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張中丞傳后敘
張中丞傳后敘
1作者簡介
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后人尊稱韓文公。韓愈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先秦、兩漢的散文,文學(xué)上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wù)去”。他的文章,說理透辟,氣勢充沛,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精煉,對當時及后代的散文創(chuàng)作都有重大影響。有《昌黎先生文集》
作者簡介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2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張中丞,即張巡,鄧州南陽人。開元未進士。安祿山反,張巡起兵抗擊,同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共同守護睢陽,被拜為御史中丞,故稱其張中丞。
“序”是文章體裁的一種,古人常用它來說明著作寫作出版的情況,和對作家作品的介紹評論,一般放在書前,變稱作“敘”或“引”?!昂笮颉背邆洹靶颉钡淖饔猛?,還可對著作進行補充,批語或反駁,一般放在書后。本文是作者在閱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后,對有關(guān)材料作的補充,對有關(guān)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后敘”。
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3雙忠圣王是潮人崇奉的兩位民族英雄,即唐至德二年(757)死守睢陽城抗擊安祿山叛亂而死節(jié)的張巡和許遠。張巡,河南陽人,時為真源縣令,前曾率小吏百姓在雍丘打敗降賊的雍丘縣令狐潮,并曾將勸他降敵的部下正法。睢陽城被安祿山之子安慶緒部下尹子琦圍困時,睢陽太守許遠(杭州鹽官人)求張巡同守睢陽城,堅守數(shù)月,外無援兵,城中糧盡,“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既盡,巡出愛妾,殺以食之,遠也殺其孥?!?《新唐書》)不久,城陷,張許均被執(zhí),罵賊不屈,被殺。朝廷賜立廟于睢陽城祀之,世稱雙忠。
宋熙寧年間(1068—1077)潮州府派軍校鐘英(潮陽人)帶貢物入朝,道經(jīng)睢陽雙忠廟,因景仰張許之烈,入廟齋拜,乞賜靈佑。當夜,夢得神告,廟殿后匱中有十二神像及一把銅輥,賜予帶回;并說潮陽東山東岳廟左佛寺之后有大石屹立之地可以建祠祀之。
雙忠圣王是潮人崇奉的兩位民族英雄,即唐至德二年(757)死4鐘英尊神之囑,將神像銅輥帶回置于東岳廟;本人遂“立化”為神。及后,人們每見東岳廟上空“玄旗雙出”。旁寺僧人驚怪,報告了地方官,事聞于朝,乃令移寺建廟,祀張巡許遠,并賜廟額為“威靈廟”,封張許為雙忠圣王(張巡為忠靖福濟昭圣靈佑王,許遠為善利威濟衛(wèi)圣孚應(yīng)王),鐘英也被迫封為嘉佑侯,建專祠于廟內(nèi)東側(cè),并祀。(見林大春《潮陽縣志》、饒宗頤《潮州志·叢談志》)。靈威廟并稱雙忠廟。廟聯(lián)“國士無雙雙國土;忠臣不二二忠臣”為傳世名聯(lián)。宋末抗元重臣文天祥兵過潮陽,曾謁雙忠廟,殺白馬以祭,并刻“沁園春”詞于石,表示與張許忠義同心。后文天祥兵敗在海豐五坡嶺被執(zhí),終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頂天立地氣慨死節(jié)。自此,潮陽雙忠廟是世人崇拜的勝地。潮汕各縣均建有雙忠廟,潮陽城就有三處。潮州城仙街頭也有雙忠廟,廟內(nèi)有聯(lián):“童可烹妾可殺城不可降矢志保江淮半壁;生同歲死同年神也同祀精忠比日月雙輝?!辈⒎Q傳世名聯(lián)。鐘英尊神之囑,將神像銅輥帶回置于東岳廟;本人遂“立化”為神。5張中丞傳后敘實用課件226背景
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之子)部將尹子奇率領(lǐng)12萬大軍攻睢陽,張巡,許遠率兵匕千人堅守數(shù)月,終因糧盡兵絕,睢陽陷落,張巡及部將五十余人犧牲,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不屈而死。睢陽保衛(wèi)戰(zhàn)遏制了叛軍的攻勢,捍衛(wèi)了江淮地區(qū)人民的生命與財產(chǎn),為唐軍積蓄力量,準備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因而張巡,許遠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贊揚傳頌。但當時一些坐觀睢陽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辯解,同某些嫉妒張,許功績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對張,許等抗敵英雄詆毀。張巡的友人李翰寫了這篇補敘英雄事跡,批駁流言蜚語,弘揚英雄精神,反對藩鎮(zhèn)作亂的散文名作。
背景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7字詞句理解(一)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fā)現(xiàn)李翰所寫的《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缺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李翰憑借文筆好而夸耀自己,這篇傳記寫的也很詳細周密??墒沁z憾的是仍有缺漏,(那就是)沒有替許遠寫傳記,也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始末。字詞句理解(一)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8第一段(1):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第一段(1):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9字詞句理解(二)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
許遠雖然才能好像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職位本來在張巡之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
把權(quán)力授予張巡自己卻處于其下,而且絲毫也不懷疑和猜忌,最終與張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
雎陽城陷落而被俘獲,與張巡死的時間前后不同罷了。字詞句理解(二)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10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張、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深入了解他們父親的志向,認為張巡被殺而許遠被俘虜,懷疑許遠是怕死因而用言辭向敵人降服了。
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
許遠果真怕死,為什么還要苦苦堅守住那小小的地盤,吃他所愛之人的肉,來跟敵人抗擊而不投降呢,字詞句理解(三)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11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當他被圍堅守時,城外沒有一丁點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國家與君主罷了,而賊語(之)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
而敵人告訴他們唐朝已亡了,國君已經(jīng)死了。許遠眼看救援的軍隊不到,叛軍卻越來越多,必定會把他們的話當作是真的。字詞句理解(四)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字詞句理解12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
在外無援兵可待的情況下仍誓死守城,人吃人將要吃盡,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計算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由此看來,許遠不怕死這是很清楚啦。字詞句理解(五)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13
第一層(2):駁斥“畏死辭服于賊”的錯誤論調(diào)。三個事實論據(jù):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愛之肉”
3)“雖愚人變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
“遠之畏死亦明矣”
14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
哪有城被攻破、守城的這些人都死了,唯獨自己蒙受羞愧恥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這么做。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15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
