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第八單元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第八單元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第八單元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第八單元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第八單元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第21課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教學導航【教材分析】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塞下曲:塞下曲月黑雁飛高是由唐代詩人盧綸以漢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此詩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墨梅: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仿佛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贊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愿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全詩以畫作真,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意蘊深邃,耐人尋思,應為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咀髡呓榻B】王昌齡(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名,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盧綸(748?800?)字允言,籍貫蒲州(今山西永濟西)。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742年756年)末曾應進士舉,安史亂起,避難移居江西鄱陽。代宗大歷(766年779年)初,又數度至長安應舉,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載、王縉推薦,任閿鄉(xiāng)尉、集賢學士、秘書省正字、監(jiān)察御史等職。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紹興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所作詩文常流露出對黑暗政治的不滿。元末隱居九里山賣畫為生,所畫梅花枝繁花密充滿生意。【教學目標】1.認讀“芙、蓉”等7個字,會寫“芙、蓉、洛”等8個字,理解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3.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4.體會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精神品質?!窘虒W重點】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理解詩句及整首詩的大意。【教學難點】體會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精神品質?!窘虒W準備】課件【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出示學過的幾首送別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讀一讀,你們能讀出什么?(有不舍、囑托、思念)2.今天讓我們學習王昌齡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去品味詩中的韻味。板書課題,強調“芙蓉”的寫法。3.齊讀課題,從題目來看,在哪里送別?誰送別誰?(芙蓉樓,故址在今江蘇鎮(zhèn)江北。王昌齡送別辛漸。)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洛(lu)陽玉壺(h)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芙、蓉、洛、壺”,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芙”“蓉”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不要漏寫。 “洛”的右邊是“各”,第六筆是捺?!皦亍钡纳厦媸恰笆俊?第二橫短。)4.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抽生讀詩,師生點評。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1.讀一讀詩的前兩句,結合注釋理解詩意,用自己的話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此時此刻,你覺得哪個詞最能表達你的感受?回到詩中,哪個字或詞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呢?讓我們默讀古詩,邊讀邊用記號標注出來。2.交流反饋。(1)寒:結合學過的“遠上寒山石徑斜”,“寒”點明秋冬季節(jié)?!昂辍?這寒冷的雨,透著蕭瑟和悲涼,渲染出離別的傷感。(2)結合注釋理解第一句詩,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蕭瑟、悲涼之感。這雨的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浸透在兩個離別的友人心上。(3)孤:孤獨,孤寂,孤零零。楚山孤,還有誰是孤獨的?送別友人的作者。(4)夜、平明:表示時間的詞語。平明,天剛亮。補充詩句,指名讀。3.再來讀這兩句詩,作者站在芙蓉樓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描述“吳江夜雨圖”:寒氣籠罩的江面上,紛紛揚揚的夜雨連綿引導:此時,你看到的是什么?感覺到怎樣的情緒?(雨滴打落在身上,一股涼意泛起,朋友即將離我而去,孤獨之感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夜雨綿綿,芙蓉樓內二人飲酒話別,他們會說些什么呢?你讀出了什么情緒?(不舍,憂愁,凄涼)帶著這樣的情緒再讀前兩句詩。4.走近作者,品讀感悟:送別辛漸的王昌齡從寒冷的夜雨、浩渺的江面、孤寂的楚山著墨描寫,你是否能讀出他的孤獨和悲涼呢?他又為何會有此心境呢?(出示資料,屢次被貶)師領誦,師生誦讀古詩。5.