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慶市開縣竹溪渡改橋(靈溪橋)荷載試驗檢 測 報 告重慶交通大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二一一年七月檢 測 報 告編號: CJJ-J-Q-2011-028工程項目名稱:重慶市開縣竹溪渡改橋(靈溪橋)荷載試驗 檢測地點: 試驗橋梁現場 委托單位: 重慶市開縣竹溪鎮(zhèn)人民政府 檢測類別: 委 托 檢 測 報告簽發(fā)日期: 年 月 日重慶交通大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注 意 事 項1、 檢測報告無檢測報告專用章無效;2、 檢測報告無檢測、審核、批準人簽字無效;3、 檢測報告經涂改、增刪無效;4、 復制的檢測報告,未經本中心同意并加蓋檢測報告專用章無效;5、 如對本檢測報告有異議,請在收到報告之日起十五天內向本
2、中心提出書面意見。6、 檢測報告未經本中心同意不得用作商業(yè)廣告宣傳。地 址:重慶市南岸區(qū)學府大道66號電 話62652446郵 編:400074目 錄檢 測 報 告 首 頁1一、橋梁工程概況3二、試驗依據3三、試驗目的3四、檢測內容及測試方法4五、主要檢測儀器4六、試驗橋跨、測試截面以及測點布置4七、試驗荷載5八、檢測結果8九、檢測結果分析14十、荷載試驗結論15十一、建議16十二、橋梁技術狀定況17十三、附件:現場照片19第1頁 共18頁重慶市開縣竹溪渡改橋(靈溪橋)荷載試驗檢測報告重慶交通大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檢 測 報 告 首 頁編號:CJJ-J-Q-201
3、1-028 工程項目名稱重慶市開縣竹溪渡改橋(靈溪橋)荷載試驗規(guī)格型號520m預應力簡支空心板橋,試驗橋跨為兩邊跨檢測類別委托檢測委托單位重慶市開縣竹溪鎮(zhèn)人民政府委托日期2011年6月檢測日期2011年6月28日6月29日檢測地點渡改橋(靈溪橋)現場環(huán)境溫度3033(荷載試驗期間)檢測項目1、相應試驗工況下,試驗跨測試截面應力(應變)檢測;2、相應試驗工況下,試驗跨測試截面撓度及撓度橫向分布檢測;3、試驗過程中,測試截面附近區(qū)域開裂狀況及其它異常現象觀測。檢測依據1、 交通部頒發(fā)大跨徑混凝土橋梁的試驗方法(YC4-4/1982);2、 交通部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
4、;3、 交通部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 60-2004);4、 交通部行業(yè)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 62-2004);5、 試驗橋梁相關設計文件;6、 重慶市開縣竹溪渡改橋(靈溪橋)荷載試驗檢測合同書(2011.6)。評定依據交通部頒發(fā)大跨徑混凝土橋梁的試驗方法(YC4-4/1982)檢測結論一、檢測結論續(xù)上表(報告編號:CJJ-J-Q-2011-028)第2頁 共18頁檢測結論二、建議1、按照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JTG H11-2004)的有關規(guī)定,做好橋梁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加強對主體結構的裂縫以及變形的定期觀測。2、面積較大且淺的裂縫采用表
5、面處理法進行修補,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縫涂抹樹脂保護膜。較寬的裂縫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3、營運期間加強對橋面排水設施的養(yǎng)護管理,避免橋面積水滲入空心板內,影響結構的耐久性。4、該橋基樁樁頂外露地面,表觀粗糙,表層混凝土強度較低,易受河水沖刷影響,營運期間應加強河水對基樁沖刷情況的觀測,必要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橋基樁樁頂進行澆筑保護層處理。報告簽發(fā)日期: 年 月 日備 注本檢測報告共18頁,詳細檢測內容見第3頁18頁檢測人員報告編寫審 核批 準第27頁 共18頁為評定渡改橋(靈溪橋)的承載力,重慶交通大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受重慶市開縣竹溪鎮(zhèn)人民政府的委托,于2011年6月28日29日對該橋