唉!難道說像許遠這樣賢能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垢遠。
議論的人又說什么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的陷落,從許遠所分守的地方開始的,想憑這些來誹謗許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這種論調(diào)又跟兒童的見識沒有什么不同。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臟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字詞句理解(六)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字詞句理解(六)16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
拉繩子而拉斷它,繩子的斷絕必定有裂痕的地方。旁觀的人看到它這樣,跟著就歸罪它(先患病的臟腑和繩斷之處),這在事理上太不通達了。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小人喜歡發(fā)議論,不樂于成全別人的美名就是這樣??!字詞句理解(七)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17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兩個比喻說理:1)“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齋者”2)“引繩而絕亡,其絕必有處”“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與兒童之見無異”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18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
像張巡、許遠所成就的功業(yè),如此突出,還不能避免非議,其他人還說什么呢?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
當初許、張二公初守雎陽時,哪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因而拋棄城池預(yù)先逃跑呢?字詞句理解(八)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字詞句理19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
如果這里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益處呢?等到他們終無救援而將要處于困境時,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
帶領(lǐng)那些受傷殘廢饑餓疲弱的殘余士兵,即使想離開,也不可能達到目的地了。字詞句理解(九)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字詞句理解(九20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
張、許二公很賢明,他們考慮得太精切了。守住一座城池,捍衛(wèi)著整個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
憑著千百名接近全部戰(zhàn)死的士乓,抗擊著百萬個一天比一天多的敵軍,掩護江淮大地,阻止了敵人的攻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國家沒有滅亡,那是誰的功勞呢?字詞句理解(十)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字詞句理解(十)21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
在那個時候,棄城貪圖活命的人,不能一個兩個地數(shù);
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
擁有強大的軍隊坐而觀望的人,環(huán)繞睢陽城四周有的是。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
不追究評議這些人,反而指責張許二公以死堅守,也可見他們自己把自己和叛賊并列了,編造夸大失實邪說而幫助叛賊攻擊(張、許等英雄)啊。字詞句理解(十一)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字詞句理解(十一)22三層(4):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首先:指出張許不知旁人會見死不救其次:強調(diào)睢陽尚不能守,逃到他處又何用然后:睢陽不能守率殘余餓贏能突出重圍?接著:歌頌張,許“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擁兵坐觀者,反責“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為。三層(4):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23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
我曾經(jīng)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職,多次取道于兩州之間,親自到人們所說的雙廟那里去祭奠過,屢道:多次取道/經(jīng)過字詞句理解(十二)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字詞24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
那里的老人到處說起張巡、許遠當時的事。說:南霽云向賀蘭進明請求救兵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25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
賀蘭忌妒張巡許遠的聲望功績超過自己,不肯派出軍隊援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
喜歡南霽云勇敢又豪壯,不聽他的話,強行要留他,準備酒席與音樂,延請(迎接)南霽云入座。字詞句理解(十三)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字詞句理解(十三)26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雎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霽云慷慨激昂地說:“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將咽不下喉嚨!”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
于是拔出佩刀斬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把它給賀蘭看。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
在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激昂地為南霽云流下眼淚。
字詞句理解(十四)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雎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27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
霽云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了他出兵的意思,就奔馳離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p>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的半截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說:“我回去擊敗叛逆,一定要消滅賀蘭,這支箭用來作標記的!?!庇懺羞^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
我在貞元年間經(jīng)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著來告訴我。字詞句理解(十五)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
霽云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了他28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
城破以后,叛軍用刀威脅使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就拉出去,將要殺死他;又迫降南霽云,霽云沒有回答。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p>
張巡呼喊霽云道:“南八,男子漢一死罷了,不可被不義之人屈服!”
