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學案例簡析.doc_第1頁
《詹天佑》教學案例簡析.doc_第2頁
《詹天佑》教學案例簡析.doc_第3頁
《詹天佑》教學案例簡析.doc_第4頁
《詹天佑》教學案例簡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詹天佑教學案例簡析語文教學與農遠資源的整合南墩小學 翁巖峰片段一:師:什么是中部鑿井法?生:(讀書)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師:齊讀這句話。 師:誰能上來用箭號在示意圖上標出施工線路圖?(師在黑板上畫山的簡筆畫)生1:在黑板簡筆畫處用箭頭標注施工線路方向(畫錯了)。生2:上去訂正也不夠準確。師要求學生再讀書,后師講解并在簡筆畫上用紅筆訂正。師:設計“人”字形線路后,火車該怎樣上山呢?生:(讀書)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 師在黑板上畫了“人”字形線路。師: 哪位同學上來演示一下火車怎么走?生1:將課前準備好的用火柴盒組成的“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演示,過了岔道口停下不知道該怎么動了。生2:演示。師邊指名讀上面那段話,邊在旁指導糾正。 片段二: 師:詹天佑根據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采用了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面對八達嶺要鑿一千一百多米的隧道,詹天佑又采用了什么好方法呢?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書思考后小組交流。生:自由讀后小組討論。師:巡視參與個別討論。師:同學們讀得很好也討論得很熱烈,想到現場去看看嗎?生:(興奮)想!師:(微笑)播放配有現場解說的動畫課件。(畫面中先是兩名工人往下打豎井,然后與外面兩端工人同時相向開鑿。并配以工地開鑿時的轟鳴聲。)生:看得入神。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剛才你看到的開鑿過程說一說?生:紛紛舉手師: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人”字形線路,可老師不明白這火車該怎么開。大家討論討論,可以動手在書上插圖上用箭號標出火車行駛方向;可以用橡皮檫、鉛筆來當火車演示。等等生分組討論演示,師巡視提醒學生結合文中語句來理解。師:剛才同學們討論很深入,但還有相當多同學想象不出兩個火車頭位置是怎么變化?,F在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感受感受。師播放配有現場解說的動畫課件。(畫面上先出現陡坡,接著出現順著山勢設計的“人”字形線路,最后出現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車站,就在火車后面加上一火車頭。上山時,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了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火車停下來倒著開,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剖析:以上這兩個教學片段都是對展示如何處理瞻天佑教學上的難點。片段一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片段二是整合農遠資源的模式二教學實錄。片段一中教師通過講,學生畫示意圖的方法來理解“中部鑿井法”和“人”字形線路這兩個教學上的難點。雖然通過討論和學生在黑榜上標注過程箭號,但大部分學生對這兩個問題只能停留在對語言文字的抽象感受,由于沒有這類生活經驗就無法想象到具體的情景。學起來也只能是一知半解,過后便忘。片段二中教師在學生充分自學探究的基礎上,在學生矛盾、疑惑凝結時,出示了配有現場解說動畫演示,生動地再現了“中部鑿井”的現場施工情景和“人”字形線路設計及火車行駛的真實過程,讓學生如臨其境。學生通過耳聽、眼看、腦中聯(lián)想很快在頭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樣既拉近了學生心理和感情的距離,同時在這形象直觀的場景中,文中所描寫的抽象難懂的文字障礙也迎韌而解,許多矛盾、疑問也不解自明了,而且學生對事物的感知理解就更加深入,思考分析也更加透徹了。感悟:通過這兩個教學片段的對比,我深深體會到整合農遠資源服務于語文課堂,可以使抽象、平面的語言文字變得具體、生動、直觀,增強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趣味性、生動性,為課堂教學增色、添彩,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看到片段二中使用動畫的功效在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新大綱指出:語文教學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的知識的內在動力。夸美紐斯說:“教學藝術的光亮就是注意?!逼味膭赢嬚n件集聲、色、形、光、動、靜于一體,創(chuàng)設了生動地情境,對學生進行多感官刺激,使他們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的教學環(huán)境中,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因此這個動畫的演示內容就很深刻地印在學生記憶中,對這部分的課文內容也自然了然于胸了。直觀呈現、突破教學難點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往往對抽象的東西難以理解,因此教材中有些詞句、段落,像片段一中即使再怎么讀,教師再怎么以生動的語言加以解釋都無濟于事。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中部鑿井”和“人”字形線路就成了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學難點?,F在通過農遠資源的整合運用,利用動畫課件把抽象、平面的文字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直觀地演示了事物的變化和知識形成過程,有效地幫助學生克服認知障礙,教學難點不攻自破。學生在這生動的情境中就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詹天佑那種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農遠資源,讓寫字課充滿生機字頭一教學案例漁溪中心小學 武朝元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部分就對中小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睂τ谛W生來說,寫好漢字的意義猶為重要。 然而傳統(tǒng)的寫字教學受到條件的限制,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而充分運用農遠資源,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則能彌補這一缺憾,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情趣。