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至工業(yè)革命的藝術設計史課件_第1頁
文藝復興至工業(yè)革命的藝術設計史課件_第2頁
文藝復興至工業(yè)革命的藝術設計史課件_第3頁
文藝復興至工業(yè)革命的藝術設計史課件_第4頁
文藝復興至工業(yè)革命的藝術設計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 Renaissance art befor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esigns history Times 14c - 18c60s1古典主義時期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2一、文藝復興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從中世紀中葉起,以意大利為中心,所掀起的歐洲新文化、思想運動。大約自十四世紀持續(xù)到十六世紀,這時約當是中國的明朝。而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范圍相當廣大,包括政治、宗教、藝術、學術文化等方面。 3風格特征形式:古典寫實主義,莊重典雅。精神:人本主義,肯定現(xiàn)實世界,歌頌世俗生活。地位:藝術家與工匠分離,各門類區(qū)別開始出現(xiàn),藝術家的地位上升。4文藝復興時期藝術

2、特質 重新認識中世紀不太被重視的現(xiàn)實世界之價值 對于人類和個人的生存意義重新評估,并試著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現(xiàn)實的世界,再加以判斷。- 尊重科學與強烈的人文主義,互相密切地結合存在。5文藝復興三杰拉斐爾達芬奇米開朗基羅6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開始著手從人的塵世美與真的方面來表現(xiàn)人,創(chuàng)作了富有立體感和塵世堅定信念的雕塑。哥特式人物形象說明了人渴望天國的完美,而文藝復興則展示了在做人的完美之中的天國形象。 7一個英俊的小伙子,僅戴著一頂佛羅倫薩小帽,以漫不經心的優(yōu)雅姿態(tài)望著敵人的頭顱。這里是新型的人的形象,他十分自信,不受習俗束縛,喜歡擺出優(yōu)越者的姿態(tài)。這也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最有說服

3、力的形象,他把自己看成一個受他控制的世界的中心,個性的自由就是他的最高目標。 8哀悼基督9哀悼基督10龍達尼尼的哀悼基督11勝利12巴庫斯 13美第奇 14美第奇家族的家廟(米開朗基羅)15梵帝岡教堂內景(米開朗基羅壁畫)16米開朗基羅作品17 文藝復興建筑最明顯的特征是揚棄了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筑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持續(xù)了幾百年的哥特式風格受到人文思想的強烈沖擊,在建筑的形式設計和室內的裝飾設計上,都產生了一系列變化。 共同特征:設計者運用數學比例關系來研究建筑,空間充滿生活氣息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18佛羅倫薩大教堂(花之圣母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羅倫

4、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瑰寶。佛羅倫薩打攪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了政權后,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型制很有獨創(chuàng)性,雖然大體還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會的禁制,把東部歌壇設計成近似集中式的,預計用穹頂。15世紀初,布魯內列斯基著手設計穹頂。192021圣 彼 得 大 教 堂 穹 頂22圣彼得大教堂23馬丹別墅拉斐爾24文藝復興時期陶工藝 陶制品的低廉迎合了市民需求,地位得到重視。首先在意大利發(fā)展,進而影響到歐洲諸地。代表: 意大利的馬略卡式陶器 法國的田園風格陶器 德國的哈夫拉式陶器25馬略卡式陶器 西班牙瓦倫西亞馬略卡意大利工藝:先成型素燒,然后施白色陶衣,干后繪飾,再

5、二次燒成。內容:早期圖案化的紋樣 晚期以寫實手法表現(xiàn)神話或日常生活26動物紋陶壺27田園風格陶器 代表人物:伯爾拉爾巴利希(13351590)裝飾手法:以浮雕代替了繪畫常見題材:魚、昆蟲、蝦、蛇和蜥蜴,手法寫實,趣味奇特。 28田園風格陶器29威尼斯玻璃工藝意大利的玻璃生產中心,全面繼承了歐洲傳統(tǒng)玻璃工藝精華,并受伊斯蘭玻璃工藝影響。以“穆拉諾式玻璃器”著稱。穆拉諾(Murano)是一個受到威尼斯共和國庇護的島嶼。 30威尼斯玻璃工藝特征早期琺瑯彩繪中期完全透明玻璃出現(xiàn)晚期嵌線玻璃(Vetro a fili)、嵌網玻璃(Vetro a reticello)、冰紋玻璃、威尼斯式玻璃器(Facon