作者送別友人,請友人帶去書信,親友可能會問什么?(為什么不回來?過得好嗎?為什么會被貶?)他的回話是什么?(“一片冰心在玉壺。”從“冰”“玉”體會到純潔、無暇。)詩人想表達什么?倘若你離家多年未歸,會給親友帶去什么口信?(報平安)6.為什么王昌齡不是通常的報平安,而是傳達自己冰清玉潔的信念呢?(更能表達他對親友的深情。)你還讀過王昌齡的什么詩?(邊塞詩出塞從軍行)這樣一個憂國憂民、滿懷壯志的王昌齡,在屢次被貶后,仍不改壯志雄心,這期間也有友人作詩表達對他的同情和安慰,比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補充詩句,指名讀)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王昌齡仍然“一片冰心在玉壺”。7.作者送別友人,觸景生情,情蘊景中,不僅烘托出送別的凄寒孤寂,更展現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讓我們站在“芙蓉樓”,看蒼茫江雨,誦讀這首詩。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2.出示詩句,標注關鍵詞語。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詩人孤寂的心情、高潔的情操)3.誦讀積累。五、課堂小結。同學們從這首詩里讀出了作者的孤寂,其實表達這種情緒的詩,我們還讀過很多,如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王維的使至塞上、張繼的楓橋夜泊、柳宗元的江雪?!盁熡昝悦蓞墙?孤傲寂寥望楚山”,人有悲歡離合,離別的哀愁訴說不盡,送別詩便成了傳遞情意、訴說衷情的常見方式,你還記得哪些送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孤帆遠影碧空盡勸君更盡一杯酒莫愁前路無知己)這是詩歌的魅力,是經典的魅力,是中華文化的力量。讓我們吟誦起這些千古名句吧!【板書設計】芙蓉樓送辛漸寒雨山孤(孤寂)冰心玉壺(高潔) 第二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芙蓉樓送辛漸,感悟了王昌齡在送別詩里的悲凄孤寂和冰心在玉壺的高潔情操。今天讓我們隨唐代詩人盧綸,走進他筆下的邊塞詩,領略一個扣人心弦的追擊場面,感受邊防將士的英勇無畏!(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單(chn)于遁(dn)逃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雁”,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兩個“亻”,別漏寫;“隹”的右邊是四道橫。)4.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注意詩的節(jié)奏。抽生讀詩,男女賽讀,師生點評。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1.以前我們理解詩句的時候,用過哪些學習方法?(結合課文注釋、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不懂的地方做好標注,結合注釋,理解大體意思。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四人一組,互助學習,互動交流,師巡視并適時指導。3.小組交流匯報。(1)了解作者:(交流資料,出示PPT)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河中渾元帥府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豐富,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2)讀懂詩意:讀懂了哪句詩?是怎么弄懂這句詩的意思的?交流意思,學習方法。(3)結合意思,講故事,悟詩情。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師講故事,生誦讀詩句。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很高。(“月黑雁飛高”)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于夜遁逃”)將軍發(fā)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欲將輕騎逐”)正準備出發(fā)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落滿了弓箭和彎刀。(“大雪滿弓刀”)4.品析鑒賞:月黑雪猛,非雁飛之時,此時大雁高飛,暗示已有敵情。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被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逃?!霸潞凇?無光也?!把泔w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寂靜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于,是古時匈奴最高統(tǒng)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帥?!耙苟萏印?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么扣人心弦的場面!5.拓展:誦讀塞下曲(其二)。其實,盧綸寫的塞下曲共六首,本文選的是第三首,我們再來吟誦一下第二首: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你讀出了將軍什么樣的形象?從哪句看出來的?(勇敢,“將軍夜引弓”;力大無窮,“沒在石棱中”。)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誦讀古詩。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2.出示詩句,標注關鍵詞語。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3.背誦積累。五、課堂小結。作者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坝麑⑤p騎逐,大雪滿弓刀”,這并不是戰(zhàn)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fā)未發(fā),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詩歌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唯有如此,才更富有啟發(fā)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并不是龍沒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讓我們再次吟誦這首邊塞詩塞下曲。