(課景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期待。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課題導入,運用農遠資源,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能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師:同學們,我們學校有個叫雯雯的小朋友。有一天,她來到商店想為媽媽的杯子配上杯蓋。同學們幫她選一選,哪一只最合適?(出示課件)生:中間一只最合適。師:為什么呢?生:左邊一只太小了, 右邊一只又太大了,只有中間一只不大不小正合適。(師結合學生解說,播放課件。)師:同學們,寫字的時候,字頭要像杯蓋一樣,要不大不小,正合適。今天,我們要學習字頭。(手指板書,學生興趣高漲,齊讀課題)感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伊始,通過出示課件,并通過語言解說,創(chuàng)設了“幫雯雯選杯蓋”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字頭就像杯蓋那樣要不大不小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引起了學生學習的期待,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課景二)利用課件,突破難點。課件演示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能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漢字的形體特點,輕松地掌握漢字的書寫要領,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例)字頭教學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哪些字頭有點難,需要我們一起來學學。生:我覺得父字頭和大字頭有點難寫。師:老師也覺得大字頭和父字頭不好寫,我們先來看一看父字頭。(課件出示獨體字“父”與“父”字頭。)師:誰能告訴告訴老師獨體字“父”與“父”字頭有什么不一樣?生:獨體字“父”比較長,“父”字頭比較扁。師一邊播放課件(課件內容為獨體字“父”變扁、變短,成了父字頭的過程。)一邊小結:也就是說父字頭要寫得偏、寫得短,。(板書:字頭扁短)師: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大”字頭。(出示課件)這兩個“大”字頭,你覺得哪個字頭更美呢?生:第一個。師:你覺得第一個“大”字頭為什么寫得好呢?生:第一個“大”字頭注意撇的收筆比捺的收筆低。(師鼠標指向第一個大字頭)看來寫好有撇捺關系的字頭還要注意撇低捺高。(并板書:撇低捺高)(例)漢字練習師:同學們,大家覺得哪個字會比較難寫些呢?生:我覺得“公”字寫起來可能有些難。師:老師和很多同學的看法基本一致,我也認為“公”字有點難寫。我們就重點來解決這個字。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個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些什么呢?(出示課件。)生:上下對正。感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教學中,張弛有度,才能凸顯教學的重難點,體現出教學的最優(yōu)化。教學中,應努力避免面面俱到,以學生為本,從學情出發(fā),讓學生自己說出感到書寫時有難度的字頭和漢字。課件的演示,使學生在直觀形象中掌握了字頭及上下結構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化難為易,生動有趣。(課景三)播放音樂,營造氛圍。寫字是一種技能,技能不是聽會看會的,必須反復練習。而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疲憊、厭倦的情緒,適當地播放古典輕音樂則能使學生的情緒得以放松,更好地進行書寫練習。師:寫這些字的時候有個小竅門,只要你們能把這些字頭寫扁,上下對正。你們這些字一定會寫得很漂亮。學生書寫。(播放春江花月夜)教師巡視批改。感悟:藝術是相通的。著名的硬筆書法家龐中華特別強調:“書法和音樂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如它們都具有的美感和節(jié)奏感?!痹趯W生練習的過程中,播放了舒緩柔和的古典音樂,能營造了寬松舒適的寫字氛圍,使學生氣定神閑地進行書寫,寫出了節(jié)奏,寫出了美。九寨溝教學案例淺析淺談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漁溪中心小學 林光一、教學設想九寨溝這篇寫景美文,作者以生動的筆觸,飽蘸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異獸珍禽。課文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辭藻華美,重墨濃情,易于朗讀和背誦。然而,九寨溝的美是說也說不完的,僅僅憑借書上的描寫,還不能真正讓人感受九寨溝攝人心魄的美,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學習、研究的空間,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領略九寨溝的美。于是我設計了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九寨溝教學流程。二、主要教學片斷師:同學們,在中國,風景秀美的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溝就如同其中最閃亮的一顆。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和畫一樣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九寨溝的神奇與秀美。相信大家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會被美妙絕倫的九寨溝所陶醉、所感染。這節(jié)課我們就乘上網際快車一起走進這神奇的九寨溝。請同學們進入學習網站的“電子課文”欄目,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種課文類型中,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本類型,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師:(利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進行網上巡視)剛才,老師發(fā)現同學們讀書特別認真,特別投入,讀書就應該這樣,讀完書之后,你覺得九寨溝的哪些景物最美,并說說體會。生1:我覺得雪峰最美,因為它很雄偉、壯觀。師:高聳入云的雪峰讓人叫絕,接著我們繼續(xù)匯報。生2:我覺得湖泊最美,因為這里的湖水好清呀!師:就湖泊這處景物還有誰也想來說一說。生3:我也認為湖泊最美,因為這里就像一幅畫卷,就像文中寫到“每當天氣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難怪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鄙?:我覺得森林最美。