6、的兩邊跨進行了靜力荷載試驗,現將試驗的有關情況及檢測結果報告如下。一、橋梁工程概況渡改橋(靈溪橋)位于開縣竹溪鎮(zhèn)境內,跨越澎溪河,橋梁全長113m,上部結構采用520m跨徑的簡支空心板,空心板按部分預應力砼A類構件設計,計算跨徑為19.45m;下部結構采用雙柱式墩,重力式U型橋臺,明挖擴大基礎和鉆孔樁基礎。預制空心板采用C40混凝土,橋面鋪裝采用814cm厚C40防水混凝土,蓋梁、橋墩墩身、樁基、防撞護欄采用C30混凝土,橋臺臺身采用M7.5砂漿砌MU40塊石,橋臺擴大基礎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橋面寬度為0.5m(防撞護欄)6.0m(行車道)0.5m(防撞護欄)7.0m,按雙向2車道設計,設計
7、荷載等級:公路-級。地震基本烈度:VI度,按度設防。通航等級:不通航。主要材料:混凝土、鋼筋、預應力鋼絞線、錨具及成孔波紋管、橡膠支座、鋼板、其它材料。空心板按部分預應力砼A類構件設計??招陌宓装寮案拱鍨樽兒穸攘憾?米范圍內底板厚20厘米,設1米長漸變段,其厚度由20厘米漸變至跨中段12厘米??招陌甯拱搴穸瓤缰卸螢?2厘米,端部加厚??招陌逶诹憾?米范圍內腹板加厚至16厘米,變化方式及漸變段長度與底板厚度變化相同。二、試驗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大跨徑混凝土橋梁的試驗方法(YC4-4/1982);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3、 中華人民共
8、和國交通部頒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4、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 5、 試驗橋梁相關設計文件;6、 重慶市開縣竹溪渡改橋(靈溪橋)荷載試驗檢測合同書(2011年6月)。 按交通部頒發(fā)大跨徑混凝土橋梁的試驗方法(YC4-4/1982)規(guī)定的評價指標和有關理論計算資料對試驗觀測結果進行分析評定。三、試驗目的四、檢測內容及測試方法1、檢測內容(1) 試驗荷載作用下,測試截面應力(應變)檢測;(2) 試驗荷載作用下,測試截面最大撓度和撓度橫向分布規(guī)律檢測;(3) 試驗荷載作用下,測試截面附近區(qū)域空心板的裂縫
9、觀測;(4) 試驗過程其它異?,F象觀測。2、測試方法五、主要檢測儀器1、BX120-8AA應變片;2、SJ-YWC位移傳感器;3、SJ-SC-4D無線式應變測試儀;4、SW-LW-101裂縫寬度觀測儀;5、其它輔助設備。六、試驗橋跨、測試截面以及測點布置1、試驗橋跨選定根據委托要求,結合試驗橋梁的規(guī)模、特點,確定靜載試驗橋跨和測試截面,見表1。表1 靜載試驗橋跨和截面信息一覽表結構形式靜力試驗選取橋跨位置試驗橋跨數測試截面數520m簡支空心板(部分預應力砼A類構件)兩邊跨222、測試截面和測點布置選取渡改橋(靈溪橋)的兩邊跨為試驗跨,測試截面布置見圖2,各截面測點布置見圖3。開縣鄉(xiāng)村試驗橋跨試
10、驗橋跨J1,F1(跨中)10m 10m10m 10mJ2,F2(跨中)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說明:圖2中,“ ”標記表示應力測試截面,“ ”標記表示撓度測試截面。圖2 測試截面布置下游1#板2#板3#板4#板5#板6#板7#板上游說明:圖2中,“ ”標記為混凝土表面應變片測點,“ ”標記為撓度測點。圖3 J1、J2(F1、F2)測試截面測點布置示意圖七、試驗荷載1、設計控制荷載2、試驗荷載以設計正常使用荷載作為加載控制,按控制截面彎矩等效原則進行布載,并使控制截面的試驗荷載效率滿足檢測規(guī)程的要求。正式試驗前,對加載車輛進行過磅稱重,圖4為試驗車輛示意圖,表2為試驗車輛參數表。 a 圖
11、4 加載車輛參數示意圖表2 加載車參數表車輛規(guī)格車牌號加載編號前后軸距a(m)總重(t)前軸重(t)后軸重(t)橫向輪距(m)雙軸車渝FN209514.031.717.2124.501.85雙軸車渝FN096823.932.637.6924.941.853、荷載布置靜力加載試驗加載車輛布置見圖5。J2J1圖5.1 J1、J2(F1、F2)截面加載車輛縱向布置(兩跨分別進行加載)圖5.2 J1、J2截面正載車輛橫向布置4、試驗荷載效率靜力試驗荷載效率見表3。表3 靜力試驗荷載效率加載截面工況名稱用車量控制部位設計控制值kNm試驗計算值kNm荷載效率J1J1截面最大彎矩2 全截面3237.8029
