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專題2:七下古詩五首(登幽州臺歌、望岳、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已亥雜詩)(教師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題集錦之課內(nèi)詩詞(全國通用)_第1頁
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專題2:七下古詩五首(登幽州臺歌、望岳、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已亥雜詩)(教師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題集錦之課內(nèi)詩詞(全國通用)_第2頁
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專題2:七下古詩五首(登幽州臺歌、望岳、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已亥雜詩)(教師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題集錦之課內(nèi)詩詞(全國通用)_第3頁
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專題2:七下古詩五首(登幽州臺歌、望岳、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已亥雜詩)(教師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題集錦之課內(nèi)詩詞(全國通用)_第4頁
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專題2:七下古詩五首(登幽州臺歌、望岳、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已亥雜詩)(教師版)-十年(2011-2020)中考真題集錦之課內(nèi)詩詞(全國通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七下古詩五首一、(2020·廣西貴港·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小題。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賞析“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這兩句詩。2.兩詩畫線句都流露出忠貞報國的意愿,詩人抒情方式與抒發(fā)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上句用“浩蕩”寫離愁的多,用“白日斜”渲染離別的傷感氛圍,下句寫出了辭官歸家的輕松和喜悅。2.龔自珍的詩畫線句運用移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方法,表達了自己雖然辭官但仍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堅持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的感情。文天祥的詩畫線句運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達了詩人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舍生取義的決心。【解析】1.本題考查詩句賞析。(1)翻譯: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2)賞析。上句運用“浩蕩”把離愁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寫出了離愁的多,“白日斜”是環(huán)境描寫,點明了時間,渲染了蕭瑟的氛圍,同時象征著國家日落西山的形式?!耙鞅蕖眲幼髅鑼懀皷|指”即東方故里,寫出了辭官歸家的輕松和喜悅。2.本題考查抒情方式和主題。(1)《己亥雜詩》?!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翻譯: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這里運用比喻修辭,作者以落紅自比,落花飄落了,還要化為春泥滋養(yǎng)下一代。作者雖然辭官,但是仍然要為國家培育下一代。這是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的抒情方式。表達了作者雖然辭官回鄉(xiāng)但是仍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感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2)《過零丁洋》?!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翻譯: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這里作者直接的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屬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面對生死,文天祥做出了選擇,寧愿死也要用自己的愛國之心照耀史冊,這里表現(xiàn)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表現(xiàn)了舍生取義的決心。二、(2020·貴州銅仁·中考真題)閱讀陸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3.描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畫面。4.本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回答?!敬鸢浮?.畫面想像合理,語言優(yōu)美生動3分(只是圍繞詩句字面意思簡單擴展給1分)4.答案示例:從“拄杖夜叩門”看出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留戀;從“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看出對鄉(xiāng)村美景的喜愛;從“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衣冠簡樸”看出詩人對淳樸熱情的村民的贊美;從“簫鼓追隨”看出詩人對古風民俗的熱愛;從“柳暗花明”看出詩人雖遇挫折卻心存希望的樂觀豁達。【解析】3.本題考查詩歌畫面描述。詩句意思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具體描寫示例: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nóng)家茅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4.本題考查思想感情的分析。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詩人對農(nóng)村淳樸民風的贊賞;山重水復,柳暗花明,寫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簫鼓、春社,農(nóng)家祭社祈年,滿懷著對豐收的期待,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農(nóng)民的關心之情;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拄杖無時夜叩門,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nóng)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xiāng)與農(nóng)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三、(2020·湖北襄陽·中考真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5.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本詩題為“望岳”,詩文中沒有一個“望”字,但每一句都圍繞“望”展開。B.詩的開篇兩句采用問答的形式,主要是從遠望的角度寫泰山的高大與歷史悠久。C.詩的三、四句寫望中所見,側(cè)面描寫泰山的景物,表現(xiàn)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詩的五、六句通過描寫“云”的涌動和“鳥”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偉壯麗,令人震撼。6.杜甫寫詩“語不驚人死不休”,請從煉字角度簡析“會當凌絕頂”中“凌”的妙處?!敬鸢浮?.C6.示例:“凌”有升、登之意,表現(xiàn)出詩人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氣概,貼切傳神。【解析】5.這道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C.“側(cè)面描寫泰山的景物”表述有誤,三四句應該是正面描寫泰山的景物。故選C。6.這道題考查對詩詞的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詩人從望岳產(chǎn)生了登岳的想法。凌,意思是登上。這里準確傳神地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四、(2020·河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7.請解釋《赤壁》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8.閱讀《登幽州臺歌》,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你體會到的作品情境。【答案】7.折斷的戟沉埋在泥沙中還未銷蝕。自己拿起來磨光洗凈,辨認出是前朝遺物。8.詩人自己登樓遠眺,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能賞識人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抒發(fā)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榨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窘馕觥?.考查對詩句的理解。抓住詩中的關鍵詞,解釋其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描述時要忠實于原句。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銷,銷蝕;將,拿起;磨洗,磨光洗凈;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根據(jù)這些詞的理解描述,如,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銹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后發(fā)現(xiàn)這是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留之物。