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風險點臺賬、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新工作面、新設備、工作面回撤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示例_第1頁
煤礦風險點臺賬、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新工作面、新設備、工作面回撤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示例_第2頁
煤礦風險點臺賬、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新工作面、新設備、工作面回撤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示例_第3頁
煤礦風險點臺賬、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新工作面、新設備、工作面回撤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示例_第4頁
煤礦風險點臺賬、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新工作面、新設備、工作面回撤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錄A(資料性附錄)風險點臺賬A. 1風險點臺賬煤礦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原那么,排查風險點,形成風險點臺賬,例如如下:表A. 1XX煤礦風險點臺賬注1:風險點劃分與排查見5. 1。序號風險點名稱風險類型排查日期解除日期管控單位12注2:風險類型見5. 2。注3:管控單位:風險點的管理責任單位。注4:解除日期:解除后填寫。炸性環(huán)境 第2局部:由隔爆外殼“d”保護的設備(GB 3836.2)、爆炸性環(huán)境 第4部 分:由本質安全型“i”保護的設備(GB 3836.4)、爆炸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 (GB 5005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254)。設備概況從使用環(huán)境

2、條件、基本性能參數進行表達。設備結構和工作原理2. 4. 1工作原理D. 2. 4. 2總體結構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采用工作任務分析法和風險矩陣法對架空乘人裝置安裝、使用、維護、保養(yǎng)進行危險源 辨識和風險評估。風險矩陣法是用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與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乘積來衡量風險的 大小,其計算公式是:風險值D= pXC, p表示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C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 損失。依據風險取值結果,將危險源分為重大風險(I級)、較大風險(II級)、一般風險 (HI級)、低風險(IV級),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在煤礦采掘工程平面圖中標 識,形成煤礦安全風險四色圖。風險矩陣參見圖D.1。危險源辨識結果見表

3、D. 1。表D.1工作任務危險源辨識結果工作任務風險描述風險類型后果及影響風險評估可能性嚴重程度風險值風險等級風險矩陣一般風險!較大風險!重大風險有效類別賦值根失(田級)(n級)(I級)人員傷恚程度及范圍由千傷害估算的根失一 低風險(IV如-61218243036 A6多人死亡500萬以上51015202530B5一人死亡100萬到500萬之間4812162024C4多人受產重傷害4萬到100萬369121518D3一人受產重傷害1萬到4萬24681012E2一人受到傷害,需急救; 或多人受輕微傷害2000到1萬123456F1一人受輕微傷害0 到 200。LKJIHG有效類別123456賦值

4、風險值風險等級說明不可能很少低可能可能發(fā)生能發(fā)生有時發(fā)生發(fā)生的可能性3036I級重大風險估計從不 發(fā)生10年以上可 能發(fā)生一次10年內可 能發(fā)生一 次5年內可能 發(fā)生一次每年可能 發(fā)生一次1年內能發(fā) 生10次或 以上發(fā)生可能性的第 量(發(fā)生頻率)1825n級較大風險916皿級一般風險1/100年1/40 年10年1/5年1/1年310/1 年發(fā)生頻率量化18IV級低風險圖C. 1風險矩陣圖采用故障模型與影響分析,對架空乘人裝置各部件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風險分 析包含三個因素:故障發(fā)生的可能性P、影響的嚴重度S和失效模式的可探測度D,即風險程 度R二PXSXD。依據風險取值結果,將風險分為

5、4個等級,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風險取值參見 表D.3。辨識評估結果見表D. 2。表D. 2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系統(tǒng)設備或 部件故障形 式故障原 因對部件 本身的 影響對設備 的影響對系統(tǒng) 的影響風險評估故障可 能性后果嚴 重性可探測 度風險等 級表D.3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風險取值表R值風險等級故障可能性P值后果嚴重度S值可探測度D值2300重大風險肯定發(fā)生0.9設備報廢或 人員死亡100缺乏技術和 手段100200-300較大風險極有可能0.7設備損壞,系統(tǒng)中斷8h以上80昂貴或不能 直接檢測8050200一般風險有可能0.5設備損壞, 系統(tǒng)中斷4h以上50檢測復雜, 時間長50W5