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霽云笑著說:“本想有所作為,您既然有話,我怎敢不為國捐軀!”于是就義了。字詞句理解(十六)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29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1層:敘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經(jīng)過。2層:南霽云與張巡壯烈就義的經(jīng)過。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30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嘗)在圍中。
張籍說:“有個叫于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到張巡部下。等到張巡起兵時,于嵩曾在圍城之中?!?/p>
張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
張籍大歷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過于嵩,于嵩那時年紀六十多歲。
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xué),無所不讀,
因為張巡的緣故,起初曾經(jīng)得到了臨渙縣尉職務(wù),喜歡學(xué)習(xí),沒有什么書不讀。字詞句理解(十七)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嘗)在圍中。字詞31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
張籍當時還小,粗略地聽過張巡、許遠的事,沒能細問。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
據(jù)說張巡身高七尺多,胡須長得像天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
他曾看見于嵩讀《漢書》,對于嵩說:“為什么老讀這部書?”
字詞句理解(十八)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字詞句理解(十八)32嵩曰:“未熟也?!毖苍唬骸拔嵊跁x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p>
嵩回答說:“還沒讀熟呢?!睆堁舱f:“我對書讀不超過三遍,就一輩子不會忘記?!币蛘b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
于是背誦于嵩所讀的書,整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帖以試,無不盡然。
于嵩很驚奇,認為張巡碰巧熟悉這一卷,就胡亂抽取其他書套里的書來試,全部沒有不是這樣的。字詞句理解(十九)嵩曰:“未熟也?!毖苍唬骸拔嵊跁x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弊?3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
于嵩又拿書架上的許多書,試著來問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無遲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
于嵩跟隨張巡時間長了,也不見張巡經(jīng)常讀書,寫文章,拿起紙筆立刻就寫,從來沒打過草稿。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
剛守雎陽的時候,士卒多達萬人,城里的居民也將近數(shù)萬,張巡憑著一次見面問過姓名,那以后沒有不認識的。字詞句理解(二十)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字詞句理解(二十)34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
張巡發(fā)怒,胡須就蓬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著張巡等數(shù)十人,坐在地上,將要殺害。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
張巡起身環(huán)顧四周,他的部下看到他起身,有的人站起,有的人哭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北娖荒苎鲆?。
張巡說:“你們不要害怕,死,是命。”大家都哭得不能抬頭看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
張巡被殺時,臉色不變,安祥得跟平時一樣。字詞句理解(二十一)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字詞句理35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
許遠是寬仁厚道的長者,外表如同他的內(nèi)心;跟張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張巡晚,稱呼張巡為兄長,死時年僅四+九歲。嵩貞元初死于毫、宋間。
于嵩貞元初死于毫州、宋州之間,或傳嵩有田在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
有人傳說于嵩在毫、宋之間有田產(chǎn),武人奪去占有它,于嵩準備到州里去告狀,被武人殺害。于嵩無子。張籍云。
于嵩沒有兒子。(以上這些都是)張籍說的。字詞句理解(二十二)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36四段(6):補敘張巡,許遠的軼事。1層:詳敘張巡博學(xué)與英勇就義的事跡。2層:簡敘許遠寬厚的為人。3層:交代于嵩(講述張、許軼事之人)之死。四段(6):補敘張巡,許遠的軼事。37主題
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云等為國為民抗擊安史叛軍而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跡,批判了那些不顧國家人民安危,忌賢妒能,擁兵謀私的軍閥,駁斥了那些小人造謠中傷的流言蜚語,抒發(fā)了自己對抗戰(zhàn)英雄的崇敬之情,補敘了軼事,澄清了事實,伸張了正義。主題38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鎮(zhèn)定的氣度,視死如歸的品質(zhì),博聞強記的品格。
許遠:具有寬厚謙和、為國讓賢的崇高品質(zhì)。
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烈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39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者:助詞,附在別的詞的后面,組成名詞性短語。譯“所要孝忠的是國家與君主罷了”。
(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能:怎么。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卒:副詞,最終。譯“怎么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
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40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這句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應(yīng)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
(2)何為久讀此: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yīng)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么總讀這本書呢”。
(3)為所殺:
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
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41層次結(jié)構(gòu)(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段(1):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第二段(2,3,4):駁斥小人的流言蜚語,歌頌張許二人的高貴品質(zhì)和歷史功勛。
第一層(2):駁斥“畏死辭服于賦”的錯誤論調(diào)。三個事實論據(jù):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愛之肉”
3)“雖愚人變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
“遠之畏死亦明矣”
