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復習第7單元第2講染色體變異與生物育種教學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頁
2020版高考生物復習第7單元第2講染色體變異與生物育種教學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頁
2020版高考生物復習第7單元第2講染色體變異與生物育種教學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頁
2020版高考生物復習第7單元第2講染色體變異與生物育種教學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頁
2020版高考生物復習第7單元第2講染色體變異與生物育種教學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講染色體變異與生物育種考綱展示1.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2.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3.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4.實驗: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考點一| 染色體變異1染色體結構變異(1)已知的染色體為“”,變異后的染色體如下列圖所示: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ABC。(填圖編號)基因數目和排列順序均未變化的是D。(填圖編號)果蠅的棒狀眼、人類的貓叫綜合征、果蠅的缺刻翅分別屬于上述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BAA。(填圖編號)(2)辨析易位與交叉互換圖1圖2圖1是易位,圖2是交叉互換。發(fā)生對象:圖1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圖2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變異類型:圖1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圖2屬于基因重組。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圖1,觀察不到的是圖2。(3)結果: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變異。2染色體數目變異(1)類型及實例類型實例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21三體綜合征以染色體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三倍體無子西瓜(2)染色體組概念: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組成如圖中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中的一個染色體組可表示為、X或、Y。(3)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比較比較項目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個體發(fā)育起點受精卵受精卵配子染色體組數2個3個或3個以上配子中染色體組數成因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染色體不分離由配子直接發(fā)育而成植株特點正常可育器官大、營養(yǎng)物質含量較高長得弱小,且高度不育實例人、果蠅、玉米香蕉、馬鈴薯蜜蜂的雄蜂等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染色體缺失有利于隱性基因的表達,可提高個體的生存能力。()提示:染色體缺失也有可能導致隱性基因丟失,不利于隱性基因的表達。(2)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個體表現型改變。()提示: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有可能使個體表現型改變。(3)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提示:染色體易位不改變細胞內基因的數量,可能對當代生物體不產生影響,也可能產生影響,并且染色體變異大多對生物體是不利的。(4)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可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5)三倍體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與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聯會行為有關。()(6)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減。()提示:染色體組整倍性增加會導致基因的數量增加,但基因的種類不變。(7)二倍體生物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即可得到純合子。()提示:二倍體生物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后經秋水仙素加倍才得到純合子。(8)單倍體含有的染色體組數都是奇數。()提示:四倍體的單倍體染色體組數是兩個,不是奇數。2思考回答(規(guī)范表述)二倍體植物生活在某些環(huán)境條件下容易發(fā)生細胞分裂異常,若某二倍體植物經有性生殖產生的子一代植株具有下列變異表現:葉片等器官比較大;抗逆性增強;高度不育等。則這種變異產生的途徑最可能是什么?并作出簡要分析。提示:單倍體和三倍體植株體細胞中同源染色體不是成對存在的,其中單倍體植株矮小,因此該子一代植株應為三倍體植株,父本在幼苗期有絲分裂受阻形成四倍體,母本減數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兩者雜交后將形成三倍體。1關于生物變異的四點提醒(1)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和重復都不會產生新基因,染色體缺失會導致基因種類的減少,染色體重復不會改變基因的種類。(2)基因突變在顯微鏡下不能觀察到,但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性狀改變有可能用顯微鏡可觀察到,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可以用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tài)進行判斷。