12、14.520.90J2J2截面最大彎矩3237.802914.520.90八、檢測結果1、撓度檢測結果按預定試驗方案,本次試驗共進行了4個工況的靜力加載試驗。試驗荷載作用下,撓度實測結果及與計算值的比較見表4。表4 測試截面實測撓度及與計算值的比較 項目工況名稱測試截面部位實測彈性變形fe(mm)計算值fs(mm)校驗系數(fefs)實測殘余變形fP(mm)相對殘余變形(fP/ft)J1截面M+max正載F1截面1#板2.137.34 0.290.052.29%2#板2.187.380.300.031.36%3#板2.197.340.300.031.35%4#板2.167.280.300.02
13、0.92%5#板2.177.340.300.031.36%6#板2.167.380.300.031.36%7#板2.137.340.290.020.93%J1截面M+max正載(重復加載)F1截面1#板2.137.340.290.052.29%2#板2.187.380.300.031.36%3#板2.197.340.300.031.37%4#板2.147.280.330.020.93%5#板2.177.340.300.041.81%6#板2.167.380.290.031.37%7#板2.147.340.290.020.93%J2截面M+max正載F2截面1#板3.087.34 0.420.1
14、87.96%2#板3.027.380.410.134.13%3#板3.167.340.430.082.47%4#板3.237.280.440.092.72%5#板3.177.340.430.041.25%6#板3.037.380.410.267.90%7#板2.997.340.410.4011.80%J2截面M+max正載(重復加載)F2截面1#板3.087.34 0.420.061.91%2#板3.017.380.410.072.27%3#板3.087.340.420.092.84%4#板3.227.280.440.030.92%5#板3.177.340.43-0.05-1.60%6#板3.
15、007.380.410.103.23%7#板2.987.340.410.175.40%說明:1、撓度向下為正;實測撓度均為試驗荷載作用下的增量;2、空心板自上游向下游依次編號為1#7#板。圖6為試驗橋跨跨中截面的實測撓度橫向分布及與計算值的比較。圖6.1 J1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F1截面撓度橫向分布比較圖6.2 J1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重復工況)F1截面撓度橫向分布比較圖6.3 J2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F2截面撓度橫向分布比較 圖6.4 J2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重復工況)F2截面撓度橫向分布比較2、應力檢測結果按照預定試驗方案,針對應力測試截面進行了4個工況的靜力加載試驗。表5為測試截面實測應力及
16、與計算值的比較。表5.1 J1截面下緣混凝土實測應力及與計算值比較工況名稱空心板編號測點編號實測彈性應力e(MPa)計算應力s(MPa)校驗系數(es)殘余應變P相對殘余應變(P/t)J1截面M+max正載1#板1#測點1.633.150.52-1-1.96%2#測點1.423.150.45-1-2.22%2#板1#測點1.503.090.4900%2#測點1.423.090.46-2-4.58%3#板1#測點1.423.090.4600%2#測點1.393.090.4500%4#板1#測點1.403.120.4500%2#測點1.463.120.4700%5#板1#測點1.493.110.4
17、8-1-2.18%2#測點1.243.110.4000%6#板1#測點1.173.120.3800%2#測點1.483.120.4712.20%7#板1#測點1.263.120.4000%2#測點1.573.120.50-2-4.14%J1截面M+max正載(重復加載)1#板1#測點1.633.150.52-1-1.96%2#測點1.403.150.4400%2#板1#測點1.493.090.4800%2#測點1.423.090.46-3-0.49%3#板1#測點1.443.090.4700%2#測點1.383.090.4500%4#板1#測點1.393.120.4500%2#測點1.483.