6、 de Venise)31啤酒玻璃杯32弗朗索瓦一世鹽罐33文藝復興時期金屬工藝 文藝復興時期金屬工藝也取得了顯著的藝術成就。眾多藝術大師曾涉足金工行業(yè):建筑家勃魯涅列斯柯、雕刻家吉貝爾蒂以及畫家丟勒。 34文藝復興時期染織工藝 以織錦較為出色,無論是制作工藝,還是圖案設計都受到了東方藝術的影響。裝飾題材上有宗教神話故事、中世紀的騎士、淑女以及各種花卉圖案等,手法寫實。 35人物紋織毯36文藝復興時期家具工藝 文藝復興風格的家具最早興盛于15世紀后半期的意大利,隨后很快風靡法、英、德等國。文藝復興時期家具工藝大大推動了西方家具的造型設計、制作工藝和裝飾手法的進步。37胡桃木柜子許多新的裝飾技巧

7、被引進意大利,特別是用在較重要的家具上。有支架的桌子,椅子和鏡子常以鍍金作裝飾。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鍍金工當時已掌握了一種特殊的工藝,他們將金箔鋪在紅底上,并將突出部分擦得锃亮。大箱子的前面有部分涂金,以與胡桃木或者櫻桃木的暖色調形成漂亮的對比。38逐漸地,餐具柜的結構變得更封閉,并且分為二層,因此它有時被稱作“二層架衣櫥”。上部分比下部分小,并后縮以便突出二層結構。在17世紀,上下部分趨于同樣寬,完全變成了一個衣柜。 16世紀后期的衣柜上有大量風格主義的古典裝飾雕刻;有時則用大理石、珍貴木材或象牙鑲嵌板,顯得更加華麗。39世在楠薩奇的宮殿的裝飾中,流行著一種采用多種彩色木頭構成的類似亭子、頂上

8、有尖塔的建筑圖形,這種建筑圖案直接裝飾在宮殿中使用的箱子前面的鑲木板上,故稱為楠薩奇箱。床的基本形式還是沿用15世紀的,它仍然由一個木框架和四個立柱組成,框架的四個角支撐著罩篷,布簾便從罩篷上垂掛下來。昂貴的織物直到16世紀中葉都是床的主要裝飾物,床本身的結構這時也日益變得華麗起來。40文藝復興時期象牙玉石工藝象牙和玉石雕刻工藝在整個歐洲十分興盛,成就前所未有。意大利玉石雕刻選料精良、做工精巧、造型典雅、裝飾華麗。德國和波蘭的象牙工藝制品也十分精美。41文藝復興時期服飾 意大利式時期特點:內衣部分地從外衣縫隙處露出,與表面華美的織錦布料形成對比,進一步襯托出美麗的布料。男裝普爾波安:工藝和服裝

9、結構三大顯著特點:一絎縫,用倒針法;二是前開;三是改變了中世紀袍服的裁剪方式。分體式女袍:外規(guī)似上下相連,腰部有接縫。德意志式時期特點:切口服裝、用裘皮作為衣領或服裝緣邊的裝飾方法切口服裝也叫雇兵步兵風格,原意是用刀、劍等亂砍、劈刺、割傷等,引伸為切口、裂縫、開衩,或開縫于衣服上的裝飾。西班牙時期特點:追求極端的奇特造型和夸張的表現(xiàn),縫制技術高超。皺領的流行:閉口式輪狀,敞口式立領,披肩式。緊身胸衣:鯨須胸衣,布納胸衣。撐裙:吊鐘式箍撐裙,環(huán)輪形箍撐裙袖子根據填料不同造型可分為:泡泡袖,羊腿袖,悍婦袖 42環(huán)狀領:環(huán)狀領是達芬奇圓形完美理念后誕生的產物,用細細的線帶將領部拉出皺褶,再配上珍珠等

10、裝飾,后來它的體積越來越大,到了凱瑟琳和瑪麗王后的時代變得極富戲劇化,后來被演變成各種形式,夸張的皺褶鋪疊在領部,華麗優(yōu)雅。高腰束胸:寬肩、細腰、圓臀的整體輪廓是文藝復興時期優(yōu)美的代名詞,這就要求束腰內衣更加緊身,腰線上移,將人體勒成沙漏形狀,這種折磨人的發(fā)明直到今天都是設計師繞不開的性感元素。4344濃艷配色:配色上的大膽嘗試是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的一大特征,由此引用到時裝上,深紅、深藍、金色、黃色、綠色都是常用的色彩,布料上以天鵝絨和彩色織錦為主流,配以奢華的圖案,人們越來越欣賞布料本身的美感。45巴洛克與羅可可時期的設計藝術一.時代背景時間 巴洛克:17世紀-18世紀上半葉羅可可:18世紀中