【板書設計】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第三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出示墨梅圖)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與梅花相關的詩,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注意“墨”的寫法,上“黑”下“土”。2.理解“墨梅”。墨梅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這首詩就是題在墨梅圖上的,我們叫它“題畫詩”。3.了解作者。作者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叫王冕。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王冕,走進他筆下的墨梅。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洗硯(yn)池乾坤(qin kn)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硯、乾、坤”,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硯”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見”,注意最后一筆是豎彎鉤。“乾”右邊的“乞”,不要寫成“氣”。“坤”是左右結構,右邊“丨”出頭。)4.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詩的節(jié)奏。抽生讀詩,小組賽讀,師生點評。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1.同學們,古詩是凝練的,寥寥數語常常給我們豐富的想象空間,請你自由朗讀這首詩,想想這梅長在哪里,又是什么樣子的。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顏色很淡,梅花開得茂盛,樸素淡雅。)3.質疑:你在讀詩的過程中,有什么疑問?“好顏色”是怎樣的顏色?(鮮艷的色彩,棗紅,玫紅)“清氣”是怎樣的?(淡淡的,清幽的,清淡,清雅)4.說說這是一株怎樣的梅。(色淡氣清)5.你覺得王冕只是在寫梅嗎?還在寫什么?(借物喻人)我們來了解一下王冕這個人,他出身貧寒,自學成才,被稱為“畫梅圣手”。他不愿意為達官貴人作畫,有官員和大財主親自下鄉(xiāng)見他時,他還躲起來。你覺得王冕是怎樣的一個人?(淡泊名利,清高,不虛榮)那么,王冕就像這梅花一樣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賞,一身正氣。他把名利看得“淡”,潔身自好,有骨氣。此時此刻,你眼中的“清氣”還僅僅是梅花的香氣嗎?(氣節(jié),氣度,骨氣)“清氣”是怎樣的氣節(jié)?(淡泊名利,潔身自好)這首詩表面寫的是墨梅,實際上在講述作者自己的志趣、志向。讓我們詠起這首詩的后兩句。6.拓展:誦讀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從這首詩的哪一句,你體會到了作者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氣節(jié)?(“不同桃李混芳塵”)配樂,吟誦。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2.出示詩句,標注關鍵詞語。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3.背誦積累。五、課堂小結。像墨梅這種托物言志的詩還有很多,比如竹石青松。讓我們吟誦起這些千古名句,體會詩人的精神品格?!景鍟O計】墨梅王冕題畫詩色淡淡泊名利氣清潔身自好【教學反思】本課叩開詩歌的大門,步入古詩的殿堂,欣賞送別詩、邊塞詩和題畫詩,領略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化遺產,從知詩人、釋題目、誦古詩、悟詩意、品詩情、拓展讀幾個環(huán)節(jié),誦讀感悟。(1)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引導點撥,進行學法遷移。(2)通過聯(lián)系背景、了解詩人,感悟古詩表達的情感,領略詩歌的魅力。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 文言文二則教學設計教學導航【作者介紹】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縣或曰建陽)人,徙居崇安(今屬福建)。洙(1221-?)父。與弟癸同從朱熹受業(yè),后被薦為迪功郎。祝穆善于寫文章,在麻沙水南隱居期間,撰成兩部文獻性巨著,一是類書事文類聚170卷;一是綜合性地理志方輿勝覽70卷。 【教學目標】1.認讀“恭 勤”等4個生字,會寫“囊 螢”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囊螢夜讀 恭勤不倦 博學多通”等詞語。2.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4.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窘虒W難點】能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教學準備】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這節(jié)課先來學習第一篇囊螢夜讀。(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指導讀好“囊螢”。3.理解“囊”,說說題目的意思:用袋子裝螢火蟲在夜晚讀書。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胤(yn)恭(gng)勤(qn)練囊(nng)焉(yn) 多音字:盛(chng)數(sh)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囊、螢、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結構,注意筆順,部首是“一”。“螢”是上中下結構,部首是“艸”。 “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畫都是“丶”?!扒凇笔亲笥医Y構,注意左邊“堇”的寫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結構,不要漏寫右上的點。)4.讀古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它的節(jié)奏,但停頓不等于斷開,尾音拖長可以顯得更有韻味。指名讀,師范讀,生再讀,生試著畫出朗讀的節(jié)奏??纯串嫷墓?jié)奏和老師的是否一樣。(出示)學生小組賽讀,師生點評??磥?古文多讀幾遍就不難了。