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_第1頁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_第2頁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_第3頁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_第4頁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 (送審版送審版)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建設單位建設單位( (蓋章)蓋章):鹽邊縣水務局鹽邊縣水務局 編制單位:江蘇久力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編制單位:江蘇久力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編制日期:二一編制日期:二一九九年年四四月月 目目錄錄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1 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huán)境簡況 .21 環(huán)境質量狀況26 評價適用標準33 建設項目工程分析35 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46 環(huán)境影響分析.47 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59 結論與建議60 附圖:附圖: 附圖 1項目地理位置圖 附圖 2項目外環(huán)境關系與監(jiān)測布點圖 附圖 3項目總平面布置圖 附圖 4攀枝花市生態(tài)紅線分布圖 附圖 5項目水系圖 附圖 6四川二灘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qū)界樁布置圖 附圖 7現(xiàn)場照片 附件:附件: 附件 1建設單位委托書 附件 2立項批復 附件 3環(huán)境質量現(xiàn)狀監(jiān)測報告 1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建設單位鹽邊縣水務局 法人代表黃元林聯(lián)系人劉健鋒 通訊地址鹽邊縣桐子林鎮(zhèn)東環(huán)北路 36 號 聯(lián)系電真/郵政編碼617100 建設地點鹽邊縣漁門鎮(zhèn)獅子堡村灣恢組 立項審 批部門 鹽邊縣發(fā)展和改革局批準文號鹽邊發(fā)改201837 號 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改建 行業(yè)類別 及代碼 天然水收集與分配 (N7630) 總投資 (萬元) 215 其中:環(huán)保投 資(萬元) 3.5 環(huán)保投資占總 投資比例 1.63% 評價經費 (萬元) /預期投產日期2019 年 9 月 經度101.46611緯度26.8864 項目項目內容及規(guī)模:內容及規(guī)模: 1.項目由來項目由來 2017 年 3 月, 鹽邊縣宏興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組織人員對灣恢水庫進行 現(xiàn)場勘測,編制完成了安全鑒定報告。2017 年 5 月,由鹽邊縣水務局進行審定。 灣恢水庫鑒定為三類壩。需要對其進行除險加固整治。 灣恢水庫位于鹽邊縣漁門鎮(zhèn)灣恢村,距漁門鎮(zhèn)政府約 8.5km,壩址位于三源河左岸 一級小支流灣恢河溝中游,壩址以上集雨面積 15.23km2,河長 7.43km,河道平均比 降 28.0,灣恢水庫于 1995 年修建,1997 年完工。該水庫蓄水靠降雨集蓄。 灣恢水庫壩頂高程 1299.20m, 整治后壩頂高程為 1300.8 m, 壩址以上集雨面積 15.23 km2,設計最大壩高 30.8m,為粘土心墻石渣壩,壩頂軸線長 100m,總庫容 56.60 萬 m3,正常蓄水位 1295.4m,正常庫容 34.19 萬 m,該水庫是一座以農業(yè)灌溉為主,兼有 防洪效益的年調節(jié)?。?)型水??晒喔认掠?500 余畝耕地。 項目水庫為灌區(qū)的土地提供灌溉,并且承擔當?shù)叵掠为{子堡村防洪任務及土地灌 溉,解決當?shù)厮Y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對當?shù)剞r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帶動作用,本 項目水庫不涉及飲用水源功能。 灣恢水庫于 1997 年 7 月下閘蓄水,至今已有 20 余年并未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除險加固 2 工程,大壩壩體為堆石黏土心墻壩。為鞏固灣恢水庫大壩,保證周邊及下游灌溉區(qū)域汛 期安全,更好的實現(xiàn)灣恢水庫防洪、灌溉的服務屬性,根據(jù)四川省水利廳關于開展災 后水利薄弱環(huán)節(jié)建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川水函 2016 1247 號)和川農水201725 號文件精神,鹽邊縣水務局結合灣恢水庫實際運營情況,擬實 施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國 民經濟行業(yè)分類(GB/T 4754-2017)、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682 號)、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huán)境保護部令第 44 號)等有關規(guī) 定,該項目屬于“四十六、水利141 水庫”中的“其他”,應編制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為此, 鹽邊縣水務局委托江蘇久力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該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作。我單 位接受委托后,認真研究了解該項目的有關資料,在踏勘現(xiàn)場的社會、自然環(huán)境狀況, 調查、收集有關建設項目資料的基礎上,根據(jù)項目所在區(qū)域的環(huán)境特征、結合工程污染 特性等因素,編制完成了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并呈報主管部門 審批。 