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3.2.1《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_第1頁
高中語文 3.2.1《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_第2頁
高中語文 3.2.1《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_第3頁
高中語文 3.2.1《前方》學案 蘇教版必修1.doc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前方導學案 【使用說明】 1.充分預(yù)習,讀熟文本基礎(chǔ)上認真研讀學案內(nèi)容。 2.規(guī)范書寫,自主完成;小組合作探討,答疑解惑。 【學習目標】 1、與文本直接對話,加以評點,了解人類的“精神家園”。 2、通過這學習這篇課文,對攝影散文有一定的認識。 3、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掌握作者“反彈琵琶”的寫作手法。 一、知識鏈接 1、作者介紹 曹文軒1954年1月生于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追隨永恒、三角地等。長篇小說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等。主要學術(shù)性著作有中國80年代文學現(xiàn)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shù)的哲學解釋、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xiàn)象研究、小說門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學術(shù)獎、文學獎30余種。其中有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jié)“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shù)獎等獎項。 繼2001年紅瓦入選韓國中央日報網(wǎng)站“10本好書”之后,紅瓦的第九章又被韓國“語文教師協(xié)會”編入“全國高中通用教材”。曹文軒頻繁地參加中國作協(xié)的各種會議,出任多個征文大賽的評委,并將他的作家同行張潔、賈平凹等人請到北大,與學生“面對面”。他在課堂上用典雅、詩性的語言講授小說理論,他主持的“文學半月談”,深入研究各種文學現(xiàn)象與流派,來自日本、韓國、香港的留學生,連同進修、訪學者,他指導的“碩博隊伍”達二十人之多。 一位來自湖南懷化的中年教師,聽了他的學術(shù)報告重讀普魯斯特,第二天在中文系的座談會上發(fā)言:“聽了曹老師的課,我已不虛此行?!?2、題材介紹 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gòu)成的。這種新的文體兼具了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xiàn)能力和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開聯(lián)想。所以,成功的攝影散文不應(yīng)該成為毫無生氣的文字解說,而應(yīng)該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創(chuàng)造和生發(fā),這樣才能使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shù)整體。 前方是一篇“攝影散文”。本文的中的攝影畫面展示的是一輛破舊簡陋的汽車,車中是幾位神態(tài)各異的旅客,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處于艱難旅程中的人的惶惑與茫然。 二、自主學習。 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遷徙襲擊檄文畏葸不前b憔悴國粹薈萃唾手可得 c顛簸船舶糟粕居心叵測d敦煌彷徨蝗災(zāi)惶惑不安 2.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精彩彩排神彩豐采b振動振蕩振撼震驚 c急燥害臊噪音躁熱d悼念泥淖寬綽掉隊 3.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幾年前,我們在公交車上相識;今天,我們又在火車上萍水相逢。 b公路被護欄剖成兩條河,車輛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馳,川流不息。 c車上的人有高的,有矮的,良莠不齊。 d老師這幾年對同學們耳提面命,諄諄教誨,大家都很感動。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美洲荒原或非洲荒原上的動物不時遭到猛獸的追捕與襲擊,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 b.他的作文文辭優(yōu)美,感情真摯,不時閃爍著新穎深刻的觀點,往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c.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他們?nèi)匀挥袩o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 d.蘇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教材中的前方,作者是北大教授、現(xiàn)當代文學博導、中國現(xiàn)代學者曹文軒之手。 5.下列詩句、題目、作者、年代對應(yīng)不正確的一項是() a.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杜甫-唐 b.不忍登高望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八聲甘州-柳宗元-唐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唐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張九齡-唐 三、合作探究 1、人為什么會離家(37節(jié))? 