18、120.47-1-2.20%5#板1#測點1.503.110.48-1-2.17%2#測點1.253.110.41-1-2.60%6#板1#測點1.193.120.3800%2#測點1.523.120.4900%7#板1#測點1.223.120.3925.33%2#測點1.533.120.49-2-4.25%說明:1、應力受拉為正,實測應力為試驗荷載作用下的增量,C40混凝土彈性模量EC=3.25104MPa。2、空心板自上游向下游依次編號為1#板7#板;同塊空心板測點從上游往下游編號。表5.2 J2截面下緣混凝土實測應力及與計算值比較工況名稱空心板編號測點編號實測彈性應力e(MPa)計算應力
19、s(MPa)校驗系數(es)殘余應變P相對殘余應變(P/t)J2截面M+max正載1#板1#測點2.563.150.8111.27%2#測點2.113.150.6723,08%2#板1#測點2.203.090.71-1-1.48%2#測點1.793.090.5821.82%3#板1#測點2.273.090.7311.43%2#測點1.593.090.5100%4#板1#測點1.803.120.5800%2#測點2.363.120.76-1-1.30%5#板1#測點1.963.110.63-3-4.97%2#測點2.053.110.66-1-1.52%6#板1#測點2.183.120.7000%
20、2#測點1.803.120.5800%7#板1#測點2.243.120.7200%2#測點2.543.120.81-2-2.56%J2截面M+max正載(重復加載)1#板1#測點2.553.150.81-1-1.27%2#測點2.123.150.6700%2#板1#測點2.173.090.70-1-1.50%2#測點1.783.090.5800%3#板1#測點2.293.090.74-1-1.42%2#測點1.593.090.5100%4#板1#測點1.773.120.5700%2#測點2.393.120.77-1-1.36%5#板1#測點1.933.110.62-1-1.68%2#測點2.0
21、63.110.66-1-1.58%6#板1#測點2.173.120.70-1-1.50%2#測點1.753.120.5611.86%7#板1#測點2.233.120.71-1-1.46%2#測點2.523.120.81-3-3.87%圖7為試驗橋跨測試截面下緣實測混凝土應力(均值)橫向分布及與計算值的比較。圖7.1 J1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J1截面下緣混凝土應力橫向分布比較圖7.2 J1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重復工況)J1截面下緣混凝土應力橫向分布比較圖7.3 J2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J2截面下緣混凝土應力橫向分布比較圖7.4 J2截面最大正彎矩正載(重復工況)J2截面下緣混凝土應力橫向分布比較3、
22、裂縫觀測結果(1)加載前和試驗荷載作用下,測試截面附近區(qū)域均未發(fā)現可見橫向裂縫。(2)加載試驗前,發(fā)現測試截面(J1、J2)下緣普遍存在縱向開裂現象,其中以J2截面的開裂較為嚴重(該跨的部分裂縫圖片見附圖5),第1跨的縱向裂縫寬度相對較?。缰懈浇鼌^(qū)域的縫寬均未超過0.15mm)。J1、J2截面附近區(qū)域下緣縱向裂縫檢測結果見表6。表6 J1、J2截面附近區(qū)域下緣縱向裂縫檢測結果截面空心板編號裂縫數量和部位最大縫寬(mm)允許最大縱向裂縫寬度(mm)其它描述J1截面(第1跨跨中)附近區(qū)域下緣1#1條,軸線附近0.100.20(依據現行的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斷續(xù)裂縫,可見裂縫長度范圍約3.0m2#2
23、條,軸線附近0.12可見裂縫長約1.5m0.12可見裂縫長約1.5m3#1條,軸線附近0.12可見裂縫長約4.0m4#1條,軸線附近0.12可見裂縫長約5.0m5#1條,軸線附近0.15裂縫向兩側延伸,可見部分長約7.0m6#1條,軸線附近0.14裂縫向兩側延伸,可見部分長約5.0m7#1條,軸線附近0.06斷續(xù)裂縫,縫長約1.0mJ2截面(第5跨跨中)附近區(qū)域下緣1#1條,軸線附近0.110.20(依據現行的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斷續(xù)裂縫2#1條,軸線附近0.18從跨中區(qū)域延伸至橋臺梁端附近,滲水泛堿3#1條,軸線附近0.18從跨中向兩側延伸,縫長超過15m,起堿泛白4#1條,軸線附近0.08輕
