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仿真沖刺練(三)(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G- 12 NR14 O-16 Cl35.5 Co- 59 Cu- 64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7 .本草綱目中記載:“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也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取堿浣衣”與酯的水解有關8 .取該“堿”溶于水可得到一種堿溶液C. “以灰淋汁”所涉及的操作有溶解、分液D. “薪柴之灰”與錢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強肥效8 .芳樟醇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芳樟醇的說法錯誤的是()A.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9 .可以
2、和NaOH§液發(fā)生反應C.可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 (單體) .、0HD.與'互為同分異構體10 M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60 g乙酸分子中所含共價鍵的數(shù)目為8NB.標準狀況下,11.2 L CHCl 3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 2.5 2C.高溫下,1 mol Fe與足量水蒸氣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3ND.將1 mol Cl 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 HCO C、00一粒子數(shù)之和為 2N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的氣態(tài)氫化物極易溶于 Y的氫化物。常溫下,Z的單質能溶于 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卻不溶于其
3、濃 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Y的最高化合價為+ 6B.最簡單氫化物的沸點: Y>WC.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 W>Z>X>YD. X、Z、W與Y均能形成多種二元化合物11 .某同學模擬2019年春晚節(jié)目“魔壺”進行實驗。將“魔壺”中盛有的 FeCl3溶液 依次倒入分別盛有 1 mLKSCNAgNO、NaOH濃溶液的3個燒杯中,實驗現(xiàn)象各異。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燒杯中,有紅色沉淀生成B.燒杯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C.燒杯中,反應后所得分散系屬于膠體D.若用FeCl2代替FeCl3進行上述實驗,實驗現(xiàn)象依然各異12 .用下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不能達到實驗
4、目的的是()匚征叫的酸性包rH,SO,D.犧牲陽桃保護快13. LiH2PO是制備電池的重要原料。室溫下,LiH2PO溶液的pH隨c初始(H2P。)的變化如圖1所示,HPO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數(shù)B隨pH的變化如圖2所示14CQH2PQ)??偅ê琍元素的粒子)卜列有關LiHzPO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A.溶液中存在3個平衡13 含P元素的粒子有 HPQ、HPO一和PC3C.隨C初始(H2PQ)增大,溶液的pH明顯變小D.用濃度大于1 mol L 1的HPO溶液溶解Li 2CO,當pH達至U 4.66時,HPQ幾乎全部轉化為LiHzPO題號78910111213答案二、非選擇題(共58分。第2
5、628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536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3分)26. (14分)利用含鉆廢料(含Co。CqQ、金屬Al、Li等)制取C0CI2 6H2O的流程圖如下所示。IT " _ H 此 ifflpH=4.5-5 號保明C%燒威解淹 乩刈加入皿卜 淵pH=8*薇溶含及撤址福溶泄油液含智;溶液鋁郡濁&S 阪操幽函L溶液.稀電酸CoO寫出步驟I中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步驟n中可用鹽酸代替H2SQ與HbQ的混合液,但缺點是步驟出中NaCO溶液的作用是若在實驗室煨燒CoCO,則所需硅酸鹽材質的儀器除酒精燈和玻璃棒外,還有(填儀器
6、名稱)。(5)操作的步驟是、過濾、洗滌、干燥。洗滌過程中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代替水的優(yōu)點是(6)CoCl 2 6屋。受熱易分解,取119 g該晶體加熱至某一溫度,得到CoCl2 - XH2O83 g,則x=27. (15分)甲醇不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還是性能優(yōu)良的能源和車用燃料。I .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是電動汽車氫氧燃料電池理想的氫源,生產(chǎn)過程中同時也產(chǎn)生CO CO會損壞燃料電池的交換膜。相關反應如下:反應:CHOH(g)+H2O(g)CO(g) +3H2(g)AH反應:H2(g) +CO(g) CO(g) + HkO(g) AH2= + 41 kJ mol 1如圖表示恒壓容器中 0.5 mol
7、 CH 30H(g)和0.5 mol H 2O(g)轉化率達80%寸的能量變化。(1)計算反應的(2)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升溫有利于提高CHOH的轉化率,但也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點是 。(3)恒溫恒容下,向密閉容器中通入體積比為1 : 1的H2和CO,能判斷反應 CHOH(g) +H2O(g)CO(g) +3H(g)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A.體系內壓強保持不變B.體系內氣體密度保持不變C. CO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D.斷裂3 mol H -H鍵的同日斷裂 3 mol H O鍵(4)250 C、一定壓強和催化劑條件下,1.00 mol CH 3OH和1.32 mol H 2O充分反應,平衡時測得H