6、0低風險可能,很少0.3設備故障,系統(tǒng)短暫停 止10容易檢測10極不可能0. 1設備故障,可繼續(xù)運行1檢查即可發(fā) 現(xiàn)1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針對上述工作任務中的安全風險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情況見表D. 4。表D.4工作任務中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情況工作任務風險描述管控措施轉化應用情況針對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情況見表D. 5。表D.5設備設施風險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情況系統(tǒng)名稱設備或部件故障形式現(xiàn)有檢修維護措施轉化應用情況附錄E(資料性附錄)工作面回撤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例如1封面XX煤礦XX工作面回撤(高危作業(yè)前)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XX年XX月XX

7、日E.2正文E. 2.1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按照年度采掘計劃,XX工作面已推進到距離停采線200nl位置,為安全開展工作面回撤工 作,煤礦組織開展了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煤礦組建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成員如下:組長:XXX (生產副礦長)成員:XXX、XXX、XXX (機電副礦長、安全副礦長、安全副總工程師、采掘副總工程師、 生產技術科科長、機電科科長、安健環(huán)科副科長、綜放隊隊長及綜放隊相關人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范圍本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覆蓋了與XX工作回撤相關的作業(yè)任務、設備設施和作業(yè)場所相關 的危險源。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前,相關人員收集了與工作面相關的以下資料和信息:.工作面設計和作業(yè)規(guī)程等。

8、.工作面設備清單。工作面概況E. 2. 3. 1煤層情況E. 2. 3. 2地質情況E. 2. 3. 3工作面位置主要工作任務及相關信息XX工作面回撤主要工作任務包括:回撤準備、安裝回撤設備、撤除并運輸設備、回撤設 備清單等。具體編寫的時候應具體表達。危險源辨識針對作業(yè)場所、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已經在工作面設計前完成。本次風險評 估,是針對工作面回撤工作任務中存在的風險?;爻饭ぷ魑kU源辨識見表E.1。表E. 1回撤工作危險源辨識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任務危險源風險描述事件類型后果及影響回撤準備安裝回撤設備撤除并運輸設備采用作業(yè)條件危險性分析法。風險分析包含三個評價因素: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L、事

9、故 產生的后果C和暴露危險條件的頻繁程度E。風險評價采用公式D = LXEXC來計算風險大小。 對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L、人體暴露在危險環(huán)境中的頻繁程度E、一旦發(fā)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 果C分別分為假設干等級,并賦予相應分值。風險程度D為三者的乘積,亦分為假設干等級(參見 表B.3) o針對某種特定的作業(yè)條件,恰中選取L、E、C的值,根據相乘后的積確定風險程度 D的級別。安全風險評估結果見表E. 2。表E.2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工作任務危險源風險描述風險分析后果及影 響風險評估LECD回撤準備安裝回撤 設備撤除并運 輸設備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情況針對上述工作任務中的安全風險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

10、情況見表E. 3。表E.3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轉化應用情況危險源風險描述管控措施轉化應用情況附錄B(資料性附錄)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例如. 1 封面XX煤礦XX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XX年XX月XX日.2評估簽字表表B. 1 XX煤礦XX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簽字表序號姓名單位(部門)簽字B.3正文為了有效管控XX煤礦重大安全風險,進一步明確XX煤礦XX年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現(xiàn)安 全生產,按照XX煤礦XX年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安排,XX月XX日至XX月XX日由煤礦礦長組織開展 了XX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當天無帶班及其他重要任務的各分管礦領導、副總工程師 及相關部門和區(qū)隊人員參加了本次安全風

11、險辨識評估。B. 3. 1組織機構為了做好XX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XX煤礦成立了安全風險辨識評估領導小組,下 設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辦公室,并設置了4個專業(yè)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a)安全風險辨識評估領導小組組 長:XXX (礦長)副 組 長:XXX、XXX、XXX (各分管礦領導)成 員:XXX、XXX、XXX (各副總工程師和各科室、區(qū)隊負責人等相關管理人員) 職責:(1)收集與XX煤礦XX年生產經營任務相關的資料和信息;(2)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3)制定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并轉化應用;(4)編制XX煤礦XX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和XX煤礦XX年度重大安全風險管 控方案。b