2.產業(yè)政策符合性分析產業(yè)政策符合性分析 2.1“三線一單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1)與生態(tài)保護紅線符合性分析 根據(jù)四川省生態(tài)保護紅線實施意見,鹽邊縣部分地區(qū)位于“金沙江下游干熱河 谷土壤保持紅線區(qū)”。本項目位于鹽邊縣漁門鎮(zhèn)獅子堡村灣恢組,由攀枝花市生態(tài)紅線 分布圖(附圖 4)可知,本項目除險加固水庫在生態(tài)保護紅線范圍外。本項目是對灣恢 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不增加天然邊坡開挖,不新增征地。另外,項目施工期不設置取料 場、棄渣場,工程臨時施工區(qū)域布置在灣恢水庫紅線范圍內,項目營運期無明顯污染物 產生。因此,本項目的實施對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無明顯影響,且項目實施后可有效防洪,降 低洪澇災害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生態(tài)效益明顯。 (2)與環(huán)境質量底線符合性分析 根據(jù)環(huán)境質量報告,項目所在地區(qū)域環(huán)境空氣中 SO2、NO2、PM10年平均值均達到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區(qū)域環(huán)境空氣滿足功能區(qū)要求; 根據(jù)項目監(jiān)測報告項目所在地地表水水質滿足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類水質要求;項目所在區(qū)域聲環(huán)境能夠滿足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 3 (GB3096-2008)中的 2 類標準。 (3)與資源利用上線符合性分析 本項目區(qū)域水資源、能源和土地供應充足,不存在資源枯竭及供給不足的情況。 (4)與環(huán)境準入負面清單符合性分析 因項目建設地暫時還沒有環(huán)境準入負面清單,故本項目不屬于禁止準入類和限制準 入類。 綜上,本項目未列入環(huán)境準入負面清單,實施后無明顯污染物產生,不會對周圍生 態(tài)環(huán)境產生明顯影響,且本項目建成后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正效應,符合“三線一單”與相關 規(guī)劃要求。 2.2 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符合性分析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符合性分析 根據(jù)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11 年本(2013 修正),本項目屬于其中鼓勵類 中第二項“水利”中第一條江河堤防建設及河道、 水庫治理工程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要求。 鹽邊縣發(fā)展和改革局于 2018 年 1 月 26 日以“鹽邊發(fā)改201837 號(附件 2)”對項目 進行了批復,同意項目建設。 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及地方現(xiàn)行相關產業(yè)政策的要求。 3.規(guī)劃符合性分析規(guī)劃符合性分析 該水庫始建于 1995 年,1997 年完工下閘蓄水投入使用。 攀枝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強中小型 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增強對水量調蓄能力”。本項目屬于水庫建設工程,符合攀枝花 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的要求。 綜上,本項目符合規(guī)劃要求。 4.項目選址可行性分析項目選址可行性分析 (1)地理位置 本項目位于鹽邊縣漁門鎮(zhèn)獅子堡村灣恢組,于灣恢水庫原址上加固除險建設,無新 增用地。 項目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 由四川二灘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qū)界樁布置圖 (附圖6) 可知, 本項目水庫位于該自然保護區(qū)的實驗區(qū)。 根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 第十八條,自然保護區(qū)可以分為核心區(qū)、緩沖區(qū)和實驗區(qū)。緩沖區(qū)外圍劃為實驗區(qū),可 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 物等活動。本項目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與條例不產生沖突。 4 (2)外環(huán)境關系 本項目于灣恢水庫原址建設,水庫距漁門鎮(zhèn)政府約 8.5km,緊鄰鄉(xiāng)村公路,交通便 利。水庫周圍以山坡為主,有少量果林和菜地,不涉及基本農田保護區(qū)。水庫周圍分布 有少量村民,項目外環(huán)境關系詳見附圖 2。具體外環(huán)境關系如下: 項目東南側距離最近獅子堡村村民點約 220m 約 40 戶 200 人; 項目南側距離最近獅 子堡村村民點約 400m 約 2 戶 10 人;項目西南側距離最近獅子堡村村民點約 80m 約 20 戶 100 人;項目項目西北側距離最近獅子堡村村民點約 350m 約 1 戶 5 人;項目北側最 近的獅子堡村村民點約 20m 為 1 戶 5 人。 (3)其他 本項目采取加固大壩、整治溢洪道,提高水庫防洪能力;保障工程所在鄉(xiāng)鎮(zhèn)國民經 濟健康、持續(xù)、穩(wěn)定地向前發(fā)展;保護城鄉(xiāng)生態(tài)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但施工期可能會對生態(tài) 環(huán)境、對水環(huán)境、大氣環(huán)境、聲環(huán)境交通、社會環(huán)境及人群健康有暫時的不利影響,但 可以通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予以減免。 