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識測試題_第1頁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識測試題_第2頁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識測試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識測試題(試卷)一填空題1. 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質可分為二大類,即()和()。2. 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等。3. 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及()等。4. 生長在寄主細胞內的真菌,由()直接從()吸收養(yǎng)分;生長在寄主細胞間的真菌,則以()上產生的特殊結構一一(),伸入細胞內吸取養(yǎng)分。;真菌繁殖的基本單位是()。)、( )、()。6.真:)四種)。5. 真菌具有維持其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和繁衍后代的() 菌性病害的癥狀有()、()、()。7. 細菌中的生理小種一般稱(),病毒中的生理小種稱(8. 寄主植物對

2、病原物侵入的反應,依據其抗性的強弱,分別有( 表現。9.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環(huán)主要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二. 單項選擇題()1.青枯病是屬于植物病狀中的 。A.變色B.斑點C.萎焉D.畸形()2.在植物病害中,引起的病害最多。A.真菌B.細菌C.病毒D.線蟲()3.在真菌生活史中,產生孢子數量最多的是 。A.有性孢子 B.無性孢子 C.無法比較()4.鑒定病毒病的可依據 。A. 植物的癥狀 B.植物的病征 C.寄主細胞內的內涵體D.傳染性()5.過敏性壞死反應是典型的 。A.避病B.抗侵入C.抗擴展D.抗?。ǎ?.金桔的氣孔分布稀,數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潰腸病,這是由于金桔具有A.避病B.

3、抗侵入C.抗擴展D.抗病A.高溫高濕 B.適溫高濕 C.適溫低濕D.低溫低濕()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時期是 。A. 接觸期B.侵入期C.潛育期D.發(fā)病期 ()9.同一病害影響潛育期長短的主要因素是 。A. 溫度 B.濕度 C.風雨 D.光照A. 田間病株 B. 土壤 C.病株殘體D.肥料三. 多項選擇題A.真菌B.細菌C.病毒D.類病毒()2.真菌性病害常見的病征多屬于真菌的 A. 菌絲體 B.繁殖體C.分泌物 D.孢子()3.能引發(fā)傳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是 A.土壤中的有毒物質B.寄生性植物種子C.真菌D.細菌E.病毒()4.在真菌的五個亞門中,營養(yǎng)體為無隔菌絲的是 。A. 子囊菌亞門 B.

4、鞭毛菌亞門C.半知菌亞門 D.擔子菌亞門 D.接合菌亞門()5.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A. 細胞的大小 B.細胞的形狀C.細胞結構的有無D.細胞內核酸的種類()6.寄主植物對病原物侵入的反應,依據其抗性的強弱,分別有A. 避病 B.抗病C.耐病 D.感病E.生?。ǎ?.茄科青枯病是由 引起的。A. 真菌 B.細菌 C.局部侵染 D.系統(tǒng)侵染 E.病毒()8.下列傳播方式中,屬于病原物的被動傳播的是 。A.有鞭毛的細菌在水中游動B.氣流傳播 C.流水傳播D.真菌菌絲在寄主上生長蔓延E.菟絲子通過莖蔓生長而擴散()9.昆蟲是等病原物的主要傳播介體。A. 真菌B.細菌C. 病毒D.類病毒 E.

5、植原體()10.下列屬于多循環(huán)病害的是 。A.水稻稻瘟病 B.小麥黑穗病 C.小麥銹病 D.白粉病 E.線蟲病四. 是非題()1.茭白受黑粉菌的侵染刺激形成白嫩肥厚的莖,這一現象一般當作病害。()2.細菌性病害的病征多為膠狀菌膿。()3.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傳染性病害。()4.細菌性病害的畸形大多發(fā)生在植物的根冠、莖基部及枝條上。()5.真菌性瓜果腐爛和細菌引起的軟腐病的主要區(qū)別是有無惡臭味。()6.寄生性強的病原物對寄主組織的直接破壞性大,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對寄主組織的直接破壞性小。()7.專性寄生物只能從活的寄主細胞內獲得養(yǎng)分才能生存,當寄主細胞或組織死亡后,寄生物也死亡。()8.

6、植物的的抗病性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且不可以發(fā)生變異。()9.病原物侵入后導致寄主植物細胞壁木質化、木栓化等亞細胞或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和產生植保素,都是 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重要表現。()10.濕度是主要影響病菌孢子萌發(fā)和侵入的速度。()11.潛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體內吸收營養(yǎng)和不斷擴展蔓延的時期,也是寄主與病原物相互斗爭的時期。()12.多循環(huán)病害的特點是寄主感病時期長,病害的潛育期短,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很大,田間病害數量增長 很快。五. 名詞解釋1. 病原:2. 病程:3. 潛伏循環(huán):4. 侵染循環(huán):六. 簡答題1. 簡述傳染性病害和非傳染性病害的區(qū)別和聯系。2. 病原物對寄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

7、些方面?3. 細菌、真菌和病毒侵入寄主的主要途徑主要有哪些?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識測試題(答案部分)一填空題1. 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質可分為二大類,即(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 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植物養(yǎng)分失調)、(水分過多過少)、(溫度過高過低)、(土壤與空氣 中有毒物質的毒害)等。3. 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細菌)、(植原體)、(病毒)、(類病毒)、(線蟲)及(寄生性種 子植物)等。4. 生長在寄主細胞內的真菌,由(菌絲)直接從(寄主細胞內)吸收養(yǎng)分;生長在寄主細胞間的真菌,則以(菌絲體)上產生的特殊結構一一(吸器),伸入細胞內吸取養(yǎng)分。5. 真菌

8、具有維持其生長發(fā)育需要的(營養(yǎng)體)和繁衍后代的(繁殖體);真菌繁殖的基本單位是(真菌孢子)。6. 真菌性病害的癥狀有(霉狀物)、(粉狀物)、(黑點狀物)。7. 細菌中的生理小種一般稱(菌系),病毒中的生理小種稱(毒株或株系)。8. 寄主植物對病原物侵入的反應,依據其抗性的強弱,分別有(免疫)、(抗?。?、(耐病)、(感?。┧姆N 表現。、(病原物的傳9.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環(huán)主要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播方式)。二. 單項選擇題(C )1.青枯病是屬于植物病狀中的 。A.變色B.斑點C.萎焉D.畸形(A )2.在植物病害中, 引起的病害最多。A.真菌B.細菌C.