(3)體細胞中含有奇數個染色體組的單倍體或多倍體均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進行減數分裂時無同源染色體聯會或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產生可育的配子。2常染色體三體產生配子種類及比例(1)若為純合子AAA或aaa,則產生的配子分別為AAA11或aaa11。(2)若為雜合子AAa則產生四種配子AaAaAA2121。(3)性染色體三體產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以XXY的雄性果蠅為例)若三條性染色體任意兩條聯會概率相等,則XXY個體會產生XYXYXX2121??挤?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分析與判斷1(2019濰坊期末)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貓叫綜合征是人的5號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B染色體上不含致病基因的個體不可能患遺傳病C染色體倒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沒有不利影響D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解決植物遠緣雜交所得雜種不育的問題D貓叫綜合征是人的5號染色體缺失一個片段引起的,A項錯誤;染色體上不含致病基因的個體,如果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也會患遺傳病,B項錯誤;染色體倒位不改變基因數量,但改變了基因的在染色體上的順序,對個體的性狀影響較大,C項錯誤;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以讓染色體加倍,可解決植物遠緣雜交所得雜種不育的問題,D項正確。2如圖中甲、乙兩個體的一對同源染色體中各有一條發(fā)生變異(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個體甲的變異對表現型無影響B(tài)個體乙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C個體甲自交的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D個體乙染色體沒有基因缺失,表現型無異常B據圖可知個體甲的變異是缺失,個體乙的變異是倒位,均會導致表現型異常,A和D選項錯誤;個體甲自交,后代可能出現缺失染色體純合個體致死現象,后代性狀分離比不一定是31,C項錯誤;個體乙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B項正確??挤?染色體組與生物體倍性的判斷3(2019菏澤統考)二倍體簇毛麥(2N14)是一個小麥的野生近緣種,抗白粉、稈銹病、葉銹病,且籽粒蛋白質含量高,是小麥遺傳改良的優(yōu)良基因源,染色體組型用VV表示。為使小麥獲得這些優(yōu)良性狀,我國科研人員選用四倍體硬粒小麥(2N28,染色體組型用AABB表示)、六倍體普通小麥品種中國春(6N42,染色體組型用AABBDD表示)進行育種實驗。簇毛麥與硬粒小麥的雜交后代用秋水仙素處理后獲得變異植株L,將植株L即將開花的穗剪下,以60Co射線照射,經照射后的新鮮花粉用于對普通小麥中國春進行授粉,收獲植株M,M的花粉不育,但可作母本,并且產生的雌配子包含完整的中國春小麥基因組;現以中國春小麥為父本,M為母本可以得到雜交后代G。(1)L植株的染色體組型為_。染色體的數目為_,A、B、V代表一個_。(2)M植株的染色體型為_,其花粉不育的原因是_。(3)植株G的染色體數目范圍是_。解析:(1)二倍體簇毛麥的染色體組型為VV,四倍體硬粒小麥的染色體組型為AABB,二者雜交產生的子代的染色體組型為ABV,經秋水仙素處理后,由于染色體加倍,則獲得變異植株L的染色體組型為AABBVV,其染色體數量為(714)242條。 A、B、V代表一個染色體組。(2)M植株由L與中國春雜交獲得,由(1)知L的染色體組型為AABBVV,已知中國春的染色體組型為AABBDD,則M植株的染色體組型為AABBDV。由于D和V來自于不同的兩個物種,則D和V的對應染色體不為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時聯會發(fā)生紊亂,無法形成可育的雄配子。(3)由于M植株產生的雌配子包含完整的中國春小麥基因組,即雌配子中一定含有ABD(染色體數為21條),而M植株產生雌配子時細胞中V的7條染色體則隨機移向細胞的兩極,由此分析可知以中國春小麥為父本,M為母本可以得到雜交后代G的染色體數目范圍是4249。答案:(1)AABBVV42染色體組(2)AABBDV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配對異常(3)4249考法3染色體變異在實踐中的應用4(2019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模擬)二倍體(染色體組成為2n)生物中,某一對同源染色體少一條,染色體表示為2n1的個體稱為單體;缺失一對同源染色體,染色體表示為2n2的個體稱為缺體。請回答有關問題:(1)單體、缺體這些植株的變異類型為_,缺體形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親代中的一方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_所致。理想情況下,某單體植株(2n1)自交后代中,染色體組成和比例為_。(2)小麥的染色體數為2n42,無芒(S)對有芒(s)是顯性?,F有21種無芒的單體品系,可利用雜交實驗把S基因定位在具體染色體上?,F想了解S基因是否在6號染色體上,請寫出實驗的基本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舅悸罚篲。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_解析:(1)由題干信息可知單體、缺體這些植株的變異類型為染色體數目變異。若親代中的雙方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離,則可能產生n1的配子,兩種n1配子的結合后發(fā)育的個體為2n2的缺體。單體(2n1)產生的配子有n和n1兩種類型,故單體自交后代為2n2n12n2(正常單體缺體)121。(2)為確定S基因是否在6號染色體上,可讓正常有芒植株(ss)與無芒的6號單體品系進行雜交,觀察并統計后代表現型及比例。若S不在缺失的6號染色體上,則無芒單體品系的基因型為SS,雜交后代均為無芒;若S在缺失的6號染色體上,則無芒單體品系的基因型為S0,雜交后代中無芒(Ss)有芒(s0)11。答案:(1)(個別)染色體(數目)變異同源染色體未分離2n2n12n2(正常單體缺體)121(2)基本思路:正常有芒植株(ss)與無芒的6號單體品系進行雜交,觀察并統計后代表現型及比例。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如果后代都是無芒的,則表明S基因不在缺失的6號染色體上;如果后代無芒有芒11,則表明S基因在缺失的6號染色體上??