經現(xiàn)場勘查,項目區(qū)周圍沒有重大環(huán)境制約因素,建設區(qū)域不涉及重要水生生物的 自然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等;不涉及具有特殊歷史、文化、 科學、民族意義的保護地;水庫下游 3km 范圍內沒有飲用水水源取水口。項目外環(huán)境關 系詳見附圖 2。 綜上,從環(huán)保角度分析,本項目選址可行。 5 項目水庫整治前項目水庫整治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大壩主要病害: 1)壩頂高程不滿足要求; 2)壩頂?shù)缆肺从不?3)大壩下游壩坡未護坡,底部無排水棱體; 4)大壩左壩肩溢洪道處出現(xiàn)滲漏; (2)溢洪道主要病害:溢洪道不滿足防洪要求,溢洪道底板、邊墻無垮塌損毀, 相對較為完好。 (3)放水設施現(xiàn)狀: 在臥管放水時存在不安全因素, 山坡上會出現(xiàn)滾石滑落, 且臥管下段底部出現(xiàn)滲漏, 放水閘門出現(xiàn)變形, 閘門無法正常關閉, 放水涵洞從末端至進口端處 30m 的位置出現(xiàn)滲 5 漏,涵洞邊墻、拱圈處有水滲出。 (4)其它: 1)大壩無任何觀測設施; 2)大壩存在白蟻危害; 3)無水文化建設及標示標牌; 4)大壩存在白蟻蔓延危害; 5)大壩未設置觀測設施; 6)水庫無管理房。 6.工程內容及規(guī)模工程內容及規(guī)模 項目名稱: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建設地點:鹽邊縣漁門鎮(zhèn)獅子堡村灣恢組 建設單位:鹽邊縣水務局 施工工期:5 個月。 建設內容與規(guī)模:大壩進行加高,原壩頂高程為 1299.20m,現(xiàn)加高為 1300.8m;下 游壩坡未進行護坡處理,本次設計將對后壩坡采用培厚處理,后壩坡坡比為 1:2.0。在 高程 1286.0 m 處設置馬道,馬道寬 1.5m,在高程 1273.70 m 處設置排水溝;壩頂高程 1300.8m 至高程 1326.80m 處采用黏土回填,在高程 1326.80m 以下采用碾壓石渣料回填 培厚,石渣上鋪設 20cm 厚耕作土層,再進行 C20 框格梁草皮護坡;新修管理房 60m2, 增設觀測設施一套,并進行信息化建設及大壩白蟻防治。 6.1 項目總體設計方案項目總體設計方案 (1)對大壩進行加高,原壩頂高程為 1299.20m,現(xiàn)加高為 1300.8m,另外增加高 為 0.5m 的防浪墻; (2)由于下游及溢洪道存在滲漏等情況,對大壩進行灌漿處理。; (3)下游壩體培厚,增設框格梁草皮護坡,壩腳增設排水棱體,坡面設置縱向排 水溝,下游壩坡設置 1.2m 寬人行梯步; (4)對溢洪道進口、控制段進行整治,增高壩頂后溢洪道能夠滿足行洪要求,因 此,只對溢洪道前段進行整治; (5)新建管理房; (6)按規(guī)范要求增設或完善水雨情觀測設施、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施、水文化展示碑。 6 (7)對大壩白蟻危害進行治理; 6.2 大壩除險加固設計方案大壩除險加固設計方案 (1)壩頂整治設計 對大壩進行加高,原壩頂高程為 1299.20m,現(xiàn)加高為 1300.8m,加高壩頂采用黏土 進行加高。壩頂新增 0.5m 高的防浪墻,防浪墻寬 0.3m,對壩頂進行硬化,硬化道路采 用 4%水泥穩(wěn)定砂礫石層 15cm,上面鋪設 20cmC20 砼,路面寬度為 3.5m。 (2)上游壩坡整治設計 原上游壩坡為砼面板,由于需加高壩頂,對于加高部分需進行壩坡的襯砌,壩坡采 用 C20 砼面板護坡,厚為 0.08m,下面鋪設 0.15m 厚的砂礫石墊層。 (3)下游壩坡整治設計 下游壩坡未進行護坡處理,本次設計將對后壩坡采用培厚處理,后壩坡坡比為 1: 2.0。在高程 1286.0 m 處設置馬道,馬道寬 1.5m,在高程 1273.70 m 處設置排水溝,原 排水棱體位于高程 1273.70m 處,高 3.70m。 在進行施工時應將原壩坡的護坡、樹根、雜草、雜物等徹底清除,清基厚度按 30cm 計,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調整; 再分臺階將結合面開挖成臺階狀。壩頂高程 1300.8m 至 高程 1326.80m 處采用黏土回填,在高程 1326.80m 以下采用碾壓石渣料回填培厚,要求 石渣壓實度0.9,干容重20.5kN/m,石渣上鋪設 20cm 厚耕作土層,再進行 C20 框格梁 草皮護坡,框格梁為 0.3 m0.2m。 (4)排水系統(tǒng) 在下游壩坡兩側設置排水溝寬 0.3m,深 0.3m,邊墻及底板厚度為 0.1m,采用 C20 砼。 在上游、 下游壩坡設置梯步, 梯步采用 M7.5 漿砌塊石, 壩坡為 1:2.0 的梯步高 0.15m, 寬 0.30m,壩坡為 1:2.4 的梯步高 0.15m,寬 0.36m。 (5)對下游壩坡全面進行白蟻整治。 開挖白蟻主巢、副巢 在大壩壩體及壩體兩端結合部、開挖白蟻主巢,采取挖巢根治針對有一定規(guī)律性 的土棲白蟻,它的生活特性是棲息在黏性土質里生存,它有固定的巢穴,因為蟻巢是白 蟻生活的大本營和繁殖中心,挖出蟻道,捉出蟻王和蟻后就能徹底根除一窩白蟻,達到 治本的目的,每挖出一巢白蟻就減少一份危害和繁殖蔓延。 設誘殺坑 7 在大壩外坡白蟻活動區(qū)域,根據(jù)白蟻危害程度和地形條件來確定,設置誘殺坑,規(guī) 格為(40cm*30cm*30cm),坑挖成后,動用生物學和生物遺傳學原理,用白蟻喜食的飼料 調配拌滅蟻粉,此藥高效,低毒,對人畜無害,符合國家藥物標準,投入坑內覆蓋好白 蟻有互相舔食的生活習性,取食這種慢性胃毒觸殺劑的白蟻,在返回巢內途中一周左右 傾巢死亡設置這種高效低毒的誘殺坑,有良好的引誘性和毒力傳遞性,達到最佳誘殺 效。 壩體打孔灌藥 在大壩外坡,有鋼纖打孔,孔深 70cm,孔距為隱患中心點 1m,排距 1.5m,呈梅花 狀分布,灌入水劑藥吡蟲啉,每孔施藥,使藥物深度浸潤滲透土壤之中,不易揮發(fā),形 成十分均勻的毒土網(wǎng),滅殺清挖過程中遺漏的幼齡巢和殘余白蟻,有效地預防周山繁殖 蟻飛來壩體營巢。 (6)本次整治設計擬在水庫左岸重建管理房 60m2。管理房內布置電線、開關、照 明燈等基本的生活設施,電線布置為暗線,每個屋面保證有 2 個插座,2 個照明燈。 (7)灣恢水庫左岸上壩公路寬窄不一,嚴重影響防洪搶險,整治上壩公路 476m, 采用公路標志設計,路面寬 3.5m。 6.3 溢洪道整治方案 (1)溢洪道進口段(樁號 K0-000K0+013.0),為喇叭口進口段,對樁號 K0-007.5K0+013.0 進行右岸擋土墻整治,擋土墻采用衡重式擋土墻,頂部高程連線與 壩坡坡比一致。 (2)溢洪道控制段(樁號 K0+013.0K0+016.5),左岸邊墻采用原來的形式,右 岸邊墻采用 C25 砼衡重式擋土墻,過水寬度為 7.5m ,擋土墻頂寬 0.5m,邊墻高度為 5.70m 迎水面為垂直面,上部邊坡為 1:0.50,下部為 1:0.25;邊墻采用 C25 砼,底板采 用 30cm 厚 C25 砼現(xiàn)澆。 (3)溢洪道泄槽段(樁號 K0+016.5K0+032.8),邊墻過水面為垂直,寬度為 7.5m 邊墻高度為 3.0m,邊墻及底板均為砼。 (4)溢洪道泄槽段(樁號 K0+032.8K0+109.4),邊墻過水面為垂直,寬度為 7.5m 邊墻高度為 3.1m-2.27m,邊墻及底板均為砼。 6.4 放水設施除險加固設計放水設施除險加固設計 臥管和涵洞布置在大壩左岸,臥管放水采用鐵球放水,在臥管放水時存在不安全因 8 素, 山坡上會出現(xiàn)滾石滑落, 且臥管下段底部出現(xiàn)滲漏。 涵洞與臥管相交處設有消力池, 消力池前設進水閘和閘門啟閉塔,閘門采用 0.8m1.2m 潛孔式平面滑動鋼閘門。啟閉塔 和左岸山體之間設有工作橋連接?,F(xiàn)臥管底部出現(xiàn)滲漏,放水閘門出現(xiàn)變形,閘門無法 正常關閉,放水涵洞從末端至進口端處 30m 的位置出現(xiàn)滲漏,涵洞邊墻、拱圈處有水滲 出。 由于放水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滲漏,因此本次主要采用灌漿的方式進行防滲,且 對涵洞末端出口處進行砼澆筑底板修復處理。 6.5 工程安全監(jiān)測設施設計工程安全監(jiān)測設施設計 (1)水位監(jiān)測 上游水位觀測的測點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選擇梯步設置水位標尺進行觀測。 (2)滲漏觀測 通過在大壩下游棱體下新建集滲溝來了解大壩滲漏情況。集滲溝后設三角量水堰量 測壩體及壩基滲水。 (3)動態(tài)監(jiān)管預警系統(tǒng) 水庫監(jiān)測終端(太陽能供電型),采集現(xiàn)場監(jiān)測設備檢測到的數(shù)據(jù)和圖片信息,并 通過 GPRS 網(wǎng)絡將現(xiàn)場信息傳送給監(jiān)測中心。 1)動態(tài)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裝設計 中心站:主要包括通信設備、通信控制機、中心計算機、電源和網(wǎng)絡設備等。 遙測站:安裝 RTU 遙測終端機,對現(xiàn)場水情監(jiān)測要素、大壩監(jiān)測要素進行采集、 存儲及發(fā)送。 2)動態(tài)監(jiān)測任務 測站名稱類型代碼監(jiān)測內容 水庫水文站RR 觀測及搜集水庫水文、氣象資料的基層水文機構。包括 (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溫、冰情、水 質、降雨量、氣溫、濕度、氣壓和風) 雨量站PP觀測及搜集雨量信息的基層水文機構 6.6 附屬工程設計附屬工程設計 (1)管理用房 本次整治設計擬在水庫旁重建管理房 60m2。管理房內布置電線、開關、照明燈等 基本的生活設施,電線布置為暗線,每個屋面保證有 2 個插座,2 個照明燈。以保證水 庫的正常運行。 9 (2)上壩公路 灣恢水庫左岸上壩公路寬窄不一,嚴重影響防洪搶險,整治上壩公路 476m,采用 公路標志設計,路面寬 3.5m 6.7 項目項目工程特性工程特性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前后的工程特性見表 1-1。 表 1-1本工程主要特性表 序號名稱 備注 整治前整治后 一河流特性 1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5.23km215.23km2 2主河道長7.43 km7.43 km 3主河道平均比降28.028.0 4設計洪峰流量132.05 m3/s132.05 m3/sp=0.5% 5設計洪峰流量79.70 m3/s79.70 m3/sp=5% 6設計洪水總量302.88 萬 m3302.88 萬 m3p=0.5% 7設計洪水總量201.78 萬 m3201.78 萬 m3p=5% 二灌區(qū)特性 1設計灌溉總面積500 畝500 畝 2灌溉時期29 月29 月 三特性水位及庫容 1設計洪水位1299.02m1299.02m 2校核洪水位1300.47m1300.47m 3正常水位1295.40m1295.40m 4總庫容56.60 萬 m356.60 萬 m3 5興利庫容33.0 萬 m333.0 萬 m3 6正常庫容34.19 萬 m334.19 萬 m3 7死庫容1.19 萬 m31.19 萬 m3 四大壩工程 1壩型粘土心墻石渣壩粘土心墻石渣壩 2壩頂長100.0m100.0m 3最大壩高29.2m30.80m 4壩頂寬5.0m3.5m 5壩頂高程1299.20m1300.80m 10 6防浪墻高程1299.801301.30 五溢洪道工程 1進口型式寬頂堰寬頂堰 2堰頂寬7.5m7.5m 3堰頂高程1295.40m1295.40m 4最大下泄量83.34m3/s133.40m3/s 六放水設備 放水涵管及放水豎井涵洞 七工程投資萬元384.94 1建筑工程萬元287.80 2臨時工程萬元20.15 3獨立費用萬元49.27 4基本預備費萬元17.86 5環(huán)保水保萬元4.32 6建設征地移民補償投資萬元5.54 八經濟評價 1經濟凈效益現(xiàn)值萬元101.51 2內部收益率%11.03 3費用比1.24 7.項目組成及主要環(huán)境問題項目組成及主要環(huán)境問題 項目組成及主要環(huán)境問題見表 1-2。 表表 1-2項目組成項目組成表表 工程項目建設內容 主要環(huán)境問題 施工期運行期 主體 工程 大壩 加固 對大壩進行加高,原壩頂高程為1299.20m,現(xiàn)加高為 1300.8m, 加高壩頂采用黏土進行加高。 壩頂新增0.5m高的 防浪墻,防浪墻寬0.3m,對壩頂進行硬化,硬化道路采用 4%水泥穩(wěn)定砂礫石層15cm,上面鋪設20cm C20砼,路面 寬度為3.5m; 原上游壩坡為砼面板,由于需加高壩頂,對于加高部分 需進行壩坡的襯砌, 壩坡采用C20砼面板護坡, 厚為0.08m, 下面鋪設0.15m厚的砂礫石墊層; 下游壩坡未進行護坡處理,本次設計將對后壩坡采用培 厚處理, 后壩坡坡比為1: 2.0。 在高程1286.0 m處設置馬道, 馬道寬1.5m,在高程1273.70 m處設置排水溝; 下游壩坡兩側設置排水溝寬0.3m,深0.3m,邊墻及底板 厚度為0.1m,采用C20砼。