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地震衛(wèi)生防病知識要點(面向公眾)_第1頁
自然災害地震衛(wèi)生防病知識要點(面向公眾)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災害地震衛(wèi)生防病知識要點(面向公眾)(一)地震前的準備1.檢查和加固住房。對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離。對于笨重的房屋裝飾物如女兒墻、高門臉等應拆掉。2.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騰空,以備震時藏身;家具物品擺放做到“重在下,輕在上”,墻上的懸掛物要取下來成固定位,防止掉下來傷人;清理好雜物,讓門口、樓道暢通;陽臺護墻要清理,拿掉花盆、雜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3.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準備一個包括食品、水、應急燈、簡單藥品、繩索、收音機等在內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處。4.進行家庭防震演練。進行緊急撤離與疏散練習以及"一分鐘緊急避險"練習。(二)地震發(fā)生時的自救1.發(fā)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一般需要幾秒到十幾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huán)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2.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3.遠離危險區(qū)。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4.被埋要保存體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三)災后的防病1.確保不攝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特別是對飲用水,有條件的地區(qū)要向當地有關部門索取飲用水消毒片,消毒后煮沸再飲用。2.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餐具和洗臉水等。用過的餐具盡量用沸水消毒。3.積極參加愛國衛(wèi)生運動,對自己所在地環(huán)境進行整治,正確處理生活垃圾和糞便,不要把垃圾和糞便傾倒在水源附近。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使用漂白粉等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消毒。對孳生蚊蟲的積水,可以用敵敵畏等進行消毒。同時,可以投放一定的滅鼠餌料,避免老鼠造成疾病傳播。4.對避險地周邊出現的動物尸體要遠離避險地和水源地深埋,對已經腐敗的,最好焚燒后再深埋。5.積極接受和參與所在地的各種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掌握基本的防病知識;6.有病及時就醫(yī),如發(fā)現周圍親屬、朋友出現傳染病癥狀后,及時報告衛(wèi)生防疫部門。7.正確認識傳染病。地震后容易出現傳染病的高發(fā)甚至暴發(fā),但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積極主動預防,大規(guī)模傳染病出現的幾率并不大,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周圍親屬等出現的小的傳染病,只要治療及時,也完全不會造成流行,不必因此過于緊張。8.緩解精神壓力。通過注意保持日常習慣、及時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