因為這里生態(tài)植被保護得非常好。生5:我沉得瀑布最美。這讓我想起了大詩人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焙脡延^的瀑布??!師:聽了大家的交流,我發(fā)現九寨溝的湖泊最美,難怪有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呢!讓我們來認真品讀描寫湖泊的語句,領略它的迷人風采。生: 學生品讀描寫九寨溝湖泊的語句。師:讀著這些語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塊無瑕的翡翠,碧綠碧綠的。生2:我仿佛看到了那清澈見底的湖水。生3: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五彩的畫。師:聽了同學們的精彩描述,我仿佛已經來到了九寨溝那如夢如幻的湖泊面前啦!如果此時你就站在湖泊面前(網絡轉播湖泊畫面),會有怎樣的心情呢?生1:老師,我好想變成一條魚在這樣的湖泊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生2:我想化成湖底的一塊石頭,日夜伴著這美麗的湖水。生3:我會興奮不以,我愿是那湖邊的一棵樹,點綴著美麗的湖泊。師:是呀,老師和你們的心情一樣,誰愿意來美美地讀一讀?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湖泊的語句。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如同來到了這奇跡般的湖泊,真美!師:九寨溝是水的世界,是瀑布的王國。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了什么?生: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師:讀完作者筆下的九寨溝,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那么美。想不想親眼目睹九寨迷人的自然風光???生:想。師:馬上進入“自然風光”欄目,大家就可以一飽眼福啦?。ò鍟鹤匀伙L光)看之前有一個要求,你們要挑選一處印象最深的風光,并試著給它配上解說詞。生:進入九寨溝專題學習網站“自然風光”版塊,自主欣賞,然后挑選一處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觀,試著給它配上解說詞。師:多美的風光啊,大家都流連忘返。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處自然景觀。生1:大家瞧,這美麗的湖泊色彩斑斕,落日的余輝灑在湖面,綻放出朵朵金花,湖邊的樹木猶如披上一件五彩衣呢。生2:同學們請看,這一片蔥郁的森林五彩繽紛,黃的葉、綠的葉、紅的葉各有各的姿色。那參天的古木挺拔挺拔的,在野花野草裝飾下甚是一絕。生3:你們看,瀑布就象一條白色的稠帶從天而降,傾瀉下來,真是白練騰空,水花四濺,由于九寨溝的山谷有高有低、因而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臺階。師:(轉播學生屏幕畫面)你的解說真是精彩,讓我們更是心動不以。師:同學們,九寨溝的山美、水美、樹美,讓我們帶著感情再次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生:(帶上耳麥,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響起)齊讀第三自然段。這是課堂上的真實片斷。從設計教案到課堂生成,我親歷了整個過程。這使我真正體驗到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是一種快樂的創(chuàng)造,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下面來談談自己的點滴感受。(一)網絡讓語文課情趣十足語文課要注重以情激情,教師要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激發(fā)孩子內心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熱情。因為積極活躍的課堂是探究學習奮飛的翅膀,是激發(fā)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原動力。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思維碰撞越多,學生越彰顯出生命的活力。在該案例中,我運用網絡的豐富化,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比如,讓學生隨著音樂自主欣賞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讓學生扮演小導游,介紹印象最深的自然風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欣賞九寨溝的美,暢所欲言。這不但提高了課堂的情趣性,也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從而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懷。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愛學,課堂必須是情趣盎然的。(二)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動起來新課程要求學生樂學,教師則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伙伴,親密朋友。教師是把學生引入學習樂園的向導。而在這樣開放、交互式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fā)展目標,從而真正鼓勵起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獲取信息的信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動機和愿望,讓他們體驗到自己潛在的才能,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三)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豐富語文知識網絡進入語文課堂,能將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帶入課堂里,創(chuàng)設虛擬的真實情境,體現生活語文的教學理念;能將語文書本上沒有介紹的信息呈現給學生,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使其變成學生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將信息資源跨越時空,引入時代活水,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具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總之,在這樣浩瀚的網絡世界里,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愛學樂學,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我們應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大膽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站在時代的前沿,用時代的眼光去探尋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寶藏”,推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化!