挤?生物變異類型的判斷1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及判斷方法2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判斷3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判斷(1)判斷依據:光學顯微鏡下能觀察到的是染色體變異,不能觀察到的是基因突變。(2)具體操作:制作正常個體與待測變異個體的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找到中期圖進行染色體結構與數目的比較可以判斷是否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5一只紅眼雄果蠅(XBY)與一只白眼雌果蠅(XbXb)雜交,子代中發(fā)現有一只白眼雌果蠅。分析認為,該白眼雌果蠅出現的原因有兩種:親本果蠅在產生配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注: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都缺失時,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1)甲同學想通過一次雜交的方法以探究其原因。請你幫助他完成以下實驗設計。實驗步驟:_。結果預測:.如果_,則為基因突變;.如果_,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2)乙同學認為可以采用更簡便的方法驗證甲同學的實驗結論,乙同學的方法是_。解析:(1)用代入法進行倒推,通過一次雜交的方法(讓這只雌果蠅與正常紅眼雄果蠅交配)來確定變異的類型。若發(fā)生了基因突變,這只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子代中雌果蠅為紅眼,雄果蠅為白眼,雌雄個體數之比為11;若發(fā)生了含B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缺失,這只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Xb,產生的子代中雌果蠅均為紅眼,雄果蠅都是白眼,雌雄個體數之比為21。(2)可以用顯微鏡檢查該白眼雌果蠅細胞中的X染色體形態(tài)驗證甲同學的結論。答案:(1)實驗步驟:讓這只雌果蠅與正常紅眼雄果蠅交配觀察并記錄子代中雌雄比例結果預測:.子代中雌雄11.子代中雌雄21(2)用顯微鏡檢查該白眼雌果蠅細胞中的X染色體形態(tài)考點二| 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1實驗原理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紡錘體不能形成染色體不能被拉向兩極細胞不能分裂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2實驗流程1實驗中各種試劑的作用(1)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tài)。(2)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附著在根尖表面的卡諾氏液。(3)解離液(體積分數為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以11混合):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4)清水: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影響染色。(5)改良苯酚品紅染液:使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目和行為。2材料選用及處理(1)本實驗選用洋蔥(或大蔥、蒜)作實驗材料,原因是洋蔥(或大蔥、蒜)染色體數目較少,便于觀察。(2)低溫誘導:應設常溫、低溫4 、0 三種,以作對照,否則實驗設計不嚴謹。3實驗結果觀察(1)觀察染色體數目是否加倍,應選擇根尖分生區(qū)進行觀察,該區(qū)的細胞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2)觀察染色體數目是否加倍,應選擇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進行觀察。(3)能使染色體染成深色的物質除了改良苯酚品紅染液外,還有龍膽紫溶液、醋酸洋紅液等試劑。1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B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C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D觀察: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fā)生改變C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產生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A項錯誤;卡諾氏液能固定細胞的形態(tài),而鹽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不能把兩種試劑的作用混淆,B項錯誤;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使染色體著色,C項正確;洋蔥根尖裝片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有絲分裂間期,因此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數目發(fā)生改變的只是少數細胞,D項錯誤。2科學工作者在研究不同濃度的秋水仙素對科優(yōu)527和博優(yōu)128兩種水稻品種染色體加倍的影響時得到的數據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品種濃度(%)處理芽數(個)芽成活率(%)染色體加倍株數(株)染色體加倍比率(%)科優(yōu)5270.012007110.710.026732.340.036575.93博優(yōu)1280.012006764.720.026497.370.03611513.16(1)該實驗的自變量為_;實驗選擇芽作為處理對象的原因是_。(2)利用秋水仙素處理或用藥物破壞水稻芽尖生長點細胞中的高爾基體都可以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但二者的原理不同,前者是不能形成紡錘體,后者是_。(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對于同一品種水稻來說,秋水仙素濃度與芽成活率、染色體加倍比率的關系為_;同一濃度的秋水仙素對不同品種水稻染色體加倍比率的影響不同,原因可能是_。