12、)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辦公室設在安監(jiān)科,辦公室主任由XXX (安全副礦長)兼任,負責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 的聯(lián)絡、技術指導、檢查、匯總等工作。c) “一通三防”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組長:XXX (總工程師)副組長:XXX (通風副總工程師)成 員:XXX、XXX、XXX (通風科、通風隊、鉆探隊、綜采隊、掘進隊等相關管理人員) 職責:負責“一通三防”專業(yè)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相關工作。d)采掘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組長:XXX (生產副礦長)副組長:XXX (生產副總工程師)成 員:XXX、XXX、XXX (生產技術科、綜采隊、掘進隊、巷修隊等相關管理人員) 職責:負責采掘專業(yè)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相關工作

13、。e)機電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組長:XXX (機電副礦長)副組長:XXX (機電副總工程師)成 員:XXX、XXX、XXX (機電科、機電隊、皮帶隊、綜采隊、掘進隊等相關管理人員)職 責:負責機電專業(yè)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相關工作。f)地測防治水與沖擊地壓防治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組長:XXX (總工程師)副組長:XXX (地測副總工程師)成 員:XXX、XXX、XXX (地測科、防突辦、鉆探隊、綜采隊、掘進隊等相關管理人員)職 責:負責地測防治水與沖擊地壓防治專業(yè)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相關工作。B. 3.2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范圍本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覆蓋煤礦的所有區(qū)域,包含煤礦地面、井下的所有生產系統(tǒng)、建 (

14、構)筑物和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前,收集以下相關資料和信息:(1)煤礦水、火、瓦斯、煤塵、頂板、沖擊地壓等主要災害及事故信息;(2)煤礦采煤、掘進、主運輸、輔助運輸、供電、供水、壓風、通風、瓦斯抽采、排 水、防塵等生產系統(tǒng)的相關信息;(3)地質地形資料;(4)煤礦相關圖紙資料等。B.3. 3煤礦基本信息3. 3. 1 概況3. 3. 2 煤層B. 3.4礦井主要災害B. 3. 4. 1 瓦斯B. 3. 4. B. 3. 4. 2B. 3. 4. 2煤塵B. 3. 4. 2煤塵B. 3. 4. 3B. 3. 4. 3B. 3. 4. 4B. 3. 4. 3B. 3. 4. 4礦井生產系統(tǒng)B.

15、 3. 5. 1B. 3. 5. 1礦井開拓方式及開采布局B. 3. 5. 1礦井開拓方式及開采布局B. 3. 5. 2B. 3. 5. 2米掘系統(tǒng)B. 3. 5. 2米掘系統(tǒng)B. 3. 5. 3B. 3. 5. 3通風系統(tǒng)B. 3. 5.4提升運輸系統(tǒng)B. 3. 5. 5B. 3. 5. 3通風系統(tǒng)B. 3. 5.4提升運輸系統(tǒng)B. 3. 5. 5輔助運輸系統(tǒng)B. 3. 5. 6B. 3. 5. 6供電系統(tǒng)B. 3. 5. 6供電系統(tǒng)B. 3. 5. 7B. 3. 5. 7排水系統(tǒng)B. 3. 5. 7排水系統(tǒng)B. 3. 5.8B. 3. 5.8防滅火系統(tǒng)瓦斯抽采系統(tǒng)B. 3. 5. 10安全

16、避險六大系統(tǒng)B. 3. 5.8防滅火系統(tǒng)瓦斯抽采系統(tǒng)B. 3. 5. 10安全避險六大系統(tǒng)B. 3. 5. 11沖擊地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B. 3.6安全風險辨識通過對礦井主要災害信息、生產系統(tǒng)等進行分析,共辨識出XX條安全風險(分瓦斯、粉 塵、火、水、頂板、沖擊地壓、提升運輸等分別列出)。B. 3.7安全風險分析對應安全風險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逐條進行安全風險分析。3. 8風險評估采用作業(yè)條件危險性分析法。風險分析包含三個評價因素: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L、事故 產生的后果C和暴露在危險條件中的頻繁程度E。風險評價采用公式D = LXEXC來計算風險 大小。將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L、人體暴露在危險條件中的頻繁程度E