24、微滲水泛堿5#1條,軸線附近0.18從跨中向兩側延伸,縫長超過15m,滲水泛堿6#1條,軸線附近0.12從跨中向橋臺側延伸,縫長超過10m,滲水泛堿7#1條,軸線附近0.15從跨中向兩側延伸,縫長超過20m,起堿泛白說明:1、空心板編號見圖3,依次從上游往下游編號為1#7#板;橋跨編號見圖2。 2、限于觀測條件,跨中區(qū)域以外的裂縫寬度無法測量,裂縫長度根據起堿泛白等痕印判別其大致范圍。(3)加載試驗過程中,采用高靈敏應變計對J2截面附近下緣的2條典型縱向裂縫進行寬度變化情況監(jiān)測,其檢測結果見表7。表7 J2截面附近下緣典型縱向裂縫寬度檢測結果加載工況裂縫編號裂縫所在部位初始寬度(mm)受載后寬
25、度(mm)受載后寬度增量(mm)卸載后寬度(mm)J2截面M+max正載13#板0.180.1810.0010.18025#板0.180.1810.0010.180J2截面M+max正載(重復加載)13#板0.1800.1810.0010.18025#板0.1800.1810.0010.181 (4)荷載試驗期間還對非試驗橋跨空心板下緣的縱向開裂情況進行觀測,相關觀測結果綜述如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受現場條件的限制,只能進行遠距離裂縫觀測(橋下凈空約810m),并根據裂縫起堿泛白等痕印判別其大致范圍。 第2跨從橋下遠距觀測,該橋跨下緣的縱向開裂程度相對較輕,其中發(fā)現2#板軸線附近有1條可見裂
26、縫,長度約12m,起堿泛白;3#板軸線附近有1條可見裂縫,長度約10m,滲水泛堿。 第3跨該橋跨除6#板以外,其它空心板下緣的軸線附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縱向開裂,其中1#板下緣有1條基本貫通的縱向裂縫,并有滲水現象;2#板可見縱向縫長約9m,并有滲水痕?。?#板可見縱向縫長約15m,起堿泛白。該橋跨的相關裂縫圖片見附圖6。 第4跨從橋下遠距觀測,該橋跨除1#、7#板未發(fā)現可見縱向開裂以外,其它空心板的下緣軸線附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縱向開裂現象,部分裂縫的縫長超過10m,并有滲水和起堿泛白等現象。九、檢測結果分析(1) 結構剛度為便于分析比較,將試驗橋跨的主要撓度檢測結果匯總列于表 項目工況名稱測試
27、截面實測撓度(mm)計算值 (mm)最大實測撓度與計算跨徑值相對殘余變形(平均值)J1截面M+max正載F1截面2.197.35 J2截面M+max正載F2截面表 試驗橋跨主梁撓度檢測結果匯總(2) 結構強度(3) 裂縫(1)加載前和試驗荷載作用下,測試截面附近區(qū)域均未發(fā)現可見橫向裂縫。(2)加載試驗前,發(fā)現測試截面(J1、J2)下緣普遍存在縱向開裂現象,其中以J2截面的開裂較為嚴重(該跨的部分裂縫圖片見附圖5),第1跨的縱向裂縫寬度相對較?。缰懈浇鼌^(qū)域的縫寬均未超過0.15mm)?;旧厦恳豢缍加胁煌潭鹊牧芽p滲水泛堿、起堿泛白現象??缰袇^(qū)域梁體開裂且裂縫寬度較大對結構耐久性存在不利影響,
28、梁端縱向截面開裂減少了結構的有效受力截面,削弱結構的承載能力,橋梁管理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十、荷載試驗結論十一、建議1、按照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JTG H11-2004)的有關規(guī)定,做好橋梁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加強對主體結構的裂縫以及變形的定期觀測。2、面積較大且淺的裂縫采用表面處理法進行修補,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縫涂抹樹脂保護膜。較寬的裂縫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3、營運期間加強對橋面排水設施的養(yǎng)護管理,避免橋面積水滲入空心板內,影響結構的耐久性。4、該橋基樁樁頂外露地面,表觀粗糙,表層混凝土強度較低,易受河水沖刷影響,營運期間應加強河水對基樁沖刷情況的觀測,必要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橋基樁樁
