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全球氣候變更與國家平安(建議用時:40分鐘)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法國巴黎實行,抑制全球變暖仍是會議的主題。下圖為地表碳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人類影響大氣中CO2含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A.① B.②C.③ D.④2.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是()A.全球各緯度降水量均增加B.全球熱帶雨林的面積縮小C.全球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D.全球火山、地震進入頻發(fā)期1.D2.C[第1題,人類工業(yè)生產和汽車運用過程中需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對應圖中的④環(huán)節(jié),D正確。第2題,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全球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C正確;全球各緯度降水量變更不確定,有的緯度會增加,有的緯度可能削減;全球熱帶雨林的面積擴大;全球火山、地震發(fā)生受內力作用影響,與全球氣候變暖無關。]有科學家預言:假如地球環(huán)境接著惡化,在50年之內,由9個小島組成的圖瓦盧將全部沒入海中,在世界地圖上恒久消逝。據此回答3~4題。3.近百年來氣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緣由,而氣候變更主要歸結于()A.城市熱島效應 B.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C.臭氧層破壞 D.地質、天文緣由4.大氣中CO2含量與日俱增的最主要緣由是()A.大量燃燒煤、石油等排放CO2B.海平面上升C.臭氧大量削減D.森林越來越多3.B4.A[第3題,近百年來氣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緣由,而氣候變更主要歸結于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第4題,大氣中CO2含量與日俱增的最主要緣由是大量燃燒煤、石油等排放CO2和破壞植被所致。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結果。]科學家們考察了美國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狀況(下圖)及產生的影響。據此完成5~6題。1936年拍攝2024年拍攝5.對圖示地區(qū)1936~2024年期間地表環(huán)境變更的表述,與實際狀況相符的是()A.年蒸發(fā)量始終不變B.河湖水量持續(xù)穩(wěn)定增加C.生物種類保持不變D.地表淡水資源總量削減6.科學家們在推斷海平面上升所沉沒的陸地范圍時,不作為主要依據的是()A.沿海地區(qū)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熱膨脹的幅度C.全球冰川溶化的總量D.潮汐規(guī)模和洋流方向5.D6.D[第5題,從圖示信息看,2024年與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溶化,說明氣溫上升,則年蒸發(fā)量變大,A錯;河湖水量起先會增加,但隨冰川融水量削減,水量會削減,B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更,會導致生物種類削減,C錯;圖中顯示地表冰川消融殆盡,從許久來看,該地位于美國西北部山地為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冰川消融殆盡后,隨著蒸發(fā)不斷加劇,湖泊可能演化成咸水湖,導致地表淡水資源削減,D對。第6題,潮汐規(guī)模和洋流方向不會因海平面上升發(fā)生變更,故不作為推斷海平面上升所沉沒的陸地范圍時的參考依據,其他選項都是與水面上升幅度或陸地干脆相關的信息,是必需參考的數據。]日本、加拿大、新西蘭、俄羅斯已明確表示不會承諾《京都議定書》其次期減排目標。據此完成7~8題。7.由于少數發(fā)達國家不合作,《京都議定書》無法有效執(zhí)行,這將會導致()A.大氣中紫外線增多,危害人體健康B.兩極地區(qū)冰川大量溶化C.文物古跡被腐蝕破壞D.高緯度地區(qū)氣候更加寒冷8.發(fā)達國家對全球環(huán)境問題要負更大的責任,其主要緣由是()A.消耗的資源少B.排放的污染物多C.防治技術先進D.用于防治污染的經費足夠7.B8.B[第7題,《京都議定書》無法有效執(zhí)行將會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全球氣溫上升,從而導致兩極地區(qū)冰川大量溶化。第8題,發(fā)達國家工業(yè)發(fā)達,資源消耗多,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全球污染的份額大,應當擔當更大的責任。]讀海平面變更示意圖,回答9~10題。9.依據海平面變更曲線圖可知,近百年來,海平面出現()A.波動下降 B.呈直線上升C.波動上升 D.總體上變更不大10.全球變暖的一個干脆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給農業(yè)生產帶來的干脆危害是()A.一些島國面臨被沉沒的威逼B.海水倒灌導致土地和農田鹽漬化C.加劇風暴潮的危害造成城鎮(zhèn)排污系統失敗D.頻繁發(fā)生厄爾尼諾等氣候異樣現象9.C10.B[第9題,讀圖可知,全球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故選C。第10題,全球變暖的一個干脆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給農業(yè)生產帶來的干脆危害是土地和農田鹽漬化,B對;島國被沉沒不是對農業(yè)的影響,A錯;風暴潮是由臺風導致的,與海平面上升關系不大,C錯;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東部海水異樣上升現象,與海平面上升無關,D錯。]1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20世紀90年頭,某國政府在氣候變更專業(yè)委員會(IPCC)發(fā)布的一項報告中指出:使全球氣候逐步變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類在能源利用與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圖甲是在南極薩布爾基地冰穴測定的大氣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歷史數據,圖乙是19世紀以來全球氣溫變更圖。甲乙(1)從圖甲和圖乙可以看出,大氣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與全球氣溫兩者基本呈________(正或負)相關關系。(2)從圖乙看出溫度變更的特點是________。這種現象稱為二氧化碳的________效應。(3)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主要緣由有__________。(雙選)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過度砍伐森林C.人口劇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D.大量運用煤、石油、自然氣等燃料(4)為避開溫室效應給全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人類應實行哪些措施?(至少寫3點)[解析]第(1)題,從圖中看隨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全球氣溫波動上升,兩者基本呈現正相關關系。第(2)題,從圖乙可看出溫度波動上升,這種現象稱為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第(3)題,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主要緣由有過度砍伐森林和大量運用煤、石油、自然氣等燃料,BD正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汲取二氧化碳,削減二氧化碳的濃度;人口劇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但影響較小。第(4)題,避開溫室效應的措施可從增加植被面積和削減二氧化碳排放兩方面來分析,如植樹造林、削減化石燃料的運用、推廣節(jié)能技術、運用清潔能源、限制人口數量等。[答案](1)正(2)波動上升溫室(3)BD(4)植樹造林;限制人口數量;削減化石燃料的運用;推廣節(jié)能技術;運用清潔能源等?!暗吞冀洕笔侵敢缘湍芎牡臀廴緸榛A的經濟?!