層次結(jié)構(gòu)(一)全文可分四部分42層次結(jié)構(gòu)(二)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兩個比喻說理:1)“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齋者”2)“引繩而絕亡,其絕必有處”“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與兒童之見無異”第三層(4):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首先:指出張許不知旁人會見死不救其次:強調(diào)睢陽尚不能守,逃到他處又何用然后:睢陽不能守率殘余餓贏能突出重圍?接著:歌頌張,許“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擁兵坐觀者,反責“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為。層次結(jié)構(gòu)(二)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43層次結(jié)構(gòu)(三)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1層:敘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經(jīng)過。2層:南霽云與張巡壯烈就義的經(jīng)過。第四段(6):補敘張巡,許遠的軼事。1層:詳敘張巡博學(xué)與英勇就義的事跡。2層:簡敘許遠寬厚的為人。3層:交代于嵩(講述張、許軼事之人)之死。層次結(jié)構(gòu)(三)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44藝術(shù)特色(一)1、夾敘夾議,敘議結(jié)合,神氣流注,章法渾成。
文章先議后敘,看來是兩大部分,但毫無脫節(jié)之感,這首先是因為不管是敘述,還是議論都服務(wù)于贊美英雄,斥責小人的鮮明主題。從整體上講文章的前半部分側(cè)重議論,但議論中帶有敘事。例如:“遠雖村若不及巡者,……與巡死先后異耳”。這節(jié)文字主要對許遠的高貴品質(zhì)進行議論。但也附帶敘述了許遠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的事跡。把議論與敘述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再如“這誠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與賦抗而不降乎?”這一節(jié)文字主要針對“畏死”的論調(diào)進行駁斥,但又包含了對許遠殺所愛的人充饑的事跡的敘述。藝術(shù)特色(一)1、夾敘夾議,敘議結(jié)合,神氣流注,章法渾45藝術(shù)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霽云的剛烈英武,張巡的從容不亂。許遠的寬厚謙遜,賀蘭進明的卑劣無恥。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具有以下特點:
1)通過若干精彩的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其中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描寫最膾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寫了南霽云慷慨陳辭、拔刀斷指、抽矢射塔三個場面,歌頌其凜然正氣,贊美其忠肝義膽。
藝術(shù)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46藝術(shù)特色(三)
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霽云在賀蘭宴會上的講話:“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比齻€“食”字,頓為兩層,顯得強調(diào)有力,加上兩個“雖……不……”句式連用,將南霽云時刻掛念著圍城中父老和同伴們的心理,赤誠報國不圖個人好處的品質(zhì),生動地刻畫了出來。3)細節(jié)描寫
“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體現(xiàn)出霽云剛烈無比的激憤難抑的感情,令人觸目驚心。藝術(shù)特色(三)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47藝術(shù)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南霽云的忠肝義膽,磊落胸懷和剛烈英武,以賀蘭進明可恥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徑作反襯。張巡就義時從容鎮(zhèn)定,視死如歸,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慟的表情來襯托的?!耙蛔篌@,皆感激為云泣下”的表現(xiàn),襯托出南霽云拔刀斷指行為的壯烈感人。藝術(shù)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48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wù)劚疚牡淖h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議論與敘事并重,前半部分側(cè)重于議論,針對污蔑許遠的錯誤論調(diào)進行駁斥,在駁斥中補敘許遠事跡。后半部分側(cè)重于敘事,著重記敘了南霽云的動人事跡,并補敘張巡、許遠的其他事跡。
2、本文前半部分是駁論,駁論時所用的論據(jù)和所采用的論證方法。
類比論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論論據(jù)。(全文第三自然節(jié))
對比論證,用“棄城而圖存者”、“擅強兵坐而觀者”作對比。(第四自然節(jié))
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wù)劚疚牡淖h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49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鎮(zhèn)定的氣度,視死如歸的品質(zhì),博聞強記的品格。
許遠:具有寬厚謙和、為國讓賢的崇高品質(zhì)。
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烈4、分析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如南霽云的拔刀斷指、抽矢射塔的描寫,張巡的超人記憶力和就義時的動作、語言描寫,都是最精彩的片斷。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50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fā)出火花?!だ?/p>
67、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任何幻滅都不能動搖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們是不能選
選擇的,只有往這條路走,別的都是死路。這樣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yǎng)成的。你絕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歲左右的孩子。在得到這個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盡悲痛,流盡眼淚??墒沁@樣是好的,應(yīng)該要這樣……——羅曼?羅蘭
68、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勘葋?/p>
69、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jié);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驅(qū)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莎士比亞
70、當一切似乎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xiàn)。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
賈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71、瓜是長大在營養(yǎng)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
72、失去財產(chǎn)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大,失去勇氣的人則損失了一切?!f提斯
73、不要將過去看成是寂寞的,因為這是再也不會回頭的。應(yīng)想辦法改善現(xiàn)在,因為那就是你,毫不畏懼地鼓起勇氣向著未來前進。
——朗費羅
74、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輦?/p>