8、2為2.70 mol , CO為0.030 mol ,則反應中 CHOH的轉化率是 ,反應 的平衡常數(shù)是(以上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n.如圖是甲醇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負載(5)當內電路轉移1.5 mol CO 3一時,消耗甲醇的質量是 go(6)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8. (14分)氧氣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用途廣泛?;卮鹣铝袉栴}:(1)用H2Q制取C2時,分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12H2Q(aq)=2H2O(l) + Q(g)A H= a kJmol 。相同條件下,HkQ分解時,無論是否使用催化劑,均不會改變的是 (填字 母)。A.反應速率B.反應熱C.活化能D.生成物以Fe&qu
9、ot;做催化劑時,HbQ的分解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反應為H2Q(aq) + 2Fe3+(aq)=2Fe"(aq) + O2(g) + 2H+ (aq) AH=b kJ mol 1 ,第二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工業(yè)上用Cl2生產(chǎn)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產(chǎn)生HCl副產(chǎn)物,可用 Q將其轉化為Cl2,實一定條件一、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O2(g) +4HCl(g)2cl2(g) + 2HzO(g)。將 1 mol O 2和 4 mol HCl(g)充入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在T1和T2溫度下進行實驗,測得容器內總壓強(p)與反應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該反應的速率v=k ca(O2) cb(HCl)
10、( k為速率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使用催化劑,k不變B.溫度升高,k增大C.平衡后分離出水蒸氣,k變小D.平衡后再充入1 mol O 2和4 mol HCl(g),兩種反應物的轉化率都增大Ti(填“>”或“<”)丁2。該反應的 AH(填“>”或“<”)0,判斷的依據(jù)是T2時,HCl的平衡轉化率= ,反應的 (為以物質的量分數(shù)表 示的平衡常數(shù))。(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2道試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 題計分)35.化學一一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5分)向硫酸銅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產(chǎn)生藍色沉淀;繼續(xù)滴加稀氨水,沉淀溶解,溶液
11、 最終變?yōu)樯钏{色;再向深藍色溶液中加入無水乙醇,析出Cu(NH3)4SO4 H2O?;卮鹣铝袉栴}:(1)基態(tài)Cu原子中,電子在核外排布的原子軌道共有 個。(2)N、。S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最大的是 。(3)Cu(NH 3) 4 2+中存在配位鍵,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是 。 Cu(NH) 2c12有兩種 同分異構體,其中一種可溶于水,則此種化合物是 (填“極性”或“非極性”)分 子,由此推知Cu(NH3)42+的立體構型是 。(4)NH3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是 ,乙醇分子中采用同樣雜化方式的原子有個。(5)硫元素對應的含氧酸酸性HbSO強于HSO,其原因為 。(6)銅的一種氧化物的晶胞結構如圖
12、所示,該氧化物的化學式是 。若該晶胞結 構為長方體,其參數(shù)如圖,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則該氧化物的密度為 g-cm-3 o36.化學一一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化合物H是合成咤氧菌酯(農(nóng)用殺菌劑)的一種中間體。由芳香化合物A為原料制備H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HCI 值 q)ci. _ nc施 NqCNN,。偶過_異cmHiC1j £/1奠()3回答下列問題:(1)A的化學名稱為 。(2)反應的反應類型是。(3)F的結構簡式為。(4)H中的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5)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芳香化合物X是H的同分異構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水解反應,也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X
13、的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峰面積之比為6 : 2 : 1 : 1。寫出一種符合題目要求的X的結構簡式: PAA(工5, CH-Jrcoon)可由其單體在 H2Q引發(fā)下制得。設計以乙快、NaCN等為主要原料制備PAA的合成路線。參考答案與解析 仿真沖刺練(三)7 .解析:選 A。衣服上的油污的主要成分為油脂,油脂屬于酯類,堿性環(huán)境下能夠水 解生成可溶于水的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A項正確;草木灰中含有的碳酸鉀為強堿弱酸鹽,B項錯誤;“以灰淋汁”所涉及的操作有溶解和過濾,C項錯誤;“薪柴之灰”與錢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氨根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氨、二氧化碳,氮肥 肥效降低,D項錯誤。8 .
