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古詩賞析-修辭訓(xùn)練_第1頁
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古詩賞析-修辭訓(xùn)練_第2頁
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古詩賞析-修辭訓(xùn)練_第3頁
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古詩賞析-修辭訓(xùn)練_第4頁
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古詩賞析-修辭訓(xùn)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

古詩賞析一一析辭訓(xùn)練

班級姓名成績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南軒松

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霹。清風(fēng)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dāng)凌云霄,直上數(shù)千尺。

1.“瀟灑終日夕”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2.“何當(dāng)凌云霄,直上數(shù)千尺”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贈從弟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對“亭亭山上松”中的“亭亭”一詞賞析。

4.對“瑟瑟谷中風(fēng)”中的“瑟瑟”一詞賞析。

5.“終歲常端正”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6.“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這句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

1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偸钱?dāng)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上髂昊ǜ?,知與誰同?

7.“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8.最好一句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9.從對偶的角度分析頷聯(lián)。

10.從對偶的角度分析詩的頸聯(lián)。

11.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山行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英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注釋】①物態(tài):景物的樣子,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12.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

13.“入云深處亦沾衣”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天平山中

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fēng)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注】①楝(lidin):楝樹,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

14.請簡要分析“茸茸"''樹樹”的表達效果。

15.詩的最后一句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16.從對仗的角度分析詩的第一句。

七.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新晴

劉放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fēng)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17.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三、四兩句。

18.請從對偶的角度賞析一二兩句。

八.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江樓感舊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

19.請從比喻的角度分析詩的第二句。

3

20.請從疊字回環(huán)的角度賞析第二句。

21.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詩的三、四兩句。

九.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桂源鋪

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L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22.指出并賞析“萬山不許一溪奔”中運用的一種修辭手法。

23.指出并賞析“攔得溪聲日夜喧”中運用的一種修辭手法。

十.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練習(xí)

詠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殘,獨有西園舊牡丹。

自是枯枝存勁節(jié),依依唯戀故人還。

【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東溪(今鹽城便倉)人,曾任吳王張士誠軍部先鋒。②枯枝:指

枯枝牡丹。③故人還:拒載,詩人被明太祖遣戍遼陽,家中牡丹十年未開。其妻朝夕對花祝

云:“夫君有還信,當(dāng)復(fù)再開花?!敝劣罉吩?,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還。

24.“自是枯枝存勁節(jié)”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25.“依依唯戀故人還”運用什么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

2021年中考語文沖刺高分

古詩賞析一一析辭訓(xùn)練答案

i.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松樹人格化,讓松樹富有人的情感。松樹整日在風(fēng)中瀟灑的搖

擺。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松樹的堅勁瀟灑剛正不阿的品性。表達了作者對松樹的贊美之情。

2.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南軒松的高大,運用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不滿足于眼前之景而萌

生的期待、盼望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松樹的喜愛與贅美之情。

3.“亭亭”是疊詞,運用疊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松樹的高潔之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松樹的

贅美之情。

4.”瑟瑟”是疊詞,又是擬聲詞。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風(fēng)聲刺骨肅殺之感。襯托出松樹的剛

勁高潔的品性。

5.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松樹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變節(jié)——堅強高潔的品

性。表達了詩人對松樹的贊美之情。

6.運用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由內(nèi)到外揭示了松樹品質(zhì)——不畏強暴,高風(fēng)亮節(jié)。表達了作者

對松樹品性的贊美之情。

7.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東風(fēng)人格化,作者把酒?!皷|風(fēng)”,“東風(fēng)”“從容”,生動形象

的寫出了景色的優(yōu)美,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慢慢的游賞,感受難得的相聚,珍惜美好的時

光。

8.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強調(diào)了作者朋友再次相聚的困難,又要離去的感傷。

9.“好峰”對“幽經(jīng)”,“隨處”對“獨行”,“改”對“迷高度概括了山峰層巒疊嶂、

千峰競秀、一高一低、頗為壯觀的特點,也寫出了詩人走在幽經(jīng)的小路上景色使人迷、道

路使人迷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魯山自然風(fēng)景的贊美。語言節(jié)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

10.“霜落”對“林空”,“熊升”對“鹿飲”,"樹”對“溪高度概括了秋天山間幽

靜空蕩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魯山自然風(fēng)景的贊美。語言節(jié)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

11.運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景色的迷人深遠的特點。詩人正在思索

自問:“這樣的自然美景,人家在什么地方呢?”遠處傳來一聲雞叫。

12.這句中的“弄”字,用擬人的手法,化靜為動,將萬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靜景寫活了,

給景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給客人留下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仿佛是要讓

客人自己意識到——如此美景,留下來是值得的!

13.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強調(diào)了山的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

14.句中的修飾語“茸茸”和“樹樹”是疊詞,同時“茸茸”也是擬聲詞。寫出了春雨綿密

細小的特點,也寫出了春暖花開的特點。即描摹了春色的旖旎的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悠然自得

的閑適心情。

15.送”字是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回家路上“鶯啼”相伴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悠然自

得的閑適心情。

16.這兩句對得很工,“細雨”對“南風(fēng)”,“楝花”對“枇杷”,從氣候與植物兩方面刻畫出

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

17.用擬人的手法,把“南風(fēng)”當(dāng)作老朋友看待,而在這“無人”來訪之時,對于“南風(fēng)”

的造訪便產(chǎn)生了一種情切之感。

18.“青苔”對“綠樹”,“滿地”對“無人”,“初晴后”對“晝夢余”“,強調(diào)了夏天詩人

5

所在環(huán)境幽靜的特點,也寫出了詩人閑適的心情。

19.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的江樓下如水的月光照臨波光蕩漾的

江面那種浩渺恬靜的景色。

20.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回環(huán)的技巧,一筆包蘊了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

那么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

21.運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詩人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

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北磉_了詩人對舊友的懷念,對人世滄桑的感傷。

22.“不許”一詞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