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提問題的能力.docx_第1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提問題的能力.docx_第2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提問題的能力.docx_第3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提問題的能力.docx_第4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提問題的能力.docx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提問題的能力一、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巴爾扎克也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金鑰匙都毫無疑問地是問號。”現(xiàn)代教學論研究也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所以現(xiàn)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中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課堂上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yǎng)就尤為重要。那么什么是問題意識呢?問題意識就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tài)。問題意識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fā)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古人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宋代理學家朱熹也說過“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為長進?!?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特別是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二、教給學生課堂提問的方法1、從文章的題目入手提出問題課題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內容的濃縮,是文章的文眼,是文章的靈魂,抓住課題也就抓住了關鍵。抓住課題進行思考,就可能提出好問題。如飛奪瀘定橋從課題入手可提出以下問題:誰要“飛奪”瀘定橋?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怎樣“飛”、“奪”的?“飛奪”的結果如何?狼牙山五壯士從課題入手可提出以下問題:這五位“壯士”分別是誰?為什么要把五位戰(zhàn)士稱為“壯士”?為什么不稱其為“勇士”?“壯士”們有哪些勇敢豪邁的表現(xiàn)和壯烈的舉動?再如琥珀從課題入手可提出以下問題:琥珀是一種什么東西?課文圍繞琥珀寫了哪些內容?這樣提問題還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審題能力。2、從文章的中心詞語、中心句、中心段入手提出問題文章的中心詞語、中心句、中心段對表現(xiàn)中心、突出中心都有極大作用。抓住它,就抓住了全文的核心和主旨。如小英雄雨來可抓住“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個全文的中心句提出以下問題:雨來是哪里人?生活在哪個年代?為什么稱他是小英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作者為什么要多次強調這句話?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只有一個地球可圍繞“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個中心句提出以下問題:為什么說這個地球太可愛了?為什么又說這個地球太容易破碎了?為什么要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你能為保護地球做些什么?3、從課文的具體內容方面來提問如琥珀一文可以這樣提問: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形成這塊琥珀需要哪些條件?后來它又是怎樣被人發(fā)現(xiàn)的?再如課文中有句話:“海風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庇形煌瑢W在這里提問,他說:“我從書上看到,盡管海面上風浪很大,但在海里幾十米以下的地方總是十分平靜的。既然如此,那澎湃的波濤怎么能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去呢?”這些問題都問得很好,好就好在緊扣課文內容提問,而且很有思考價值。4、從課文中看來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提問在一些課文中,有些地方表面看起來似乎前后矛盾,但仔細想一想它還是合情合理的。比如琥珀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薄皫资?、幾百年、幾千年”的時間是漫長的,而“一轉眼”是極快的,這樣漫長的時間怎么能在一轉眼就過去了呢?再如課文中寫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早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睘槭裁辞懊嬗谩巴茰y”后面用“知道”?在這些地方提問,可以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5、根據文章文體特點和表達特點提出問題讀一篇文章,既要理解文章的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又要理解文章的文體特點和語言表達特點。只有掌握了文章文體特點和語言表達特點,才能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所以讀文章時,要結合文體特點和表達特點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就會讀得深入,理解得透徹。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文,大都是寫人記事的記敘文,間或有一些說明文,其中有數量不少的以介紹動物、植物或其他事物一般常識為主要內容的“常識性課文”,它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運用敘述、描寫的方法和生動通俗的語言,直觀而饒有趣味地把知識告訴學生。對于這樣一類課文該如何提出問題呢?如鯨圍繞著鯨的種類、形態(tài)特點和生活習性,介紹了一些有關鯨的知識??商岢鲆韵聠栴}:課文圍繞鯨介紹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在介紹鯨時課文分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運用這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軍神這篇課文的語言描寫很有特色,對話占了很大的篇幅,是作者推進故事、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商岢鲆韵聠栴}:為什么要稱劉伯承為“軍神”?找出描寫沃克醫(yī)生神態(tài)、情緒變化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課文是如何運用反襯和對比的寫法突出人物性格的?讀了課文有什么感想?你能用自己的話夸夸被稱作“軍神”的劉伯承將軍嗎?當然,學生自提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還可以從標點符號的運用上提問,尤其是省略號、引號、感嘆號的使用等等。三、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應注意的問題1、創(chuàng)設氛圍,解放孩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學生觀,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興趣和勇氣,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此外,課堂交流是師生間情感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民主的對話過程。因此在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從手勢、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方面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信任和關愛。惟如此,學生方敢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才有可能迸發(fā)靈性的火花,智慧的火花。2、挖掘教材,重在深化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xiàn),是教學的藍本,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憑借。小學語文課堂不僅要加強學生“雙基”訓練,更要注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yǎng),使學生從從 “想學”到“樂學”,“學會”到“會學”。學生的提問應該在通讀熟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疑點來進行。提出的問題要源于教材,但不拘囿于教材,而超越教材;要立足課堂,但超越課堂,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向生活延伸,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提出的問題要有目的性、量力性和發(fā)展性。3、正確評價,重在鼓勵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的過于簡單,沒有思考價值;有有的比較籠統(tǒng),不分主次;也可能有的缺乏科學依據,甚至是錯誤的想法。教師要正確評價,即便是錯誤的想法,也不要全盤否定,要多鼓勵,找出閃光點。至少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的勇氣就值得表揚。教師的評價語言也要講究藝術,不要傷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順學而導,分類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教師怎樣從學生質疑的眾多問題中,提煉出重點問題(包括內容的、情感的、寫法的),并且把它們納入到教學思路中,在師與生、生與生的對話中,在對課文的深入研讀中,逐一得到圓滿解決呢?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順學而導,提綱挈領,抓住要害問題,分類解決。能當堂解決的,最好當堂解決;不能當堂解決的,需要課下依靠集體智慧,共同探究解決的,就課下解決。個性問題可課下具體指導,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