75、一個有堅強心志的人,財產(chǎn)可以被人掠奪,勇氣卻不會被人剝奪的?!旯?/p>
76、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chuàng)造力量?!郀柣?/p>
79、樂觀是一首激昂優(yōu)美的進行曲,時刻鼓舞著你向事業(yè)的大路勇猛前進?!笾亳R
80、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81、壯志與毅力是事業(yè)的雙翼?!聡V語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R克思
83、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氣蓬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寶貴?!挚?/p>
84、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游玩、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于這些事物?!永锓蛉?/p>
85、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因此,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p>
貝多芬
86、一個人在科學(xué)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獝垡蛩固?/p>
87、人類學(xué)會走路,也得學(xué)會摔跤,而且只有經(jīng)過摔跤他才能學(xué)會走路?!R克思
88、我們的理想應(yīng)該是高尚的。我們不能登上頂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這總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們的內(nèi)心為愛的光輝所照亮,我們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會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普列姆昌德
89、一個人在科學(xué)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獝垡蛩固?/p>
90、成功并不能用一個人達到什么地位來衡量,而是依據(jù)他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難和障礙?!伎?華盛頓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91、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袪査固?/p>
92、成功,從失敗的土壤中頑強生出?!聡?/p>
93、別因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鍋奶油潑掉,別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把一生的事業(yè)扔掉?!晒?/p>
94、危險、懷疑和否定之海,圍繞著人們小小的島嶼,而信念則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對未知的前途?!└隊?/p>
95、論命運如何,人生來就不是野蠻人,也不是乞討者。人的四周充滿真正而高貴的財富—身體與心靈的財富?!衾账?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喚醒沉睡的歐洲,那么我寧愿自己被燒死,讓從我的火刑堆上發(fā)出的光照亮這漫長的黑夜,打開那些緊閉的眼睛,將人類引進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布魯諾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覺得面試時沒話說,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題的時候?qū)⑵浯┎迤渲?,按照當場的需要或簡要或詳細解釋一番,也算是一種應(yīng)對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p>
譯:作為君子,應(yīng)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xué)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恕氖?,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xué)習(xí),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zāi)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譯:遇到應(yīng)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yīng)該搶著去做。后發(fā)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墩撜Z》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xié)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fā)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吨芤住?/p>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渡袝?/p>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zāi)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xiàn)嗎?知緣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wù)。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xué)習(xí),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墩撜Z》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得快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fā)出火花?!だ?1張中丞傳后敘
張中丞傳后敘
52作者簡介
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后人尊稱韓文公。韓愈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先秦、兩漢的散文,文學(xué)上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wù)去”。他的文章,說理透辟,氣勢充沛,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精煉,對當時及后代的散文創(chuàng)作都有重大影響。有《昌黎先生文集》
作者簡介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53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張中丞,即張巡,鄧州南陽人。開元未進士。安祿山反,張巡起兵抗擊,同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共同守護睢陽,被拜為御史中丞,故稱其張中丞。
“序”是文章體裁的一種,古人常用它來說明著作寫作出版的情況,和對作家作品的介紹評論,一般放在書前,變稱作“敘”或“引”?!昂笮颉背邆洹靶颉钡淖饔猛?,還可對著作進行補充,批語或反駁,一般放在書后。本文是作者在閱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后,對有關(guān)材料作的補充,對有關(guān)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后敘”。
題解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54雙忠圣王是潮人崇奉的兩位民族英雄,即唐至德二年(757)死守睢陽城抗擊安祿山叛亂而死節(jié)的張巡和許遠。張巡,河南陽人,時為真源縣令,前曾率小吏百姓在雍丘打敗降賊的雍丘縣令狐潮,并曾將勸他降敵的部下正法。睢陽城被安祿山之子安慶緒部下尹子琦圍困時,睢陽太守許遠(杭州鹽官人)求張巡同守睢陽城,堅守數(shù)月,外無援兵,城中糧盡,“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既盡,巡出愛妾,殺以食之,遠也殺其孥?!?《新唐書》)不久,城陷,張許均被執(zhí),罵賊不屈,被殺。朝廷賜立廟于睢陽城祀之,世稱雙忠。
宋熙寧年間(1068—1077)潮州府派軍校鐘英(潮陽人)帶貢物入朝,道經(jīng)睢陽雙忠廟,因景仰張許之烈,入廟齋拜,乞賜靈佑。當夜,夢得神告,廟殿后匱中有十二神像及一把銅輥,賜予帶回;并說潮陽東山東岳廟左佛寺之后有大石屹立之地可以建祠祀之。
