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蝕模數(shù)_第1頁
土壤侵蝕模數(shù)_第2頁
土壤侵蝕模數(shù)_第3頁
土壤侵蝕模數(shù)_第4頁
土壤侵蝕模數(sh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2土壤侵蝕強度分級(1)土壤侵蝕容許量標準土壤侵蝕容許量是指在長時期內(nèi)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維持土地生產(chǎn)力基本穩(wěn)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因為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各地區(qū)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該標準規(guī)定了我國主要侵蝕類型區(qū)的土壤容許流失量:侵蝕類型區(qū)土壤容許流失量Et/(km?a)]西北黃土高原區(qū)1ooo東北黑土區(qū)200北方土石山區(qū)200南方紅壤丘陵區(qū)500西南土石山區(qū)500水力侵蝕強度分級強度分級平均侵蝕模數(shù)[t/(km?a)]微度侵蝕<200,500,1000輕度侵蝕200,500,1000~2500中度侵蝕2500?5000強度侵蝕5000?8000極強度侵蝕8000?15000劇烈侵蝕>15000風蝕強度分級風蝕強度分級按地表植被覆蓋度、年肼蝕厚度和侵蝕模數(shù)三項指標劃分。強度分級植被覆蓋度年風蝕厚度侵蝕模數(shù)()(ram)[t/(km。?a)]微度>70<2<200輕度70~502?10200~2500中度50?3010?252500?5000強度30?1025?505000?8000極強度<1050?1008000?15000劇烈<10>100>15000除此外,還有面蝕、溝蝕、重力侵蝕等分級標準,此處不一一贅述。土壤侵蝕強度劃分標準:“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兩個漉失主體,水土流失歸根結底是土地表屢的侵蝕和水的流失。而評價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標,即水土流失強度分級標準應同時包括兩個流失主體的強度指標。我國目前采用的土壤侵蝕強度分級標準做為水土流失強度分級標準,不僅混淆丁水土流失與土壤侵蝕這兩個不同的概念,而且也是片面的、不準確的和不嚴肅的,有必要進行修改和完善筆者認為:水土流失強度分級標準應該體現(xiàn)同時含有兩個流失主體的強度分級標準,缺一不可。我國一些人習慣上將水土流失稱為土壤侵蝕,把二者等同起來,混淆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為準確理解和認識水土流失的含義造成了混亂。因此,有必要弄清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水土流失的定義筆者在前面已闡述過了,那么什么是土壤侵蝕呢?土壤侵蝕是指在水力、風力、凍融、重力以及其它外營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質及其它地面組成物質如巖屑、松散巖層等,被破壞、剝蝕、運轉、沉積的過程。很顯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是完壘不同的兩個概念,它們的區(qū)別不僅表現(xiàn)在字面含義上的不同,更重要的區(qū)別在于侵蝕或流失的主體不。水土流失的流失主體包括“水”和“土”兩個主體,而土壤侵蝕僅指“土”一個主體。同樣水土流失同土壤侵蝕之聞也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土壤侵蝕是一種特定的水土流失形式,土壤侵蝕包括在其內(nèi)。也可以說土壤侵蝕是狹義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可以做為相對獨立的概念來使用,但決不可以將水土流失稱為土壤侵蝕。許多詞匯和術語,隨著時時的推移,人類文明程度、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類的認識不斷深化,其內(nèi)涵在不斷地外延、擴大、深化和演變,即廣義化。廣義化的詞匯和術語與最初的本意已有了較大變化,甚至大相徑庭。水土流失這個應用非常廣泛的專業(yè)術語,隨著水土保持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也廣義化。因此,們應從廣義的角度來認識理解它的內(nèi)涵,如果僅從字面上咬文嚼字,或狹隘地理解它的含義,就會使人們誤人死胡同而不能自拔,使本來非常明晰的概念變得復雜化。比如,對土壤侵蝕中“侵蝕”的理解,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為侵蝕破壞、侵蝕腐蝕,而應廣義地理解為侵蝕破壞、剝離、轉移、流失等,也就是說土壤侵蝕就是土壤流失。比如,對水土流失一詞中的土”不能僅僅指生長植物的土壤,還應包括土壤母質、巖屑等地面其它組成物質和各種養(yǎng)分物質。再比如,對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除了水力、風力、重力、溫度等自然力外.