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農遠資源運用教學案例漁溪中心小學 陳章繡國外研究表明,人們通過語言形式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利用聲光同步,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憶的內容可達65%。可見,以聲光結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于知識的獲取鞏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呈現單純的文字、數字等教學信息,還能輸出動畫、視頻、圖像和聲音,能較容易地做到教學信息的圖、文、聲并茂。這種多維立體的教育信息傳播,增強了信息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語文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較之教師單純的語言描述,有著更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荷花一課的教學談一談如何運用多媒體課件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一、多維錄像視頻,激發(fā)情感。(片段一:)師:同學們,荷花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歌頌和贊美的對象。因為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是那么無瑕、美麗。自古以來,贊美它的文章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葉圣陶爺爺寫的一篇文章荷花。大家想不想到荷花池邊去親眼看一看荷花。認真觀察,等下告訴老師,你看完的感受。(師播放荷花的課件視頻,學生細心觀察、欣賞)師:看完荷花的錄像,你們想說些什么呢?生1:荷花真美啊!生2:荷花的形態(tài)各異,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還有的還是個花骨朵,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生3:荷花就像花仙子一樣,嬌滴滴的,真惹人喜愛。生4:看到這么美的荷花,我真想采一朵來,可是又怕被人罵。師:是啊,這么美的荷花,我們怎么忍心去采它呢。生5:一陣風吹過,一朵朵荷花就翩翩起舞,美麗極了。生6:我真想變成一只蝴蝶,和荷花們一起翩翩起舞,那真是太棒了。師:老師也跟你有同感。(感受:我們的孩子從來沒有親眼見過荷花,對荷花的認識非常的有限。課堂伊始,就播放荷花的錄像,展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荷花圖:清晨,當小鳥剛展開清脆的歌喉時,荷花也在晨光中展開它們美麗的身姿。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迎風起舞,有的含羞低頭,有的欣然怒放。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令人心醉。利用課件的聲音、圖像和動畫的巧妙結合,使得孩子們對荷花有了很深刻的認識,荷花的形象一下子在他們的心中鮮活起來。所以才有以上孩子們想與花共舞,欲摘一朵欣賞而不忍的表現。孩子們已經完全被荷花的美麗身姿所吸引,深深地陶醉其中了。未學文,情先行,在這樣的基礎上,孩子們學習起課文來,一定是興趣盎然,滿懷深情。可見,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錄像功能,能給予學生一個相當直觀的感受,對于激發(fā)學生未曾見過或者感受過的知識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二、巧用圖像,激發(fā)情感。(片段二:)師:這些荷花真是千姿百態(tài),絢麗多彩啊!讓人不禁陶醉了。其實,荷花的姿勢還不止這些呢!看,你們喜歡哪一種荷花,也像作者一樣,形容一下它們美麗的身姿。(教師課件播放各種荷花的圖片,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是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生:我喜歡那欣然怒放的荷花,看它把自己美麗的花瓣都完全展開了,好像要把它所有的生命力都展現給大家看。師:你說得真好,你觀察到了荷花富有生命力的美。生:有的荷花羞羞答答的,你看,它躲在荷葉的下面,不知是在和人玩捉迷藏,還是在躲避強烈的太陽光。師:在你的眼里,荷花是多么鮮活可愛啊,就像個調皮的孩子。生:我喜歡那兩朵緊緊挨在一起的荷花,他們好像兩個親密的小伙伴,在偷偷地說悄悄話呢。我真想知道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師:是啊,陳老師也很想知道。生:有的荷花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那黃黃的小蓮蓬就像可愛的娃娃坐在蓮花寶座上,多神氣啊。師:你的想象真豐富,都聯(lián)想到了蓮花寶座了,真了不起。生:有的荷花含苞欲放的,那花骨朵兒飽脹得好像馬上要破裂似的。生:有的蜻蜓飛過來,立在荷花的花骨朵上,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師:真不錯,都把楊萬里的詩句都引用進來了,真會學以致用。生:有的荷花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它的小嘴微微張開,好像在向游人說些什么。師:你想它會說些什么呢?生:它也許會說:快來看哪,看看我的伙伴們,它們多美啊。師:你也很美啊。同學們,是啊,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仔細看看這一朵生(齊):很美。師:認真看看那一朵,生(齊):也很美。師:其實,不管是哪了朵荷花都很美。這滿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顏色,就像一幅色彩明艷的畫面。難怪作者會說,如果把這一池的荷花生齊讀: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師:同學們,這位了不起的畫家是誰呀?生(齊):是大自然。師:的確,不用紙,不用筆,就給我們描繪出這么美麗的畫卷,就給我們帶來如此美的享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讓我們好好地把這一段讀一讀,夸一夸這奇妙的大自然吧。生齊讀第三自然段。(感受:農遠資源庫中有著豐富的圖片資源,如果將這些圖片資源進行巧妙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將會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財富。