古文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也不難,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停頓。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1.課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螢夜讀”?(“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這里“練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絹做的口袋。)“以夜繼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讀出了什么?(這個人很勤奮,讀書刻苦。)2.“囊螢夜讀”的主人公是誰?課文還在哪里寫了他的勤學刻苦?(車胤。“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理解句子意思:從注釋來看,“胤”,晉朝人車胤。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恭”(謙遜有禮),“通”(通曉,明白);用組詞的方法理解“勤”(勤學,勤奮),“倦”(疲倦),“博”(廣博)。3.從哪里可以讀出他“囊螢”讀書的原因?(“家貧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組詞理解“貧”(貧苦,貧窮,貧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貧寒,常常沒有燈油來點燈。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5.出示課文插圖,指導學生看圖,說說插圖的內容。出示句子: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結合插圖,理解“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說說這一句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6.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在小組中交流。)7.全班匯報:(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燈油(點燈,以便在燈下讀書)。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2.出示課文,劃分節(jié)奏,標注關鍵詞語。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五、課堂小結。1.拓展閱讀。原文:晉之車胤,家貧,不常得油。然日則耕作,無以夜讀。遇夏月,乃以練為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勤學不倦。年長,博學多通,時人譽之。(譽:稱贊。)小組合作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再讀一讀。指名讀。2.齊讀課文。3.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車胤或者自己說點什么呢?(在條件如此艱苦的情況下,您堅持日夜苦讀,所以才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也要向您學習。)【板書設計】囊螢夜讀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第二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吟一首望天門山導入,了解詩人李白。你還會背他的什么詩?(望廬山瀑布將進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與李白有關的文言文。(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了解題目的意思。先看看“杵”的部首,猜猜這個字可能是什么意思。(木字旁,可能是木棒。)對,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那么“鐵杵”是什么呢?結合注釋:用來舂米或搗衣的鐵棒。出示圖片,大家看看圖,這就是鐵杵,老婦人要把它磨成一根針。3.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這個小故事吧!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請大家自己試著把課文讀一讀。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同桌交流。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鐵杵(ch)還(hun)卒(z)業(yè)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逢、卒”,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逢”是半包圍結構,注意先寫“夆”,再寫“辶”?!白洹笔巧舷陆Y構,部首是“亠”,注意“丨”不能插到兩個“人”中間。)4.自由讀文,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注意句子的停頓,讀通語句。課件出示: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感其意,還卒業(yè)。老師范讀,抽生讀文,小組賽讀,師生點評。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1.出示圖片,邊讀課文邊看注釋,可以在文中圈點標注,把課文讀懂,知道課文講了在什么地方,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板書: 磨鐵杵欲作針)2.四人一個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注釋讀懂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在組內交流,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小組長記下來,等會兒在全班交流。(師先講一句作示范,讓生明白怎樣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看部首猜字義:“媼”,部首是“女”,聯(lián)系前面的“老”,推測意思是老婆婆或老奶奶??醋中尾伦至x:“曰”,外框是個口,里面一橫像舌頭,舌頭在動,意思是在說話,即“說”的意思。3.組織交流。先由小組長交流本組不懂的問題,再抽幾位學生說說整篇文章的大意。我們可以用組詞的方法理解“世”,世間,世上;“傳”,相傳,傳說;“過”,路過,經過,趟過?!