17、、一旦發(fā)生事故會造成的 損失后果C分別分為假設干等級,并賦予一定的相應分值。風險程度D為三者的乘積,亦分為假設 干等級(參見B.3)。針對某種特定的作業(yè)條件,恰中選取L、E、C的值,根據相乘后的積確 定風險程度D的級別。通過對辨識出的XX項風險進行評估,確定重大風險XX項、較大風險XX項、一般風險XX項、 低風險XX項,詳見表B.2。表B. 2風險評估表表B.3作業(yè)條件危險性分析取值表危險源風險描述風險評估LECD風險等級事故發(fā)生 可能性分值暴露于危 險環(huán)境的 頻繁程度分值事故后果分值危險程度分值風險 等級完全可以 預料10連續(xù)暴露1010人以上 死亡100極其危 險,不能 繼續(xù)作業(yè)2320重

18、大風險相當可能6每天工作 時間內暴 露639人死 亡40高度危 險,要立 即整改160320較大 風險可能,但 不經常3每周一次 或偶然暴 露312人死 亡15顯著危 險,需要 整改70 160一般 風險可能性 小,完全 意外1每月一次 暴露2重大、致 殘7一般危 險,需要 注意20 70低風險很不口 J 能,可以0.5每年幾次 暴露1輕傷3稍有危 險,可以20低風險設想接受極不可能0.2非常罕見 暴露0.5引人注意1實際不可 能0. 1煤礦重大風險清單通過安全風險評估確定的煤礦重大安全風險見表B. 4o表B.4 XX煤礦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危險源風險清單B.3. 10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應用情況年

19、度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應用情況見附錄H。附錄c(資料性附錄)新工作面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例如C. 1 封面XX煤礦XX工作面(新工作面) 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XX年XX月XX日C. 2正文2.1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小組按照采掘接續(xù)計劃,XX煤礦XX年計劃開采XX工作面。為了確保XX工作面掘進、開采過程 中的安全生產,在XX工作面設計前,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部門參加,成立了安全風險辨識 評估小組。組 長:XXX (總工程師)副組長:XXX (采掘副總)、XXX (通風副總)主要成員:XXX、XXX、XXX (技術科科長、技術科采掘主管、技術科“一通三防”主管、 技術科地測防治水主管、機電科

20、科長、機電隊隊長、掘進隊隊長、采煤隊隊長、采煤隊技術 員等相關人員)職責:(1)收集與新工作面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相關的資料和信息。(2)開展新工作面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3)制定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并轉化應用。(4)補充年度風險清單及管控方案。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范圍本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覆蓋了與XX工作面相關的井上和井下所有區(qū)域、自然災害、相關 生產系統(tǒng)。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前,相關人員收集了與新工作面相關的以下資料和信息:(1)地質地形資料。(2)自然災害情況。(3)相鄰采區(qū)和工作面的情況。(4)工作面設計。工作面概況2. 3. 1工作面參數2. 3. 2井上下位置和四鄰關系C. 2. 3. 3煤層賦存及頂底板情況C. 2. 3.4地質構造C. 2. 3. 5水文地質C. 2. 3. 6 瓦斯C. 2. 3. 7煤塵和自然發(fā)火情況C. 2. 3. 8 沖擊地壓安全風險辨識通過對新工作面可能涉及的主要災害信息、生產系統(tǒng)等進行分析,共辨識出XX條安全風 險(分瓦斯、粉塵、火、水、頂板等分別列出)。安全風險分析對應安全風險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逐條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安全風險評估參照附錄B。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及成果應用針對上述安全風險采取管控措施,見表C.1。成果應用見見附錄H。表C.1安全風險及管控措施危險源風險描述安全風險管控措施附錄D(資料性附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