在本片段的教學中,我利用課件出示了各種各樣的荷花形狀的圖片,把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通過屏幕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學生的感觀受到了刺激,不禁這被荷花的美麗身姿所折服。此時,孩子們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就油然而生。正因為此,他們的語言才會這么美麗生動,他們的情感才會如此得真實感人。荷花那美麗的樣子已經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里了。)巧用聲音效果激發(fā)學生情感。(片段三:)師:這滿池的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畫,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每一朵花兒都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難怪作者會被它們深深吸引,不自覺把自己也當成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沉浸在其中,忘記了自己。讓我們再一次陶醉在荷花池中,跟著滿池的荷花一起舞蹈,一起去聽一聽荷花池里的聲音吧。(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配上輕快的音樂。)學生表現:有的同學隨著著音樂也左右晃動;有的學生緊閉雙眼,無比陶醉;有的學生學著小魚和小鳥的動作,好像真的在欣賞荷花美麗的身姿;有的學生展開雙翅,翩翩起舞。全班學生沉浸在欣賞荷花,自我陶醉的氣氛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它能給人以無窮的感染力。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運用音樂這一情感激發(fā)的有效手段,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本片段教學中,在學生對荷花的美麗有了深刻了解,對荷花已經滿懷喜愛之情的基礎上,我指名一位學生來配樂朗讀課文,在輕快的音樂中,同學們好像來到了荷花池邊,與荷花共舞,與荷花共美,親身體驗荷花的美麗之處。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總之,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以及錄像視頻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定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產生共鳴,入境生情。朗讀教學中的”鋪墊”與“抖包袱”虞陽小學 黃紹清相聲包袱兒要抖得漂亮,必須注意鋪墊。鋪墊是一種重要的藝術手法。傳統(tǒng)相聲對于包袱的預設是有許多鋪墊的,前面鋪墊得越綿長,后面抖包袱的回味和水到渠成的自然笑聲就越多。沒有鋪墊,就不可能產生笑的效果。鋪墊處理得好,就顯得自然熨貼,不著痕跡,而決不是耳提面命,生硬斧鑿。鋪墊與抖包袱兒是相聲藝術中緊密相聯(li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兩者關系處理得好,就能使整個作品結構縝密,天衣無縫。語文的朗讀教學與相聲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朗讀教學如果一味地通過讀是沒有感情的,指導朗讀時,如果教師要用簡潔的話語巧加點撥,點得準,撥得巧,課堂上書聲朗朗,學生情趣激昂,“包袱兒”就抖得響。案例一:筍芽兒“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師:誰能把筍芽兒這句感嘆的話讀一讀?生: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師:讀得明亮嗎?讀得美麗嗎?誰能再有感情地讀讀?(學生再讀)師:有感情了嗎?讓我們再一起美美地朗讀一遍。(學生讀“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讀了多遍,可讓人感覺到他們的朗讀是膚淺、沒有感情的,不是發(fā)自他們的內心。)反思:這個“包袱兒”抖不響,是由于沒有恰當的鋪墊和朗讀指導,學生的體會不夠,教師非要求孩子讀出“明亮而美麗”。感情是不能強加的,應該是自己體會、感悟,發(fā)自他們內心世界的。這樣形式化的朗讀是不能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更談不上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特級教師汪潮說過文章中的語句是放在語文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它才能表達特定的意思和情感,如果把它單獨拎出來,那它可能就不帶有感情色彩或不帶有這樣的感情色彩了。因此,有感情朗讀必須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要有相應的語言鋪墊。如果教師在朗讀前,讓學生讀讀后面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后,再通過老師的激情導讀,學生就會發(fā)自內心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案例二:槐鄉(xiāng)五月師:你從哪兒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生: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了。(一學生起來就讀)師:哪些詞描寫了槐花的香?生:清香、醇香、濃香。師:(出示三個詞語)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幾個詞語。(一個學生站起來,有有聲有色地讀著,三個詞由輕到重。)師:一個比一個香了,你為什么這么讀?(教師追問)生:清香是淡淡的香,醇香要濃一點,濃香就更香了。師:文中還有香呢,從哪兒看出來的?生: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了。師:一個“浸”字讀懂了嗎?(指名一生讀文)師:好一縷淡淡的清香,不夠。老師也很喜歡這句話,聽老師讀一讀。(師范讀)這才是撲鼻的濃香。(學生齊讀)師:(總結)這正是生:香海。(學生的感情自然地噴發(fā))師: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了是飄香的季節(jié)?;编l(xiāng)的山山洼洼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嗡嗡嗡”(教師又從槐花的多、美,以及把蜜蜂吸引來等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槐花槐香的無處不在。)師:(小結)槐鄉(xiāng)的花兒是香的,槐鄉(xiāng)的飯是香的,槐鄉(xiāng)的人是香的,槐鄉(xiāng)的香氣無處不在?;编l(xiāng)的一切都浸在香海中了。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xiāng),感受那醉人的香氣吧!(學生捧起書讀,他們讀得入情入境、有聲有色。)反思:在這個教例中,教師把“槐鄉(xiāng)的香”這個包袱抖得響,是因為老師做了很多鋪墊。