在上游、下游壩坡設置梯步, 梯步采用M7.5漿砌塊石,壩坡為1:2.0的梯步高0.15m,寬 0.30m,壩坡為1:2.4的梯步高0.15m,寬0.36m; 對下游壩坡全面進行白蟻整治; 揚塵、廢 水、 固廢、 噪聲 / 11 在水庫左岸重建管理房60m2;灣恢水庫左岸上壩公路寬 窄不一,嚴重影響防洪搶險,整治上壩公路476m,采用公 路標志設計,路面寬3.5m 溢洪 道整 治 進行右岸擋土墻整治,擋土墻采用衡重式擋土墻,頂部高 程連線與壩坡坡比一致;右岸邊墻采用C25砼衡重式擋土 墻, 過水寬度為7.5m , 擋土墻頂寬0.5m, 邊墻高度為5.70m 迎水面為垂直面,上部邊坡為1:0.50,下部為1:0.25;邊墻 采用C25砼,底板采用30cm厚C25砼現(xiàn)澆 放水 設施 由于放水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滲漏,因此本次主要采用 灌漿的方式進行防滲,且對涵洞末端出口處進行砼澆筑底 板修復處理 其它 本次整治設計擬在水庫左岸重建管理房60m2 增設大壩位移觀測墩和水位標尺等監(jiān)測設施,增設動態(tài) 監(jiān)管預警系統(tǒng) 生活 垃圾 輔 助 工 程 施工 導流 為盡可能地減少放水損失,大壩及放空設施安排在一個非 汛期內完成施工。水庫整治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放水 設施等項工程。大壩上、下游護坡,溢洪道為岸邊溢洪道, 水庫現(xiàn)有放水設施能進行放水,均不涉及到導流問題。因 此,本次大壩整治不涉及導流問題 廢水、固 廢 / 砼拌 合 項目砼使用量較少,在施工區(qū)域平緩處設置簡易的砼拌和 系統(tǒng):本工程在左岸設置臨時砼拌和站1座,并配備移動式 拌和機1臺0.4m3自落式拌和機 揚塵、廢 水、 固廢、 噪聲 / 渣場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量小,經回填后棄渣較少,剩余的土石 方收集后用于附近荒地、耕地耕種用土 施工 便道 工程對外交通比較方便,鄉(xiāng)鎮(zhèn)與村通公路。 工程的場內交通可利用壩頂公路及大壩至溢洪道的便道 可滿足施工要求 廢氣、噪 聲 生 產 生 活 設 施 施工 營地 生活設施及拌和站集中布置在主壩區(qū)附近平地,按照施工 工期的需要,租用附近荒地約0.78畝 生活垃 圾、生活 污水 / 公 用 工 程 供水 本工程屬除險加固工程,庫內終年有水,可滿足施工生產 用水要求,可直接用潛水泵抽取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可用 利用附近村民自來水管網(wǎng)接入 / 供電 工程區(qū)內國家電網(wǎng)已建成,供電質量安全可靠,在工程區(qū) 就近T接地方電網(wǎng)輸電線路即可解決工程的供電需求, 另設 置25kW柴油發(fā)電機一臺作停電用的備用電源 / 環(huán) 保 工 程 廢水 處理 施工廢水:在主要施工場地(大壩及溢洪道)分別設置 一座不低于3m3的廢水收集沉淀池, 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 產用水,或用于施工時灑水降塵用水,禁止外排。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在施工營地修建一座約5m3的臨時防 滲旱廁進行收集,收集后的生活污水施工單位自行清理, 用于附近耕地、林地施肥澆灌用水,禁止外排 廢水/ 廢氣 治理 選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施工機具和運輸工具,減少廢氣 排放量;施工場地設置移動式噴水軟管,對施工過程進行 灑水降塵 揚塵/ 12 固廢 處理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量小,經回填后棄渣較少,剩余的土 石方收集后用于附近荒地、耕地耕種用土。 生活垃圾經垃圾袋收集,投遞到鄉(xiāng)村垃圾收集點,由環(huán) 衛(wèi)部門統(tǒng)一處理 固廢生活垃圾 水土 流失 工程措施,包括邊坡防護及排水設施等措施,用以控制 大面積、高強度流失,為植物措施實施創(chuàng)造條件。 植物措施,包括植物護坡、臨時占地植被恢復等措施, 與工程措施配套,提高水保效果、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表土剝離,妥善堆存,待施工期結束后用于植草護坡用 土 / 建設征地 本項目永久占地1.88畝,臨時占地0.78畝,所占土地類型為 荒地、耕地、坡地等,不涉及基本農田 占用土 地、 揚塵、 景觀影 響、生態(tài) 破壞 / 移民安置 本工程為在原址上進行除險加固整治不涉及人口搬遷及安 置 / 8.施工組織方案施工組織方案 8.1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灣恢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所需粘土料,混凝土粗細骨料、條塊石料需在就近購買。 本工程所需砂卵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粗、細骨料,經現(xiàn)場調查,工程區(qū)附近無砂礫石 料場,由于工程所需砼骨料用量較少,建議工程所需砼骨料到漁門鎮(zhèn)獅子坪砂礫石料場 購買,運距約 3km,儲量大于 10 萬 m3,儲量滿足需求。 漁門鎮(zhèn)獅子坪砂礫石料場儲量和質量均滿足設計要求,本工程所需骨料可以在該料 場購買。 工區(qū)附近出露基巖主要為絹云板巖,板狀構造,如選取工程附近的塊石料場,剝采 比較大,由于工程所需塊石料用量較小,建議在附近的塊石料場購買,本階段調查了灣 恢塊石料場,儲量大于 10 萬 m3,距工程區(qū)約 2km,為鄰近工程采用,本工程所需塊石 料可以在該料場購買,其質量和儲量滿足設計要求。塊石料源為變質砂巖,巖石飽和抗 壓強度大于 30MPa、天然密度大于 2.4,軟化系數(shù)大于 0.75,質量滿足塊石料需求。 工程所需水泥、木材、鋼材等可按質量要求在漁門鎮(zhèn)采購。 8.2 施工導流方案施工導流方案 為盡可能地減少放水損失,大壩及放空設施安排在一個非汛期內完成施工。水庫整 治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放水設施等工程。大壩上、下游護坡,溢洪道為岸邊溢洪道, 水庫現(xiàn)有放水設施能進行放水,均不涉及到導流問題。因此,本次大壩整治不涉及導流 問題。 8.3 主要建筑物施工主要建筑物施工 13 8.3.1 溢洪道整治工程溢洪道整治工程 根據(jù)工程整治施工項目的特點, 本工程施工主要采用小型機械施工為主, 人工為輔。 (1)土石方開挖 表層土方開挖采用人工清挖,石方開挖采用手風鉆、鋼釬、鐵錘進行施工,手推膠 輪斗車集碴,2.0m裝載機挖裝,58T 自卸汽車運往棄碴場。 (2)混凝土澆注 采用 0.4m拌合機,手推膠輪斗車運輸?shù)絺}面,人工平倉,用插入式震動器搗實, 人工結面,養(yǎng)護 20 天。 (3)土石填筑 土石填筑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 8.3.2 大壩整治工程大壩整治工程 (1)大壩下游壩坡人工清挖 20cm,采用手推膠輪斗車集碴運往堆碴場。粘土及回 填料由各自料場開采、或開挖料回填,自卸汽車運輸上壩,采用進占倒退法,推土機平 土。碾壓方法采用進退錯距法,8T 振動碾壓實。 (2)砌石工程施工嚴格遵守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2002)規(guī) 定,砌體選用的石料應質地堅硬、無風化剝落和裂紋;進場后人工選修后人工采用膠輪 車運至工作面進行砌筑,采用平縫砌筑法人工砌筑,砌筑斯時將石塊寬面和坡面豎向垂 直,與橫向平行。施工時應掛線進行砌筑,自下而上,力求緊靠密實,表面平整。 (3) 草皮護坡采用人工種植, 種植前先在坡面上鋪土 0.20.3m 種植土, 然后植草。 在種草 24h 內應澆足量水,視當天天氣情況澆水 34 次,另外需注意防治病蟲等。 (4)欄桿可直接購買,采用人工裝 5.0T 自卸汽車運輸現(xiàn)場安裝。 (5)壩頂硬化,施工前對壩頂進行清理整平,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壩頂,鋪設 15cm 厚的水泥穩(wěn)定砂礫石層,再現(xiàn)澆 15cm 厚的 C20 砼路面,現(xiàn)場澆筑,采用 0.4m拌合機 拌制,手推膠輪斗車運輸?shù)絺}面,人工平倉,用插入式震動器搗實,人工結面,壩頂向 下游傾斜 1%以利于排水。 (6)對于貼坡排水體,在基礎清理完成后,按設計圖紙放樣,自低向高分層施工, 由汽車將石料運輸?shù)綁文_,人力抬運進行堆碼,盡量使塊石大小搭配,保證密實度。 (7)排水溝為 C20 砼結構,采用人工開挖,現(xiàn)場澆筑。 8.4 施工總布置施工總布置 14 (1)施工場地規(guī)劃布置 本工程施工分散,項目工程量較小,施工營地布置在主壩區(qū)附近平地。砼和砂漿采 用移動式拌和機。 (2)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 根據(jù)施工總布置、水工建筑物布置情況及施工場地情況,本工程在左岸設置臨時砼 拌和站 1 座,并配備移動式拌和機,以供應工程用混凝土。選用 1 臺 0.4m3自落式拌和 機。0.4m3自落式拌和機銘牌生產能力為 7m3/h,滿足施工要求。 (3)渣場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量小,經回填后棄渣較少,剩余的土石方收集后用于附近荒地、 耕地耕種用土。 (4)機械維修 工程使用機械均為中小型汽車、挖掘機、鉆機及加工設備等,項目施工營地不設置 機械維修點,機械設備由附近的修理廠進行維修處理。 (5)水、電系統(tǒng) 根據(jù)本工程特點,可不設專門供水站,只需在各施工點設置抽水泵在水庫中直接抽 取即可。 工程區(qū)處于電網(wǎng)覆蓋區(qū)域,施工日常用電可以從附近村民點接入地方電網(wǎng),只需架 設少量臨時輸電線路即可解決。 (6)施工交通運輸施工交通運輸 工程對外交通比較方便,鄉(xiāng)鎮(zhèn)與村通公路。 工程的場內交通可利用壩頂公路及大壩至溢洪道的便道。 (7)施工工期與勞動力 根據(jù)工程實際,確定本次除險加固工程的總工期為 5 個月。項目所在地周邊勞力富 裕,可為工程施工提供充足的勞動力。 8.5 施工組織方案合理性分析施工組織方案合理性分析 本項目占地不涉及基本農田。項目所需砼骨料在漁門鎮(zhèn)獅子坪砂礫石料場購買,塊 石料在灣恢塊石料場購買,粘土、水泥、鋼材等材料均按需購;本工程開挖棄渣極少, 施工期進度安排合理的避開了雨季主汛期,減少了水土流失量。施工方案中考慮了施工 期對環(huán)境的影響,施工組織設計合理。 15 9.項目項目施工期工程量及主要原輔材料消耗施工期工程量及主要原輔材料消耗 本項目施工期工程量及主要原輔材料消耗見表 1-4。 表表 1-4項目施工工程量及主要建筑材料表項目施工工程量及主要建筑材料表 序號項目單位數(shù)量 1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開挖m32100.0 土石方填筑m31900.0 混凝土澆筑m3700.0 水泥t408.01 2主要材料 柴油t4.5 砂m3485.74 碎卵石m3756.90 3工期施工期月5 10.項目項目施工期主要施工設備施工期主要施工設備 本項目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見表 1-5。 表表 1-5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匯總表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匯總表 序 號名稱型號規(guī)格單 位數(shù) 量 1自卸汽車5-8t臺2 2膠輪車手推式臺10 3裝載機2.0m臺1 4蛙式打夯機臺2 5振動碾13-14t臺1 6推土機59kw臺1 7砼拌合機0.4m臺2 8振搗器插入式臺2 9潛水泵QS100-12-5.5臺2 10柴油發(fā)電機25KW臺1 11.工程占地與運行管理措施工程占地與運行管理措施 11.1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 工程施工均在水庫管理區(qū)范圍內,砂礫石料、條塊石料可在已有料場購買,考慮施 工營地臨時占地;以及新修建管理用房占地,防洪搶險公路整治擴建永久性占地;項目 永久占地 1.88 畝,臨時占地 0.78 畝,所占土地類型為荒地、坡地,不涉及基本農田。 11.2 施工人數(shù)及食宿情況施工人數(shù)及食宿情況 根據(jù)業(yè)主提供設計文件,本項目總用工期為 5 個月,平均施工人數(shù)為 15 人,項目 施工人員招募附近村民,不設置食堂,施工營地只有約 5 人在現(xiàn)場住宿。 11.3 運行管理運行管理 16 灣恢水庫于 1997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該水庫是一座以農業(yè)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等 綜合效益的年調節(jié)?。?)型水庫,灌溉下游 500 余畝耕地。水庫管理機構為水庫管理 站,在鹽邊縣水務局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工程的管理維護,洪水調度、防洪度汛、多種 經營工作。