14、解析:選 B。芳樟醇的分子結構中含有碳碳雙鍵,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含有醇羥基,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A C項正確;醇羥基與 NaOH§液不反應,B項錯誤;該芳樟醇的分子式為C10Hl8。,的分子式也為C0H8O,但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D項正確。9 .解析:選A。60 g乙酸的物質的量為1 mol ,乙酸分子的結構式為H 0II匕C O H , 1個乙酸分子中含有 6個單鍵和1個碳氧雙鍵,總共含有 8個共價鍵,IH故1 mol乙酸中的共價鍵總數(shù)為 8NA, A項正確;CHC3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B項錯誤;鐵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鐵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 3價,
15、則1 mol Fe反應轉88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1 molx§,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3N, C項錯誤;將Cl2通入水中,溶液中還 含有Cl2分子,則所得溶液中 HClQ Cl,Cl。一粒子數(shù)之和小于 2NA, D項錯誤。10 .解析:選B。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的氣態(tài)氫化物極易溶于Y的氫化物,則X為N, Y為O;常溫下,Z的單質能溶于 W勺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 化物的稀溶液,卻不溶于其濃溶液,則 Z為Al, 皿 So。元素無最高正價,A項錯誤;HO 分子間可形成氫鍵,其沸點高于HS, B項正確;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
16、,則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Al>S>N>Q C項錯誤;。與Al只能形成ALQ, D項錯誤。11 .解析:選 D Fe3與KSCN反應,溶液變?yōu)榧t色,沒有沉淀生成,A項錯誤;FeCls與AgNOm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 AgCl沉淀,B項錯誤;FeCl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 色的Fe(OH)3沉淀,沒有膠體生成,C項錯誤;FeCl2與KSCN不反應,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F(xiàn)eCl2與AgNO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白色AgCl沉淀,F(xiàn)eCl2與NaOhB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D項正確。12 .解析:選 Co不飽和燒可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根據(jù)
17、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是否褪色可驗證石蠟油是否發(fā)生了裂化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濃氨水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氨,氨的密度比空氣小,可用向下排空氣法進行收集,B項不符合題意;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將SO一氧化為SO2 ,該實驗過程中無 SO氣體放出,C項符合題意;在 Zn和Fe組成 的原電池中,Zn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被腐蝕,F(xiàn)e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被保護,D項不符合題意。13 .解析:選 D。LiH2PO溶液中存在 HPQ的電離平衡:H2PQH+ + HPO HP(OJ + PC3;H2PO的水解平衡:H2PO + H2OHPQ+ OH ;HP(2)的水解平衡:HP(4>+H2OHPQ + OH
18、; P。一的水解平衡:PC4 + H2O=HPO+ OH; H2O 的電離平衡:H2OH+ + OH, A項錯誤;含 P元素的粒子有 HP。、HPO、PO、HPO, B項錯誤;根據(jù)圖1可 知,隨c初始(H2PQ)增大,溶液的pH先逐漸減小后趨向不變,C項錯誤;根據(jù)圖2,當pH=4.66時,6 = 0.994,即HkP。的分布分數(shù)為 0.994 ,故當pH達到4.66時,H3PO幾乎全部 轉化為LiHzPO, D項正確。26 .解析:(1)結合含鉆廢料的成分可知,步驟I中加入 NaOH溶液,金屬鋁可以和 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2Al+2NaOHF 2H2O=2NaAlO+ 3H4
