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教學教案.doc_第1頁
培訓教學教案.doc_第2頁
培訓教學教案.doc_第3頁
培訓教學教案.doc_第4頁
培訓教學教案.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駕校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教案一、 詳細講解車輛部件(發(fā)動機、起動機、供電系、潤滑系、冷卻系、燃料供給系、轉向系)名稱、工作原理及保養(yǎng)規(guī)定常識。發(fā)動機功用;為汽車行駛提供動力。一為保證發(fā)動機正常工作它有以下幾個系統(tǒng);1、 起動系:起動機:為發(fā)動機旋轉提供初始動力。2、 供電系:發(fā)電機:為汽車用電設備提供電能,多余的電能輸送到蓄電池儲存。3、 潤滑系:功用:為發(fā)動機各運動機件表面提供潤滑油,其功能包括潤滑、清潔、防蝕、密封、冷卻。機油的檢查方法:發(fā)動機起動前將機油尺拔出,用干凈紗布擦干后,重新插入后拔出觀看機油尺的上下兩刻線,如低于下一刻線則需添加,但不可高于上刻線。加注機油從機油口加注。機油濾清器在汽車行駛8000-10000公里時要進行更換。4、冷卻系:功用:保證發(fā)動機在正常溫度內(80-90)工作。檢查方法:發(fā)動機起動前看副箱的上下刻線,如低于下刻線則需加水,但不要超過上刻線。5、燃料供給系:功用:向發(fā)動機定時定量的提供燃料燃油濾清器的更換:8000-10000公里時進行更換??諝鉃V清器芯的更換:8000-10000公里更換,15-20天用壓縮空氣清洗一次。二為保證汽車安全行駛的兩個系統(tǒng):1、 轉向系功用:控制汽車行駛方向。動力轉向液壓油檢查及加注方法:發(fā)動機起動前看液壓油的上下刻線,如低于下刻線則需加油,但不能超過上刻線。2、 制動液的檢查方法:發(fā)動機起動前看制動液的上下刻線,如低于下刻線則需加注,但不能超過上刻線(每兩年更換一次)。二、實際操作培訓教學科目:1、上、下車動作及駕駛姿勢。 2、行車前的車輛檢查與調整。 3、操縱裝置的規(guī)范操作方法。 4、綜合復習及考核。教學目的和要求: 目的是使學員對機動車駕駛有個初步的了解,使學員盡快熟練的掌握,在駕駛機動車時的基本操作方法。 要求:此階段結束后,學員對駕駛機動車的基本操作,能夠達到規(guī)范化。離合器、油門踏板、腳制動踏板、方向盤、手制動器等部件,互相配合協(xié)調,控制平穩(wěn)。教學時間和地點:教學時間:4小時。 教學地點:電教室。 教學方法及手段:首先,負責教學的教練員,要對機動車的各個部件和功能,進行進一步的介紹,使學員對機動車駕駛有個初步的認識。 1、集中學員觀看多媒體視頻,使學員對機動車駕駛的操作,有個初步的認識。 2、利用模擬駕駛機,對學員進行實操基礎訓練。 3、在模擬訓練中,負責模擬訓練的教練員,開始時要多做講解示范,并把正確的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操作方法,在教學時進行比較,使學員能盡快的理解。教學時對容易產生錯誤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多設問題,讓學員答,幫助學員加深記憶。多教通俗易懂的解決方法。 4、結合教練員的示范講解,學員進行體會理解,此時教練員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員有無不正規(guī)的操作,及時的給予糾正。 5、學員體會理解一段時間,教練員將學員分組進行測試,以便對學員在操作中的,共性問題及時的掌握了解,及時解決。 6、在訓練中可根據(jù)學員的掌握快慢,來合理的調整各項目訓練時間的長短,也可把學員分成快慢兩組,進行教學。綜合復習及考核: 掌握本階段理論知識及基礎規(guī)范操作的掌握情況。 在考核時教練員給學員打分,上、下車動作,行車前的車輛檢查與調整,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扣分,錯兩項以上的為不合格。 按操縱裝置的規(guī)范操作方法,有一項嚴重錯誤的不合格。掌握正確的上、下車動作及規(guī)范的駕駛姿勢。 2、調整座椅、頭枕、后視鏡;系、松安全帶;檢查操縱裝置;起動發(fā)動機;檢查儀表;停熄發(fā)動機。三、教學方法步驟、主要內容:(一)課程引入(35分鐘),內容:介紹本課訓練項目、教學目的與要求,重點與難點。(二)本課內容(大約10-12分鐘): 1、汽車起步時的操作要求:平衡、不前沖、不熄火、不跑方向、確保安全。 2、起步時的操作方法:A、起步前的觀察,確保安全;B、起步的操作順序,例如:1踩(離合)、2掛(檔)、3打(方向燈)、4鳴(號)、5緩加油、6半聯(lián)動、7.松手剎。 3、起步時的操作要領:A按順序操作,B正確運用離合器,C準確感受半聯(lián)動,D準確控制“油、離”配合。 4、起步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A有觀察的意識,養(yǎng)成起步前觀察的良好習慣;B向前看,任何情況下不準低頭下看;C確保起步平穩(wěn),不前沖、不抖動。