根據(jù)水庫等級及各類人員編制定員標準,水庫現(xiàn)有機構及人員 3 人已滿足要 求,不再增加編制(現(xiàn)場管理人員 1 人,為附近村民)。項目運營期無污染物產生。 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源情況及主要環(huán)境問題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源情況及主要環(huán)境問題 本項目是非生產性項目,周邊區(qū)域及水庫上下游無工業(yè)污染源。水庫運行期間設置 1 名管理人員,進行日常巡檢,觀察大壩及水位等情況。該管理人員為周邊村莊居民, 不在水庫范圍內住宿和就餐,且本項目整治前也無管理人員在現(xiàn)場住宿生活,水庫運行 期間無污染物產生及排放。 本項目已于 1997 年下閘蓄水并投入使用,運行多年,未收到有關環(huán)保投訴。 17 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huán)境簡況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huán)境簡況 自然環(huán)境簡況:自然環(huán)境簡況: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鹽邊縣地處攀枝花市北部,位于北緯 26252721、東經 1010810204。東 鄰米易縣、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南接市郊仁和區(qū),西與云南省華坪縣、寧蒗彝族 自治縣接壤, 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毗鄰。 縣政府駐桐子林鎮(zhèn), 距攀枝花市 28 km、 桐子林火車站 3km、攀枝花機場 44km、西攀高速公路鹽邊入口處 18km。境內礦產資 源富集,光熱資源豐富,旅游資源獨特。鹽邊縣幅員 3269.453 平方 km。 下轄 4 個鎮(zhèn)、 12 個鄉(xiāng)、164 個村、826 個村民小組、7 個居民委員會。共居住有 25 個民族,其中漢 族人口最多,其余人口較多的依次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納西族、傣族等。 本項目位于鹽邊縣漁門鎮(zhèn)獅子堡村灣恢組,于灣恢水庫原址建設,該水庫位于四 川二灘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qū)的實驗區(qū)。 灣恢水庫距漁門鎮(zhèn)政府直線距離 4.2km,惠民鄉(xiāng) 政府直線距離 6.6km,緊鄰鄉(xiāng)村公路,距桑云路約 3km,水庫周圍分布有少量村民。項 目中心坐標為 N:26.8864,E:101.46611,項目地理位置詳見附圖 1。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鹽邊縣位于川滇南構造帶及滇藏“夕”字形構造中段復合部位,整個地勢由西北向 東南傾斜,地形起伏較大;縣域內中北部為高中山山地地貌、東部為中山河谷盆地地 貌;一般海拔 10003000m,平均相對高差 7001500m;境內最高海拔 4195.5m(柏林 山穿洞子),最低海拔 967m(金沙江出境處)。山脈走向以東西向為主,山高坡陡, 山地坡度大多在 2440之間。境內河谷深切,溪流交錯,三源河由西向東,雅礱江由 東北向西南把全縣分為南、中、北大部分。北山勢陡峭,大多在海拔 3000m 以上,為 高中山地貌;中南部山勢和緩,均在海拔 3000m 以下,為中低山地貌;南部為河谷低 山區(qū),均在海拔 2000m 以下。 本項目水庫壩區(qū)高程在 1300m 左右,屬于中高山區(qū),庫區(qū)兩岸地形為斜坡,主要 為坡殘積堆積,坡度一般 1540。 3.氣候特征及氣象條件氣候特征及氣象條件 鹽邊縣屬南亞熱帶干河谷氣候區(qū),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干旱季風氣候特點,冬暖、 春溫高、夏秋涼爽;氣溫年差較小;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不分明; 干雨季分明,干季蒸發(fā)量大,雨季集中,雨量充沛,多夜雨、雷陣雨;區(qū)域性小氣候 18 復雜多樣,熱量雨量分布不均。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立體氣候特征分布。本地區(qū)主要 受南亞西南季風影響,形成了南亞熱帶干熱季風氣候,氣候干燥,四季不分明,日照 充足,陽光輻射強,濕度小,蒸發(fā)量大,又因地形以山地為主,相對高差大,氣候的 垂直差異和地區(qū)差異顯著,氣候日變化量大;干、雨季明顯,空氣暖熱干燥。主要氣 象特征如下: 年平均氣溫:19.220.3 最高氣溫:41(多出現(xiàn)在 5 月) 無霜期:300 天以上 最低氣溫:1(多出現(xiàn)在 12 月或 1 月) 年平均降雨量:1065(mm) 年蒸發(fā)量:20002500(mm) 年平均日照數(shù):23002700(時) 年平均相對濕度:60%80%。 主導風向:ES 年平均風速 1.5m/s 本地區(qū)河谷地帶易形成輻射逆溫,近地層逆溫顯著;年逆溫天數(shù)達 215 天,逆溫 層底平均高度為 318m。冬季逆溫天數(shù)最多,春秋兩季逆溫較弱,夏季逆溫最弱。 4.水文、水系及河流分布水文、水系及河流分布 鹽邊縣境內地質構造復雜,褶曲、斷層發(fā)育,并伴之以多期的巖漿活動,各類礦 產十分豐富??h境內溪流眾多,有大小河流 810 余條,其中長 5km 以上的 69 條。主要 由三源河、雅礱江、金沙江三大水系構成??h內有巖深泉及暗河 50 余處,潛水層埋藏 深度 180m,年平均地下泉水總流量 5.3 億 m3。 灣恢水庫壩址位于三源河左岸一級小支流灣恢河溝中游上,屬金沙江流域。 5.工程地質工程地質 (1)地層巖性及物理地質現(xiàn)象 本項目工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前震旦系會理群鹽邊組第三段(Pt1y3)絹云板巖,第 四系覆蓋層主要為全新統(tǒng)殘坡積堆積層(Q4el+dl)、沖洪積堆積層(Q4al+pl)及人工 堆積層(Q4s)。 據(jù)調查工程區(qū)內物理地質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巖體風化、卸荷、局部段小范圍的垮塌, 無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質作用分布。 19 巖體風化、卸荷,受巖性、構造、地形、地貌、氣候和水文地質條件的控制。