9、病毒D.線蟲(B )3.在真菌生活史中,產生孢子數量最多的是 。A.有性孢子 B.無性孢子 C.無法比較(C )4.鑒定病毒病的可依據。A.植物的癥狀 B.植物的病征 C.寄主細胞內的內涵體 D.傳染性(D )5.過敏性壞死反應是典型的 。A.避病B.抗侵入C.抗擴展D.抗?。˙C )6.金桔的氣孔分布稀,數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潰腸病,這是由于金桔具有。A.避病B.抗侵入C.抗擴展D.抗病A.高溫高濕 B.適溫高濕 C.適溫低濕 D.低溫低濕(A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時期是 。A. 接觸期B.侵入期C.潛育期D.發(fā)病期(A )9.同一病害影響潛育期長短的主要因素是 。A. 溫度 B.濕度

10、 C.風雨 D.光照A. 田間病株 B. 土壤 C.病株殘體 D.肥料三. 多項選擇題A.真菌B.細菌C.病毒D.類病毒(AB)2.真菌性病害常見的病征多屬于真菌的 。A.菌絲體 B.繁殖體C.分泌物 D.孢子(BCDE)3.能引發(fā)傳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是 。A.土壤中的有毒物質B.寄生性植物種子C.真菌D.細菌E.病毒(BE )4.在真菌的五個亞門中,營養(yǎng)體為無隔菌絲的是 。A.子囊菌亞門B.鞭毛菌亞門C.半知菌亞門 D.擔子菌亞門 D.接合菌亞門(CD)5.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A.細胞的大小B.細胞的形狀C.細胞結構的有無D.細胞內核酸的種類(BCD)6.寄主植物對病原物侵入的反應,

11、依據其抗性的強弱,分別有 。A. 避病 B.抗病C.耐病 D.感病E.生病(BD)7.茄科青枯病是由引起的。A. 真菌 B.細菌 C.局部侵染D.系統(tǒng)侵染E. 病毒(BC)8.下列傳播方式中,屬于病原物的被動傳播的是 。A.有鞭毛的細菌在水中游動B.氣流傳播 C.流水傳播D. 真菌菌絲在寄主上生長蔓延 E.菟絲子通過莖蔓生長而擴散(CDE)9.昆蟲是等病原物的主要傳播介體。A. 真菌B.細菌C.病毒D.類病毒 E.植原體(ACD)10.下列屬于多循環(huán)病害的是 。A.水稻稻瘟病B.小麥黑穗病 C.小麥銹病D.白粉病 E.線蟲病四. 是非題(X ) 1.茭白受黑粉菌的侵染刺激形成白嫩肥厚的莖,這一

12、現象一般當作病害。(V ) 2.細菌性病害的病征多為膠狀菌膿。(X ) 3.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傳染性病害。(V ) 4.細菌性病害的畸形大多發(fā)生在植物的根冠、莖基部及枝條上。(V)5.真菌性瓜果腐爛和細菌引起的軟腐病的主要區(qū)別是有無惡臭味。(X ) 6.寄生性強的病原物對寄主組織的直接破壞性大,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對寄主組織的直接破壞性小。(X ) 7.專性寄生物只能從活的寄主細胞內獲得養(yǎng)分才能生存,當寄主細胞或組織死亡后,寄生物也死亡。(X ) 8.植物的的抗病性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且不可以發(fā)生變異。(X ) 9.病原物侵入后導致寄主植物細胞壁木質化、木栓化等亞細胞或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和

13、產生植保素,都 是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重要表現。(X ) 10.濕度是主要影響病菌孢子萌發(fā)和侵入的速度。(V ) 11.潛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體內吸收營養(yǎng)和不斷擴展蔓延的時期,也是寄主與病原物相互斗爭的時期。(V ) 12.多循環(huán)病害的特點是寄主感病時期長,病害的潛育期短,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很大,田間病害數量增 長很快。五. 名詞解釋1. 病原:引起植物發(fā)病的主要原因,稱為病原。2. 病程: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過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寄主植物表現發(fā)病的全過程,簡稱“病程”。3. 潛伏循環(huán):在潛育期,有的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的抗病性或對寄主體內環(huán)境不適應等,病原物在寄主體內潛伏而不表現癥狀,這種現象潛伏侵染。4. 侵染循環(huán):是指病害從一個生長季節(jié)開始發(fā)病,到下一個生長季節(jié)再度發(fā)病的過程。六. 簡答題1. 簡述傳染性病害和非傳染性病害的區(qū)別和聯系。答:2. 病原物對寄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答:掠奪寄主的營養(yǎng)和水分,使寄主植物 生長不良;分泌各種酶,直接或間接 破壞寄主細 胞和組織;產生多種毒素,毒害和殺死寄主細胞;分泌生長激素類物質,干擾寄主的正常 生理功能,使寄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