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及克教學設計_第1頁
千克及克教學設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千克與克的認識本課知識點在本單元教材知識體系中的空間位置“千克和克的認識是市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數(shù)與代數(shù)中的內容。本單元共安排三課時。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感受物品有輕重之分。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幫助學生建立1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能運用秤和天平正確地稱出物體的質量。會進展單位之間的聚化,掌握1千克=1000克,能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種形式的練習活動,進一步穩(wěn)固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學生的學習根底與認知能力“千克和克的認識這一課是學生學習了長度及計量單位之后對量的認識的進一步拓展,是從直觀具體

2、向抽象的開展。設計思想:本課設計力求表達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要嚴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根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學生通過數(shù)學學習,形成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如比擬、比照的方法;介紹數(shù)學史料,使學生了解數(shù)學知識的產生與開展首先源于人類生活的需要,體會數(shù)學在人類開展歷史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設置問題情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階段量與計量包括:長度、面積、體積、質量、貨幣和時間。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及其計量單位。本學期教學內容是學習質量及計量單位,這是對量與計量認識的進

3、一步拓展。學生對質量有初步的感知,知道物體有輕重之分。本課在學生這種生活認知的根底上,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通過掂一掂,稱一稱,估一估等實踐活動理解什么是質量,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第1課時一、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初步建立1千克、1克的觀念難點:對物品的估測。三、媒體準備:課件、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

4、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四、教學過程:千克與克的認識設計思路:認識重量單位“克與“千克,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雖然在生活中他們接觸過重量問題,但對重量單位還缺乏認識,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所以在讓學生學習這局部知識時整個教學過程以“體驗貫穿始終。讓學生親自操作,在估一估、稱一稱活動中,建立千克和克的初步認識。在學習新課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和2袋精鹽,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在穩(wěn)固反應過程中,重視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區(qū)分克與千克。整節(jié)課呈現(xiàn)出“根據(jù)經歷估一估用

5、秤稱一稱再掂一掂的教學思路,成功的演繹了“知識在于建構的理念。【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質量單位“千克、“克的含義,感受“1千克、“1克質量的物體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會進展簡單的單位間的化聚;2培養(yǎng)學生估測物體質量的意識與能力;3激發(fā)學生關注周圍物體質量的興趣?!窘虒W重點】感受“1千克、“1克質量的物體有多重?!窘虒W難點】理解并掌握質量單位“千克、“克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引入1直觀感受一樣物體的重量與質量間的關系天氣真熱,我們先喝杯橙汁吧。倒入一多一少你要哪杯.你認為兩個杯中的橙汁一樣重嗎.你是怎樣想的.小結:同時掂橙汁多感覺比擬重它的質量就多;橙汁少感覺比擬輕它的質量就少。

6、3引進質量單位的意義要想知道這杯橙汁多比這杯的質量“多多少.或這杯橙汁少比這杯的質量“少多少.靠“掂的方法就不行了,怎么辦呢.需要有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有了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借助秤來稱一稱,小朋友們就知道物體的質量是多少了。二、整理一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千克和“克都是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千克也可以用這個符號“kg表示,它是英文單詞Kilogram的縮寫;“克也可以用這個符號“g表示,它是英文單詞Gram的縮寫。1了解物體質量的根本方法1出示1袋鹽和2分硬幣。1袋鹽的質量是多少.1枚2分硬幣的質量約是多少.方法1:觀察物體包裝上的標注。設問:凈含量1kg表示誰的質量呢.明確:凈含量1

7、kg表示包裝袋里鹽的質量是1kg。方法2:用秤稱一稱還有的小朋友說:可以用秤稱一稱。問題:要知道鹽的質量,用哪種秤適宜,選擇什么質量單位.要知道硬幣的質量,用哪種秤適宜,選擇什么質量單位.2指導使用稱量物體質量的常用工具1指導使用盤秤。這是盤秤,使用時先要觀察:第一:這臺秤的質量單位是什么.第二:這臺秤最多能稱量質量是多少的物體.觀察:這臺秤的質量單位千克。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針指向2時,表示2千克10千克就是這臺秤所能稱量的最多質量。稱鹽驗證質量2指導使用天平這是天平,小朋友們在使用時要注意兩點:第一:左托盤中放被稱量的物體,右托盤用鑷子加減砝碼;第二:天平平衡,說明兩邊物體的質量