老師先讓學生找到那句話以后,抓住“清香、醇香、濃香、香海”等表現香的不同詞語領會連空氣也是香的境界,再抓一個“浸”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對槐鄉(xiāng)的香有更深的感知,這時學生再來朗讀,情感自然,水到渠成。教師主導,靈活運用,讓課堂騰飛口語交際觀察中的發(fā)現模式一教學案例漁溪中心小學 馮晨婷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币虼宋医柚貞c市渝中區(qū)第一實驗小學盧靜老師教學的觀察中的發(fā)現一課光盤來上這節(jié)課,通過挖掘光盤中遠程教育資源,名師的幫助,學生的建構知識過程,立足實際,來引導進行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充分發(fā)揮教學光盤的作用,靈活運用,努力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進一步引起我們的學生參與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能力以及清楚明白的表達能力,讓課堂騰飛。一、運用光盤,觀察比較,激發(fā)興趣,讓課堂騰飛片段一:(師播放光盤出師機內盧老師)師:認真觀察電視機里的盧老師,再看看馮老師,比較一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1:盧老師和馮老師都是穿羊毛衫。生2:盧老師和馮老師都戴了一條圍巾,但是圍巾的顏色不一樣,盧老師的圍巾是黃色的,馮老師的圍巾是紅色的。生3:還有馮老師和盧老師戴的圍巾方向不同。生4:盧老師是短發(fā),馮老師是長發(fā)。師:同學們觀察真仔細,從你們的觀察中發(fā)現了這么多。今天我們就要上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觀察中的發(fā)現。(師板書)感悟:課一開始,就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機內機外兩個老師,充分運用了光盤的資源,讓學生對新老師不陌生,不僅能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導到光盤中,而且很巧妙地切入了課題,使學生對這堂用光盤來上的口語交際課充滿期待,與機外的老師也配合得更好。二、利用光盤,游戲活動,引導熱情,讓課堂騰飛片段二:(師播放光盤)師:喜歡游戲嗎?生齊:喜歡。師:那我們來做兩個觀察游戲,第一個游戲是觀察猜字。在原古的時候,熱門所西餓的字和現在所學的字是不一樣的,那時候的古人啊,把自然界、動植物、人自身的形象畫出來,刻在龜甲、獸骨上,注在金屬事物上,這些字的形狀和事物本身的形狀很相似,那就是象形文字,接下來就要請大家觀察這些象形字,猜一猜它們究竟表示我們現在的什么字?(師播放光盤中的課件,出示“水”的象形字)生齊:水。師:原因?說說你的理由。生1:因為畫上彎彎曲曲的像水的波紋,所以我覺得是水。生2:中間是水的波紋,旁邊是兩岸。師:祝賀大家,猜對了。咱們再來看下面一個。(師播放光盤中的課件,出示“燕”的象形字)生1:“大”字。生2:我覺得是“人”字。師:說說你的理由。生2:只有人才會那樣站著。師:很有道理,但它絕對不是一個“人”字。生3:我覺得它是“女”字,因為它有兩個像長頭發(fā)的辯子。師:有點意思,但它也不是“女”字。給大家提示一下,觀察的角度,你們可以橫著看,像什么呢?發(fā)現了嗎?生4:我覺得是“鳥”字。師:它是一種鳥,但也不是“鳥”字,想一想,是一種什么鳥?生5:“燕”字,因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就想它的尾巴一樣。師:大家的觀察能力挺強的,進入第二個游戲“隱藏的畫”(師出示光盤中的課件)在這幅圖中,隱藏著梳子,啞玲,還有一只毛筆。師:毛筆在哪呢?生1:生2:(都沒找到)師:請男同學閉上眼睛伏在桌面上,女同學趕快看毛筆藏在哪?在什么位置?生3:在柜子那一條線荷葉連著。師:有誰說得比他更清楚。生4:柜子中間有一條橫線,和花盆那里的葉子連著。感悟:孩子們很少接觸象形文字,而光盤里的課件是現成的,省去了教師制作課件的時間,充分地利用了光盤里的課件,第一個字是比較簡單的“水”字,學生很容易猜出來,但是第二個字就比較難猜,課堂上,我不但充分利用了光盤中的課件,也靈活運用了教學機智,適當地給學生提示,進一步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能力,而在“隱藏的畫”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又適時地抓住光盤中產生的教學資源以及課堂中出現的豐富的教學資源,恰當的改變教學預案,讓整個課堂教學與光盤融為一體,再一次體現教師的導學作用,把時間還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變機械使用為靈活運用,變一次使用為多次使用,變線型使用為分段使用,變單純使用為整合使用。三、借鑒光盤,全班交流,扎實訓練,讓課堂騰飛片段三:師:我們聽一聽電視機里的盧老師談一談她的發(fā)現,呆會兒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類型,展開全班交流關于植物或動物的發(fā)現。(師播放光盤里盧老師繪聲繪色地談關于“怕癢癢”的樹的發(fā)現,學生聽得很認真,也覺得很有趣。)全班交流:生1:我發(fā)現了狗有辨別主人的能力,會看家。有一次,有個陌生人來我家找我爸爸,可是還沒進門,狗就對他大叫,仿佛在說:主人,快來,有陌生人,不能進去!生2:我發(fā)現了含羞草只要人一碰它的葉子,它就會像害羞的姑娘一樣,合上了。生3:我從一本書上看到貓頭鷹的頭會旋轉360度。師驚訝的表情:真是不可思議啊,為什么它的頭會轉360度呢?生3:我也不太知道,我想是因為它是貓科動物,它的骨胳比較軟吧。(師生笑)師: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自去觀察這些有趣的動植物該多好啊,今后一定要仔細去觀察觀察,貓頭鷹的頭是否真的會轉360度。孩子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萬事萬物,非常神奇,如果你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一定會發(fā)現更多的奧秘,感受更多的樂趣!感悟:再一次充分利用光盤,觀看了盧老師談“怕癢癢的樹”的發(fā)現,不僅起到榜樣的作用,更借鑒了現有的資源,讓學生更加懂得怎樣把發(fā)現闡述得更加生動有趣明白,也再一次讓學生興趣盎然,主動熱烈地交流,不但做到了扎實的訓練,還讓訓練的形式更加多樣生動,把課堂推向高潮,讓課堂騰飛。整體感悟:口語交際注重課堂的靈活調控,在“模式一”農村遠程教育模式的領域里,更不能生搬硬套,要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堅持“以人為本”,放飛課堂的靈魂,讓課堂騰飛?!澳J揭弧边€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在不斷探索與嘗試中更放飛了教學領域的靈魂,如果你總是做自己熟悉的事情,那你就只能擁有你已有的東西。網絡-賦予數學實踐課新的生命力節(jié)約用水案例分析虞陽小學 薛芬芳【案例背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項重大的課程改革。而數學實踐活動課,則是綜合實驗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標志。