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于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遺響于悲風 (介詞,從;介詞,比)(介詞,向)(介詞,被)(介詞,給) 2. 而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順承),3. 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吾師道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吾從而師之 擇師而教之 (名詞,老師)(動詞,學習)(從師)(以為師)(名詞,老師) 4. 之 古之學者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句讀之不知 吾欲之南海 凌萬頃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相當于“的”)(用于主謂之間)(構(gòu)成賓語前置句)(動詞“到”)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音節(jié)助詞)(代詞,代“歌”),5. 其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他)(那些)(他們)(他)(他們的)(大概) 6. 望 吾嘗跂而望矣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先達德隆望尊 (遠望)(盼望,希望)(農(nóng)歷十五日)(聲望),7. 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初聞涕淚滿衣裳 以勇氣聞于諸侯 掃后更聞香 博聞強志 (聽見)(聽說)(聞名,出名)(用鼻子嗅)(見聞,見識) 8. 強 挽弓當挽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有力的弓)(強壯)(有余,略多)(強盛) 9. 絕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以為妙絕 佛印絕類彌勒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橫渡)(隔絕)(極點)(非常)(停止),1. 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吾師道也(學習) 或師焉(從師)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攻下;向東流)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打魚砍柴) 臥而夢(做夢) 外與天際(連接),(2)名詞作狀語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 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 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樣) 四望如一(向四面) (3)名詞的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侶魚蝦而友麋鹿(以為侶;以為友),2. 動詞的活用 動詞的使動用法 舞幽壑之潛蛟 (使跳舞) 泣孤舟之嫠婦(使哭泣),3. 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卑賤的人;勢盛位高的人) 縈青繚白(青色;白色) 自遠而至(遠方)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疑惑的問題) (2)形容詞作動詞 窮回溪(走到盡頭) 不知東方之既白(變白) 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使快) (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恥學于師(以為恥) 始指異之 (以為異),1. 以為輪 古義:把做成 今義:認為 2.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廣泛地學習 今義:學問廣博 3. 用心一也 古義:兩個詞,用,因為;心,心思 今義:集中注意力 4. 蚓無爪牙之利 古義:爪子和牙齒 今義:壞人的黨羽,5.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義:寄身、托身、容身 今義: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身上 6.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7.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古義: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jié)合,相當于“用來的” 今義:作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8. 吾從而師之 古義:兩個詞,從,跟隨;而,而且 今義:因此就,9. 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普通人 今義:常指許多人 10. 小學而大遺 古義:在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1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古義: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12. 徘徊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一種游戲,13. 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 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14. 游于是乎始 古義:從此,從這時 今義:遞進連詞 15. 醉則更相枕以臥 古義:更換交替 今義:更加,1. 以為輪(“”同“煣”,用火烘木,使其彎曲) 2.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干) 3.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4. 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資質(zhì),稟賦) 5.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教授),6. 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 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jié),盤繞) 8.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凌駕) 9. 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10.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1. 判斷句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譯文: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它也挺不直了,這是使用“”這種制作方法的緣故啊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譯文: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 2. 