8、相等,我們根據(jù)砝碼來確定物體的質量,因為砝碼的質量是1克,所以1枚2分硬幣的質量約是1克。稱硬幣驗證質量3比照感受1千克和1克質量的物體有多重這是玲玲,她把鹽和硬幣同時放在手中掂一掂,你們猜猜,她有什么感覺.小結:1千克質量的鹽比擬重,1克質量的硬幣比擬輕。二認識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1 再次感受1千克、1克質量的物體有多重。1玲玲又稱出1克云豆,1千克云豆。2請小朋友們也像玲玲這樣,把1克和1千克的物體同時放在手中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覺.快和小朋友們一起交流。感覺:1克質量的大米比擬輕,1千克質量的大米比擬重。2提出問題“千克與“克都是質量單位,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呢.小朋友都知道:1千克=1000

9、克3檢驗關系1怎樣驗證這個關系呢.備選物體:500克淀粉,250克火腿腸,200克鯪魚,100克方便面方法1:用2個500克湊出1000克,放在盤秤上稱,質量為1千克。方法2:將兩袋淀粉放在盤秤中,再將其放入電子秤中,找到相等關系;方法3:不同的湊出1000克的方案;通過檢驗,證實了:1千克=1000克或寫成 1kg=1000g這個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1個1千克和1000個1克表示的質量相等;另一個式子又表示什么呢.兩個式子可以合寫在一起,有:1千克kg=1000克g三引導學生關注物體質量的本質屬性1體會1千克同種物體的質量與數(shù)量間的關系菜站的貨架上擺著三種大小不同的西紅柿。每個小動物買西紅柿

10、的個數(shù)是這樣的蘭兔寶寶紅兔寶寶粉兔寶寶西紅柿個58138想一想:哪個兔寶寶買的西紅柿質量最多.你是怎樣想的.細心的小朋友都知道,每個兔寶寶都買回1千克西紅柿,所以質量是相等的。為什么質量都是1千克的西紅柿個數(shù)不同.感受:都是西紅柿,個大的,每個西紅柿的質量多,1千克質量的個數(shù)就少;個小的,每個西紅柿的質量少,1千克質量的個數(shù)就多;2引導學生關注物體質量的本質屬性1下面我們一起來稱一稱小朋友們常用的、喜歡的質量是1千克、1克的物體。2比擬物體的質量請小朋友們比一比:第一層:比擬不同質量單位的物體。1克郵票比1千克畫報質量少,1千克畫報比1克郵票質量多;1千克螺母比1克云豆質量多,1克云豆比1千克

11、螺母質量少;引導概括:通過比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小結:1千克比1克質量多,1克比1千克質量少。第二層:比擬一樣質量單位的物體。比擬兩個體積有較大差異的物體:1千克螺母和1千克面包哪個質量多.提示:用處不同,顏色不同,螺母一小堆,占地方?。幻姘嫉胤酱?;可它們的質量相看來:要知道一個物體的質量,不能僅從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觀察,而要實際稱一稱。四引導學生學會估計實際物品的質量玲玲是個二年級的學生,自從學習了千克與克的認識后,她對周圍物體的質量可感興趣了1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報亭旁看到晨報報紙?zhí)貙懀荩憾嘀?小區(qū)門口看到一學生的卡通水壺水壺的特寫,泡:多重.上語文課查小學生字典字典特寫泡:多

12、重.程序:1選擇質量單位;2實物聯(lián)想;3估測質量;3實際質量小結:小朋友們要鍛煉自己的估測能力,它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很有用的一項能力。當估測物體質量時,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質量是1千克、1克的實際物體作參考,幫助你進展估測。2描述物體的質量1整體呈現(xiàn)上述物體的質量這是玲玲感興趣的物體的質量。2請你把這些質量分類;3描述物體的質量。方法:以某種1千克或1克質量的物體為依據(jù)描述物體的質量。怎樣解釋500克質量是多少呢.如:水壺相當于500個2分硬幣的質量。五穩(wěn)固練習1比一比。在里填上“>、“<或“=12克2千克21909克2000克33千克3000克2在里填上適當?shù)馁|量單位。1雪餅12橡皮