它重在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架起一道橋梁,讓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取得對數學事物的親身體驗,從掌握和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辦法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fā)展的同時,滲透數學學科的思想品德教育。把網絡帶進數學實踐課堂,能創(chuàng)設虛擬的真實情景,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能將書上所沒有的信息呈現給學生,引入時代的活水,使數學實踐課更富有生命力,更貼近生活?!景咐^程】片段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水。1、猜謎引入:(課件出示)雙手抓不起,有刀切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生:(齊聲)水。師:對,是水。(板書:水)2、播放視頻,初步認識水。3、學生匯報,再次認識水。師:對于水,課前你們有進行調查了解嗎?生:有。師:請將你在課前收集到有關水知識的信息及來源說給大家聽聽。生(1):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和水是分不開的。成年人體內含水量占體重的65,人體血液中80是水。如果人體減少水分10便會引起疾病,減少2022就要死亡。這是我從網上查到的。生(2):“全國城市節(jié)約用水宣傳周”活動將于5月11日至5月17日舉辦。”主題是“加大節(jié)水減排力度,迎接綠色奧運”生(3):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約占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我是從書上自學到的,從中我明白了我國水資源嚴重缺乏,大家要保護好水資源。生(4):看電視知得知:有的山區(qū)常年沒有水,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死亡。生(5):4月23日,“全國城市節(jié)約用水宣傳周”活動將于5月11日至5月17日舉辦?!敝黝}是“加大節(jié)水減排力度,迎接綠色奧運”4、課件展示,缺水畫面。師:看了剛才的信息,你有什么感想嗎?生:水是珍貴的,我們要愛惜它。生:我想呼吁同學們要節(jié)約用水。【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大量的材料收集(有視頻材料、有圖片材料、有文字說明),引導學生認識水資源的缺乏帶給人們的不良影響,誘發(fā)學生產生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科味悍治鰡栴},體驗水。(一):提出問題:師:(課件出示:滴水龍頭正在滴水的情形)你能提一個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嗎?生:這個水龍頭一個小時會滴水多少?生:這個水龍頭一天會滴水多少?生:這個水龍頭一年要浪費水多少?師: 到底一個滴水龍頭一天會浪費多少水呢?誰來估 算一下?生:“一大碗吧”“一大杯吧”“兩三桶吧”“五六個臉盆吧”師:有什么辦法知道誰說的最接近?生:算算不就知道了。師:要計算那得有數據呀。課前你們可有對滴水量進行實驗研究?生:有。(學生匯報)(二)探究水1、視頻出示滴水龍頭一分鐘的滴水量2、完成學校一個水龍頭滴水情況統(tǒng)計表:滴水量(毫升)4080120160200時 間(分)123453、從表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生:滴水量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生:滴水量與時間成正比例關系。師:如果讓你用統(tǒng)計圖來表示你會選什么統(tǒng)計圖?生:折線統(tǒng)計圖因為它能反應數量的增減變化。(課件出示:折線統(tǒng)計圖) 師:從圖中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滴水量隨著滴水的時間增加而直線上升。4、算一算:一天會滴掉多少水升水?(用進一法取整十數)列式計算(可借助計算器)406024=57600(毫升)60(升)5、感悟60升水師:(出示一個1立方分米的盒子):一個這樣的盒子能裝水1升,30升水能裝下這樣的60盒。師:誰能照樣子說說?生:一個一次性水杯能裝水150毫升,60升水能裝這樣的400杯。生:伊利牛奶一盒250毫升,60升水能裝這樣的240盒。生:過節(jié)時我媽買的可樂一瓶2.5升,60升水能裝這樣的24罐。6、一年浪費多少水呢?(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解決)生:(1)生1:60365=21900升21立方米=21(噸)設一年浪費水為x升 60/1=x/365 x21生(2):我發(fā)現滴水量和所用的時間成正比我用比例的方法來解。7、這些水夠你家用多久?8、夠缺水地區(qū)用多少天?9、如果學校里的80個水龍頭都按這個速度滴水,每年要浪費多少水?10、按現在每噸水的價格,要多支付多少水費?11、用浪費的這些錢能讓你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收集,動手計算學校一個水龍頭、80個水龍頭、一天,一年的滴水浪費水的數據,比較你家用水及西部缺水地區(qū)用水的情況,一筆筆觸目精心的數據深深震撼了學生的心,再次樹立了節(jié)約用水的決心?!科稳鹤哌M生活,感悟水。1、議一議:同學們請你們回憶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生:(1)沐浴洗頭抹肥皂時,不關水。 生:(2)刷牙時不關水。 生:(3)澆花不用水桶裝水。 生:(4)洗車時讓水隨便流。 生:(5)洗米洗菜用太多水。2、說一說:節(jié)約用水有哪些方法?(1)政府措施(如提高水價等);(2)個人節(jié)約(如生活節(jié)約:用淘米水洗菜、刷鍋、澆花等;用洗衣水拖地板、沖馬桶等;隨手關好水龍頭;不污染水源等。保護供水設備,遇供水設備被毀壞,及時報警。)3、出謀獻策:(1)如何向其他人傳達這些好方法呢?生:可通過電視媒體進行廣告。生:可通過網站傳播。生:可報刊雜志刊載。【才環(huán)節(jié)通過調查了解生活中的缺水現象,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出謀獻策,放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案例分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代化信息的程度越來越高,本課在實現教育思想現代化的同時,很好地引入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形式更為生動、活潑,教學過程更加緊湊、高效,充分顯示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無可爭辯的優(yōu)勢。使學生從封閉的課堂走入開放的現實生活,從接受知識走向探究問題。