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溶解_第1頁
新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溶解_第2頁
新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溶解_第3頁
新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溶解_第4頁
新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溶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第二單元《溶解》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

2、水是怎樣溶解物質(zhì)的

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

4、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與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

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

第二單元溶解

第一課水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一些物質(zhì)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zhì)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食鹽、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現(xiàn)象,

能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驗研究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在觀察比較活動

中,能夠意識到細致的觀察才會使描述更準確。嚴格按照規(guī)范利用溶解裝置進行實驗。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zhì)溶解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面粉在水里的變化有哪些用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食鹽1、沙1、面粉1、裝水燒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濾紙3、

鐵架臺1。(沙在使用前淘干凈。)

【教學過程】

一、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1.學生觀察實驗:取一小匙食鹽和一小匙沙,分別放入兩個盛水的玻璃杯內(nèi),不攪拌,靜靜

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過一會再攪拌,觀察它們的變化。

2.學生匯報觀察現(xiàn)象:食鹽在水里的變化是怎樣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糾正學生的匯報:

食鹽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組織討論:哪些現(xiàn)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現(xiàn)象能使我們判斷“沙

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書食鹽的溶解現(xiàn)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現(xiàn)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1.教師講解:食鹽在水里役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食鹽溶液;沙在水中不容

易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會怎樣呢?

2.學生實驗:取一小匙面粉,放入?個盛水的玻璃杯內(nèi),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面粉在水里

的變化,然后再用筷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

3.組織匯報: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嗎?把它放置?會兒我們還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4.教師引導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

5.討論:面粉、沙、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6.教師引導:為了作進一步的觀察,我們可以采用過濾的方法。演示折紙和過濾實驗的規(guī)范

操作,注意不要將液體濺到濾紙外,倒入漏斗中的液體液面要略低于濾紙的上沿。

7.學生實驗:分別做過濾食鹽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觀察漉紙,

匯報觀察結果.

8.交流實驗結果,整理對溶解的新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提醒學生注意:溶解的溶不

是熔也不是融。)

第二課水是怎樣溶解物質(zhì)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zhì)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缽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并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zhì)溶解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面粉在水里的變化有哪些用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鋅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面粉1。

【教學過程】

一、觀察高鎘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象: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zhì)來做溶解實驗。教師

出示高缽酸鉀。(教師取放演示要規(guī)范,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藥品)

3.引導觀察描述:高缽酸鉀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zhì)?

4.學生實驗:在?個裝水的燒杯內(nèi),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鋅酸鉀,先靜觀高鋅酸鉀在水中的

分散現(xiàn)象,然后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xù)觀察水和高銃酸鉀的變化。(注意學生對觀察

到的細節(jié)地描述)

6.學生匯報:高缽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

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異同?

二、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

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面粉和高缽酸銅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

中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高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

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zhì)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qū)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qū)分的

呢?

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征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三課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初步感知和認識溶解現(xiàn)象可以發(fā)生在多種狀態(tài)的物質(zhì)之間(液體和固體,液體和

液體,液體和氣體);

過程與方法:能借助實驗進一步觀察多種物質(zhì)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根據(jù)溶解的主要特征區(qū)分一

些常見的溶解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交流中,將看到的新的“溶解”現(xiàn)象與己知的作比較,在這個過

程中產(chǎn)生探究更多溶解現(xiàn)象的欲望。

【教學重點】根據(jù)溶解的主要特征區(qū)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的現(xiàn)象

【教學難點】觀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氣

【教學準備】

小組觀察實驗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體:雪碧(汽水)、注射

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火柴等。

【教學過程】

1、引入

?教師準備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學生觀察咖啡放入水中攪拌之后的現(xiàn)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觀察到的什么現(xiàn)象說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們已經(jīng)知道食鹽、砂糖、肥電、咖啡等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體、氣

體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觀察液體之間的溶解與不溶解

-在水里滴幾滴酒精,觀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幾滴食用油,觀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兒滴水,觀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問: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嗎?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嗎?

?運用同樣的方法,觀察更多的液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解現(xiàn)象。

?問:哪些液體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觀察溶解在液體中的氣體

(1)觀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開雪碧(汽水)瓶蓋,觀察液體里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

的活塞,觀察注射器里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怎樣解釋注射器里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2)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這杯水里有空氣嗎?你是怎樣想的?(生活經(jīng)驗的提?。?/p>

?用試管裝3的清水,在酒精燈上稍微加熱。觀察試管壁上是否有小氣泡出現(xiàn)。

?怎樣解釋這種現(xiàn)象?

4、課后繼續(xù)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

教學后記:

第四課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氣體也容易溶解于水。

過程與方法: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進行氣體溶解于水的實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溶解實驗中認識到細致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意識到溶解在生

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教學重點】了解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學難點】研究氣體在水中的溶解。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裝30亳升水的燒杯2、筷子1、小勺2、食鹽20克、蘇打20克、汽水1、開瓶

器1、注射器1。

【教學過程】

一、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學生觀察:打開桌上的紙包,說說知道里面是什么嗎?

2.教師提問:給20克的食鹽和20克的小蘇打同時放在同樣多的水中做溶解實驗,猜一猜,

食鹽和小蘇打誰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

3.引導實驗設計:怎樣進行這個對比實驗比較公平?

4.組織學生實驗: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5.匯報交流;

2.觀察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師出示汽水一瓶,搖一搖請學生觀察液體中出現(xiàn)的氣泡。

2.教師解釋:我們在搖瓶子時從液體里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知道是些什

么氣體嗎?