29、頂進行澆筑保護層處理。十二、橋梁技術狀況評定1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評定1.1橋面系BCIm計算橋面鋪裝: 1)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1.1橋面鋪裝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外觀狀況良好0 表 1.12) 橋面鋪裝的評分MDPi=0BCIqmpz=100-MDPi=100-0=100 橋頭平順:1)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1.2橋頭平順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 外觀狀況良好0 表1.2橋頭平順的評分MDPi=0BCIqtps=100-MDPi=100-0=100人行道:1)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1.3人行道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 無0 表1.32)人行道的評分MDPi=0BCIrxd=100-MDPi=100
30、-0=100欄桿:1)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1.4欄桿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 掉漆、剝落20 表1.42)欄桿的評分MDPi=0BCIlg=100-MDPi=100-20=80泄水管:1)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1.5泄水管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雨水不能及時排走45 表1.52)泄水管的評分MDPi=0 BCIxsg=100-MDPi=100-45=55伸縮縫:1) 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1.6伸縮縫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縫內沉積物阻塞 嚴重15接縫處鋪裝碎邊輕微40 表1.62) 計算各個損壞類型的權重a. 計算總的扣分值=15+40=55b.接縫內沉積物阻塞比重:ij=0.27c.接縫內沉積物阻塞權
31、重計算wij=3.0 3ij-5.52ij+3.5ij =3.00.273-5.50.272+3.50.27 =0.60d.扣分值計算:DPijwij=150.6=9.00其他計算結果見下表1.7損壞類型單項扣分值DPij比重ij權重wijDPijwij縫內沉積物阻塞150.270.609.00接縫處鋪裝碎邊400.730.7931.60合計MDPi=.wij5540.60 表1.73)伸縮縫的評分BCIssf=100-MDPi=100-40.6=59.4橋面系的評分:BCIm=BCIqmpz0.3+BCIqtps0.15+BCIrxd0.1+BCIlg0.1+BCIxsg0.1+BCIssf
32、0.25=1000.3+1000.15+1000.1+800.1+550.1+59.40.25=83.351.2上部結構評分對于上部結構,本橋有病害的位置為主梁。1)莫跨主梁各項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表2.1主梁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表面網狀裂縫無0混凝土剝離1230鋼筋裸露1240梁體下繞無0結構裂縫明顯35裂縫處滲水嚴重40橋面貫穿橫裂縫貫穿30 表2.12) 計算各損壞類型的權重a. 計算總的扣分值: =0+30+40+0+35+40+30=175b.裂縫處滲水比重:klx=0.23c.權重計算:wklx=3.0 3klx-5.52klx+3.5klx=3.00.233-5.50.232+3.
