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本_第1頁
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本_第2頁
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本_第3頁
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本_第4頁
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易錯點1易錯點1不能結(jié)合所給數(shù)值正確選擇長度單位。

一鏈接“厘米和米的認(rèn)識〃

【錯例】在下面〔)里填上厘米或米。對點練習(xí)1

1、數(shù)學(xué)課本的長是261米)在下面〔)填上適當(dāng)?shù)膯挝?/p>

2、一本字典的厚度是6(米)(1)小明的身高是L2()

3、教室長10(厘米)(2)一條跑道長是200()

【原因】沒形成厘米和米的直觀表象,1米大(3)我們的指甲寬是1()

約是一位學(xué)生伸開雙臂的長度,1厘米大約是

手指的寬度,1枚圖釘?shù)拈L度。數(shù)學(xué)課本的長

度,字典的厚度應(yīng)該用厘米作單位,教室的

長度應(yīng)該用米作單位。

【改正】

1、數(shù)學(xué)課本的長是26(厘米)

2、一本字典的厚度是6(厘米)

3、教室長10(米)

【反思】真正理解厘米和米的實際長度,解

決這類問題最好實際測量,或者記住1米和1

厘米特殊物體的長度,然后加以比擬,判斷

用什么單位長度適宜。

對點練習(xí)2

易錯點2比擬長度大小時,只比擬了數(shù)判斷正誤

的大小(1)20厘米>1米(〕

一鏈接用厘米量(2)3米>50厘米〔)

【錯例】比一比,按從短到長順序排一排(3)85厘米<1米〔)

50厘米2米300厘米5米

300厘米>50厘米>5米>2米

【原因】只是按照數(shù)值的大小進行比擬,沒

有將2米、5米進行單位轉(zhuǎn)換,要根據(jù)1米二100

厘米,將2米、5米轉(zhuǎn)化為厘米,就是要統(tǒng)一

單位后再進行長度單位的大小比擬。

【改正】5米>300厘米>2米>20厘米

【反思】比擬長度大小時,數(shù)字相同比單位,

單位相同比數(shù)字,都不相同先統(tǒng)一單位再比

擬。

易錯點3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物體的左端沒

有和刻度尺“0〃對齊。

對點練習(xí)3、

【錯例】F面物體長度是多少?

(3厘米)

【原因】此題錯在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時,()厘米

物體的左端對準(zhǔn)的不是直尺的刻度“0〃,導(dǎo)

致讀數(shù)錯誤。

【改正】

(3厘米)

【反思】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時,物體的左

邊和“0〃刻度線對齊,右邊對著的數(shù)字就是

物體的長度。

易錯點4誤認(rèn)為有端點的線就是線段

【錯例】

,下面聯(lián)航觥肥舒力力

I—一.一

?對點練習(xí)4

1、一根跳繩長200(厘米)

2、可樂罐高12(厘米)

【反思】

明確1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

一般跳繩2米左右,1米是100

厘米,2米是200厘米,所以

跳繩長200厘米??蓸饭尥瑯?/p>

道理。

第二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易錯點1

豎式計算中,誤認(rèn)為0與任何數(shù)相

加都得0

【錯例】對點練習(xí)1

列豎式計算:46+30=70列豎式計算

46(1)72+20=

+30⑵26+30=

⑶40+25=

70

【原因】0加任何數(shù)都得任何數(shù)

【改正】

列豎式計算:46+30=76

46

+30

76

【反思】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整十?dāng)?shù)

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個位上6加0應(yīng)等于6

易錯點2兩位數(shù)相加,各位相加

滿10沒向十位進位

【錯例】

列豎式計算:26+35=51對點練習(xí)2

26列豎式計算

+35⑴29+36=

⑵38+45=

51

【原因】個位上5加6等于11,滿

10沒向十位進1

【改正】

列豎式計算:26+35=61

26

+35

61

【反思】個位相加滿10,向十位進

1.錯誤答案錯在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

時,沒有把個位上進上來的1加上。

十位上應(yīng)是2+3+1=6

易錯點3列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時,

誤把一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十位對齊

【錯例】

列豎式計算:57—4=17對點練習(xí)3

57⑴68—3=

—4⑵96—5=

17

【原因】列豎式計算時,相同位數(shù)

沒有對齊

【改正】

列豎式計算:57—4=53

57

-4

53

【反思】豎式計算時,個位與個位

上的數(shù)對齊,得數(shù)寫在個位上;十

位上的數(shù)與十位上的數(shù)對齊,得數(shù)

寫在十位上。

易錯點4差的個位是0時省略不寫

【錯例】對點練習(xí)4

列豎式計算:97—47=5

97列豎式計算4

-47

(1)86-16=

5

【原因】(2)58-18=

個位數(shù)上7-7=0,結(jié)果沒寫上0

占位。

【改正】

列豎式計算:97—47=50

97

—47

50

【反思】列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建兩位

數(shù)不退位減法時,相同數(shù)位對齊,

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上的數(shù)相減

是0,不能省略不寫,要寫0占位

易錯點5計算退位減法時被減數(shù)沒對點練習(xí)5

有減去退位的1

【錯例】列豎式計算

列豎式計算:63—27=46

63[1[82-23=

-27

(2)56-27=

46

【原因】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

十位減法時沒減去被借走的1.