3.學生實驗:觀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紹操作步驟: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

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觀察注射器里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5.提問:怎樣解釋注射器里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6.整理本節(jié)課的認識記錄到科學筆記本上。(參考P10)

拓展:怎樣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五溶解的快與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幢砻娣e的大?。⑺臏囟纫约盎旌?/p>

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jīng)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科學探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

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愿意將對比實驗這種科學的方法運用到解決同類科學問題的研究當中去,發(fā)展公平實驗的意

識。體驗研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

【教學重點】方糖溶解實驗的研究

【教學難點】對比實驗過程中,各種相同條件的控制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筷子1、玻璃杯2、熱水和冷水、糖塊3、食鹽1、勺子1、水槽1。

【教學過程】

一、哪一個溶解的快。

1.復習:一個物體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問:取兩份同樣多的食鹽,每份大約10克,同時放入同樣多的水中(25ml),觀察比較

哪一杯中的食鹽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學生觀察實驗。(教師指導對比方法)

4.整理觀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條件:溫度對溶解有沒有影響呢?(60攝氏度左右,強調(diào)安全。)

6.學生觀察實驗。(教師進一步指導實驗操作)

7.整理觀察信息進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塊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2.學生猜想形成假設:用攪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熱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

將肥皂切成小塊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實驗設計。(小組設計實驗,用圖示或文字等方法記錄設計方案。)

(1)小組討論:怎樣利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每組設計一兩個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

(2)各組實驗設計交流匯報補充完善。教師板書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重點指導對比實驗

中變量的控制。)

(3)請?組演示其中?個對比實驗,其余學生觀察評議確保每組都能正確操作。

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回應假設,總結評價。(注意引導學生反思實驗過程中的

不足)

5.整理課堂共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

6.下面讓我們來吃一塊方塘,猜猜看,一塊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時間?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六課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無限量地溶解下去。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設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并能根據(jù)計劃開展研究,學會運

用數(shù)據(jù)作出解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研究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發(fā)展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在溶解

實驗中能用觀察到的事實與他人進行交流,并在制定計劃和實驗操作中感受科學探究的嚴

謹。

【教學難點】經(jīng)歷設計簡單的探究實驗的活動過程。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用:食鹽、塑料小勺、筷子、燒杯、水

分組實驗材料:食鹽1小瓶備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鹽10包)、筷子1、盛50ml水的燒杯

1、水槽1、天平1。

【教學過程】

一、引入問題3,

1.老師桌上有鹽、燒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這些材料做什么實驗?

2.誰愿意和老師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請一學生放一平勺鹽,教師攪拌)大家看到鹽怎么

樣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鹽又會怎樣?

3.提問:如果不停地往這杯200ml水里放鹽,不停地攪拌,鹽會不斷地溶解嗎?(板書課

題: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

4.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先50ml水來做實驗。(在課題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的研究計劃20,

1.請你推測一下,這杯50711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

2.學生猜測:2勺、3勺、5勺......

3.組織學生討論:想知道誰的猜測正確,該怎么做呢?

4.組織學生匯報,完善研究計劃。(建議用以下形式表達研究計劃)

研究計劃

一、研究的問題

50ml水能溶解幾勺食鹽?

二、準備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鹽。

3、小塑料勺、筷子、記錄紙。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難以溶解為止。

3、記錄完全溶解后的勺數(shù)。

四、研究結果

我們發(fā)現(xiàn):50亳升的水能溶解勺食鹽,即克食鹽。

5.關鍵性提問:(邊交流邊完成以上研究計劃)

1.一勺鹽怎么算?(滿滿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進去以后,什么時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時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笫二

勺,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3.要判斷是否溶解是在攪拌時觀察還是攪拌后等一下再觀察呢?

4.一共溶解幾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沒有溶解算6勺)

5.根據(jù)大家討論,我們制定了這份計劃,計劃中哪些地方制定得還不夠完善,可以提出來修

改。

三、分組實驗夕

1.學生根據(jù)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提醒做好研究記錄)

2.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和分析研窕結果8,

1.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出示一張大表收集學生數(shù)據(jù),如下:

勺數(shù)

組別

6勺

7勺

8勺

9勺

10勺

11勺

12勺

13勺

14勺

14勺

以上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

第6組

第7組

第8組

第9組

第10組

2.從匯報的數(shù)據(jù)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同樣一杯水里溶解的鹽有多有少呢?(引導學生反思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

的問題導致同樣一杯水溶解的鹽不一樣多。)

4.討論:我們怎樣回答50句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看大多數(shù)組溶解多少食鹽?)

5.出示天平,測量1勺大約是()克,接下來換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鹽。

6.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在20攝氏度的環(huán)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鹽。

拓展:下節(jié)課老師請你把這杯水中的食鹽與水分離出來,你能想出什么辦法呢?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七課分離鹽和水的方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用蒸發(fā)的方法可以分離出溶解在水

中的鹽,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曬鹽。

過程與方法:能運用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wǎng)、蒸發(fā)皿等工具進行簡單的觀察實驗,

經(jīng)歷觀察比較、描述溶解前后鹽粒特征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課外探究其他溶液分離方法的興趣。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酒精燈。

【教學難點】理解減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進行分離鹽和水。

【教學準備】小組觀察實驗:飽和鹽水1、食鹽1、清水1、蒸發(fā)皿1、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