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_第1頁
三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_第2頁
三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_第3頁
三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_第4頁
三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ICS13.220.01C 80備案號:DB44廣東省地方標準DB 44/ T XXXXX2015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ealing with fire safety of small stall,workshop and entertainment site2015 - XX - XX發(fā)布2015 - XX - XX實施廣東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發(fā)布6 / 8前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的規(guī)則編制。本標準由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提出。本標準由廣東省消防標準技術(shù)委員會(GD/TC77)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

2、: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佛山市公安消防支隊、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羅云慶、肖蓉、洪聲隆、馮凱、彭朝陽、顧維鑫、張文海、嚴洪、陳如生、 黃紹偉、鄭俊梅、張宏。 本標準為首次發(fā)布。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shù)要求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以下簡稱“三小”場所)的限定條件,并提出了“三小”場所的基本規(guī)定、防火分隔及安全疏散、火災報警設備及滅火設施、火災危險源控制和經(jīng)營者職責等消防安全技術(shù)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因歷史遺留問題,尚未完善國土、規(guī)劃或建設手續(xù)導致未能依法辦理消防行政許可或備案,但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利用其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的建筑中“三小”場所的消防安

3、全整治。本標準不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的防火設計。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20517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GB 21976.1 建筑火災逃生避難器材 第1部分:配備指南GB 50016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116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 50140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 50222 建筑內(nèi)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354 建筑內(nèi)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974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shù)規(guī)范CECS

4、219 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應用技術(shù)規(guī)程3 術(shù)語和定義GB/T 14107、GB/T 5008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小檔口 small stall建筑面積在300m2以下具有銷售、服務性質(zhì)的商店、營業(yè)性的飲食店、汽車摩托車修理店、洗衣店、電器維修店、美容美發(fā)店(院)等場所。 3.2 小作坊 small workshop建筑高度不超過24m,且每層建筑面積在250m2以下,具有加工、生產(chǎn)、制造性質(zhì),火災危險性為丙、丁、戊類的場所(含配套的倉庫、辦公、值班住宿等場所)。3.3 小娛樂場所 small entertainment site 建筑面積在200m2以下的具有休

5、閑、娛樂功能的酒吧、茶藝館、沐足屋、棋牌室(含麻將房)、桌球室等場所。4 基本規(guī)定4.1 “三小”場所嚴禁設置在下列建筑內(nèi):a) 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chǎn)、儲存、經(jīng)營的建筑;b) 地下、半地下建筑。4.2 除火災危險性為丁、戊類的小作坊外,“三小”場所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當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時,層數(shù)不應超過2層。4.3 火災危險性為丁、戊類的小作坊,當采用四級耐火等級建筑時,層數(shù)不應超過1層。4.4 “三小”場所內(nèi)不應設置住宿場所,如確需設置時,住宿與非住宿部分之間的防火分隔及安全疏散應滿足本標準第5.1條的要求。4.5 “三小”場所所在建筑物與相鄰建筑物(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建筑除外)

6、之間防火間距不符合GB 50016要求的,應采用不低于2h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墻或?qū)嶓w磚墻分隔。因采光需要在墻上開窗的,窗口應錯開設置,最近邊緣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4.6 “三小”場所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并應確保人員在火災時易于從內(nèi)部打開。4.7 未設置住宿場所的“三小”場所,在首層設置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確有困難而需采用卷簾門、推拉門的,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期間必須保持開啟狀態(tài)。4.8 “三小”場所確需安排值守人員時,值班室的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a) 值守人員不應超過1人;b) 設在首層靠外墻處,并設置可開啟外窗;c) 與其它生產(chǎn)儲存經(jīng)營部分之間采用不低于2h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隔墻

7、或?qū)嶓w磚墻分隔,房門應為防火防煙性能良好的不燃燒體門。4.9 “三小”場所的疏散樓梯宜通至屋頂平臺,平時需鎖閉的,應采用推閂式門鎖。4.10 “三小”場所室外廣告牌、遮陽棚等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整理,且不應影響防排煙、輔助疏散設施的使用、消防車的通行以及滅火救援行動。5 防火分隔及安全疏散5.1 在“三小”場所中設置住宿場所應符合以下要求。5.1.1住宿與非住宿部分之間應采用混凝土樓板、不小于2h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隔墻或?qū)嶓w磚墻分隔并砌筑至樓板底部,確需開口連通,應采用甲級防火門。5.1.2在單層建筑中,住宿與非住宿部分應滿足5.1.1中要求的防火分隔條件,并分別設置直通室外的疏散出口。5.1

8、.3在多層建筑中,住宿與非住宿部分滿足5.1.1中規(guī)定的防火分隔條件,并滿足以下條件的,住宿場所可設置在任意樓層:a) 住宿場所設有單獨的疏散樓梯或與其他場所共用室外疏散樓梯;b) 與其他場所共用室外疏散樓梯時,住宿場所同層不應設置生產(chǎn)經(jīng)營儲存功能;c) 疏散樓梯通向上人平屋面的。5.1.4在多層建筑中,住宿與非住宿部分無法滿足5.1.1中規(guī)定的防火分隔條件和5.1.3規(guī)定的疏散條件時,住宿場所應設置在車間、倉庫、辦公以下的樓層,且只設置在首層或二層,所有通向樓梯間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或帶閉門器的防火防煙性能良好的不燃燒體門。除樓梯間的疏散門外,樓梯間的內(nèi)墻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5.2 小作坊