案衅湟狻钡囊馑际鞘裁?(被她的意志感動。)“其”指的是老媼。“問之”,指的是問誰?問什么?(老媼。你磨鐵杵做什么?)古時的一個字,現在往往對應一個詞,古文語言更簡潔、凝練。4.句式理解。讀一讀,比較一下:A.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B.世傳李太白山中讀書。A強調的是“山中”,B強調的是“讀書”。5.繪聲繪色講故事。磨針溪呀,在象耳山下。世傳呢,李太白讀書山中學生講述,師生評議。(可用多種方式講??梢杂谩霸u書”講法話說,磨針溪,在象耳山下。當年李太白讀書山中還可以用“說唱”講法,或者打著節(jié)拍誦讀。)6.我們是采用什么方法學習這篇文言文的?課件出示:反反復復讀課文,聯(lián)系注釋講文意,討論交流明道理。7.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鐵杵成針”這個成語的意思?(將鐵杵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學生齊讀。)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2.出示課文,劃分節(jié)奏,標注關鍵詞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感其意,還卒業(yè)。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五、課堂小結。1.讀了這個故事,誰能用“鐵杵成針”說一句話?(課件出示)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2.通過學習本課,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做學問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肯下功夫,就會取得成果。)3.拓展延伸:老師給你們推薦幾篇文言成語小故事,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板書設計】鐵杵成針磨鐵杵欲作針反反復復讀課文聯(lián)系注釋講文意討論交流明道理功到自然成【教學反思】學習文言文不在于逐詞逐句理解文意,而在于學法的領會和整體的感知。理解詞語時,可采用“換詞法”和“組詞法”。讓學生先猜再講,將一篇簡練的小古文擴成一篇生動的現代文,讓學生愛學、會學、樂學,并學以致用。(1)注重誦讀,培養(yǎng)語感。在誦讀中體會情感,展開想象,領悟內容。(2)對課文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質疑,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培養(yǎng)質疑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3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教學導航【教材分析】“諾曼底號”遇難記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篇課文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述了“諾曼底號”郵船被一艘裝有螺旋槳推進器的大輪船“瑪麗號”撞破,情況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亂中,船長哈爾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機智、果斷,結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在危難之時,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里。本篇課文有詳有略、詳略分明,運用了大量的人物語言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質。本文講述的故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很受學生的喜歡。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二是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學重點是通過文中哈爾威船長指揮救援的具體表現,體會船長的精神品質。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咀髡呓榻B】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從青少年時起就十分熱愛文學與詩歌,十三歲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十五歲就因長詩讀書之益受到法蘭西文學院的褒獎。正是由于他經歷了19世紀法國社會生活中一系列的政治變革,所以他的作品也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那一時代的社會生活,對法國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九三年,詩集歷代傳說。1885年,雨果辭世,于潘德拉舉行國葬。 【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彌、脈”等13個生字,會寫“倫、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剖開、窟窿、混亂、維持、秩序”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知課文內容和船長的英雄品質?!窘虒W重點】從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中,感悟哈爾威船長所表現出來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窘虒W難點】通過大量的人物語言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體會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形象?!窘虒W準備】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諾曼底號”遇難記。從題目,你讀出了什么?有什么疑問?(課文記述了“諾曼底號”這艘船在海上遇難的事。我想知道“諾曼底號”是一艘怎樣的船?它為何遇難?結果怎樣?)2.了解作者雨果。(出示圓明園里的雨果雕像的圖片,介紹作者。)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尤其注意外國的人名和地名比較難讀。