13、133方便面1004白糖5005火腿腸2506大米5怎樣思考.指導學生利用熟悉的1千克或1克質量的物體做參考,正確選擇質量單位。3怎樣能使左右平衡.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11只鵝比1只雞質量多想一想:怎樣能使左右平衡.觀察天平,天平平衡,你想到什么.解釋質量相等。3筐中1只羊與8只鵝由不平衡可知:1只羊比8只鵝質量少想一想:怎樣能使左右平衡.4筐中1只羊與7只鵝。天平平衡5一只雞重2千克,一只羊重多少千克.63只雞重2×3=6千克71只鵝重6千克86×7=42千克7只鵝重42千克,因為1只羊=7只鵝 1只羊重42千克。過渡:我們一起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與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一

14、些數(shù)學問題,強強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呢.三、實際應用1小強的早餐1杯牛奶,2片面包,1個雞蛋;問題:小強早餐要吃的這些食品的質量一共有多少克.2小強的體重芳芳卡通頭像小強小華體重22kg25kg40kg身高128cm133cm135cm胸圍56cm60cm73cm1認識表格;2理解25kg的意義3推測小芳與小華的身體質量,說明思考過程。4提出數(shù)學問題;5與標準體重相比,有什么建議。3小強的登山方案出示香山圖片,介紹香山:主峰海拔557米,路可陡了人稱“鬼見愁。暑假中,小強打算在暑假中跟他最要好的小伙伴芳芳和小華舉行一個三人的爬山比賽,看誰最先登上“鬼見愁。1要是在山上吃午餐,你會建議他們帶哪

15、些食品.2在沒有秤的情況下,你能估計出每個人要背的食品的質量有多少嗎.小朋友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和物體的質量有關的問題,相信你們會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問題,人人成為學好數(shù)學,用好數(shù)學的小小數(shù)學家。作業(yè):1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質量正好是1千克。2 統(tǒng)計你一天要喝掉多少質量的水。3 課改教材P64P66頁上的練習。作業(yè):根底:書上練習 提高:數(shù)練 五、板書設計: 千克和克1千克=1000克六:教學反思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

16、過程中,通過多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以增加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形成質量觀念;又通過計算、稱同一物體而得出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學生的猜測得到驗證,很具體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在整個新知識的教學中,學生始終懷著飽滿的熱情,積極地去探索、去體驗,主動地建構知識。第2課時一、教學目的: 1、復習穩(wěn)固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到達熟練。 2、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夠準確找出中間問題,解決兩部計算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二、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準確找出中間問題,解決兩部計算的實際問題。三、媒體準備:實物投影四、教學過程:一、導入:這

17、節(jié)課我們來完成練習十三,咱們比一比,誰審題最認真,計算最細心。全部做對的獎勵一朵小紅花。二、練習:P101-104頁1題:2題:3題:獨立讀一讀,指名讀一讀,齊讀。獨立完成,集體訂正。4題:教師注意糾錯。5題:6、7題:獨立讀一讀,指名讀一讀,齊讀。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先估一估,再秤一稱,看誰估的準。獨立完成,集體訂正。8題。9題:10題:12題意圖:通過練習,穩(wěn)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應用的能力。三、提高題:13題:一只雞重2千克,一只羊重多少千克.一只羊 7只餓一只鵝 三只雞四、知識窗:P104四、知識窗:P104五、課堂小結: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六、作業(yè)設計:基此題:數(shù)幫提高題:數(shù)幫-拓展題五、板書設計:練習十三六、課后反思:注重學生課前調研,深入挖掘概念本質.本教學設計能夠充分的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意義,體會標準的意義,計量工具是怎樣產生的,它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在此過程中注意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一、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制造認知沖突,從而挖掘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