33、50.23=0.55d.扣分值計算:DPklxwklx=0.55 40=22其他計算結果見下表2.2損壞類型單項扣分值DPkls比重klx權重wklxDPiwklx裂縫處滲水400.230.5522.00混凝土剝離300.170.4513.50鋼筋裸露400.230.5522.00梁體下繞00.000.000.00橋面貫穿橫裂縫300.170.4513.50表面網狀裂縫00.000.000.00結構裂縫350.200.5017.50合計SDPkl=wklx17588.50 表2.23)本跨主梁評分: BCIk=100-SDPkl=100-88.50=11.504)全橋上部結構評分全橋共5跨,假
34、定有3個病害,2個完好BCIs=1/5(1002+11.509)=43.121.3下部結構評分 給定資料的下部結構中,除支座外,其他各個部分沒有病害1)某跨支座損壞情況及扣分值見表3.1支座損壞類型程度扣分值支座固定螺栓無0橡膠支座變形15鋼支座無0支座底部混凝土銹蝕20支承穩(wěn)定性無0 表3.12)本跨支座評分BCIzz=100-35=653)本跨下部結構評分BCI=(100-35)0.1+1000.9=96.54)全橋下部結構評分 全橋共6個墩臺,假定3個完好,3個病害BCIx=1/6(96.53+1003)=98.251.4全橋BCI計算 BCI=BCIm0.15+BCIs0.40+BCI
35、x0.45=83.350.15+43.120.40+98.250.45=73.3評分值在6680之間,所以為C類橋2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2.1橋面系計算1) 損壞情況及其扣分值見下表序號位置病害種類病害情況標度扣分值1橋面鋪裝無外觀狀況良好152防撞護欄無外觀狀況良好153泄水孔無外觀狀況良好154伸縮縫破損外觀良好,部分伸縮縫破損3402) 各個構件評分 DMCI1=DMCI2=DMCI3=85 DMCI4=100-40=603) 各個部件評分對于橋面鋪裝、防撞護欄、泄水孔DCCI1=DCCI2=DCCI3 =85 對于伸縮縫,共有6個,假定3個完好,3個有病害DMCI5=-(100-DMCImin)/t =(1003+603)/6 - (100-60)/ 9.2 =80-4.3 =75.7 對于路燈,假定共有14個,3個完好,11個有病害 DMCI6=-(100-DMCImin)/t =(1003+5011)/14-(100-50)/7.3 =53.94) 橋面系評分BD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商業(yè)綜合體采購合同
- 軟件服務行業(yè)軟件測試與質量保障方案
- 產品銷售及代理協(xié)議書
- 債權債務轉讓協(xié)議書
- 電焊勞務承包協(xié)議
- 公廁保潔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自考行政管理社會熱點試題及答案
- 超市商品陳列與促銷管理方案
- 股東權益保障出資證明書(6篇)
- 農村勞務輸出與管理服務協(xié)議
- 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 五防系統(tǒng)調試報告
- 日語綜合教程第六冊 單詞表
- 在建項目雨季施工(防汛)安全隱患排查表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檔案》模板
- GB/T 7715-2014工業(yè)用乙烯
- GB/T 40848-2021飼料原料壓片玉米
- GB/T 3715-2007煤質及煤分析有關術語
- GB/T 2-2016緊固件外螺紋零件末端
- GB/T 12237-2021石油、石化及相關工業(yè)用的鋼制球閥
- GB/T 1094.11-2007電力變壓器第11部分:干式變壓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