【改正】

列豎式計算:63-27=36

63

-27

36

【反思】

退位減法時,個位上3減7不夠減,

向十位借1當(dāng)10,加原來的數(shù)3得

13,13-7=6,十位上得數(shù)相減時,

6已被借走了1,還剩5,5減2等于

3,o所以63—27=36。

易錯點6顛倒了被減數(shù)與減數(shù)個位

上的數(shù)字計算

【錯例】

列豎式計算:80—47=47對點練習(xí)6

80列豎式計算

-47

⑴76-28=

47⑵82-29=

【原因】計算時,個位不夠減沒向

十位借1,而是顛倒了個位上兩個

數(shù)順序。

【改正】

列豎式計算:80—47=33

80

—47

33

【反思】列豎式計算減法時,個位

上0減7不夠減,應(yīng)向十位借1當(dāng)

10再計算。

易錯點7沒按照正確的計算順序進

行計算對點練習(xí)7

【錯例】列豎式計算

列豎式計算:90—53+15=22

[1)89-27+30=

5390

+15-68⑵25+36+41=

6822

【原因】計算時先算了53加15,

沒有按照正確的計算順序進行計

算。

【改正】

列豎式計算:90-53+15=52

90

—53

37

+15

52

【反思】計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

合運算時,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

進行計算。

易錯點8用連加連減解決問題時,對點練習(xí)8

解答不完全(1)植樹時,小明種了12棵,小

【錯例】亮比小明少種3棵,小明和小亮一

雞有25只,鴨的只數(shù)比雞多6只,共種了多少棵?

雞和鴨共有多少只?

25+6=31(只)

【原因】計算時沒有審清題意,只

計算出了鴨的只數(shù),解答不完整。

【改正】

雞有25只,鴨的只數(shù)比雞多6只,

雞和鴨共有多少只?

25+6=31]只)

25+31=56(只)

【反思】用連加連減解決問題時,

弄清題意,問雞和鴨共有多少只,

要先算出鴨的只數(shù),再加上雞的只

數(shù)。

易錯點1誤認(rèn)為角的大小和角的兩

邊的長度有關(guān)

【錯例】對點練習(xí)1

判斷:把一個角的兩邊延長,這個

角就變大了。(J)說一說下面幾個角哪個角大,哪個

角小。

【原因】沒正確理解角的大小與邊

的關(guān)系。認(rèn)為角的兩邊越長,這個

角就越大,邊越短,角越小。

【改正】

判斷:把一個角的兩邊延長,這個

角就變大了。(x)

【反思】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guān),

而是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guān),叉

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叉開的越小,

角就越小。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rèn)識

易錯點2認(rèn)為角的大小與圖形的大

小有關(guān)對點練習(xí)2

【錯例】

判斷:用放大鏡看一個角,這個角比擬下面兩個角的大小

變大了(J)

【原因】判斷時,沒有真正理解決

定角的大小的因素

【改正】

判斷:用放大鏡看一個角,這個角

變大了IX)

【反思】用放大鏡去看角,被放大

的只是角的邊的長度,而角的開口

沒有被放大。

易錯點3誤認(rèn)為比銳角大的角就是

鈍角

【錯例】

判斷:區(qū)分銳角和鈍角,用三角尺

上最小的角比擬一下就可以。(J)

對點練習(xí)3

【原因】沒有理解區(qū)分銳角和鈍角把以下各個角的順序填在括號里

的標(biāo)準(zhǔn)是直角。

【改正】

判斷:區(qū)分銳角和鈍角,用三角尺

上最小的角比擬一下就可以。(X)

【反思】只看到角的外表現(xiàn)象是借

助三角尺測量的,而沒有掌握實質(zhì)。

鈍角比直角大,銳角比直角小,三

角尺是最小的角是銳角。

第四單元表內(nèi)乘法[一)

易錯點1誤認(rèn)為幾個相同的加數(shù)相

加等于相同的加數(shù)乘以相同的加數(shù)

【錯例】對點練習(xí)1、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4=14)X(4)把下面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⑴5+5+5+5-5=()X()

【原因】沒有理解乘法的意義,沒⑵8+8+8—4=0X()

弄清相同加數(shù)和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含

有。

【改正】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4=(2)X[4)或

4+4=[4)X(2)

