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年高一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年高一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年高一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年高一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年高一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如圖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a1和a2,經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時刻,a1種群的部分群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離,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離B.c和d不存在地理隔離,卻可能存在生殖隔離C.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則b和d是同一物種D.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則c和d是不同物種2.水稻中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遇碘呈紅褐色。下面是對純種的非糯性與糯性水稻的雜交后代進行觀察的結果,其中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的一項是A.雜交后親本植株上結出的種子(F1)遇碘全部呈藍黑色B.F1自交后結出的種子(F2)遇碘后,3/4呈藍黑色,1/4呈紅褐色C.F1產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D.F1測交所結出的種子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古人為了吃到鮮荔枝,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而現(xiàn)在通過控制下列哪組條件便可輕松獲得新鮮荔枝()A.低O2、高CO2、零上低溫 B.低O2、高CO2、零下低溫C.無O2、高CO2、零上低溫 D.低O2、低CO2、零下低溫4.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是()A.體細胞 B.精原細胞 C.初級精母細胞 D.次級精母細胞5.韭菜的體細胞中含有32條染色體,這些染色體從形態(tài)和大小方面分為8種,由此可知韭菜是()A.二倍體B.四倍體C.六倍體D.八倍體6.南瓜的扁盤形、圓形、長形三種瓜形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將2株圓形南瓜植株進行雜交,F(xiàn)1收獲的全是扁盤形南瓜;F1自交,F(xiàn)2獲得139株扁盤形、93株圓形、16株長形南瓜.據此推斷,親代圓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7.埃及斑蚊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區(qū)在密集噴灑殺蟲劑后,此蚊種群量減少了99%,但是一年后,該種群又恢復到原來的數(shù)量,此時再度噴灑相同量的殺蟲劑后,僅殺死了40%的斑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殺蟲劑導致斑蚊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基因B.斑蚊體內累積的殺蟲劑增加了自身的抗藥性C.原來的斑蚊種群中少數(shù)個體有抗藥性基因D.第一年的斑蚊種群沒有基因突變8.(10分)下圖甲、乙、丙、丁表示的四株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乙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9∶3∶3∶1B.甲、丙雜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后代D.丙、丁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3∶1二、非選擇題9.(10分)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18),通過傳統(tǒng)育種和現(xiàn)代生物技術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請回答以下相關問題:(1)假設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則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種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3/8,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____________________,該F1代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2)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絲分裂的細胞會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獲得四倍體細胞并發(fā)育成植株。推測低溫處理導致細胞染色體不分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雜交后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為____________。10.(14分)當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難與模板鏈分離時,會形成RNA-DNA雜交體,這時非模板鏈、RNA-DNA雜交體共同構成R環(huán)結構。研究表明R環(huán)結構會影響DNA復制、轉錄和基因的穩(wěn)定性等。如圖是原核細胞DNA復制及轉錄相關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酶A、B、C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2)RNA-DNA雜交體中通過氫鍵連接的堿基對是____________________。R環(huán)結構通常出現(xiàn)在DNA非轉錄模板鏈上含較多堿基G的片段,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環(huán)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發(fā)現(xiàn)原核細胞DNA復制速率和轉錄速率相差很大。當DNA復制和基因轉錄同向進行時,如果轉錄形成R環(huán),則DNA復制會被迫停止,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R環(huán)的形成會降低DNA的穩(wěn)定性,如非模板鏈上胞嘧啶轉化為尿嘧啶,經________次DNA復制后開始產生堿基對C—G替換為________________的突變基因。11.(14分)如圖為某種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相關圖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所示染色體的變化過程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中。(選擇“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填空)(2)經歷圖甲中的C過程,_____________數(shù)量加倍。此過程可對應到圖乙中的_________階段到_________階段。(3)圖丙中的c時期,除了包括有絲分裂過程外,還應包括_____________過程。若此圖表示一個雌性動物相關細胞的變化規(guī)律,處于IJ階段的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丁是某同學繪制的曲線圖,但是忘記了標明縱坐標,只記得時期C與D之間的虛線對應圖丙中的N-O時期,那么你認為圖丁縱坐標最可能代表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12.下圖是某一動物體內5個不同時期細胞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A.B.C.D.E.(1)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__________條,圖中A細胞屬于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期,該細胞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為__________。(2)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分裂圖像有__________(填字母)。(3)圖中D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該細胞中染色單體數(shù)__________。(4)“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主要體現(xiàn)在上述__________時期(填字母)。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解析】b和d存在地理隔離,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A錯誤;d是由a1種群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c是a2進化形成的,c和d不存在地理隔離,但可能存在生殖隔離,B正確;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但b和d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離,因此b與d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C錯誤;a1中的外遷群體與當時a2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同,但c和d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因此c與d不一定屬于不同物種,D錯誤。2、C【解析】雜交后親本植株上結出的種子(F1)遇碘全部呈藍黑色,后代表現(xiàn)型只有一種無法證明,A錯誤;F1自交后結出的種子(F2)遇碘后,3/4呈藍黑色,1/4呈紅褐色,說明F1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但不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B錯誤;F1產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說明F1產生兩種配子,比例為1:1,所以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C正確;F1測交所結出的種子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只能驗證,不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D錯誤?!究键c定位】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名師點睛】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伴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個.雜合子的配子種類能夠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實質,雜合子測交能驗證基因分離定律。3、A【解析】低O2、高CO2、零上低溫均可以抑制呼吸作用,零下低溫會使細胞收到凍害。通過控制低O2、高CO2、零上低溫條件,可以降低細胞呼吸,達到水果保鮮的目的。4、D【解析】