毒┒甲h定書》中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以CO2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在政府對CO2排放進行總量限制的狀況下,把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CO2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在遏制全球變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發(fā)展生物柴油,以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閱讀材料,完成12~13題。12.“碳交易”的出現能使()①環(huán)境質量漸漸惡化②環(huán)境質量漸漸好轉③生產工藝環(huán)保的企業(yè)獲得更大的收益④排污量小的企業(yè)獲得更大的收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13.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櫚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國家可能是()A.美國 B.德國C.韓國 D.馬來西亞12.C13.D[第12題,依題意,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削減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納的市場機制,利于環(huán)境質量好轉,當然生產工藝好的企業(yè)收益要大于排放量大的企業(yè)。第13題,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生產國。]2024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中國承諾到2024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下圖為1992~2012年我國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圖。據此完成14~15題。14.1992~2012年間,我國碳排放()A.增量在持續(xù)增加 B.總量在不斷增加C.增量在波動下降 D.總量呈上升趨勢15.導致1992~2012年間我國碳排放變更的主要因素有()A.產業(yè)結構 B.政策限制C.能源結構 D.技術進步14.D15.D[第14題,圖示表示我國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狀況,依據圖示正向驅動因素和負向驅動因素所占比重,1992~2012年間,我國碳排放增量在波動變更,A、B、C錯。隨著經濟增長,排放總量呈上升趨勢,D對。第15題,讀圖可知,經濟規(guī)模越大,碳排放量越多,技術的進步導致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以及清潔能源的運用使得碳排放量較少。經濟規(guī)模和技術進步對碳排放變更影響最大,產業(yè)結構和能耗結構對我國碳排放變更影響較小。故選D。]16.讀文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類生產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等被稱為“溫室氣體”,這些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了0.4~0.8℃。估計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會上升1~6℃。材料二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低碳經濟是實現將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定選擇。(1)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為什么會使全球氣候變暖?(2)簡要回答全球變暖對全球農業(yè)生產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3)我國在實現低碳經濟目標的過程中,可實行哪些措施?(4)世界氣象組織官員說: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極端寒冷天氣,但世界氣候變暖的趨勢并未變更。請用學過的地理學問加以說明。[解析]第(1)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放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汲取性,能猛烈汲取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汲取與放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第(2)題,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變暖,高山和極地的冰雪溶化,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一系列嚴峻后果;氣候變暖,降水和水循環(huán)發(fā)生變更,很多地區(qū)氣象災難頻繁發(fā)生;導致原有的生態(tài)系統發(fā)生變更,很多物種可能滅亡;自然資源開發(fā)條件變更,影響很多國家的經濟結構;極端天氣和氣候事務增多,危害人體健康。全球變暖對農業(yè)生產也有影響,其中有利的影響是使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有可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如高緯度地區(qū)。但是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使蒸發(fā)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農業(yè)減產,如低緯度地區(qū)。第(3)題,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為了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政府應當實行的有效措施是:①發(fā)展煤炭氣化、液化技術,提高利用率;②發(fā)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③削減運用化石燃料,削減CO2排放;④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第(4)題,天氣是一個地區(qū)短時間的陰晴、冷暖、雨雪等大氣狀況,有時變更猛烈;氣候是一個地區(qū)多年的大氣的平均狀況,變更緩慢。全球氣溫上升,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qū)氣溫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區(qū)或肯定的時間里,氣溫可能會出現下降。[答案](1)二氧化碳能夠汲取地面長波輻射,使氣溫上升。(2)有利影響:使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有可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如高緯度地區(qū)。不利影響:使蒸發(fā)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園電子圖書資源合作合同(2篇)
- 《嬰幼兒游戲活動實施》課件-項目2 感官游戲設計與實施 9.2 2-3歲感官游戲設計與實施
- 2025年筆記本電腦租賃合同模板
- 政治考點新質生產力
- 過敏性紫癜腎炎的臨床護理
- 《按揭貸款證券化》課件
- 2025年主治醫(yī)師之內科主治303??寄M試題(全優(yōu))
- 2025年簽訂“租賃合同”的注意事項
- 手干裂的臨床護理
- 鼻頭縮小的臨床護理
- 2025年重慶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一)(含解析)
- 《服務營銷雙主動》課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經紀人員資格備考資料2025
- 希爾頓管理制度
- 成都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二模)嘉興市2025年高三教學測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湖北省宜昌二中2025年高考化學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
- 醫(yī)院不良事件上報制度
- MTK安全架構研究-全面剖析
- 餐飲食堂消防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