【反思】改寫成乘法算式要用相同

加數(shù)乘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或相同加

數(shù)的個數(shù)乘相同加數(shù)

易錯點2誤認(rèn)為幾和幾相乘與幾個

幾相乘結(jié)果相同

【錯例】

判斷:2和3相乘的積與2個3相

乘的結(jié)果相等。(V)對點練習(xí)2

【原因】沒能正確理解“2和3相

乘〃與“2個3相乘〃的意思。先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改正】m4個2相加

判斷:2和3相乘的積與2個3相(〕_(〕

乘的結(jié)果相等。(X)讀作:_________

【反思】“2和3相乘〃表示的是一

個乘數(shù)是2,另一個乘數(shù)是3,用乘[2)兩個乘數(shù)都是5

法算式表示是2義3;而“2個3相

乘〃表示的是一個乘數(shù)是3,另一讀作:_______

個乘數(shù)也是3,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X3

易錯點3用阿拉伯?dāng)?shù)字表示乘法口訣

【錯例】

把口訣補充完整對點練習(xí)3

二五(10)五五(25)

把口訣補充完整

【原因】書寫乘法口訣是用阿拉伯

數(shù)字(1)三五〔)

【改正】(2)四五〔)

把口訣補充完整

二五(一-)五五(二十五)

【反思】書寫乘法口訣時都是用數(shù)

字的形式表示,不能用阿拉伯?dāng)?shù)字。

易錯點4顛倒乘法口訣的順序

【錯例】

先計算,再寫出用到的口訣

5X2=(10)對點練習(xí)4

用到的口訣五二一十___________根據(jù)算式讀出口訣

【原因】機械地按照算式中數(shù)的順⑴8X4=32

序說出乘法口訣讀作:________________

【改正】(2)7X6=42

先計算,再寫出用到的口訣讀作:_________________

5X2=(10)

用到的口訣二五一十

【反思】乘法口訣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

每一句口訣都由兩局部組成。前一

局部是相乘的數(shù),一般把較小的數(shù)

放在前面,后一局部是相乘的積。

易錯點5乘法口訣書寫不標(biāo)準(zhǔn)

【錯例】

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對點練習(xí)5

二二(四)二四(八)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原因】只根據(jù)口訣前半局部算出三五()

兩個乘數(shù)相乘的結(jié)果,并沒把口訣四六()

補充完整。三三()

【改正】

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二二(得四)二四[得八)

【反思】正確掌握口訣的讀法,答

復(fù)要完整。

易錯點6加法與乘法混淆

【錯例】

在括號里填上適宜的數(shù)對點練習(xí)6

2X(6)=8

【原因】審題不清,計算時把乘法在括號里填上適宜的數(shù)

看成了加法。⑴3X()=12

【改正】⑵8+〔)=16

2X(4)=8

【反思】算式中的2是其中的一個

乘數(shù),8是積,利用相應(yīng)的乘法口

訣“二四得八〃得出結(jié)果。

易錯點7沒看清圖意,列式錯誤

【錯例】

以下圖中有多少枝花?

對點練習(xí)7

看圖列算式

3X4=12(枝)()X〔)()=1)

【原因】審題不清,以為每排都是

4枝花。⑵

【改正】()X()()=()

3X3+2=11[枝)或

4X3—1=11(枝前)

【反思】用乘加、乘減解決問題時,

首先要弄清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其次

要弄清是多加了還是少算了,多加

了要減去,即乘減;少算了要加上,

即乘加對點練習(xí)8

易錯點8誤認(rèn)為乘加算式都是按從

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計算

【錯例】⑴8—2X4=

計算:2+3X4=20

【原因】只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⑵5+3X4=

進行計算

【改正】

2+3X4=14

【反思】計算時看清運算符號,弄

清運算順序,計算乘加、乘減算式

時,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易錯點1忽略了圓柱的側(cè)面

看到的圖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錯例】

選一選,從側(cè)面能看到長方形的有

(2)對點練習(xí)1

以下三個圖中從側(cè)面看是正方

形的有()

1234

【原因】解答不完全,圓柱的側(cè)面看

到的也是長方形123

【改正】

選一選,從側(cè)面能看到長方形的有

(1、2)

1234

【反思】圓柱比擬特殊,它的側(cè)面是

曲面,在觀察圓柱的側(cè)面時,無論從

什么位置看,看到的都不是曲面(有

時是長方形,有時是正方形)

第六單元表內(nèi)乘法(二)

易錯點1補充乘法口訣時書寫不完整

【錯例】

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對點練習(xí)1

六七(四二)四七(二八)

【原因】口訣記憶不熟練,受口語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

影響。[1)六六〔)

【改正】(2)七八()

六七〔四十二)四七(二十八)

【反思】補充口訣要完整,不能多

字也不能少字,寫口訣時標(biāo)準(zhǔn)完整。

易錯點2誤認(rèn)為求“幾個幾相加是

多少"用加法計算

【錯例】對點練習(xí)2

7個3相加的和是多少?(1)6個9相加的和是多少?

