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2課時)語文園地二
教學目標
1.總結提問策略,提高質疑能力。
2.養(yǎng)成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習慣。
3.進一步體會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提高識字能力。
4.理解和體會反復與設問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
5.積累和提問有關的名言,受到熏陶。
教學重難點
總結提問策略,提高質疑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準備
復習本單元四篇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總結提問策略,提高質疑能力。
2.養(yǎng)成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習慣。
3.進一步體會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提高識字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鞏固提問策略
1.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咱們一起學習《語文園地二》。
2.聚焦“交流平臺”。
這一單元,我們一共學習了《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和《蝴蝶的家》四篇課文。在閱讀這些課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很好地幫助我們快速理解課文。
交流平臺中的四個小伙伴總結了關于提問策略的收獲,咱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3.交流平臺中的小伙伴提示了我們關于提問的幾個策略,要動腦筋,從不同角度提問,篩選最值得思考的問題,要養(yǎng)成提問的好習慣。
4.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你是不是用到了這些策略呢還記得自己或同學們都提了什么問題,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5.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提問可以針對課文局部提問,也可以針對整體提問;可以從內容、寫法、啟示等角度提問;要提出對自己理解課文有幫助的問題。(出示思維導圖)
6.課件出示文章《盤古的后代》。
現(xiàn)在,請你按下暫停鍵,讀一讀這盤《盤古的后代》,看看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這些問題是不是幫助了你理解文章呢?
7.通過梳理這一單元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如何提問都有了自己的收獲。希望大家以后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能把這些提問的策略用上,養(yǎng)成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習慣。
二、識字加油站,鞏固形聲字特點
1.(課件出示“識字加油站”中的前6組帶拼音的詞語)。
注——駐抄——鈔賠——培
堵——賭煤——媒芬——氛
(1)請同學們讀一讀這6組生字,認真觀察,說說它們們都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播放音頻。
生A:我發(fā)現(xiàn)每組生字的讀音是相同的。字形都很相似,只是偏旁不同。
生B: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字都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形旁表意義,聲旁表讀音。
接下來,咱們試著一起給這些形聲字組個詞吧!
(3)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你能借助偏旁來區(qū)分它們嗎?
生A:駐字可以組詞駐扎和駐守,意思是古代的軍隊停留和守衛(wèi)某個地方的意思,軍隊里有許多戰(zhàn)馬,所以是馬字旁??吹今R字旁,我就知道這是駐扎的駐。
生B:賭博是和金錢有關,很早以前,人們曾使用貝殼作為貨幣,所以很多帶有貝的字都和金錢有關??吹截愖峙晕揖椭肋@個賭是賭博的賭。
……
(4)去掉拼音,自主認讀。
2.(課件出示“識字加油站”中的后3組生字)。
(1)自己讀一讀這些字,這些都是偏旁相同的形聲字,這些字又可以組什么詞呢?
生A:我發(fā)現(xiàn)這3組生字中,每組的兩個生字偏旁相同,并且字的意思都與偏旁有關。比如第一組,賬可以組詞賬本、賬單,賀可以組詞賀禮,都是和金錢有關的,所以都是貝字旁。
生B:是的,又比如樟樹的樟和橫杠的杠都與樹木或木頭有關,所以都是目字旁的。
……
(2)去掉拼音。
(3)教師總結:認讀形聲字時,可以根據(jù)形旁表意義的特點來記住它們。
3.出示“識字加油站”中的12個生字。
(1)一分鐘時間記住這些形聲字。
(2)拓展交流:你還用形旁表意義的方法記住過哪些形聲字呢?
4.總結: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利用形旁辨析和記憶形聲字的方法了,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可以多多使用這一方法。
三、完成作業(yè),鞏固所學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和體會反復與設問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
2.積累和提問有關的名言,受到熏陶。
一、詞句段運用,體會反復和設問的妙處
1.體會反復的作用。
(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的第一部分句子。
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
那條狗高興的時候叫,緊張的時候叫,發(fā)怒的時候也叫。
那條狗高興、緊張、發(fā)怒的時候都叫。
(2)觀察這兩組句子,說說發(fā)現(xiàn)。
(3)自己多讀幾遍,每一組的兩個句子,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呢?
播放學生的音頻,說出反復更能突出那時條件艱苦和那條狗愛叫的特點。
(4)再讀這兩句話,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5)出示其他反復的句子,讓學生朗讀,感受這種句式美。
(6)像這樣的句子,你能說幾句嗎?
2.體會設問的作用。
(1)課件出示問號,談話激趣:同學們,大家都認識,這是問號,一般用來表示疑問的。比如——
今天天氣好嗎?
你喜歡這些花嗎?
那么,你們知道問號還有什么作用嗎?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2)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的第二組句子
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是怎么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是誰在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
(3)對比這些問句,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播放學生音配,指出標點符號的不同,指出自問自答的特點。
(4)小結:是的,這三個句子并沒有要求回答,而是自問自答,這樣的句子叫作設問句??磥恚瑔柼柌粏螁沃皇潜硎疽蓡?,還有另一種作用,就是設問。設問就是明知故問,即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注意,啟發(fā)讀者思考,突出強調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5)練習鞏固1:下面這幾個問句,哪些是設問句呢?請你在設問句后面打鉤。說說理由。
課件出示: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清脆的山林里。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你以為植物都是不會運動的嗎?不,你錯了。
請問你認識去博物館的路嗎?
(6)鞏固練習2:你能在學過的課文中找一找設問句,并說說表達效果嗎?
二、日積月累,受到良好學習習慣的熏陶
1.出示四個古文名句。老師范讀。
2.要求自己反復讀,能讀正確、讀通順。
3.對于這些名句,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請你用上學過的提問策略,大膽地提問吧。
生A:我想知道,這四句話為什么放在一起出示,是有什么關聯(lián)嗎?
評價:這是從整體來提問的。
生B:這里面有些字我不理解,影響了我對整句話的理解,比如“?!?、“篤”、“孰”。
評價:這是抓住了關鍵的細節(jié)來提問的。
……
4.出示現(xiàn)代文釋義。剛剛的問題,你們都能解答了嗎?
生A:我知道了,這些古代名言都在鼓勵我們要多提問。
生B:我知道了這幾個關鍵字的意思……
5.現(xiàn)在請你按下暫停鍵,用三分鐘的時間,看看能不能把這些名言都背下來。
課件出示
好問則裕,_______。
博學之,__________,慎思之,,篤行之。
智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基聚乳酸-聚己二酸共聚物纖維考核試卷
- 航運物流企業(yè)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考核試卷
- 碳酸飲料企業(yè)品牌聯(lián)盟與協(xié)同效應考核試卷
- 電機驅動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青大附中2025屆初三下學期模擬考試含解析
- 珠海三中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 遼寧工業(yè)大學《道路工程材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電路和電子技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醫(yī)學微生物免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金陵科技學院《聲樂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考古發(fā)掘中文物的采集與保存課件
- 人工氣道的護理劉亞課件
- 專業(yè)技術人員
- 拌和場安全檢查表
- 節(jié)日主題班會 《感恩母親節(jié)》教學課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經(jīng)44緋的同學
- 全國第七屆中小學音樂優(yōu)質課比賽教學設計跳圓舞曲的小貓
- 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
- 基于UKF濾波的單目標跟蹤算法研究
- 委托生產(chǎn)及樣品制作通知單.docx
- 貧困戶登記表入戶摸底調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