同源染色體是指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兩兩配對的染色體,它們形態(tài)、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所以次級性母細胞及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體,其他細胞均會同源染色體,據此答題?!驹斀狻緼、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B、精原細胞是特殊的體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B錯誤;C、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C錯誤;D、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次級精母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D正確。故選D。5、B【解析】試題分析:染色體組粒的染色體為非同源染色體,形態(tài)、大小各異,染色體從形態(tài)和大小方面分為8種,說明一個染色體組含8條染色體,32/8=4,共有4個染色體組,為四倍體,B正確??键c:本題考查染色體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6、B【解析】

南瓜的扁盤形、圓形、長圓形三種瓜形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符合基因自由組合規(guī)律;F2獲得137株扁盤形、89株圓形、15株長圓形南瓜,屬于自由組合定律特殊情況。【詳解】由題意可知,2株圓形南瓜植株進行雜交,F(xiàn)1收獲的全是扁盤形南瓜,F(xiàn)1自交,F(xiàn)2獲得139株扁盤形、93株圓形、16株長形南瓜,比例近似為9:6:1,也就是說,雙顯性個體(A_B_)為扁盤形,只含A(A_bb)或者只含B(aaB_)的基因表達為圓形,aabb為長圓形,再看F1全為扁盤形,那么親代一定是純合子AAbb和aaBB。

故選B。7、C【解析】

本題是關于基因突變和生物進化的問題,斑紋中基因突變不是由于殺蟲劑的使用產生的,而是本身就存在變異個體,殺蟲劑的使用將具有抗藥性的個體選擇下來,使這些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產生后代,后代的抗藥性增強。【詳解】A.斑蚊種群中有少數(shù)個體本身存在抗性基因,而不是使用殺蟲劑造成的,A錯誤;B.斑蚊抗藥性增強是由于殺蟲劑對抗藥性個體進行的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個體選擇下來,有更多的機會繁衍后代,使種群抗藥性增強,B錯誤;C.斑蚊種群中少數(shù)個體原來就有抗藥性基因,D正確;D.第一年的斑蚊種群就有抗藥性基因突變,否則使用殺蟲劑以后不會快速恢復到原來的數(shù)量,D錯誤?!军c睛】害蟲抗藥性增強是由于殺蟲劑的使用,選擇抗藥性的個體,使這些個體有機會繁殖后代,增強了種群的抗藥性。8、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aBb和AaBb的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9∶3∶3∶1,A正確;AaBb和AAbb雜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為(1:1)(1:1)=1∶1∶1∶1,B正確;四株豌豆自交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后代的比例分別為:1/16、1/16、1、1/4,C正確;AAbb和Aabb雜交,后代只有一種表現(xiàn)型,D錯誤。考點: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點評:本題考查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屬于對理解、應用層次的考查。二、非選擇題9、9AaBb×aaBb、AaBb×Aabb1/1低溫抑制紡錘體的形成27【解析】