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山脈(mi)剖(pu)開機械(xi)師調遣(qin)穿梭(su)讀兩艘船的名字:諾曼底號瑪麗號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腹、窿、卑、宰、遣、梭”,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腹”是左右結構,右邊中間是“日”,最下面的“”不要寫成反文?!傲笔巧舷陆Y構,部首是“穴”,下面右邊“生”上面的小橫不要漏寫?!氨啊弊⒁夤P順,第六筆是“丿”,最后一筆是懸針豎?!霸住笔巧舷陆Y構,下面是“辛”,下面的橫短,最后一筆是懸針豎?!扒病笔前氚鼑Y構,注意筆順,第六筆是“丨”?!八蟆笔亲笥医Y構,最后一筆捺要寫得舒展。)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地、人、事。同桌間互相交流。(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諾曼底號”在薄霧中前行,不幸被“瑪麗號”撞傷。在這次猝不及防的海難中,在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人群面前,哈爾威船長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最終救出了眾人,但自己卻以身殉職。)2.初步感知故事線索:夜航遇難組織逃生最后二十分鐘犧牲文章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15):“諾曼底號”霧海夜航。第二部分(69):“諾曼底號”海難發(fā)生。第三部分(1040):哈爾威船長指揮眾人脫險。第四部分(4143):英雄船長遇難。第五部分(4446):高度評價船長的壯舉。3.認識災難:瀏覽課文,找到描寫災難情況的段落讀一讀。概括說一說這是一場怎樣的災難。指導朗讀。默讀描寫災難剛發(fā)生時情景的段落,靜下心來邊讀邊想象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描述面前浮現了哪些場景:(1)談一談自己看到的畫面。(2)這一幕幕場景,帶給你什么感受?(3)請你把這感受融入課文中,反復讀一讀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4)讀“一剎那間”(課件出示第11自然段。)給“海水嘩嘩往里灌,洶涌湍急,勢不可擋”一句畫線,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引導深入體會: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到害怕?“驚恐萬狀”的人們有什么表現?4.人群面對災難:“諾曼底號”正在慢慢下沉,所有的人都會葬身魚腹,人們是怎么面對這場滅頂之災的呢?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生:“震蕩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生:“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這股你推我搡的勢頭,險些把小艇都弄翻了?!鄙?“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播放泰坦尼克號視頻,感受海難來臨時人們的驚慌失措。指導朗讀。5.課文內容真實感人,情節(jié)扣人心弦,讀起來就像看電影似的,讀完后好多場景留在腦海里,久久不能忘懷。那么,哪些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輪船在海上遇到了危險(板書:遇險),哈爾威船長指揮大家逃生救援(板書:救援),最后時刻的沉船(板書:沉船)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個個鮮活的場景,連成一個悲壯凄美的故事,把我們帶回到1870年,帶回到那個大霧彌漫的夜晚。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有新鮮感的詞語。2.出示具有新鮮感的詞語。驚恐萬狀洶涌湍急一窩蜂你推我搡簡短有力井然有序驚慌失措須臾陰慘慘凝視指名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這些詞語有新鮮感。五、課堂小結。課文為我們描寫了一起猝不及防的海難,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沉著感人的英雄形象。準確生動的語言、個性鮮明的人物、悲壯感人的場面,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也給了大家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啟迪。讓我們在下一堂課再深入地探究學習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諾曼底號”遇難帶來的震撼。這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在災難來臨、人群慌亂時,是誰救出了所有人。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1.場景一:下達命令。默讀第12自然段,找出船長下達了哪些命令。用“”畫出來。說說你從這些命令中體會到了什么,在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旁邊寫寫你的感悟。閱讀時,我們可以借助關鍵詞來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2.場景二:對話指揮。指導朗讀“簡短有力”的對話。(第1630自然段)從船長與機械師、大副的對話中,你都了解到哪些情況?(爐子被海水淹了,機器停了,船失去了動力。 船還有二十分鐘就會沉沒。逃生過程中,哪個男人膽敢搶在女人前面,就會被打死。)體會寫法,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借助對人物的語言描寫,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些對話對你推我搡的人們有用嗎?哪句話可以說明?(有用。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fā)生什么爭執(zhí)或毆斗。)現在你感到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威嚴、機智、果斷。)分角色朗讀第1630自然段。聽到這段對話,那些想自己先獲救的男人,會怎樣想?那么婦女們會怎樣想?(生發(fā)揮想象,暢所欲言。)從哪句話能感受到人們是怎樣想的?(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是啊!哈爾威船長,這個偉大的靈魂,巍然屹立在指揮臺上,給在危急時刻的人們巨大的安全感。 船長把每件事、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除了他自己3.場景三:救克萊芒。指名讀課文第3537自然段。船長還做了什么?(指揮救出見習水手克萊芒。大難臨頭,船長沒有忘記船上的任何一個人,他想得那么細致周到,神情那么鎮(zhèn)定自若,始終堅守在船長崗位上。)