19、;鋰為活潑金屬,能與溶液中的水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2Li + 2H2O=2LiOM Hd。(2)結合流程圖可知,步驟n中加入 H2Q和HSQ混合液的目的是使 Cc2Q還原成Co2+ : Co2Q+ 4H+ + H2c2=2CO+ 3H>O QT ,若用鹽酸代替 HSQ和HQ的混合液,則會發(fā)生反應6HCI+CqQ=CI2T +3H8 2C0CI2,產(chǎn)生氯氣,污染環(huán)境。(3)從流程圖可知,步驟出加入N&CO溶液用于調節(jié)溶液的pH,從而使AI3+生成Al(OH) 3沉淀而除去。(4)在實驗室煨燒 CoCO時,需在塔竭 中進行,堪期需放在泥三角上,而堪竭和泥三角都屬于硅酸鹽材質的儀器。(
20、5)從CoCl2溶液中制取CoCl2 6H2O的操作步驟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洗滌過程中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代替水,可減少C0CI2 6HO的溶解損失。(6)根據(jù) C0CI2 - 614cH C0CI2 - xH2O238130+ 18x83 g119 g238119 g130+ 18x83 g解得x= 2。答案:(1)2Al +2NaOHF 2H2O=2NaAlOH 3H2 T、2Li + 2HzO=2LiOHb H4(2 分)(2) 有氯氣生成,污染環(huán)境(2分)(3)調節(jié)溶液的pH,使Al"變成Al(OH)3沉淀除去(2分)(4) 塔竭、泥三角(2分)(5)蒸發(fā)
21、濃縮(1分)冷卻結晶(1分)減少晶體的溶解損失(2分) (6)2(2 分)27 .解析:I .(1)結合題意和題圖可知, 0.5AHX80除 E1-E2=(23 -3.4) kJ - mol1,解得 AH = + 49 kJ mol t。(2)反應的 AH = + 49 kJ - mol 1>0, A S>0,根據(jù) AHTA S<0時反應自發(fā)進行可知,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反應為嫡增反應。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CHOH的轉化率提高;反應也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右移,CO含量增加,從而會損壞燃料電池的交換膜。(3)CH3OH(g)+HbO(g)CO(g) + 3H2(
22、g)為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相等的反應,體系內壓強不變,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項正確;該容器為恒容密閉容器,又氣體總質量不變,故氣體密度為一定值,B項錯誤;設起始通入的H和CO均為1 mol,反應進行到t時刻時,CO反應了 a mol,則此時體系中n(CQ)1 a=(1 -a) mol , n(H2)=(13a) mol , n(CH3OH)= n(H2O) = a mol, CO的體積分數(shù)為-x 2 2a100唳50%即反應過程中 CO的體積分數(shù)始終保持為 50% C項錯誤;斷裂3 mol H H鍵的同時斷裂3 mol H -O鍵,說明消耗 3 mol H 2的同時有1 mol CH30H
23、和1 mol H 2O被消耗,則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項正確。(4)設平衡時反應消耗3x y=2.70H2、CO、COF口 H2O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2.70y = 0.030CHOH x mol ,反應消耗二氧化碳 y mol ,則:CH 30H(g) + H2O(g)CO(g)+ 3出g)起始里/mol1.001.3200變化量/molxxx3x平衡量/mol1.00-x1.32 -xx3xH(g) +CO(g)CO(g) +H2O(g)起始里/mol3xx01.32 -x變化量/molyyyy平衡量/mol3x-yx-yy1.32 -x+ y,解得x=0.91 ,
24、則平衡狀態(tài)下0.91 molmol、0.88 mol、0.030 mol 和 0.440 mol ,反應中 CHOH 的轉化率為-1*100險1.00 mol91%反應n的平衡常數(shù)K=c(H2O) c(CO) _ C(H2) c(CQ)=0.440 X 0.0302.70 X 0.883= 5.6X10 。n.(5)甲醇在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HOM3CO -6e =4C(2)T+ 2H2O,內電路轉移1.5 mol CO時,消耗甲醇 0.5 mol ,質量為0.5 mol x 32 g - mol-= 16 g o (6)O2在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Q+2C
25、Q+4e =2C(3) o答案:(除標注外,每空2分)I .(1) +49 kJ mol 1 (2)該反應為嫡增反應CO含量升高,破壞燃料電池的交換膜-3(3)AD (4)91% 5.6X10n .(5)16(1 分)(6)O 2+ 2CO+ 4e =2C628.解析:(1)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不能使反應熱發(fā)生變化,也不能改變生成物,故選 BD利用蓋斯定律,用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減去第一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可得到第二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Q(aq) +2Fe2+(aq) + 2H+(aq)=2Fe3+(aq) +2H2O(l)A H= ( ab) kJ mol10