8.考查對詩歌的賞析。結合詩句所表現(xiàn)的意境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情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作品情境。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杰,未來英杰同樣看不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當?shù)桥_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前兩句傳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郁不平之氣;后兩句表現(xiàn)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fā)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五、(2020·黑龍江中考真題)古詩賞析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安晃犯≡普谕邸币痪渲小安晃贰比绾卫斫?寫出這兩句詩蘊含的深刻哲理。【答案】不畏”二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這兩句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解析】本題考查詩文內(nèi)涵。第一問:結合詩歌寫作背景來看:《登飛來峰》為王安石30歲時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結合詩歌具體內(nèi)容看:詩的前兩句寫出自己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xiàn)出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詩的后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浮云遮望眼”,用典?!安晃贰币馑际遣慌?。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第二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意思是: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這兩句詩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換句話說,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六、(2020·北京中考真題)閱讀《己亥雜詩(其五)》,完成下面小題。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0.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寫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發(fā)了______之情。11.孟浩然《春曉》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與本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都寫到了落花。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落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敬鸢浮?0.白日西斜,廣闊天涯離愁的無限感慨與豪放灑脫11.龔詩中“落花”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沒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xiàn)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孟詩中“落花”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解析】10.本題考查詩詞中的意象。(1)首聯(lián)翻譯: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這里抓住了“白日西斜”“天涯廣闊”的自然景象。(2)“浩蕩離愁白日斜”中“浩蕩離愁”直接點明了作者對離愁的無限感慨,“吟鞭東指即天涯”則通過“天涯”這個開闊的意象表現(xiàn)了豪放和灑脫。11.本題考查詩歌主題。(1)龔自珍的詩。翻譯: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為落花,落花從枝頭落下,化為肥料,滋養(yǎng)大地,為新花的成長做貢獻。作者雖然離開朝廷,但是依然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依然堅持對理想的追求,表現(xiàn)了一片拳拳愛國之情。(2)孟浩然的詩。翻譯: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叵胱蛞沟年囮囷L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第一聯(lián)從聽覺角度描寫了鳥兒清脆的鳴叫,營造了美好的、充滿生機的春天的氛圍,表達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第二聯(lián)則從視覺角度,運用聯(lián)想,寫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寫出了對春花凋零的憐惜,作者喜愛春天,可是春天的花被吹落了,這是否意味著春天的逝去,故表達了對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七、(2020·湖南常德·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2.首聯(lián)中的“足”字用得好,請說說好在哪里。13.你會在哪些情境下運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佳句?【答案】12.“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時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主人的敦厚淳樸和誠摯好客。13.(1)面對困境時(2)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3)事情有了轉(zhuǎn)機時?!窘馕觥?2.本題考查對重點字詞的賞析?!白恪钡囊馑际亲銐?,充足。前兩句詩的意思是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可見農(nóng)民的熱情好客?!白恪弊直磉_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蚍浅YN切寫出了農(nóng)家人的好客、真情的純樸品質(zhì)與行為。13.本題考查對名句的理解和運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條條的水,好像前方?jīng)]有道路。但卻過一座的山頭,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座村莊。這句詩既寫景,又蘊含了哲理,當人生陷入某種困境時,如能鍥而不舍,繼續(xù)前進,往往會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一片新天地。也可用于山水美景或事情出現(xiàn)轉(zhuǎn)機。據(jù)此可作答。八、(2020·浙江湖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小題。下面是杜甫的兩首詩歌,一位同學想知道它們哪首先寫哪首后寫。請你作出判斷,并從內(nèi)容、情感等角度闡述理由。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江漢(唐)杜甫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答案】先寫A.后寫B(tài)。理由:A詩寫詩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表達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我們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全請字里行間洋溢者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B詩前兩聯(lián)寫出了詩人漂泊江漢的孤獨和思歸之情,后兩聯(lián)則表達出詩人身處逆境而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情懷。這些內(nèi)容和情感,說明B詩寫得晚?!窘馕觥勘绢}考查對詩歌的綜合鑒賞分析?!锻馈窐O力進行描寫與贊美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尤其是詩最后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詩人從望岳產(chǎn)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xiàn)出青年時期的詩人年輕氣盛、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杜甫晚年離開夔州,輾轉(zhuǎn)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時的他歷經(jīng)磨難,北歸已經(jīng)無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長期漂泊無定的狀況讓杜甫感慨萬千,于是他寫下《江漢》詩。詩中“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就景物而言,落日、秋風一般總不免讓人覺得蕭瑟。落日使人想到時光的流逝,想到晚景暮年,容易引起淪落之感、衰老之嘆。但杜甫的感情卻不是往低沉發(fā)展,而是仍然覺得桑榆未晚,雄心尚存,還想在垂暮之年有所作為。至于秋風,對于衰老多病的人更常常是種威脅,但杜甫卻沒有浮起生命無多的慨嘆與悲哀,相反覺得病體好象就要痊愈了?!肮艁泶胬像R,不必取長途?!痹娙艘岳像R自喻,反映出了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出力的老當益壯精神。這些內(nèi)容和情感,說明B詩寫得晚。九、(2020·廣西馬山·學業(yè)考試)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5.下列對詩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日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B.