài)或文獻資料的觀察和分析,直接對評價對象做出定性結論的價值判斷,比如:評出等級、寫出評語等。定性評價是利用專家的知識、經驗和判斷通過記名表決進行評審和比較的評標方法。定性評價強調觀察、分析、歸納與描述。二、簡答題 21、學校教育

17、是由承擔教育責任的教師與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生共同參與和進行的特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目的在于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學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響學生,其影響具有價值性、發(fā)展性和簡潔性;(2)學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響學生,其影響具有全面性、系統(tǒng)性和深刻性:(3)學校是有組織的刻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響具有集中性、統(tǒng)一性和規(guī)范性。22.(1)選定研究課題;(2)查閱文獻資料;(3)制定研究計劃;(4)手機研究資料;(5)分析研究資料;(6)撰寫研究報告。23.小學生品德培養(yǎng)的常用方法(德育的方法):(1)說服法。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包括運

18、用語言說服的方式(主要有講解,談話,報告,討論,閱讀報刊書籍等形式)和運用事實進行說服的方式(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運營說服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明確目的性。第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第三,注意時機。第四,以誠待人。(2)榜樣法。榜樣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榜樣包括偉大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學生中的含榜樣等。運用榜樣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第一,選好學習的榜樣。第二,激起學生給你對榜樣的敬畏之情。第三,引導學生應榜樣來調節(jié)行為,提高修養(yǎng)。(3)鍛煉法。鍛煉法是有目的得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聯系,制

19、度,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等。運用鍛煉法主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堅持嚴格要求。第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第三,注意檢查和堅持。(4)陶冶法。陶冶法是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運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第二,與啟發(fā)說服相結合。第三,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chuàng)設。(5)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表揚獎勵是對學生的良好思想作出的肯定評價,以引導和促進其品德積極發(fā)展的方法。表揚一般可分為贊許和表揚兩種方式,贊許是教師對學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為表示的稱贊或欣賞,多以口頭表示或點頭,鼓掌等動作表示。獎勵一般包括下述幾種:頒發(fā)獎狀

20、,發(fā)給獎品,授予稱號。批評處分是對學生不良思想行為作出的否定評價,幫助他們改正缺點與錯誤的方法。處分分為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幾種處分。運用獎勵與處分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公平,正確,合情合理。第二,發(fā)揚民主,獲得群眾支持。第三,注重宣傳與教育。三、材料分析題 24、【答題重點】(1)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愛學生是教師對教育事業(yè)堅貞不渝、忠心耿耿的基礎,也是教育方法、教育藝術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則是愛在教育中突出的表現。這種愛對教師的自我完善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熱愛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奮發(fā)向上;熱愛學生為教師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

21、礎;熱愛學生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創(chuàng)造了契機;熱愛學生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熱愛學生有利于激勵教師為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2)熱愛學生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始終信任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將熱愛、尊重、嚴格要求統(tǒng)一結合起來的愛。教師的這種愛不是寵愛、溺愛和放任,而是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慈相濟。教師對學生的“嚴”不是指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要求學生,而是要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恒,嚴而有方,嚴而有情??梢?,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也是對學生尊重和關愛的一種體現。在教育中,教師應做到“愛”與嚴格管理的統(tǒng)一。 25、【答題重點】(I)孫老師根據新課程改

22、革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認識作業(yè)的意義,并賦予作業(yè)新的意義和價值,充分體現作業(yè)的愉悅性、自主性、實踐性和科學性。孫老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義務教育部分明確指出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并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相關研究表明:當前小學生課業(yè)負擔主要表現在家庭作業(yè)繁重,如何把孩子們從家庭作業(yè)中解脫出來是減負的關鍵。我認為家庭作業(yè)不是不該留,而是怎樣留。家庭作業(yè)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家庭作業(yè)設計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大呼聲。教師必須轉變過去的常規(guī)性家庭作業(yè)思維,讓家庭作業(yè)變得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趣味性和多樣性:作業(yè)要有差異性;作業(yè)要

23、有多樣性;作業(yè)要有趣味性;作業(yè)要有實踐性;作業(yè)要有探究性;作業(yè)要有自主性;作業(yè)要有合作性。家庭作業(yè)要新穎活潑,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家庭作業(yè)成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游戲的樂園,使家庭作業(yè)真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實現減負增效。四、教學設計題26、【答題重點】(I)該文本用記敘的表達方式敘述了一個村莊環(huán)境變化的過程,文章采用對比的表現手法,用簡潔質樸的語言言簡意賅地表達了作者對小村莊環(huán)境變化的遺憾,警醒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2)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體現教材要求。 課程標準是根據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際制定的,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因此,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體現教材要求,這不僅是要落實教材編寫意圖,而且是完成教學任