11、期歷史描述 巴洛克:1.路易十四,君權鼎盛; 2.社會財富迅速增加.羅可可:1.貴族階層不斷墮落; 2.啟蒙運動 3.東方藝術的影響46時代特點 巴洛克:1.君主專制確立,貴族還是統(tǒng)治階級的支柱; 2.經濟快速發(fā)展,資產階級與貴族既斗爭也聯(lián)合. 3.手工作坊集中合并,成為“皇家工廠”。羅可可:1.貴族階層輝煌不再,日漸奢靡; 2.理性、世俗的時代,追求輕浮的快感; 3.海上貿易繁榮;向往東方; 4.女寵弄權。發(fā)生地點:發(fā)源于意大利,中心在法國,輻射全歐洲47藝術特點 巴洛克:輝煌豪華,莊重典雅,富有激情和變化,追求空間感和立體感,具有藝術的綜合性。羅可可:更加強調曲線,自然主義,發(fā)展非對稱構圖

12、,輕快優(yōu)雅,豪華艷麗,女性風格。48二.繪畫藝術巴洛克:1.立足于自由主義之上,激情奔放,雄偉豪邁, 2.構圖、色彩豪壯華麗富變化、明暗的陰暗對比深刻 、線條極盡曲折,使人有極度夸張之感。 圭多雷尼,誘拐,1620-1621年柯爾托,劫奪薩賓婦女,1629年49柯爾托納,巴爾貝利家族的勝利,1633-1639年凡代克,瑪麗女王和哈德遜爵士,1633年50羅可可:表現(xiàn)無拘無束地盡情戲耍的樂趣,擺脫一切思索而獲得感官快樂的樂趣,以及超脫塵世,輕佻的快感。51弗朗索瓦布歇,蓬巴杜夫人,1756年弗拉戈納爾,秋千,1768年52莫里斯康坦德拉土爾.蓬巴杜夫人像弗朗索瓦布歇,梳妝的維納斯,1751年53

13、弗朗索瓦布歇,有中國人的風景,1742年54二.建筑藝術,室內裝飾巴洛克:1.外形自由奔放,曲線造型,追求動態(tài)和變化; 2.格調艷麗,世俗情趣,融合繪畫、雕塑于一體。55羅可可:排斥宏大的宮殿和教堂,轉向輕結構的花園式府邸建筑。室內裝飾更為繁瑣和奢侈,更具有享樂主義。 更講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復多變的曲線和裝飾性的繪畫布滿壁面,甚至利用鏡子或燭臺等使室內空間變得更為豐富,喜歡用舶來品裝飾室內。 5657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筑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筑,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

14、可可風格。58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 “ 法蘭西式 ” 的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別具匠心,使人看后頓覺美不勝收。而建筑群周邊園林亦是世界著名。它與中國古典和皇家園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極其講究對稱和幾何圖形化。5960三.木工藝(家具)巴洛克1.荷蘭:產生比較早。受中國風影響,對中國式家具彎腿形式的摹仿。裝飾以雕刻和渦卷,標志著巴洛克家具風格的確立。單純,嚴謹,在細部裝飾上有豐富華麗的效果。612.法國:路易十四時期(17世紀) “豪華型家具”裝飾紋樣:爵床葉形、槲樹、橡樹獅、羊王家標記路易十四的文字組合裝飾手法:包銅、鑲嵌、人體浮雕、青銅鑄像成就:更多地表現(xiàn)了宮廷工藝美術

15、豪華繁縟的某些特點。在設計或制作工藝方面都是極為卓越的,并具有一定的影響。代表人物:安德列夏路布爾1642年1732623.英國:a.受荷蘭影響的在民間流行的風格素樸的胡桃木家具 b.受法國影響的具有奢華精美風格的宮廷珍木家具 c.民族風格的花鳥紋貼木技術和鑲嵌細工 d.受中國影響的漆繪和雕花家具(18世紀初期)63羅可可1.法國:A.攝政王時期:過渡時期。優(yōu)美動感中不失嚴謹。 B.路易十五時期:風格成熟。642.英國:初期:受法國羅可可式家具的強烈影響 后期:已帶有莊重典雅的新古典主義的意蘊代表人物:托馬斯奇彭代爾(Thomas Chippendale,1718年1779年)653.德國:受法國影響甚重,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地方色彩突出,質樸,高大,敦厚。 66四.染織工藝巴洛克 路易十四宰相戈貝爾于1662年成立宮廷性質的“戈貝爾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