⑴在野生型青蒿的稈色和葉型這兩對性狀中,控制各自性狀的基因型各有3種(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基因間可自由組合,所以青蒿的基因型共有3×3=9種.F1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占3/1,即P(A_B_)=3/1,根據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可分解成3/4×1/2或1/2×3/4,所以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當親本為AaBb×aaBb時,F(xiàn)1中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P(aabb)=1/2×1/4=1/1;當親本為AaBb×Aabb時,F(xiàn)1中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P(aabb)=1/4×1/2=1/1.可見無論親本組合是上述哪一種,F(xiàn)1中此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都為1/1.⑵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根據題干可知,四倍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時36條,野生型青蒿的細胞中有11條染色體,因此二者雜交后代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是27條?!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和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10、DNA聚合酶解旋酶RNA聚合酶A—T、U—A、G—C、C—G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多,mRNA不易脫離模板鏈R環(huán)阻礙解旋酶(酶B)的移動2T—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DNA的結構、復制和基因表達的相關知識。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1、轉錄:(1)概念: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2)原料:4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3)堿基配對:A-U、C-G、G-C、T-A。2、翻譯:(1)概念: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2)場所:細胞質中的核糖體。(3)運載工具:tRNA。(4)堿基配對:A-U、U-A、C-G、G-C。3、題圖分析:圖中的雙鏈表示DNA,酶A是以DNA分子的每一條鏈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這是DNA的復制,其中酶A代表DNA聚合酶,酶B代表解旋酶。R環(huán)是由RNA-DNA雜交體共同構成,表示正在發(fā)生轉錄過程,轉錄需要RNA聚合酶,因此酶C表示RNA聚合酶。據此分析回答相關內容?!驹斀狻浚?)酶A、B、C分別是DNA聚合酶、解旋酶、RNA聚合酶。(2)RNA-DNA雜交體中通過氫鍵連接的堿基對是A—T、U—A、G—C、C—G。R環(huán)結構通常出現(xiàn)在DNA非轉錄模板鏈上含較多堿基G的片段,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環(huán)的原因是C-G堿基對通過三個氫鍵相連接,A-U或A-T堿基對通過兩個氫鍵相連接,因此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多,mRNA不易脫離模板鏈。(3)研究發(fā)現(xiàn)原核細胞DNA復制速率和轉錄速率相差很大。當DNA復制和基因轉錄同向進行時,如果轉錄形成R環(huán),則DNA復制會被迫停止,這是由于某些R環(huán)的mRNA分子難與模板鏈分離,R環(huán)阻礙解旋酶(酶B)的移動造成的。R環(huán)的形成會降低DNA的穩(wěn)定性,如非模板鏈上胞嘧啶(C)轉化為尿嘧啶(U),這樣的DNA分子再進行復制,第一次形成U-A堿基對,第二次復制形成T-A堿基對,因此經2次DNA復制后開始產生堿基對C—G替換為T—A的突變基因?!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DNA的結構、復制和基因表達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理解能力,要求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易錯點:(3)最后一空不要寫成A-T堿基對,若寫成A-T堿基對說明沒有理清DNA復制過程中模板鏈與非模板鏈的區(qū)別。11、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染色體IIII受精作用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每條染色體上的DNA【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增殖,考查對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和染色體、DNA數(shù)目變化的理解。圖乙中黑色柱形圖代表染色單體,灰色柱形圖代表染色體,白色柱形圖代表DNA,圖丙中,a代表有絲分裂,b代表減數(shù)分裂,c代表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有絲分裂?!驹斀狻浚?)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分裂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染色質復制、螺旋變粗形成染色體、著絲點分裂的過程,無絲分裂沒有這些變化。(2)圖甲中通過C過程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shù)量加倍。圖乙中的III階段到I階段,代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的分裂過程。(3)圖丙中的c時期,LM代表受精作用,若此圖表示一個雌性動物相關細胞的變化規(guī)律,IJ階段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