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藥學第6章清熱燥濕藥ppt課件.ppt_第1頁
臨床中藥學第6章清熱燥濕藥ppt課件.ppt_第2頁
臨床中藥學第6章清熱燥濕藥ppt課件.ppt_第3頁
臨床中藥學第6章清熱燥濕藥ppt課件.ppt_第4頁
臨床中藥學第6章清熱燥濕藥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清熱燥濕藥 1 概述 含義 以清熱燥濕為主要功效 常用以治療濕熱病證的藥物 稱為清熱燥濕藥 又稱苦寒燥濕藥 適應(yīng)證 主要適用濕熱證 部分藥還兼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還可用于臟腑火熱證 2 概述 濕熱證 濕溫或暑溫挾濕 濕熱壅滯 氣機不暢 癥見身熱不揚 胸脘痞悶 小便短赤 舌苔黃膩 濕熱蘊結(jié)脾胃 升降失常 癥見脘腹脹痛 嘔吐 瀉痢 濕熱壅滯大腸 傳導(dǎo)失職 癥見泄瀉 痢疾 痔瘡腫痛等 濕熱熏蒸肝膽 癥見黃疸 尿赤 脅肋脹痛 耳中流膿 濕熱下注 癥見帶下色黃 或熱淋灼痛 濕熱流注關(guān)節(jié) 癥見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 濕熱浸淫肌膚 癥見濕疹 濕瘡 3 概述 使用注意 本類藥物藥性苦寒 燥濕力強 過服易伐胃陰 用量不宜過大 脾胃虛寒 津傷陰損者慎用 4 黃芩苦寒肺胃膽大腸膀胱根 5 黃芩 藥性 苦 寒 歸肺 胃 膽 大腸 膀胱經(jīng)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清熱安胎 6 黃芩的應(yīng)用 1濕熱病證2肺熱咳嗽 少陽證氣分熱證等3癰腫瘡毒 咽喉腫痛等熱毒證4血熱出血證5胎動不安 7 黃芩 應(yīng)用 1濕熱病證性味苦寒 清熱燥濕 善于清泄脾胃 肝膽 大腸及膀胱諸經(jīng)的濕熱 長于清中上焦?jié)駸?故廣泛用于濕溫 暑濕 淋證 瀉痢 黃疸等多種濕熱病癥 濕溫 暑濕證 滑石 白豆蔻 通草 濕熱中阻 黃連 干姜 半夏 半夏瀉心湯 濕熱瀉痢 葛根 黃連 濕熱黃疸 茵陳 梔子 8 黃芩 2肺熱咳嗽 少陽證氣分熱證等本品能入肺 胃 膽諸經(jīng)以清熱瀉火 可用治多種臟腑濕熱證 尤善清肺火 肺熱咳嗽痰黃而稠 可以單用一味藥 如清金丸 亦可配伍苦杏仁 桑白皮 蘇子等 肺熱咳嗽痰多者 配伍法半夏 亦長于清半表半里之熱 柴胡 小柴胡湯 其藥性苦寒 清熱瀉火力強 配伍薄荷 梔子 大黃等 治療外感熱病 中上焦熱盛所致的高熱煩渴 面赤唇焦 尿赤便秘 苔黃脈數(shù) 涼膈散 9 黃芩 3癰腫瘡毒 咽喉腫痛等熱毒證清熱瀉火解毒 治療火毒熾盛之癰腫瘡毒 咽痛等熱毒證 4血熱出血證清熱瀉火以涼血止血 治療火毒熾盛迫血妄行的出血 5胎動不安能清熱安胎 治療血熱胎動不安 配伍沙參 地骨皮等 血虛有熱者 配伍當歸 白芍 白術(shù)等 10 黃芩 用法用量 入煎劑 5 15g 清熱 生用 安胎 炒用 清上焦熱 酒炙 止血 炒炭 使用注意 虛寒證忌用 鑒別藥物 黃芩 枯芩 生長年久的宿根 中空而枯 體輕主浮善清上焦肺火 主治肺熱咳嗽痰黃 子芩 生長年少的子根 體實而堅 質(zhì)重主降 善瀉大腸濕熱 主治濕熱瀉痢腹痛 11 黃連苦寒心胃大腸肝根莖 12 黃連 藥性 