狀語后置句 (3)師不必賢于弟子 譯文: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高明 (4)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譯文:我(蘇軾)和客人蕩著船兒,在赤壁下游玩,3. 賓語前置句 (5)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譯文:不知句讀,有疑難的問題不能解決 (6)而今安在哉 譯文:可是如今在什么地方呢 4. 定語后置句 (7)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 (8)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 譯文:以為凡是這個州有奇異姿態(tài)的山水,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5. 被動句 (9)不拘于時 譯文:不被時俗拘束(指沒有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不以從師學習為恥) (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譯文:這難道不是孟德被周郎困住的地方嗎 6. 固定句式 (11)無以至千里 譯文:(就)沒有借以遠達千里的(辦法) 7. 省略句 (12)居(于)是州 譯文:居住在這個州里 (13)故為之文以志 譯文:所以為這次游覽寫了篇文章作為記述,1. (2008全國卷)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 (2008廣東卷)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 (2008福建卷)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4. (2008全國卷)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5. (2008全國卷)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 (2008北京卷)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7. (2008江蘇卷)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8. (2008福建卷)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9. (2008廣東卷)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1. 素材點撥 (1)博學與專一勸學(節(jié)選) 該文本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作品。課文節(jié)選部分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通篇設喻,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的內(nèi)容方法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論述了有關(guān)學習的問題。荀子重點強調(diào)了學習的作用,提倡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循序漸進,專心致志等,力求博學與專一的有機結(jié)合。 課文文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可以用于與“善假于物”、“持之以恒”等立意有關(guān)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運用時要注意結(jié)合具體事例進行分析。,(2)尊師與成才師說 師說中“人必有師”以及“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至今看來仍為金玉良言。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沒有人能在每個方面都做得最好。既然自己有不足,便要向老師請教學習。然而,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有不少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極差,對老師大呼小叫,絲毫不存敬意,古人說“天地君親師”, “師”對我們十分重要。毛澤東就十分尊敬老師,他八歲的時候進家鄉(xiāng)的一家私塾念書,拜毛禹珠為師,后來,毛主席談起少年時的情形,他還特別感謝毛禹珠對他的啟蒙教育。一次,毛主席回到韶山與老人們一起吃飯,席間還給毛禹珠敬酒。尊重老師,虛心學習,既體現(xiàn)了個人的品質(zhì)修養(yǎng),也是成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課文素材可用于“尊師重教”、“虛心學習”、“端正學習心態(tài)”等相關(guān)話題中。,(3)高山與靈悟赤壁賦 課文描繪了赤壁秋夜的優(yōu)美景色和月夜泛舟的閑逸興致,采用賦體傳統(tǒng)的主客問答的形式,抒發(fā)了作者對宇宙人生的見解,特別是對江水與明月變與不變的議論,表現(xiàn)了開朗的胸懷和達觀的態(tài)度,從羽化成仙的超然之樂到現(xiàn)實人生的苦悶,再到從清風明月中找到出路,表現(xiàn)出力求排遣苦悶,聽順自然的思想。 課文素材可以用在“自然與心靈”、“感悟自然山水靈韻”、“面對挫折”等話題、命題或材料作文的寫作之中。,2. 精彩片段 (1)身形憔悴的屈子行吟汨羅江畔,向我們蹣跚而來;衣袂飄飄的李白持酒仰天放歌,向我們狂奔而至。古老的歷史與文化的流程中,我們的民族曾有太多的輝煌與記憶。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甘愿讓我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永遠銘記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記住我們神色莊重的祖先,如何從綠草如茵的古黃河流域,踏遍荊棘跋涉到今天的艱難歷程,以及在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引以自豪的遠古文明的中華兒女(選自銘記民族的苦難與輝煌) 點評:古老的歷史與文化承載著前人寶貴的經(jīng)驗、卓異的智慧、燦爛的思想,我們平心屏氣地拜讀他們的文章,銘記他們的教誨,必將少犯錯誤,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開創(chuàng)民族嶄新的未來!,(2)每個活人都像是有一個生命,生命是什么,居多人是不曾想起的,就是“生活”也不常想起。我說的是離開自己生活而檢視自己生活這樣事情,活人中就很少那么做,因為這么做不是一個哲人,就是一個傻子了。“哲人”不是生物中的人的本性,與生物本性那點獸性離得太遠了,數(shù)目稀少正見出自然的巧妙與莊嚴。因為自然需要的是人不離動物,方能傳種。雖有苦樂,多由生活小小得失而來,也可望從小小得失得到補償與調(diào)整。一個人若盡向抽象追究,結(jié)果縱不至于違反自然,亦不可免疏忽自然,觀念將痛苦自己,混亂社會。因為追究生命“意義”時,即不可免與一切習慣秩序沖突。在同樣情形下,這個人腦與手能相互為用,或可成為一思想家、藝術(shù)家,腦與行為能相互為用,或可成為一革命家。若不能相互為用,引起分裂現(xiàn)象,末了這個人就變成瘋子。其實哲人或瘋子,在違反生物原則,否認自然秩序上,將腦子向抽象思索,意義完全相同。 (選自沈從文生命),點評:我是誰?