26、(2)速率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而與催化劑和物質的濃度沒有關系,溫度升高,速率常數(shù)增大,故 A C項錯誤,B項正確;該 容器為恒容密閉容器,平衡后再充入1 mol O 2和4 mol HCl(g),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右移,兩種反應物的轉化率均增大,D項正確。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在恒容條件下,壓強與溫度、物質的量成正比,由于T2時壓強大,則 T2時溫度高。根據(jù)恒溫恒容條件下,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可知,T2溫度下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g* 5 mol =5.04.5 mol ,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少了0.5 mol , Ti溫度下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4.5X5mol = 4.375 mo
27、l,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少了0.625 mol,在溫度較低的 Ti溫度下反應達平衡時,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得多,即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大,故該反應為放熱反應,AH<0O設T2溫度下平衡時反應過程中轉化了x mol O 2,根據(jù)反應:一定條件O2(g) +4HCl(g)2c12(g) + 2屋O(g)起始 /mol 1400變化 /mol x4 x2平衡/mol 1 x 4 4x2由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得:5.05 mol4 5Emr,解得x=0.5,故HCl的平衡轉化率為駕0產(chǎn)*100* 50%平衡時Q、HCl、1 4Cl2、H2O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分別為 1、4、 9 92 2",
28、則平衡常數(shù)Kx =9 92 22 2(9)*(9)91X94 46°(9)答案:(1)BD(2分)2H2Q(aq) +2Fe (aq)+ 2HI+ (aq)=2Fe3+ (aq) +2H2O(l)AH-1 _= (a-b) kJmol (2(2) BD(2 分) <(1分)<(1分)反應達平衡時,氣體物質的量的減少量分別為0.50.5An(T1)=5X40 mol= 0.625 mol、An(T2)=5X 菰 mol=0.59,一mol, T1時平衡轉化率更大(2分) 50%(2分)(或0.562 5)(2 分)35.解析:(1)基態(tài)Cu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則電子在核外排布的原子軌道共有15個。(2)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大,故吸引力最大的是 Q (3)Cu(NH 3)4 2+中配位鍵的孤電子對由N原子提供;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水為極性分子,則此種化合物屬于極性分子;結合Cu(NH)2cl2存在兩種同分異構體,Cu(NH3)42+中形成了 4個相同的配位鍵,可推出其立體構型為平面正方形。(4)氨分5 3*13子中氮原子的價層電子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環(huán)境監(jiān)測物聯(lián)網(wǎng)在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報告
- 增生性貧血的臨床護理
- 2025年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融合發(fā)展的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報告
- 股市波動與經(jīng)濟周期的相關性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備考常見難點解析試題及答案
-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知識點總結模版
- 計算機組成原理試題及答案
- 顧村動遷協(xié)議書
- 網(wǎng)絡管理員專業(yè)交流試題及答案探討
- 雞籠投資協(xié)議書
- 中國低空經(jīng)濟發(fā)展指數(shù)報告(2025版)
- 禁毒社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裝卸服務外包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相關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防撞緩沖車標準
- 廉潔課件教學課件
- 2024-2025學年全國版圖知識競賽(小學組)考試題庫(含答案)
- 幼兒園管理 試題及答案
- JJF1033-2023計量標準考核規(guī)范
- MOOC 營銷管理-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3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復習必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