解析:(1)據表中信息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秋水仙素的濃度和水稻的品種。選取芽尖生長點作為處理對象,理由是芽尖生長點部分細胞分裂能力強,易發(fā)生變異。 (2)在誘導染色體加倍的過程中,在藥物的作用下,高爾基體遭到破壞影響細胞壁的形成,從而使加倍的染色體不能進入兩個細胞中。(3)依據表中數據可知,對于同一品種水稻來說,隨著秋水仙素濃度的增大,芽成活率降低,染色體加倍比率增大。不同品種的水稻對秋水仙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從而導致同一濃度秋水仙素對不同品種水稻染色體加倍比率不同。答案:(1)秋水仙素的濃度和水稻的品種芽尖生長點細胞分裂旺盛,易發(fā)生變異(2)不能形成細胞壁(3)隨著秋水仙素濃度的增大,芽尖成活率降低,染色體加倍比率增大不同品種水稻對秋水仙素反應的敏感程度不同考點三| 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1單倍體育種(1)單倍體的特點: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2)單體體育種流程寫出圖中代表的步驟:雜交;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處理。(3)單倍體育種原理:染色體數目變異。(4)單倍體育種特點優(yōu)點: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缺點:技術復雜,需要與雜交育種配合。2多倍體育種(1)多倍體育種方法: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2)多倍體育種原理: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3)實例:三倍體無子西瓜三倍體西瓜無子的原因:三倍體西瓜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配子。3雜交育種(1)概念: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2)過程:植物:選擇具有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親本雜交,獲得F1F1自交獲得F2鑒別、選擇需要的類型,自交至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為止。動物:選擇具有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親本雜交,獲得F1F1雌雄個體交配獲得F2鑒別、選擇需要的類型與隱性類型測交,選擇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F2個體。(3)優(yōu)良性狀的選擇若采用雜交育種,一般應從F2開始進行篩選,原因是F2才出現性狀分離。若采用單倍體育種,對優(yōu)良性狀的選擇應在秋水仙素處理之后(填“前”或“后”),原因是秋水仙素處理之前為單倍體,一般植株較小,不能表現出優(yōu)良性狀。4誘變育種(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而獲得優(yōu)良變異類型的育種方法。(2)過程:選擇生物誘發(fā)基因突變選擇理想類型培育。(3)誘變育種與上述雜交育種相比,二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誘變育種能創(chuàng)造出新基因。5基因工程及其應用(1)基因工程的概念別稱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操作環(huán)境生物體體外操作對象DNA操作水平分子水平基本過程剪切拼接導入鑒定意義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2)應用育種,如抗蟲棉。藥物研制,如胰島素等。環(huán)境保護,如轉基因細菌分解石油。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將大豆種子用60Co處理后,篩選出一株雜合子抗病植株連續(xù)自交若干代,則其純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下降。()提示:雜合子自交,隨自交后代數增加,純合子逐代增多。(2)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克服遠緣雜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類型。()(3)抗蟲小麥與矮稈小麥雜交,通過基因重組獲得抗蟲矮稈小麥,此實踐活動包含基因工程技術。()提示:此育種方式屬于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不包含基因工程技術。(4)通過誘變育種可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5)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屬于基因工程。()提示:基因工程是在人為作用下進行的,噬菌體感染細菌無人為因素,所以不屬于基因工程。2思考回答(規(guī)范表述)如圖甲、乙表示水稻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請思考:(1)圖中為單倍體育種。(用序號及箭頭表示)(2)圖中哪一標號處需用秋水仙素處理?應如何處理?圖中處需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從而獲得純合子;圖中處,需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以誘導染色體加倍。(3)圖中、的育種原理分別是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4)圖中最簡便的育種途徑是所示的雜交育種,最難以達到育種目的是誘變育種。幾種??嫉挠N方法考法1考查育種原理、過程及方法等1研究人員在柑橘中發(fā)現一棵具有明顯早熟特性的變異株,決定以此為基礎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要判斷該變異株的育種價值,首先要確定它的_物質是否發(fā)生了變化。(2)在選擇育種方法時,需要判斷該變異株的變異類型。如果變異株是個別基因的突變體,則可采用育種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漸_,培育成新品種1。為了加快這一進程,還可以采集變異株的_進行處理,獲得高度純合的后代,選育成新品種2,這種方法稱為_育種。(3)如果該早熟植株屬于染色體組變異株,可以推測該變異株減數分裂中染色體有多種聯會方式,由此造成不規(guī)則的_,產生染色體數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種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狀也很難穩(wěn)定遺傳。