我們從哪兒來,要到哪里去?這是關(guān)于人類生存本質(zhì)的斯芬克斯之謎。曾經(jīng)有人說,櫻花最美的時候,不是它開的如火如荼的艷麗時分,而是它即將死去之時,每一朵花細碎的花瓣都凋零于空中紛紛揚揚。所以生命是簡單的,熱愛和尊重生命,努力快樂,燃燒希望,溫暖他人,掌握愛與被傷害的尺度,而無論何時,請帶上感恩的微笑,更快樂地去生活!,(3)清風拂過,淡淡香草氣息吸入鼻腔,在這個被污染的世界里,讓我感到說不出的受用。雖然耳畔回響著汽車鳴笛的聲音與樓旁建筑工地上鋼筋的鏗鏘聲。但其中時時透著幾絲微弱的麻雀嘰喳的叫聲,卻使我感到分外的悅耳與欣喜。身體也就舒服了些。閉上眼,觸碰著窗外樹枝上那雨后翠綠的嫩葉,感受自己與大自然融合到了一起。我低低鳴唱,婉轉(zhuǎn)悠揚飄散大地,隨即,萬物生靈一起長鳴。我起身旋轉(zhuǎn),在林中翩翩跳躍,隨即,萬物生靈一起共舞。世界清明了,大地純凈了,心靈升華了!不再有勾心斗角,不再有血腥與廝殺。天空浩瀚無邊,蔚藍寬廣,淡云隨風清轉(zhuǎn)。,點評:就“環(huán)保與和諧”而言,此文的立意頗新穎,作者以畫入題、以景表意的巧妙構(gòu)思顯示了其獨到之處。榮格曾說:“文化最終沉淀為人格。”從文中我們不難讀出作者對美好環(huán)境的無限向往。詞真意切,句句含情,舒緩而又曲折的行文節(jié)奏,正好與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起伏相契合,動人心魄。,1.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蘇軾赤壁賦) 2.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蘇軾赤壁賦) 3.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蘇軾赤壁賦) 4.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蘇軾赤壁賦),5.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 6.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軾赤壁賦) 7.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8.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式,與萬化冥合。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禪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也無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纖塵。 當五祖弘忍聽到這首詩的時候,毅然把宗位傳給了慧能這個曾被稱為小蠻子的弟子,他締造了六祖慧能普渡千人的神話。 時常想象這是何等的境界。弘一法師曾經(jīng)“看山是山,看云是云”,修道十年,“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再十年,便仍“看山是山,看云是云”了,只是,這諸般困惑,又如何釋懷,卻也言不盡了吧。 春來草自青,何等的智慧。然而,卻總不為人知。,我們都不小心踏上了一列飛速疾馳的列車。咔嚓!咔嚓!帶我們駛向一個時代,一個紛亂的腳步踩碎了夢想的時代,一個嘈雜的聲音湮沒了平和的時代,一個無止的欲望充斥內(nèi)心的時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每個人都如受激了的公牛,東突西奔,掠奪般地贏取自己的身份、地位,多少人每日渴求著一步登天,五百萬的大獎仿佛就在眼前。每日的生活如同沸了的水,用蒸蒸白氣宣告自己的精彩,卻于一瞬間消逝得無影無蹤。 然而,人活一世,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爭名奪利,急功近利,擺不開“利”的誘惑,洗不去“欲”的浸染,殊不知,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總也到不了。,平日里我總愛讀一些清凈的文章。蘇子也曾說,“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于其中,讓人靜心體會順其自然的諸般智慧。莊子也曾說:“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前人的智慧不可泯滅,世殊事異,唯平心靜氣,謙和相待,才能從那列疾馳的列車上脫身,去感受風移影動,斗轉(zhuǎn)星移,春來草自青的沁人心脾。 南懷瑾大師筆耕不輟,粗茶淡飯,日日清貧,卻幾乎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因為他,多少人褪去了貪嗔癡,無數(shù)的名譽、贊譽不自覺地便向其涌去,懷瑾大師是不在乎的,可他越不在乎,那就越多。且不說他不屑于出山,如若懷瑾大師下海經(jīng)商,試問,普天之下,又會有多少人能與其相媲美?有時,春來草自青,不必刻意追求雕飾,平平靜靜,安安穩(wěn)穩(wěn),該來的,總會到來。 捧一本禪宗之書,坐在青青草地,綠汁浸染了衣服,平心靜氣,卻也可以愜意而幸福。不必有那暴戾而刻薄的心,不必去急功近利,春來草自青,該來的,總會到來。 定乎內(nèi)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順其自然,平心靜氣斯已矣,點評:本文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文筆流暢,層次清晰。文章開篇從對“五祖弘忍”、“弘一法師”的人生境界的體悟中引出“春來草自青”的觀點主張,可以說得上是觀點突出、主題鮮明。然后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沉浸于“名”、“利”的種種事實,再用蘇軾、莊子、南懷瑾等人的名句或例子說明“順其自然,平心靜氣”的重要價值。材料的選擇體現(xiàn)了作者對教材的活學活用,同時又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個人體悟。語言整散結(jié)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X 設計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2025屆河北省秦皇島市一中高二下化學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天津市靜海區(qū)獨流中學化學高二下期末調(diào)研試題含解析
- 村鎮(zhèn)園林項目管理辦法
- 華為運動啟動管理辦法
- 華潤燃氣績效管理辦法
- 農(nóng)村代理記賬管理辦法
- 公共綠化區(qū)域管理辦法
- 檢察檔案保密管理辦法
- 多功能復合創(chuàng)可貼-洞察及研究
- 護理核心制度考試試卷(附答案)
- 尾礦工安全培訓
- 西安高新區(qū)管委會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工商銀行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研發(fā)項目工時管理制度
- 浮選藥劑安全管理制度
- 技術(shù)異化的解放路徑-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連云港市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
- 2025年學校校長公開選拔筆試試題及參考答案校長招聘考試筆試真題
- T/CGMA 033002-2020壓縮空氣站節(jié)能設計指南
- 南通國家級南通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公開招聘招商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