苦 寒 歸心 胃 大腸 肝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13 黃連 1 濕熱病證2 心 胃 肝熱證3 熱毒癰疽疔癤 14 黃連 應(yīng)用 1 濕熱病證寒降苦燥之性尤強 其清熱燥濕力勝于黃芩 黃柏等 善于清中焦 大腸濕熱 對濕熱瀉痢 嘔吐之證 極為常用 且治痢之功尤為顯著 為治痢要藥 癥輕者 可單味藥應(yīng)用 更常與黃芩 黃柏 白頭翁等配伍 如白頭翁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 濕熱瀉痢便下膿血黏液 里急后重 配伍木香 枳殼等行氣藥或當歸等活血藥 濕熱蘊結(jié)脾胃 氣機升降失常 脘腹痞悶 惡心嘔吐 常配伍燥濕 化濕 行氣藥 肝 膽 膀胱等濕熱也有效 用于濕熱所致的黃疸 淋證 濕疹 濕瘡等多種濕熱病證 15 黃連 應(yīng)用 2 心 胃 肝熱證本品清臟腑實熱作用廣泛 尤以清瀉心 胃二經(jīng)實熱見長 治外感熱病心經(jīng)熱盛 壯熱 煩躁 甚至神昏譫語 配伍清心瀉火或清熱解毒藥 黃連解毒湯 心火亢盛 心煩不眠 配清心安神藥 如朱砂 黃連安神丸 熱盛傷陰 心煩不寐 配伍黃芩 白芍 阿膠 黃連阿膠湯 心火上炎 口舌生瘡或心火下移小腸之心煩 口瘡 小便淋澀疼痛 配伍清心瀉火 利尿通淋藥 如清心導(dǎo)赤散 心火亢奮 迫血妄行的吐衄 配伍黃芩 大黃等 16 黃連 有較強的清胃熱作用 可用于胃火盛所致的多種病證 有清肝火作用 用于肝熱所致的多種病證 如肝火犯胃的脅肋脹痛 嘔吐吞酸 吳茱萸 左金丸 3 熱毒癰疽疔癤有良好的清解熱毒作用 勝于黃芩 黃柏 為治皮膚瘡癰等外科熱毒證的常用之品 可內(nèi)服 亦多局部外用 17 黃連 用法用量 入煎劑 2 1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大苦大寒 過服久服傷脾胃 脾胃虛寒 忌用 苦燥易傷陰津 陰虛津傷 慎用 鑒別藥物 酒黃連 上焦火熱 用于目赤腫痛 口瘡 姜黃連 清胃熱和胃止嘔 用于寒熱互結(jié) 濕熱中阻 痞滿嘔吐 萸黃連 疏肝和胃止嘔 用于肝胃不和的嘔吐吞酸 18 黃柏苦寒肝膽大腸腎膀胱樹皮 19 黃柏 藥性 苦 寒 歸肝 膽 大腸 腎 膀胱經(jīng)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20 黃柏 1 濕熱病證2 瘡癰等熱毒證3 陰虛火旺證 21 黃柏 應(yīng)用 1 濕熱病證性味苦寒 善于清下焦?jié)駸?濕熱瀉痢 黃疸善于清大腸濕熱 治療黃連 白頭翁等 濕熱黃疸 配伍梔子 濕熱下注的帶下黃濁穢臭 配伍芡實 車前子 山藥 濕熱下注膀胱的小便短赤熱痛 配伍車前子 茯苓 滑石 萆薢 濕熱腳氣 痿證善于清泄下焦?jié)駸?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腳氣腫痛 痿證 配伍蒼術(shù) 牛膝等 濕疹 濕瘡 配伍苦參 白鮮皮等 煎湯服用或外洗 亦可配煅石膏為末 外撒或油調(diào)擦患處 22 黃柏 2 瘡癰等熱毒證既能清熱燥濕 又能瀉火解毒 治療瘡瘍腫毒 內(nèi)服外用均可 內(nèi)服配伍黃芩 黃連 梔子等 外用 配伍大黃 共為細末 醋調(diào)外敷 3 陰虛火旺證入腎經(jīng) 善于瀉相火 退骨蒸 治療陰虛火旺 