此外網絡與實踐活動課的整合,不僅為學生吸取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培養(yǎng)了他們收集、處理、分析、評價信息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利用網絡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興趣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認知心理學關于學習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學習主動性的本質是認識主體的主動建構。只有當認識主體意識到是其自身在影響和決定學習成敗的時候,生動建構才有可能實現。網絡具有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載體于一體的特點,它可以利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這遠比單調的教學手段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本節(jié)課課首通過播放視頻:(1)地球上的水(2)中國的水資源(3)現實生活中用水的實例(4)生活中的缺水畫面網上的資源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形聲兼?zhèn)?,讓學生從一滴水浪費不了多少的意識轉換成要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這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打破了以前老師靠一本教學參考上課,學生憑一本教材聽課的局面,為我們學習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天地,這是“教”的一種突破,也是“學”的一種突破。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源,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利用網絡創(chuàng)設平臺,引導探索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如:本課時課前讓學生實驗研究每個家庭的滴水龍頭的滴水量,通過匯報,發(fā)生了沖突:數據不一,無法進行探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組織學生收看視頻播放學校一個滴水龍頭一分鐘的滴水量,再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滴水量與滴水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關系,學生通過估一估,算一算一個滴水龍頭一天的滴水量、一年的滴水量引發(fā)聯(lián)想如果全市全國都這樣浪費該是一筆怎樣的數目呀! 從中體現了學生靈活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與能力,自覺地樹立起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三、利用網絡資源,放飛思維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通過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課前,我將影片片斷、資料相關連接、相應的教學課件制作到主題網頁當中,然后通過多媒體網絡形式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議一議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讓大部分的學生學會了自主獲取信息,動手、動眼、動腦三維一體,多重刺激,學習興趣增強了,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了。在上完新課時,學生提出了多種的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如要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良好習慣(隨手關好水龍頭、)保護好水設施、循環(huán)用水、使用節(jié)水設備、不玩水游戲、水價有別。這樣教師和學生的地位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與灌輸;教師的角色主要是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學生學習促進者,教師表現主要是從前臺走到了后臺。真正實現了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思想也受到一定的教育。總之,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人才是會學習的人,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是現代學校教育的新理念。應用多媒體教學,無疑會給教育帶來深刻的變革。實踐證明,處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模式,它為學數學教學是一種高層次、高效率的現代教育生插上“網絡”的翅膀。當學生在數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時,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他們的數學思維方法、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素質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農遠聽課拾片漁溪中心小學 郭進奎 最近有機會聽了一些農遠資源應用公開課和十來節(jié)農遠比武課。其中有許多細節(jié)值得品味,故把它們摘錄下來,略加點評,謂之“拾片”。 _ 題記一、“筆算除法”教學,教師在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這樣的:(一)光盤出示三、四年級植樹主體圖,引出所要解決的問題:“三年級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二)引導學生得出第一個問題的算式后,通過機內機外師生互動,使學生對算式的各部分意義有了充分的理解,而后利用光盤中的分小棒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在此基礎上指名學生上臺在豎式上填寫第一個商“2”,全體評判后,再聽機內學生的回答,使得全體學生很好理解了“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三)在解決第二個問題時,教師更充分放手,讓學生先大膽嘗試計算,再通過看機內的小棒圖和機內學生的回答,較好的理解了剩下的一個十應該與2合并成12后繼續(xù)分;(四)練習部分,先設計計算的比賽,在訂正時先通過光盤出示筆算的過程,指名機外學生說出算理,而后再聽機內學生的說理,既使學生較好理解了算理,又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第二是選取了光盤里的給小樹治病的習題(改錯題),通過動畫的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機內機外的師生互動,又一次把課推向了高潮。聽完該課后,與會的老師均認為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