這種情況下,可考慮選擇育種方法,其不足之處是需要不斷制備_,成本較高。(4)新品種1與新品種3均具有早熟性狀,但其他性狀有差異,這是因為新品種1選育過程中基因發(fā)生了多次_,產生的多種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選育過程中保留下來。解析:(1)育種的目的是獲得人類所需要的有價值的性狀,只有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性狀改變才能遺傳下去,才具有育種價值。(2)方法是自交,連續(xù)自交過程中,早熟基因逐漸純合,培育成新品種1。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可先通過花藥離體培養(yǎng),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3)若是由染色體組數目改變引起的變異,則該變異株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從而造成不規(guī)則的染色體分離,產生染色體數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異常配子,只有極少數配子正常,故只能得到少量的種子。方法需要先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獲得柑橘苗,此過程操作復雜、成本較高。(4)在新品種1的選育過程中,連續(xù)自交使早熟性狀相關基因與其他性狀相關基因發(fā)生了多次重組。而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不發(fā)生基因重組。答案:(1)遺傳(2)純合花藥單倍體(3)染色體分離配子組培苗(4)重組考法2育種方案的選擇與設計2在家兔中黑毛(B)對褐毛(b)是顯性,短毛(E)對長毛(e)是顯性,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現有純合黑色短毛兔,褐色長毛兔,褐色短毛兔三個品種。請回答:(1)設計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的育種方案簡要程序:第一步:讓基因型為_的兔子和基因型為_的異性兔子雜交,得到F1。第二步:讓F1_,得到F2。第三步:選出F2中表現型為黑色長毛兔的個體,讓它們各自與表現型為_的異性兔雜交,分別觀察每對兔子產生的子代,若后代足夠多且_,則該F2中的黑色長毛兔即為能穩(wěn)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2)該育種方案原理是_。(3)在上述方案的第三步能否改為讓F2中表現型為黑色長毛的雌雄兔子兩兩相互交配,若兩只兔子所產生的子代均為黑色長毛,則這兩只兔子就是能穩(wěn)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為什么?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解析:(1)要想獲得BBee,應選擇黑色短毛兔(BBEE)和褐色長毛兔(bbee)作為親本雜交,但是獲得的子一代全為雜合子,因此必須讓子一代個體之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選擇出黑色長毛兔,然后再通過測交的方法選擇出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即可。(2)雜交育種的原理為基因重組。 (3)黑色長毛兔的基因型為B_ee,如果讓黑色長毛的雌雄兔子兩兩相互交配,若所產生的子代均為黑色長毛,只能說明這兩只黑色長毛兔中至少有一只能穩(wěn)定遺傳,并不能確定這兩只兔子就是能穩(wěn)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答案:(1)BBEEbbee雌雄個體相互交配褐色長毛兔(或褐色短毛兔)不出現性狀分離(2)基因重組(3)不能兩只黑色長毛的雌雄兔子交配,所產生的子代均為黑色長毛,只能說明這兩只黑色長毛兔中至少有一只是能穩(wěn)定遺傳的1有些植物如小麥、水稻等,雜交實驗較難操作,則在選育顯性純合子時最簡便的方法是自交。2實驗植物若為營養(yǎng)繁殖類,如土豆、地瓜等,則只要出現所需性狀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純種。3實驗材料若為原核生物,則不能運用雜交育種,細菌一般采用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4動物育種時,只能選相同性狀的個體相互交配,待性狀分離后篩選,然后用測交方法檢測純合子,這是由于動物大多是雌雄異體,不能“自交”。真題體驗| 感悟高考淬煉考能1(2011海南高考)關于植物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B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新基因的產生C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D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D染色體變異不會產生新基因,A、B錯誤;重復不會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C錯誤。2(2014全國卷)現有兩個純合的某作物品種:抗病高稈(易倒伏)和感病矮稈(抗倒伏)品種。已知抗病對感病為顯性,高稈對矮稈為顯性,但對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問題:(1)在育種實踐中,若利用這兩個品種進行雜交育種,一般來說,育種目的是獲得具有_優(yōu)良性狀的新品種。(2)雜交育種前,為了確定F2代的種植規(guī)模,需要正確預測雜交結果。若按照孟德爾遺傳定律來預測雜交結果,需要滿足3個條件:條件之一是抗病與感病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其余兩個條件是_。(3)為了確定控制上述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否滿足上述3個條件,可用測交實驗來進行檢驗。請簡要寫出該測交實驗的過程。_。解析:(1)雜交育種的目的是獲得多種優(yōu)良性狀集于一身的純合新品種,從題意知,抗病與矮稈(抗倒伏)為優(yōu)良性狀。(2)孟德爾遺傳定律包括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其中符合分離定律的性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的性狀要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3)測交是指用雜合子和隱性純合子雜交,而題干無雜合子,故應先雜交得到雜合子,然后再進行測交實驗。答案:(1)抗病和矮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