雙忠圣王是潮人崇奉的兩位民族英雄,即唐至德二年(757)死55鐘英尊神之囑,將神像銅輥帶回置于東岳廟;本人遂“立化”為神。及后,人們每見東岳廟上空“玄旗雙出”。旁寺僧人驚怪,報告了地方官,事聞于朝,乃令移寺建廟,祀張巡許遠,并賜廟額為“威靈廟”,封張許為雙忠圣王(張巡為忠靖福濟昭圣靈佑王,許遠為善利威濟衛(wèi)圣孚應(yīng)王),鐘英也被迫封為嘉佑侯,建專祠于廟內(nèi)東側(cè),并祀。(見林大春《潮陽縣志》、饒宗頤《潮州志·叢談志》)。靈威廟并稱雙忠廟。廟聯(lián)“國士無雙雙國土;忠臣不二二忠臣”為傳世名聯(lián)。宋末抗元重臣文天祥兵過潮陽,曾謁雙忠廟,殺白馬以祭,并刻“沁園春”詞于石,表示與張許忠義同心。后文天祥兵敗在海豐五坡嶺被執(zhí),終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頂天立地氣慨死節(jié)。自此,潮陽雙忠廟是世人崇拜的勝地。潮汕各縣均建有雙忠廟,潮陽城就有三處。潮州城仙街頭也有雙忠廟,廟內(nèi)有聯(lián):“童可烹妾可殺城不可降矢志保江淮半壁;生同歲死同年神也同祀精忠比日月雙輝?!辈⒎Q傳世名聯(lián)。鐘英尊神之囑,將神像銅輥帶回置于東岳廟;本人遂“立化”為神。56張中丞傳后敘實用課件2257背景
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之子)部將尹子奇率領(lǐng)12萬大軍攻睢陽,張巡,許遠率兵匕千人堅守數(shù)月,終因糧盡兵絕,睢陽陷落,張巡及部將五十余人犧牲,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不屈而死。睢陽保衛(wèi)戰(zhàn)遏制了叛軍的攻勢,捍衛(wèi)了江淮地區(qū)人民的生命與財產(chǎn),為唐軍積蓄力量,準備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因而張巡,許遠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贊揚傳頌。但當時一些坐觀睢陽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辯解,同某些嫉妒張,許功績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對張,許等抗敵英雄詆毀。張巡的友人李翰寫了這篇補敘英雄事跡,批駁流言蜚語,弘揚英雄精神,反對藩鎮(zhèn)作亂的散文名作。
背景唐隸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慶緒(安祿山58字詞句理解(一)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fā)現(xiàn)李翰所寫的《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缺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李翰憑借文筆好而夸耀自己,這篇傳記寫的也很詳細周密。可是遺憾的是仍有缺漏,(那就是)沒有替許遠寫傳記,也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始末。字詞句理解(一)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59第一段(1):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第一段(1):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60字詞句理解(二)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
許遠雖然才能好像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職位本來在張巡之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
把權(quán)力授予張巡自己卻處于其下,而且絲毫也不懷疑和猜忌,最終與張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
雎陽城陷落而被俘獲,與張巡死的時間前后不同罷了。字詞句理解(二)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61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張、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深入了解他們父親的志向,認為張巡被殺而許遠被俘虜,懷疑許遠是怕死因而用言辭向敵人降服了。
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
許遠果真怕死,為什么還要苦苦堅守住那小小的地盤,吃他所愛之人的肉,來跟敵人抗擊而不投降呢,字詞句理解(三)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62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當他被圍堅守時,城外沒有一丁點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國家與君主罷了,而賊語(之)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
而敵人告訴他們唐朝已亡了,國君已經(jīng)死了。許遠眼看救援的軍隊不到,叛軍卻越來越多,必定會把他們的話當作是真的。字詞句理解(四)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字詞句理解63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
在外無援兵可待的情況下仍誓死守城,人吃人將要吃盡,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計算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由此看來,許遠不怕死這是很清楚啦。字詞句理解(五)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64
第一層(2):駁斥“畏死辭服于賊”的錯誤論調(diào)。三個事實論據(jù):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愛之肉”
3)“雖愚人變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
“遠之畏死亦明矣”
65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
哪有城被攻破、守城的這些人都死了,唯獨自己蒙受羞愧恥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這么做。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66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
唉!難道說像許遠這樣賢能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垢遠。
議論的人又說什么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的陷落,從許遠所分守的地方開始的,想憑這些來誹謗許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這種論調(diào)又跟兒童的見識沒有什么不同。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臟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字詞句理解(六)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字詞句理解(六)67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
拉繩子而拉斷它,繩子的斷絕必定有裂痕的地方。旁觀的人看到它這樣,跟著就歸罪它(先患病的臟腑和繩斷之處),這在事理上太不通達了。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小人喜歡發(fā)議論,不樂于成全別人的美名就是這樣?。∽衷~句理解(七)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68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兩個比喻說理:1)“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齋者”2)“引繩而絕亡,其絕必有處”“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與兒童之見無異”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69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
像張巡、許遠所成就的功業(yè),如此突出,還不能避免非議,其他人還說什么呢?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