4.在這次組織逃生過程中,哈爾威船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仔細閱讀描寫哈爾威船長的句子,做批注,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他的英雄品質。(關心每一個人、盡職盡責、舍己救人、無私忘我、臨危不亂、鎮(zhèn)定自若、高度的責任感)5.再次默讀全文,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這一個個鮮活的場景,連成一個悲壯凄美的故事,把我們帶回到1870年,帶回到那個大霧彌漫的夜晚。船長和他的“諾曼底號”長眠于大海,連霧也是陰慘慘的。這陰慘慘僅僅是形容霧嗎?(還有人的心情)找出文中描寫霧的詞句。第1自然段: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第3自然段:霧越來越濃了第6自然段: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第7自然段:一瞬間,大霧中似乎聳起許許多多船只的幻影第43自然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從文中看出霧是造成海難的直接原因,多次寫霧,還渲染了災難的氣氛,烘托了人們的心情。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剛才我們沉浸在那一個個感人的場景里,跟災難接觸,和船長對話。危急時刻,哈爾威船長臨危不亂,挽救了一船人的生命,自己卻悲壯地與船同沉,這樣的舉動彰顯出他高尚的品質。(板書:品質)補充資料,升華對船長的認識:(1)一百多年前,作家雨果這樣評價他,(課件展示:在英倫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讀(2)一百多年來,每一個讀了這個故事的人忍不住這樣評價他,(課件展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踐行了一次英雄的壯舉。)再讀2.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壯舉,讓你對生命有了怎樣的體會?(哈爾威船長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幾十人的生命,而自己卻沉入大海,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3.用克萊芒的日記結尾:親愛的哈爾威船長,我的師傅,我的父親,您昔日的見習水手克萊芒長大了,已經成為一名船長了,走的就是從南安普敦到根西島這條航線。每次經過這里,我都要鳴笛三聲。這笛聲是問候,是感激,是力量。如今同行們都說我是這條航線上最出色的船長,我知道,那是因為我心中永遠屹立著一尊黑色的雕像。四、布置作業(yè)(選擇一項完成)。1.拓展練筆:你想對哈爾威船長說點什么?請寫下來吧。2.讀后感:可以寫寫讀了本文的感想或感受。【板書設計】“諾曼底號”遇難記1870年3月17日夜哈爾威遇險救援沉船品質:偉大的靈魂崇高的精神【教學反思】1.研讀文本,把握目標,確定這篇課文的重點是感受哈爾威船長這個形象,感受船長的人性美就是本課的德育滲透點。2.在教學中,重點品讀哈爾威船長與他手下們在混亂中的對話,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質。在教學過程中,以放手讓學生自主讀課文、理解為主,適時、適當、適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4課 黃繼光教學設計教學導航【教材分析】黃繼光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寫這篇課文寫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為奪下敵人的597 .9高地,黃繼光冒著槍林彈雨摧毀敵人的火力點,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一驚天動地的壯舉,充分表現了志愿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課文渲染激烈、殘酷的戰(zhàn)斗場面,襯托黃繼光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同時生動刻畫了黃繼光在戰(zhàn)斗中的言行,他主動請纓時說的話,槍林彈雨中匍匐前進,舍身堵槍口的壯舉,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窘虒W目標】1.自主識字,認識“役、屢”等6個字,理解詞語。2.抓住文中描寫語言、動作的語句,通過學習,認識黃繼光壯烈犧牲的偉大意義,體會英雄頑強戰(zhàn)斗、不怕犧牲的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窘虒W重點】學會從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窘虒W難點】理解黃繼光頑強戰(zhàn)斗、壯烈犧牲的段落,學習他愛國主義的革命精神。【教學準備】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揭示課題。2.簡介時代背景和人物。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同桌交流。2.指名讀生字新詞。著重指導:戰(zhàn)役(y)屢(l)次摧(cu)毀 3.自由讀文,讀通語句。小組輪流讀,互相點評。4.說說課文寫了黃繼光的一件什么事。(寫了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黃繼光為了戰(zhàn)斗勝利,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壯烈犧牲的事。)5.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即起因、經過、高潮和結尾。)先寫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受攻占高地的緊急任務(第12自然段);接著寫進攻受阻,黃繼光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主動請戰(zhàn)(第36自然段);再寫黃繼光頑強堅持戰(zhàn)斗、壯烈犧牲的經過(第711自然段);最后寫戰(zhàn)斗取得了勝利(第12自然段)。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黃繼光是一位怎樣的戰(zhàn)士?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畫出來,做簡單標注。2.小組交流,讀一讀感受深的句段,說說自己的感受。3.集體交流,小組匯報。(1)預設1:英勇獻身。抓住“匍匐、爬、站起、舉起、暈倒、又站起、撲上去、堵住”等詞語,體會英雄的頑強與勇敢。理解:“匍匐”是什么意思?(身體貼著地面爬行。)