詩的后兩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lián)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愁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C.詩人用“落紅”作為自然現(xiàn)象并象征韶光易逝,雙重內(nèi)涵顯示了別離之苦。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與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相同。16.古詩詞講究煉字,請分析“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句中“更”字的表達效果。【答案】15.D16.“更”是“再”的意思,意思是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命運,不忘報國之志,表達了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解析】15.這道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D.《己亥雜詩》是先寫離愁,后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與陶淵明《歸園田居》所表達的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不相同。故選D。16.這道題考查對詩歌詞語的賞析?!案笔恰霸佟钡囊馑?。作者借自然的循環(huán)法則來自比,表示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這富有哲理的一句話,傳達出詩人“不在其位,亦謀其政”的難能可貴的精神。表達了詩人至死仍牽掛國家,不忘報國之志的一腔熱情。十、(2020·云南盈江·初三學業(yè)考試)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己亥雜詩【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B.用“浩蕩”修飾離愁,寫離愁之苦;用“天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C.詩的后兩句以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D.“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句現(xiàn)常用來贊美老一輩對下一代的關心、愛護和奉獻。18.詩歌中流露出了詩人的兩種情感:舍和不舍。詩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答案】17.B18.詩人想舍的是當朝者的黑暗與腐朽,不舍的是親朋好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窘馕觥?7.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B.“天涯”指離京城遙遠,并不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所以B項錯誤;故選B。18.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詩人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描寫的景物,從而理解詩人的情感。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親朋好友,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往天涯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即作者想舍的是當朝者的黑暗與腐朽。但辭官不等于放棄理想,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詩后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xiàn)。后兩句抒情運用比喻,把落紅比作辭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即作者不舍的是親朋好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十一、(2020·云南初三學業(yè)考試)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9.怎樣理解詩歌中“離愁”的含意?20.詩歌中的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9.詩中的“離愁”指當時詩人憤然辭官,離別寓居多年的京城所產(chǎn)生的對親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0.示例:詩人以落花自喻,表達了詩人雖然辭官離京,但仍會關心國家命運與前途的思想感情?!窘馕觥?9.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結合寫作背景來分析。這詩作于1839年(農(nóng)歷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就在往返途中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詩人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因此詩中的“離愁”可以理解為詩人辭官,離別京城所產(chǎn)生的對親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0.本題考查詩歌情感。這兩句詩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詩句由抒發(fā)離別之情轉(zhuǎn)入抒發(fā)報國之志。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詩人以落花自喻,表現(xiàn)自己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十二、(2019·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學業(yè)考試)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1.這首詩頷聯(lián)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的景物,其中“割”字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的好處。22.結合尾聯(lián)和杜甫的生平,談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敬鸢浮?1.寫出泰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昏暗,明亮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2.杜甫前期具有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后期是一位關注民眾蒼生的愛國詩人?!窘馕觥?.此題考查了學生煉字的能力。做此題首先要了解古詩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對關鍵字做出賞析,賞析時要把字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陰陽割昏曉”,這句話的意思是: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考查對詩人形象的分析。《望岳》創(chuàng)作背景:杜甫的青年時期,正處于盛唐時代,穩(wěn)定、繁榮的盛唐氣象使得杜甫早年過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馬輕狂的生活。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杜甫前期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具有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杜甫后期,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的經(jīng)歷可分為陷賊與為官、漂泊西南兩個分期,這時杜甫落入叛軍手中,被押解到長安。后任左拾遺,又遭貶謫,終棄官入蜀,開始了晚年漂泊的生活。安史之亂帶來了無數(shù)災難,也使得戰(zhàn)亂的生活題材進入了詩歌的視野中。杜甫將這場戰(zhàn)亂帶來的大破壞、大災難通過對底層民眾的悲苦生活的描寫刻畫,廣泛而又全面地展現(xiàn)揭露出來??芍鸥笃谑且晃魂P注民眾蒼生的愛國詩人。十三、(2018·河南南陽·初三學業(yè)考試)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3.詩中“割”字用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這突出了泰山怎樣的特點?24.請你談談對千古傳誦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理解?!敬鸢浮?3.極言泰山之高大,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特點。24.此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它不僅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窘馕觥?3.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析?!瓣庩柛罨钑浴钡囊馑际恰鞍焉侥仙奖标庩柗纸猓炕璨煌?。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特點。24.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出了詩人并不滿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頂一攬盛景的心情。寫出了詩人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皶敗币饧础耙欢ㄒ薄1娚降男『透叽蟮奶┥竭M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它不僅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十四、(2017·陜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題。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請用“/”劃出下面這句詩的朗讀節(jié)奏。陰陽割昏曉。(2)有詩評,讀《望岳》可見“杜子心胸氣魄”。請你結合對《望岳》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理解,解讀杜甫的“心胸氣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