9、內(nèi)確需設置家庭住宿場所,應符合5.1條規(guī)定的防火分隔和疏散條件,如設置單獨的疏散樓梯或與其他場所共用室外疏散樓梯有困難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a) 設置家庭住宿場所不得超過1戶;b) 家庭住宿場所與其它部位之間應采用混凝土樓板、不小于2h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隔墻或?qū)嶓w磚墻分隔;c) 所有通向疏散樓梯間的門應為自行關(guān)閉的乙級防火門;d) 疏散樓梯應通向上人平屋面。5.3 疏散樓梯在首層應采用實體磚墻與其他部位分隔并直通室外。確有困難的,樓梯間應在首層或首層通往二層的樓梯平臺處采用實體磚墻和乙級防火門分隔,在樓梯出口設置寬度不小于1.5m的通道直通室外并應有明顯標識。5.4 2層以上的小娛樂場所應設封

10、閉樓梯間,每層不應少于2個安全出口。5.5 住宿場所內(nèi)的隔墻應砌筑至樓板底部,房間內(nèi)不應設置供人員住宿的夾層或閣樓,且房間應靠外墻,能自然通風采光。5.6 生產(chǎn)、經(jīng)營用的電梯井、管道井,與住宿場所之間應采用不低于1h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隔墻分隔。5.7 外窗、陽臺已經(jīng)設置金屬柵欄或防盜網(wǎng)的,應在每層不同方向至少設置2個長寬凈尺寸不小于1m、0.8m且向外開啟的緊急逃生口,逃生口下沿距離室內(nèi)地面不應大于1.2m,2層以上(含2層)的緊急逃生口每層至少設置1個逃生緩降器、或1部消防逃生梯、或1部輔助爬梯等輔助疏散逃生設施。緊急逃生口應有明顯標志,并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nèi)部易于打開。

11、6 火災報警設備和滅火設施6.1設置值班室、住宿場所以及其它建筑面積超過20m2的“三小”場所應設置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應符合GB 20517、GB 50116的規(guī)定。6.2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應安裝在疏散走道、住房、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房間、疏散樓梯的頂部。6.3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聲壓級應高于80db且高于背景噪聲的15db,且應確保住宿部分的人員能收聽到火災警報音響信號。6.4 使用電池供電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應定期更換電池。6.5 同一建筑物內(nèi)設置住宿場所的制衣制鞋電子玩具等小作坊、汽車摩托車修理店、小娛樂場所應設置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并應符合CECS 219

12、的規(guī)定。6.6 同一建筑物內(nèi)設置住宿場所的制衣制鞋電子玩具等小作坊、汽車摩托車修理店、小娛樂場所應配備消防卷盤或簡易消防水龍。6.7 “三小”場所應配置滅火器、消防應急照明。小檔口、小娛樂場所以及火災危險性為丙類的小作坊應按建筑面積每75m2配備4kg ABC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每個配置點滅火器數(shù)量不得少于2具,建筑面積不足75m2的按75m2配備。6.8 “三小”場所集中(行政村、社區(qū)內(nèi)“三小”場所達到100家以上)的地區(qū),當市政消防供水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利用天然水源或設置室外消防水池,有效容量不應小于200m3,消防水池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并應設消防車取水口或取水井,吸水高度不應大于

13、6m。6.9 “三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中可推廣使用無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電氣火災監(jiān)控設備等新型消防技術(shù)、設備。7 火災危險源控制7.1“三小”場所內(nèi)不應存放使用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物品及火災危險性為丙類的液體。廚房、浴室確需存放、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存放裝載量為15kg的氣瓶不得超過2個,廚房、浴室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設置自然排風窗。7.2 “三小”場所的吊頂、墻面及其龍骨應采用不燃、難燃材料裝修。7.3 “三小”場所配電線路敷設方式應按照GB 50016執(zhí)行。7.4 “三小”場所電器設備使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a) 不應超負荷使用; b) 不應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 c) 電熱爐、電加

14、熱器、電暖器、電飯鍋、電熨斗、電熱毯等電熱器具使用后應采取拔出電源插銷等切斷電源的措施; d) 用電設備長時間使用時,應觀察設備、器具的溫度,及時冷卻降溫; e) 對產(chǎn)生高溫或使用明火的設備,應限制周圍可燃物,使用期間設專人監(jiān)護。7.5 電動車應使用匹配的適配器充電,且宜在室外停放和充電,當停放在室內(nèi)時不得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部位。7.6 “三小”場所應安裝防火型漏電開關(guān)。8 經(jīng)營者職責 “三小”場所經(jīng)營者必須履行以下管理職責: a) 必須簽署防火自律公約; b) 應每日開展防火檢查,重點檢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設施和器材,以及用火用電用氣、可燃物等安全情況;發(fā)生火災時應組織室內(nèi)人員及時疏散; c) 應對員工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員工應知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滅火器材的位置;應會報火警、會逃生自救、會使用滅火器材; d) 定期進行消防設施、器材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好有效。9 其它9.1 “三小”場所中滅火器的配置應符合GB 50140的規(guī)定,消防應急照明的設置應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