從“匍匐”這一詞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炮火的猛烈和沖向火力點的艱難。)出示句子: 啊!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連挪動都很困難的黃繼光居然站起來了。多么頑強!多么令人感動啊! 所以作者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表達了這種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示句子: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過渡:面對死亡,黃繼光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為這次戰(zhàn)斗鋪平道路。預設2:主動請戰(zhàn)。交流中,引導學生思考:從哪句話中能感受到任務的艱巨?“屢次”說明了什么? (“屢次”說明多次突擊都沒有成功,突出了任務的艱巨。)對比句子:A.戰(zhàn)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B.戰(zhàn)士們的突擊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預設3:占領高地。對比句子:A.戰(zhàn)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沖,占領了597.9高地,消滅了陣地上的全部敵人。B.戰(zhàn)士們猛虎一樣沖上去,占領了597.9高地,消滅了陣地上的全部敵人。(2)黃繼光主動請戰(zhàn)、爬向火力點、投擲手雷、勇堵槍口這幾個事件表現了黃繼光的什么品質?(不怕犧牲,勇于獻身。)(3)補充資料:黃繼光的事跡是十分感人的,他壯烈犧牲的場面讓人難忘。有資料介紹,就在黃繼光犧牲后,指導員在打掃戰(zhàn)場時,發(fā)現他那結實、堅強的身軀仍撲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抓住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堵著敵人的槍口。在火力點前,留下一條深深的10米長的血印??吹竭@一切,所有人都流出了熱淚,指導員抱起黃繼光,緊緊摟在懷里,失聲痛哭。4. 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1)動作描寫:用盡、爬、站起來、舉起、暈倒、站起來、張開、撲、堵等。表現了黃繼光頑強戰(zhàn)斗,寧愿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2)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把子彈比作冰雹、暴風雨,說明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戰(zhàn)斗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絲毫沒有退縮,更加突出了他的英勇頑強。(3)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數字和省略號的作用:表現了黃繼光的頑強意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黃繼光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了他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5.結合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黃繼光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2.出示具有新鮮感的詞語或短語。轟鳴屢次匍匐前進像冰雹一樣閃閃發(fā)光火舌猛撲像海濤一樣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五、課堂小結。黃繼光雖然犧牲了,但他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假如你現在就站在他的烈士墓前,想想過去,看看今天,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話要說。請你把要說的話,寫下來?!景鍟O計】黃繼光接受任務主動請戰(zhàn)英勇獻身占領高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學反思】引導學生結合文中感受深的句子談體會,在自讀自悟中體會英雄氣概。課上還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語言、動作的語句,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這樣更容易讓學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感悟,增加這場戰(zhàn)役在學生心中的立體感,從而更容易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后可以讓學生搜集整理資料,拓展閱讀其他英雄故事。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自我介紹教學設計教學導航【教學目標】1.交流和朋友相處的方法。2.根據討論的目的,記錄重要信息。3.分類整理小組意見,有條理地匯報。【教學重點】根據討論的目的,記錄重要信息?!窘虒W難點】分類整理小組意見,有條理地匯報。【教學準備】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范例引領。1.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出示視頻:小豬亥亥的自我介紹。)小豬亥亥和大家初次見面,跟大家打了招呼,介紹了自己,從他的介紹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對,聽別人講話時,要注意認真傾聽,把握主要信息,必要時還要做要點記錄。師: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給大家,讓大家認識、了解自己,這就是自我介紹。2.來到新環(huán)境或者和陌生人打招呼少不了要做自我介紹,讓別人了解你、熟悉你、喜歡你。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自我介紹?如何讓自己的表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今天的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3.出示亥亥的自我介紹文字。討論:你覺得他的自我介紹哪些方面好?好在哪里?(落落大方,語氣親切、幽默,語言簡練,介紹了自己的姓名、性格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