區(qū) 內巖體一般強風化一般厚 46m,弱風化層一般厚 612m。巖體受裂隙切割、風化、 卸荷作用,局部表層巖體松動變形,巖體在重力和外應力的作用下失穩(wěn)而產生崩坡積 堆積。 (2)地質構造與地震 本區(qū)域內工程區(qū)在大地構造部位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構造帶中段,昔格達斷裂西面 相對穩(wěn)定的地塊上。該地段自前震旦紀以來,曾遭受多期強烈構造擠壓和變質作用, 長期處于隆升狀態(tài),巖體構造擠壓強烈,次級構造發(fā)育,顯示出極為復雜的構造格局。 工程區(qū)內大的構造以南北向與北東南西向斷裂為主, 工程區(qū)主要斷裂為金河-箐河 斷裂、西番田斷裂;金河-箐河斷裂位于工程區(qū)北西側,距本工程區(qū)最近距離約 13km, 工程區(qū)內未見斷裂構造跡象,對工程區(qū)影響較小;西番田斷裂位于工程區(qū)東側,距本 工程區(qū)最近距離約 8km,工程區(qū)內未見斷裂構造跡象,對工程區(qū)影響較小。 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15),工程區(qū) 50 年超越概率 10% 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 0.10g,地震動反應普特征周期為 0.45s,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 度。根據(jù)水電水利工程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勘察技術規(guī)程(DL/T5335-2006)中區(qū)域 構造穩(wěn)定性分級標準,工程區(qū)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較差。 6.礦產資源礦產資源 鹽邊縣礦產富集,資源優(yōu)勢非常明顯。目前已探明有 40 余個礦種、90 多個礦點。 具備開采價值的有煤、釩鈦磁鐵礦、赤鐵礦、錳、鎳、銅、鉛、鋅等金屬礦和硅石、 耐火粘土、重晶石等非金屬礦;其中,赤鐵礦 50 萬噸,錳礦 120 萬噸,銅礦 7 萬噸, 重晶石 18 萬噸,石墨 500 萬噸,大理石 10000 萬立米,石英沙 1200 萬噸。經專家的 總體評價,釩鈦磁鐵礦、煤、鎳、(鈦)、(釩)五項均是有探明儲量大和品味高礦 產,潛在價值 4995 億元。 釩鈦磁鐵礦是鹽邊最具優(yōu)勢的礦產資源,現(xiàn)探明 36 億 t(品位 3050%,含有釩、 鈦、鉻、鈷、鐵、鎳、鉛等金屬元素),居全國該礦種之首,占整個攀西地區(qū)的 36%, 占攀枝花市的 43.76%,為攀西地區(qū)四大能源釩鈦磁鐵礦之一,產地共有 5 處,礦點較 集中,主要分布在紅格和新九兩地。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是鹽邊縣的核心競爭力,隨 著未來釩鈦資源的更加廣泛應用以及攀枝花市釩鈦磁鐵礦開采量的逐年遞增,鹽邊縣 的釩鈦磁鐵礦的合理綜合利用將成為鹽邊縣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核心因素。 20 煤礦是鹽邊縣的第二大優(yōu)勢礦產,目前探明的煤炭儲量 1.792 億噸,能利用的儲量 為 1.5 億噸,占整個攀西地區(qū)的 13.18%,占攀枝花市的 23.26%。產地主要分布在紅坭 礦區(qū)(12 個井田)。 7.土壤與植被土壤與植被 (1)土壤 鹽邊縣幅員面積 3269.45km2,縣內土壤構成極其復雜。土壤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特 征:在海拔 1300m 以下主要分布為赤紅壤;海拔 13002200m 分布為紅壤和黃紅壤; 海拔 22002700m 主要分布為黃棕壤;海拔 27003100m 主要分布為棕壤;海拔 31003500m 分布為暗棕壤;海拔 3500m 以上主要分布為灌叢草甸土。 根據(jù)土壤分布,在全縣范圍內可將土壤類型劃分為河谷低山赤紅壤區(qū)、中山深切 中谷紅壤區(qū)、中山深切窄谷黃紅壤、黃棕壤區(qū)、高山山原棕壤、暗棕壤、灌叢草甸土 區(qū)。另外,在區(qū)域范圍內,受生物、氣候影響較小的非地帶性土壤散見于各地,在不 容海拔高度均有分布。土壤質地多為沙土和壤土,含沙量較多,土體松散,土壤膠結 物多為碳酸巖,遇水易溶解,土壤抗蝕能力較弱。 (2)植被 鹽邊縣森林植被受地形高差懸殊和立體氣候的影響,林木種類繁多。從總的來看, 鹽邊縣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屬于我國亞熱帶干性常綠闊葉林區(qū)。區(qū)域范圍內植 被垂直分布十分明顯,最大優(yōu)勢群落為針闊混交林。 在陽坡:海拔 9761300m 為稀樹草坡,海拔 13002600m 為常綠針葉林帶,海拔 26002800m 為常綠闊葉林;海拔 2800m 以上為落葉闊葉林。 在陰坡:9761400m 為云南松干熱河谷稀樹草坡;14002900m 為云南松林、常綠 闊葉林帶;2900m 以上為常綠闊葉林。 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調查,本項目評價區(qū)域范圍內本項目評價區(qū)域范圍內未發(fā)現(xiàn)未發(fā)現(xiàn)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古樹名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古樹名 木等保護目標。木等保護目標。 社會環(huán)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社會環(huán)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 1 社會經濟概況社會經濟概況 鹽邊縣幅員面積 3344km2,占全市總面積的 44.9%??h轄 4 個鎮(zhèn)(桐子林、漁門、 永興、紅格)12 個鄉(xiāng)(國勝、新九、共和、惠民、益民,溫泉彝族、和愛彝族、格薩 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紅寶苗族、敢魚彝族、紅果彝族),164 個行政村,7 個社區(qū)居 21 委會,總人口 20.19 萬人,其中貧困人口 38804 人,約占全市貧困人口的 51%。全縣有 彝、 傈僳、 苗、 回、 納西、 傣等 24 個少數(shù)民族, 人口 5.18 萬人, 占全縣總人口的 25.6%。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