當初許、張二公初守雎陽時,哪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因而拋棄城池預(yù)先逃跑呢?字詞句理解(八)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字詞句理70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
如果這里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益處呢?等到他們終無救援而將要處于困境時,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
帶領(lǐng)那些受傷殘廢饑餓疲弱的殘余士兵,即使想離開,也不可能達到目的地了。字詞句理解(九)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字詞句理解(九71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
張、許二公很賢明,他們考慮得太精切了。守住一座城池,捍衛(wèi)著整個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
憑著千百名接近全部戰(zhàn)死的士乓,抗擊著百萬個一天比一天多的敵軍,掩護江淮大地,阻止了敵人的攻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國家沒有滅亡,那是誰的功勞呢?字詞句理解(十)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字詞句理解(十)72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
在那個時候,棄城貪圖活命的人,不能一個兩個地數(shù);
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
擁有強大的軍隊坐而觀望的人,環(huán)繞睢陽城四周有的是。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
不追究評議這些人,反而指責張許二公以死堅守,也可見他們自己把自己和叛賊并列了,編造夸大失實邪說而幫助叛賊攻擊(張、許等英雄)啊。字詞句理解(十一)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字詞句理解(十一)73三層(4):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首先:指出張許不知旁人會見死不救其次:強調(diào)睢陽尚不能守,逃到他處又何用然后:睢陽不能守率殘余餓贏能突出重圍?接著:歌頌張,許“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擁兵坐觀者,反責“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為。三層(4):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74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
我曾經(jīng)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職,多次取道于兩州之間,親自到人們所說的雙廟那里去祭奠過,屢道:多次取道/經(jīng)過字詞句理解(十二)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字詞75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
那里的老人到處說起張巡、許遠當時的事。說:南霽云向賀蘭進明請求救兵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76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
賀蘭忌妒張巡許遠的聲望功績超過自己,不肯派出軍隊援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
喜歡南霽云勇敢又豪壯,不聽他的話,強行要留他,準備酒席與音樂,延請(迎接)南霽云入座。字詞句理解(十三)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字詞句理解(十三)77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雎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霽云慷慨激昂地說:“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將咽不下喉嚨!”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
于是拔出佩刀斬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把它給賀蘭看。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
在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激昂地為南霽云流下眼淚。
字詞句理解(十四)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雎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78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
霽云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了他出兵的意思,就奔馳離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的半截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說:“我回去擊敗叛逆,一定要消滅賀蘭,這支箭用來作標記的!。”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
我在貞元年間經(jīng)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著來告訴我。字詞句理解(十五)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
霽云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了他79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
城破以后,叛軍用刀威脅使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就拉出去,將要殺死他;又迫降南霽云,霽云沒有回答。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
張巡呼喊霽云道:“南八,男子漢一死罷了,不可被不義之人屈服!”
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霽云笑著說:“本想有所作為,您既然有話,我怎敢不為國捐軀!”于是就義了。字詞句理解(十六)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80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1層:敘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經(jīng)過。2層:南霽云與張巡壯烈就義的經(jīng)過。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81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嘗)在圍中。
張籍說:“有個叫于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到張巡部下。等到張巡起兵時,于嵩曾在圍城之中。”
張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
張籍大歷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過于嵩,于嵩那時年紀六十多歲。
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xué),無所不讀,
因為張巡的緣故,起初曾經(jīng)得到了臨渙縣尉職務(wù),喜歡學(xué)習(xí),沒有什么書不讀。字詞句理解(十七)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嘗)在圍中。字詞82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
張籍當時還小,粗略地聽過張巡、許遠的事,沒能細問。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
據(jù)說張巡身高七尺多,胡須長得像天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
他曾看見于嵩讀《漢書》,對于嵩說:“為什么老讀這部書?”