對學員做的好的地方給于表揚和鼓勵,對做得不好的地方指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給與改進的方法。 本課思考題: A半聯(lián)動有什么感覺?B起步操作順序是怎樣的?直角轉彎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直角轉彎方向盤的正確操縱以及車輪內外差距的正確判斷能力,熟悉直角轉彎的考核要求。二、教學重點:方向盤的正確操縱,車輪內外差距的正確判斷。三、教學難點:車輪內外差距離的正確判斷。四、教學方法步驟、主要內容(一)、課程引入(大約2-3分鐘) 1、車輛通過直角轉彎轉動方向盤的時機; 2、講解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二)、 課程內容(大約15分鐘) A、操作要領:1、進入直角前,讓車在路邊線內盡量遠離轉彎點的標志桿向前慢速行駛。2、當靠近轉彎點一側的小三角窗中心與轉彎點重合時,向轉彎點一側打方向到底,當車身呈45度狀態(tài)時開始回方向至直線行駛狀態(tài)。B、考核要求1、車輪觸扎突出點,考試不及格;2、車輪觸扎道路邊緣線一次的,扣20分;3、借助倒車完成的,扣10分。C、課后小結 1、直角轉彎方向盤的正確操縱。 2、車輪內、外差的掌握。側方停車位一、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將車輛正確停于道路右車位(庫)中的能力,側方停車位的考核要求。二、教學重點:控制低速平穩(wěn)行駛能力和目測能力,正確停于道路右車位(庫)中的技能。三、教學難點:正確停于道路右車位中的技能。四、教學方法步驟、主要內容:(一)、課程引入:(大約2-3分鐘) 1、車輛入庫行駛的位置,及時轉動方向盤; 2、講解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二)、授課內容 (大約12-15分鐘)A、操作要領 1、沿停車位慢速平行前進,當車后窗內出現(xiàn)1號桿時停車。 2、掛倒檔、鳴號、打左轉向燈,準備倒車入位。 3、倒車時,當右側后小三角窗中心與1號桿平行時,方向盤右轉到底(一圈半?)立刻看左側后視鏡。 4、左側后視鏡出現(xiàn)4號桿時,方向向左到底,再看車頭。 5、當車頭兩側位于1、2號桿中間時,停車。(拉手剎、掛空檔) 6、踩離合器、掛1檔、打右轉向燈、鳴號,準備出車位。 7、車輛沿左側前進,當右側后視鏡對準1號桿時,方向向右3圈,駛出停車位。 8、當車頭正時,方向向左回1圈,繼續(xù)前進。B、考核要求 1、行駛中車輪觸扎庫位和車道線的,扣10分。 2、車輛入庫停止后,車廂出庫位線的,扣10分。 3、入庫后未擺正車身位置的,扣5分。C、課后小結提高目測能力,車輛停于道路右側車位的技能。路定點停車與坡道起步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上坡路定點停車與坡道起步的操作要領,熟悉上坡路定點停車與坡道起步的考核要求。二、教學重點:定點停車位置的準確,坡道起步時駐車制動器、加速踏板、離合器三者之間的協(xié)同配合。三、教學難點:手剎、油門、離合器之間的配合。四、教學方法步驟、主要內容 (一)、課程引入(大約23分鐘) 1、定點停車的位置判斷,坡道起步時,離合器、加速踏板、駐車制動器的協(xié)調配合。 2、講解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 (二)、課程內容(大約12-15分鐘) A、操作要領 1、聽到“上坡定點停車”指令后,打右轉向燈,右打方向盤使車輛向右側靠。 2、即將到達路邊時,方向盤向左回小半圈,再迅速向右回正(俗稱三把方向),使車右側與路邊保持平行,并距離在50cm內。 3、踏離合器,慢速靠近停車點,當車蓋右側中點到停車牌時停車,拉緊手剎。 1、起步前,掛1檔、打左轉向燈、鳴號。 2、松離合器至聯(lián)動點停住,逐漸加油并緩慢松手剎,做到三者協(xié)調配合。(講解離合器使用中的“兩快兩慢一停頓”操作要領以及判斷離合器聯(lián)動點的三種現(xiàn)象:1、聽發(fā)動機聲音變化;2、憑腳感;3、憑抖動的感覺。)B、考核要求1、車輛保險杠未定于標桿線上,前后超過50cm,的,考試不及格。 2、起步時后溜大于30cm的,考試不及格。 3、熄火一次,考試不及格。 1、車身距路邊線超出30cm以內的,扣20分; 2、起步時后溜小于30cm的,扣20分。 C、本課小結坡道定點停車準確位置的操作方法,坡道起步時駐車制動器、加速踏板、離合器三者協(xié)調配合的操作要領。布置下一節(jié)課的課程內容。曲線行駛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曲線行駛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領。 2、正確判斷和控制車輪行駛軌跡。二、教學重點: 曲線行駛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領。三、教學難點:判斷和控制車輪行駛軌跡。四、教學方法步驟和主要內容 (一)、課程引入(大約3-5分鐘) 1、介紹訓練操作項目、教學目的與要求,介紹本課教學重點和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