24、務,克服教學目標虛化的基本保證。根據本篇課文,其教學目標應是:學會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進一步讀得有感情;能夠用自己的話復述小村莊的故事;討論小村莊發(fā)生的悲劇是天災還是人禍,梳理環(huán)保意識。(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靠著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么樣?(板書)那么這個美麗的

25、小村莊現在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么會這樣么?今天我們來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27、【答題重點】(1)解法1為正向思維,解法2為反向思維。(2)第二種解法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是轉化。轉化是一種常見的、極為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的具體表現,運用轉化的思想去處理問題,可以使問題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其關鍵是要能根據具體的問題,確定轉化后要實現的目標和具體的轉化方法。(3)教學目標:讓學生問題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感悟轉化的含義。讓學生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

26、策略的經驗,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轉化技巧。湯學生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體會運用轉化的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增強客服困難的勇氣,獲得成功的體驗。(4)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轉化”。數學是和生活密切聯系的,課的開始,我先跟學生講了一個愛迪生和他的助手測量燈泡體積的故事,助手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來計算燈泡的體積,也沒有算出來,愛迪生能很快的算出來,讓學生猜一猜愛迪生是用什么方法?根據學社的回答,我適時小結:把燈泡的體積轉化成水的體積,這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叫做:“轉化”,通過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命列車The Train Of Life(贈品)1. 不久以前,我讀了

27、一本書。書中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2.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車旅行,要經歷無數次上車、下車; 時常有事故發(fā)生; 有時是意外驚喜,有時卻是刻骨銘心的悲傷3. 降生人世,我們就坐上了生命列車。我們以為我們最先見到的那兩個人-我們的父母,會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著我們。 4. 很遺憾,事實并非如此。他們會在某個車站下車,留下我們,孤獨無助。他們的愛、他們的情、他們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無從尋找。 5. 盡管如此,還會有其他人上車。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將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 6. 他們之中有我們的兄弟姐妹, 有我們的親朋好友。我們還將會體驗千古不朽的愛情故事。7. 坐同一班車的人當中,有的輕松旅行。8.

28、有的卻帶著深深的悲哀還有的,在列車上四處奔忙,隨時準備幫助有需要的人 9. 很多人下車后,其他旅客對他們的回憶歷久彌新但是,也有一些人,當他們離開座位時,卻沒有人察覺。10. 有時候,對你來說情深義重的旅伴卻坐到了另一節(jié)車廂。你只得遠離他,繼續(xù)你的旅程。11. 當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搖搖晃晃地穿過自己的車廂,去別的車廂找他12. 可惜,你再也無法坐在他身旁,因為這個位置已經讓別人給占了 .13. 沒關系。旅途充滿挑戰(zhàn)、夢想、希望、離別就是不能回頭。因此,盡量使旅途愉快吧!14. 善待旅途上遇見的所有旅客,找出人們身上的閃光點。15. 永遠記住,在某一段旅程中,有人會猶豫彷徨,因為我

29、們自己也會猶豫彷徨。16. 我們要理解他人,因為我們需要他人的理解。17. 生命之謎就是:我們在什么地方下車?坐在身旁的伴侶在什么地方下車?我們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車?我們無從知曉18. 我時常這樣想:到我該下車的時候,我會留戀嗎?我想我還是會的。和我的朋友分離,我會痛苦。讓我的孩子孤獨地前行,我會悲傷。我執(zhí)著地希望在我們大家都要到達的那個終點站,我們還會相聚19. 我的孩子們上車時沒有什么行李,如果我能在他們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會感到幸福。20. 我下車后,和我同行的旅客都還能記得我,想念我,我將感到快慰。21. 獻給你, 我生命列車上的同行者, 祝您旅途愉快!1. Not long a

30、go, I read a book, in which a mans life was compared to a journey.2. The life of a man is just like a hitchhiking,during which many times we go up and down. Now and then things will happen accidently, some of which are to be unexpected excitement,while some heart-breaking sorrows. 3. When first embr

31、aced the world,we are already on the train of life.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first two persons, our parents, whom we are encountered with, will accompany us all the way.4. Sadly,things do not go on as we thought.Our parents will get off the train at a certain station,leaving us, bereft and he

32、lpless.Their love and emotion to us and their irreplaceable company can be found in nowhere.5. However,there will be somebody else who will get on the train. Some of them will have special meaning to us.6. Some of them may be our siblings ,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we will also expereince the impe

33、rishable love.7. Some of our travelling companions are quite light-hearted on the way.8. While some may bear immense sorrow.Still some ,back and forth, are ready to hold out their hands for others who need help.9. Some people alight off the train, yet they are still kept in the mind of the other pas

34、sengers for long;some, to the opposite, leave their seats without being noticed.10. Sometimes, the one,who is dear to your heart, has huddled into another carriage. Nothing but one you can do is just to keep on going, far away from him.11. Of course, during the journey, you may stagger to another carriage to look for him.12. Its a pity that you will never seat yourself beside him because the seat has been engaged by others. 13. Never mi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