錯誤解答:7+3=10⑵8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

【原因】沒有理解題意,以為“求

和〃就是用加法。

【改正】

7個3相加的和是多少?

正確解答:7X3=21

【反思】正確理解題意,幾個幾相

加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是多

少,用乘法計算比擬簡單。

易錯點3改寫算式時沒找到相同的加數(shù)

【錯例】

在括號里填上適宜的數(shù)字對點練習(xí)3

8X4=8X3+〔3)⑴8X4=8X2+()

【原因】錯誤在于沒有理解乘法算⑵6X5=6X4+()

式8義4的意義。

【改正】

在括號里填上適宜的數(shù)字

8X4=8X3+[8)

【反思】乘法的意義是求幾個相同

加數(shù)的和用相同加數(shù)乘相同加數(shù)的

個數(shù)。8X4是4個8相力口的和,8

X3是3個8相加的和,再加上一

個8才是4個8,所以括號里應(yīng)該

填8

易錯點4乘法口訣記憶混淆

【錯例】

計算:8X4=(24)對點練習(xí)4

口訣:四八二十四

【原因】口訣記憶不熟練,把“四計算結(jié)果并填口訣

八三十二〃和“三八二十四〃混淆⑴9X5=()

了??谠E:

【改正】⑵6X9=()

計算:8X4=(32)口訣:_________________

口訣:四八三十二

【反思】8的乘法口訣有8句,隨

著口訣句數(shù)的增多,有時相鄰兩句

口訣容易混淆。

易錯點5審題不清,誤認(rèn)為只要式子成立就符合題意

【錯例】

括號里最大能填幾?對點練習(xí)5

(5)X7<50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原囚】沒有理解題意,題目要求(1)42>5X()

最大能填幾,而不是填適宜的數(shù)。⑵7X[)<48

【改正】

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7)X7<50

【反思】錯誤解答中5X7=35,

35<50,雖然成立,但不符合要求,

括號里能填1一7中的任何一個自

然數(shù),要求填最大的,就只能填7。

第七單元認(rèn)識時間

易錯點1對時間的表示方法不熟練

【錯例】

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0對點練習(xí)1

錯誤解答:5:5

【原因】分針走了5小格是5分,

表示這個時間時把5前面的0丟掉。

【改正】

正確解答:5:05

【反思】表示時間時,先寫時,在

時的后面加上“:〃,然后再寫

“分〃,如果分是一位數(shù)在前面要

補上一個0.

易錯點2把時和分之間的進率同其

他單位間的進率混淆

【錯例】對點練習(xí)2

填空:1時13分=[113)分填空

【原因】受已有經(jīng)驗的影響,把時[1)1時20分=()分

間單位之間的進率誤認(rèn)為是100(2)120分=()時

【改正】

填空:

1時13分={73)分

【反思】區(qū)分時間單位之間和其他

單位之間的進率,1小時=60分,

也就是時和分之間的進率是60.

第八單元數(shù)學(xué)廣角

易錯點1解決問題時分不清是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

【錯例】

豆豆與爸爸媽媽去照相,三人對點練習(xí)1

如果站成一排,有()種不同的站如果只能選其中的兩種,有幾種不

法?同的選法呢?

錯誤解答:3

【原因】沒有理解題意,題目要求

是排列數(shù),而所給答案是組合數(shù)。

【改正】

豆豆與爸爸媽媽去照相,三人

如果站成一排,有()種不同的站

法?

正確解答:6

【反思】解決這類問題先思考是排

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三人排成一

排照相,可以先定下一人排第一位,

再與其他兩人排列。每人排第一位

時都有2種排法,共有6種排法。

對點練習(xí)答案

第一單元

對點練習(xí)1:米,米,厘米

對點練習(xí)2:X,V,

對點練習(xí)3:5厘米

對點練習(xí)4;

(X)V)

對點練習(xí)5:厘米,米

第二單元

對點練習(xí)1:m92(2)56

⑶65

對點練習(xí)2:(1)65(2)83

對點練習(xí)3:(1)65(2)91

對點練習(xí)4:(1)70[2)40

對點練習(xí)5:門)59(2)29

對點練習(xí)6:(1)48(2)53

對點練習(xí)7:(1)92[2)102

對點練習(xí)8:12-3=9(棵)

12+9=21(棵)

第三單元

對點練習(xí)1:第四單元

對點練習(xí)1:

⑴5+5+54-5-5=(5)X(3)

(2)8+8+8—4=(5)X(4)

(2)角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