人類的不臺理的生產(chǎn)活動如開、修路、毀林開荒等行為,改變原地形地貌,損壞了地表植被,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或加劇了水土流失,那么人類不臺理的生產(chǎn)活動也應該稱為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還有許多用廣義論來認識水土流失內(nèi)涵的例子,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國水土流失強度分類分級標準,實際上是用土壤侵蝕強度分類分級標準來代替的,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土壤侵蝕的因素:190-96),對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劃、土壤侵蝕強度、侵蝕土壤程度分級等做了規(guī)定。2.1.1全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劃按土壤侵蝕的外營力不同種類將全國土壤侵蝕區(qū)劃分為三個一級區(qū),根據(jù)地質、地貌、土壤等形態(tài)又在三個一級區(qū)劃的基礎上分為九個二級區(qū)。區(qū)劃的類型區(qū)為:(1)水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qū)。包括五個二級區(qū):①西北黃土高原區(qū)(主要在黃河上中游),②東北黑土區(qū)(低山丘陵區(qū)和漫崗丘陵區(qū),主要在松花江流域),③北方土石山區(qū)(主要在淮河流域以北及黃河中下游),④南方紅壤丘陵區(qū)(主要在長江中游及漢水流域、洞庭湖水系、都陽湖水系、珠江中下游及江蘇、浙江等沿海侵蝕區(qū)),⑤西南土石山區(qū)(主要在長江上中游及珠江上游)。(2)風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qū)。包括兩個二級區(qū):①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風抄區(qū)(包括青海、新疆、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黑龍江等省區(qū)的抄漠戈壁和沙地),②沿海環(huán)潮濱海平原風沙區(qū)(主要在山東黃泛平原、都陽湖濱湖沙山及福建、海南濱海區(qū))。(3)凍融侵蝕為主的類型區(qū)。包括兩個二級區(qū):①北方凍融土侵蝕區(qū)(主要在東北大興安蛉山地及新疆的天山山地),②青藏高原冰川侵蝕區(qū)(在青藏高原和高山雪線以上)。2.1.2土壤侵蝕強度分級(1)土壤侵蝕容許量標準土壤侵蝕容許量是指在長時期內(nèi)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維持土地生產(chǎn)力基本穩(wěn)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因為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各地區(qū)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該標準規(guī)定了我國主要侵蝕類型區(qū)的土壤容許流失量:侵蝕類型區(qū)土壤容許流失量Et/(km?a)]西北黃土高原區(qū)1000東北黑土區(qū)200北方土石山區(qū)200南方紅壤丘陵區(qū)500西南土石山區(qū)500水力侵蝕強度分級強度分級平均侵蝕模數(shù)[t/(km?a)]微度侵蝕<200,500,1000輕度侵蝕200,500,1000~2500中度侵蝕2500?5000強度侵蝕5000?8000極強度侵蝕8000?15000劇烈侵蝕>15000風蝕強度分級風蝕強度分級按地表植被覆蓋度、年肼蝕厚度和侵蝕模數(shù)三項指標劃分。強度分級植被覆蓋度年風蝕厚度侵蝕模數(shù)()(ram)[t/(km。?a)]微度>70<2<200輕度70~502?10200~2500中度50?3010?252500?5000強度30?1025?505000?8000極強度<1050?1008000?15000劇烈<10>100>15000除此外,還有面蝕、溝蝕、重力侵蝕等分級標準,此處不一一贅述。水土流失強度標準是反映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標,在確定了水和土的容許流失量標準后結合我國各地域的不同自然條件,把水土流失強度級別仍定為六個級別,即微度、輕度、中度、強度、極強度和劇烈,并相應確定各級別的水、土流失模數(shù)。筆者認為,我國目前所使用的水土流失強度分級標準,只是確定了土流失強度級別和對應級別的土壤流失模數(shù),單獨做為水土流失強度之一的土壤流失強度分級標準是可行的,但必須將土壤侵蝕模數(shù)改名為土壤流失模數(shù)。同時,還應新增加對應于水土流失強度級別、反映水流失程度的水的流失模數(shù)。這樣修改后的水土流失程度分級標準,便是一個完整的、全面客觀反映水土流失程度且便于實際操作運用的強度分級標準體系。地形因子: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地形、坡位、坡度和小地形等;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種類、土層厚度、腐殖質層厚度及含量,土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