潮熱盜汗 腰酸遺精 配伍知母 相須 生地黃等 知柏地黃丸 或配伍熟地黃 龜甲等 大補陰丸 還可清瀉肝 膽 胃經(jīng)實火 用治多種臟腑實熱證 23 黃柏 用法用量 入煎劑 6 1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苦寒傷胃 脾胃虛寒 忌用 24 黃芩苦寒 黃連苦寒 1 清熱燥濕 濕熱痞滿瀉痢葛根芩連湯香連丸白頭翁湯 濕溫暑濕胸悶嘔惡瀉痢要藥黃疸梔子柏皮湯 2 瀉火解毒 癰腫瘡毒高熱神昏火熱熾盛之癰腫瘡毒 3 清瀉肺熱 肺熱咳嗽4 止血 血熱吐衄5 安胎 胎熱胎動不安炒用安胎炒炭止血枯芩片芩老根清上焦熱子芩條芩新根清大腸熱 黃柏苦寒 3 清胃熱 嘔吐吞酸 牙痛 消渴4 消心火 心煩不寐血熱吐衄川連 雅連 雞爪連脾胃虛寒忌用 3 除蒸 骨蒸勞熱 盜汗遺精4 除濕 濕熱腳氣痿證關(guān)黃柏 川黃柏 25 黃芩黃連黃柏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止血安胎清瀉肺熱瀉心火清胃熱除蒸除濕 上焦中焦下焦 26 黃芩 黃連 黃柏 鑒別藥物 三黃性味皆苦寒 黃連為苦寒之最 三藥皆具有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的功效 用治濕熱內(nèi)盛或熱毒熾盛之證 常相須為用 但黃芩偏于清上焦肺火 肺熱咳嗽者多用 黃連偏于瀉中焦胃火 并長于瀉心火 中焦?jié)駸?痞滿嘔逆及心火亢盛 高熱心煩者多用 黃柏偏于瀉下焦相火 除骨蒸 濕熱下注諸證及骨蒸勞熱者多用 27 穿心蓮苦寒肺胃大腸肝膽膀胱地上部分 28 穿心蓮 功效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應(yīng)用 1 濕熱病證2 溫熱病衛(wèi)分證 氣分證 肺熱咳嗽 肝熱目疾3 癰腫瘡癰 口舌生瘡 咽喉腫痛 29 穿心蓮 用法用量 煎劑 3 6g 其味甚苦 多作丸 片劑服用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虛寒證忌用 30 龍膽苦寒肝膽胃膀胱根及根莖 31 龍膽 本經(jīng) 藥性 苦 寒 歸肝 膽 胃 膀胱經(jīng)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應(yīng)用 1濕熱病證2肝膽熱盛 胃火壅盛3熱毒癰腫 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入煎劑 2 6g 使用注意 虛寒證忌用 32 苦參苦寒肝膽胃大腸膀胱根 33 苦參 本經(jīng) 功效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殺蟲 利尿 應(yīng)用 1濕熱病證2癰腫瘡瘍 咽喉腫痛 牙齦腫痛等熱毒證3疥癬 皮膚瘙癢 滴蟲性陰癢帶下 用法用量 入煎劑 5 1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虛寒證忌用 反藜蘆 34 秦皮苦寒大腸肝膽枝皮或干皮 35 秦皮 本經(jīng) 藥性 苦 寒 歸大腸 肝 膽經(jīng) 功效 清熱燥濕 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