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_第1頁
在學校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_第2頁
在學校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_第3頁
在學校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學校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前些日子,正在讀一年級的兒子和正在國外訪學的我聯系時很興奮地告訴我,他為班級所取的名字“彩虹班”經過大家投票選舉,獲得 25 票(全班 32 人)通過,正式成為年級( 8)班的新名稱。原來,學校希望每個班級都有個屬于自己的名稱,班主任李老師就鼓勵孩子們?yōu)榘嗉壢?個名字并向全班同學說明理由,最后由同學們投票選出公認 的班級名稱。孩子拿到任務后回家和媽媽討論,媽媽列舉了 諸如“行健班”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班名,最后孩子 選擇了“彩虹班” ,理由是:“我們的班級很漂亮,小朋友和 老師們都很漂亮,像最美麗的彩虹。 ”這件事看起來雖然是件小事,但是筆者認為,在此

2、過程中,兒童主體的理念和民主自治的精神都得到體現,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成為公民,代表著班級文化和學校文化建設的方向。多年來,在學校和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經歷了“文化的自發(fā)建構”專家引領下學校文化的文本建構”和“兒童立場的自主建構”這樣三個階段?;叵虢?0 年前,我在農村小學讀書時,我的班級是一年級(甲)班,直到高三(5)班,整個中小學階段均以年級和序號命名班級。如果說有班級文化 的話,那就是教室的墻上貼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 苦作舟” 之類的條幅和每個人的月考成績排行榜。 那個時代,班級文化、學校文化即使在城市中小學里也是新興概念, 些優(yōu)秀的班主任教師會在班集體建設這個框架下,有意識

3、地 通過設計班級的名稱和徽標、黑板報、班刊等平臺建設班級 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班集體的歸屬感??煞Q之為學校里的“文化自發(fā)建構”。上個世紀末尤其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 改革以來,學校文化作為一種隱性課程資源和德育資源越來 越受到重視,中小學廣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或學校文化建 設。很多學校投入一定的經費聘請大學、教育研究機構、文 化創(chuàng)意機構的專業(yè)人員進行學校文化的整體設計。這樣的學 校文化更多地是一種“文本建構”,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文 化建設”。很多時候,來自學校外部的文化建設專家對學校 的了解和理解是有限的,通過為數不多的調研和座談不足以 深刻地理解一所學校的歷史和文化根基。在此基礎上所形成 的學校文化

4、就有了更多“設計”的痕跡,表現為以外人的視 角來主導學校的文化,以成人的話語體系來主導兒童的精神 世界。在很多學校,文化建設的文本轉化為校園中的實物之 后,雖然有會議的宣講,但是并不能融入教職員工和學生及 其家長的頭腦中。尤其是一些學校文化建設專家為了避免與 其他學校的文本重復,偏好從生僻的古代文獻中尋求一些常 人難以理解的詞句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觀念,結果是, 只有少數參與學校文化建設文本研討過程的學校領導才比 較熟悉、認可文本的內涵,而學校里的普通成員與學校文化是疏離的。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因為新任學校領導不喜歡 前任“打造”的學校文化而另起爐灶,再請專家重新做一套學校文化的怪現象,造成

5、了資源的浪費和學校成員的不知所措,更難以積淀學校的文化底蘊。學校是學生的學校,學生理所應當地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人。孩子自選班級名 稱的做法之所以值得稱道和推廣,是因為在這所學校里,已經進入到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主體性和主動性來建構班級和學校文化的新階段。學生自主的學校文化建設對于培養(yǎng)公民具有重要的價值。當下,中小學生們在如火如荼地學習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年紀小時,民主、自由、公 正、法治這些“大詞”難以內化為他們的價值觀。但是,在 自主參與班級文化和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孩子們以實際 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他們自己對班級形 象的理解和表達是自由的,沒有受到成人的限制與約束。

6、其 次,他們選擇班級名稱的方式是民主的,以少數服從多數的 形式票決。再其次,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有平等的表達 機會、投票權和被選中的權利,孩子們因此可以獲得公正的 體驗。最后,他們在投票之前商定、了解了投票的規(guī)則,兒 童在學校中學會遵守規(guī)則、制定規(guī)則是社會法治的前奏。這些,都在深刻地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在內化著核心價值觀中的“大詞”。學生們自主參與班級和學校的文化建設也具有教育方法論的價值。杜威說:“學??颇康幕ハ嗦撓档恼嬲行?,不是科學,不是文學而是兒童本 身的社會活動?!焙⒆觽冞@種建構班級和學校文化的社會活 動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社會活動,其意義不僅僅在于為學校 提供了文化建設的素

7、材,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通過“教學做合”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的意義上過一種民主、自由、公正、 法治的社會生活,或者說為今后走進社會過這樣的生活埋下 思想和實踐的種子。陶行知先生特別注重“教學做合一”的 方法論:“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對事說是 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學,乃是教人學做事。無論哪方面,做成了學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學得好,就須做得好?!痹谶@個過程中,教師不是班級和學校文化建設的主宰者,而更多地 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鼓舞者和援助者的角色。學生們也 不是在死記硬背教師傳遞的關于民主與自由的知識,而是在 教師的引導之下學會“做事”一一即使是他們尚不能理解其 中深意的民主、自由之事。但是,這樣的事情經歷多了、實 踐多了,民主自由的習慣和心智結構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潛 移默化地形成,也會在教師的頭腦中扎根,成為一種生活和 工作的習慣。師生是共同做事的合作者,通過共同“做事”實現了“教”和“學”的效果,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和進步。班級和學校文化作為一種隱性課程資源已經得到公認,它們會對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班級和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本身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