2、如何理解“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 3、人類精神狀況中的三重悲劇是什么(11節(jié))? 4、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5、為什么要描述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 6、如果說思鄉(xiāng)之情這是一種悲傷,使人欲哭無淚甚至潸然淚下,那么人生更大的非劇還在后面。是什么呢? 7、因為人們的離家遠行,產(chǎn)生了“路”“車”“船”。思考,與先前相比,人類的離家變的是什么,不變的是什么?(8段) 8、為什么人類總要離家,總要趕路?(9段) 9、人類的命運是什么?(10段) 10、人生苦旅苦在何處? 11、因為各種原因的離家最終的追求是什么? 四、展示點評,解答疑惑。 五、當堂檢測 (一)、閱讀曹文軒的前方(文見教材),完成14題。 1、文章倒數(shù)第三段“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句中的“實質(zhì)”能否去掉?為什么? 2、閱讀倒數(shù)第二段,分點闡述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 3、試分析文中“家”“前方”“路”“旅途”等詞的內(nèi)涵,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側(cè)重于離家的角度立意,由離家寫到人類的精神境遇,表達了作者對家園、故土的深層思考。 b.作者從“游子”的角度抒發(fā)了內(nèi)心深處對家園和故土的眷戀之情,因而具有感人的力量。 c.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不少中國古代詩歌,其意在表明人總是“時時刻刻惦記著”自己的家和家鄉(xiāng)以及“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d.本文以敘述、議論為主,語言含義豐富深刻,所表達的感情深沉而含蓄。 e.本文緊扣生我養(yǎng)我的家園和故土來抒寫自己對家園的情感,表達熱愛家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的情懷。 (二)、閱讀唐書穎的家園如夢,完成57題。 它不能改變?nèi)兆拥目炻M程,卻把歲月凝聚成影集;它似乎只是一種禮儀,卻讓生活流淌著淡淡的溫情。當我們和家被時空相隔時。 人生的各個路口,感情至純至真時,也許就是與親友離別的那一刻了。時間和空間在那一瞬、那一站顯示出跳躍前的熱烈和沉郁。我常想,那古之長亭,今之站臺、碼頭、機坪有知有覺的話,能承負起親情、友情、戀情諸多的離愁別緒、遠思長情嗎?當秋雨纏綿時,當暮雪飄灑時,當晨風微拂時,當星云游移時,汽笛響了,那個溫暖的天堂家正一尺一寸地作著位移。 許多人一別永難相逢,于是那個有形的家便成了永恒的傷痕,勾勒出斑駁記憶。許多人又會久別重逢,于是家便凝聚起了雙倍的柔情。 每當想起那些含淚微笑,揮手跟跑的人們,總覺得心頭有什么被攪起。從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不知家在何方,到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不知家在何時;從荊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到韓愈“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從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到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家就成了思念和牽掛開始的地方,夢想和希望也從此起航。 在那里有“衣帶漸寬,為伊憔悴”的等待。在那里有“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的守望。在那里有“此行須珍重,不比阿娘邊”的叮嚀。在那里有“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的壯志。在那里有太多的情節(jié) 又一個春節(jié)將至,返鄉(xiāng)的人群如螞蟻般來回穿梭。我知道他們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家園。我也知道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是如此地讓人魂牽夢繞;我知道那熟悉的鄉(xiāng)音、那可口的飯菜是如此地讓人牽念掛記。于是乎有了“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親”的偏執(zhí);有了“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的惆悵。 現(xiàn)如今,親人之間的心靈溝通不再為時空所阻隔。但每當我放下電話,擦干淚水;每當我接到家信,一目數(shù)行;我的思緒就被拉得很長很長。我不只是想聽聽聲音,我也不只是想看看影像,我想親手觸摸父母那曾經(jīng)熟悉而日漸淡忘的臉;品呷那隨處可見卻又難以尋覓的家鄉(xiāng)菜。我想念家園;更想念家園里我那含莘茹苦的母親和身挑重擔、思兒念女的父親。 在兒時那堵不倒的竹籬笆上,我將自己攀援成了一株不忘的牽牛,紫色的喇叭始終朝向敞開的家門,芬芳屋里的每一個角落。 家園是一件厚實的襖,溫暖著每一個伶仃的流浪者;家園是一把恒新的傘,為風雨兼程的游子撐起無雨的星空;家園是一雙不破的鞋,托起代代英才,同鑄美好未來! 5請你說說你對“我將自己攀援成了一株不忘的牽牛,紫色的喇叭始終朝向敞開的家門,芬芳屋里的每一個角落”這句話的理解。 6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簡要解釋文章末段連用的幾個比喻所蘊涵的意思。 7.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恰當?shù)膬身検牵ǎ?a.本文可分四層:第一層總寫。第二層從與親友離別和與親友相逢兩個角度闡述家的內(nèi)涵。第三層聯(lián)系自身實際,表現(xiàn)對家園的思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