字詞句理解(十八)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字詞句理解(十八)83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
嵩回答說:“還沒讀熟呢?!睆堁舱f:“我對書讀不超過三遍,就一輩子不會忘記?!币蛘b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
于是背誦于嵩所讀的書,整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帖以試,無不盡然。
于嵩很驚奇,認為張巡碰巧熟悉這一卷,就胡亂抽取其他書套里的書來試,全部沒有不是這樣的。字詞句理解(十九)嵩曰:“未熟也?!毖苍唬骸拔嵊跁x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弊?4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
于嵩又拿書架上的許多書,試著來問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無遲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
于嵩跟隨張巡時間長了,也不見張巡經(jīng)常讀書,寫文章,拿起紙筆立刻就寫,從來沒打過草稿。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
剛守雎陽的時候,士卒多達萬人,城里的居民也將近數(shù)萬,張巡憑著一次見面問過姓名,那以后沒有不認識的。字詞句理解(二十)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字詞句理解(二十)85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
張巡發(fā)怒,胡須就蓬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著張巡等數(shù)十人,坐在地上,將要殺害。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
張巡起身環(huán)顧四周,他的部下看到他起身,有的人站起,有的人哭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北娖荒苎鲆暋?/p>
張巡說:“你們不要害怕,死,是命?!贝蠹叶伎薜貌荒芴ь^看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
張巡被殺時,臉色不變,安祥得跟平時一樣。字詞句理解(二十一)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字詞句理86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
許遠是寬仁厚道的長者,外表如同他的內(nèi)心;跟張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張巡晚,稱呼張巡為兄長,死時年僅四+九歲。嵩貞元初死于毫、宋間。
于嵩貞元初死于毫州、宋州之間,或傳嵩有田在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
有人傳說于嵩在毫、宋之間有田產(chǎn),武人奪去占有它,于嵩準備到州里去告狀,被武人殺害。于嵩無子。張籍云。
于嵩沒有兒子。(以上這些都是)張籍說的。字詞句理解(二十二)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87四段(6):補敘張巡,許遠的軼事。1層:詳敘張巡博學(xué)與英勇就義的事跡。2層:簡敘許遠寬厚的為人。3層:交代于嵩(講述張、許軼事之人)之死。四段(6):補敘張巡,許遠的軼事。88主題
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云等為國為民抗擊安史叛軍而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跡,批判了那些不顧國家人民安危,忌賢妒能,擁兵謀私的軍閥,駁斥了那些小人造謠中傷的流言蜚語,抒發(fā)了自己對抗戰(zhàn)英雄的崇敬之情,補敘了軼事,澄清了事實,伸張了正義。主題89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鎮(zhèn)定的氣度,視死如歸的品質(zhì),博聞強記的品格。
許遠:具有寬厚謙和、為國讓賢的崇高品質(zhì)。
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烈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90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者:助詞,附在別的詞的后面,組成名詞性短語。譯“所要孝忠的是國家與君主罷了”。
(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能:怎么。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卒:副詞,最終。譯“怎么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
語言知識點(一)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91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這句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應(yīng)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
(2)何為久讀此: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yīng)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么總讀這本書呢”。
(3)為所殺:
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
語言知識點(二)特殊句式:92層次結(jié)構(gòu)(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段(1):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第二段(2,3,4):駁斥小人的流言蜚語,歌頌張許二人的高貴品質(zhì)和歷史功勛。
第一層(2):駁斥“畏死辭服于賦”的錯誤論調(diào)。三個事實論據(jù):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愛之肉”
3)“雖愚人變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
“遠之畏死亦明矣”
層次結(jié)構(gòu)(一)全文可分四部分93層次結(jié)構(gòu)(二)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兩個比喻說理:1)“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齋者”2)“引繩而絕亡,其絕必有處”“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與兒童之見無異”第三層(4):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首先:指出張許不知旁人會見死不救其次:強調(diào)睢陽尚不能守,逃到他處又何用然后:睢陽不能守率殘余餓贏能突出重圍?接著:歌頌張,許“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擁兵坐觀者,反責“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為。層次結(jié)構(gòu)(二)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diào)94層次結(jié)構(gòu)(三)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1層:敘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經(jīng)過。2層:南霽云與張巡壯烈就義的經(jīng)過。第四段(6):補敘張巡,許遠的軼事。1層:詳敘張巡博學(xué)與英勇就義的事跡。2層:簡敘許遠寬厚的為人。3層:交代于嵩(講述張、許軼事之人)之死。層次結(jié)構(gòu)(三)第三段(5),記敘南霽云的事跡95藝術(shù)特色(一)1、夾敘夾議,敘議結(jié)合,神氣流注,章法渾成。
文章先議后敘,看來是兩大部分,但毫無脫節(jié)之感,這首先是因為不管是敘述,還是議論都服務(wù)于贊美英雄,斥責小人的鮮明主題。從整體上講文章的前半部分側(cè)重議論,但議論中帶有敘事。例如:“遠雖村若不及巡者,……與巡死先后異耳”。這節(jié)文字主要對許遠的高貴品質(zhì)進行議論。但也附帶敘述了許遠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的事跡。把議論與敘述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再如“這誠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與賦抗而不降乎?”這一節(jié)文字主要針對“畏死”的論調(diào)進行駁斥,但又包含了對許遠殺所愛的人充饑的事跡的敘述。藝術(shù)特色(一)1、夾敘夾議,敘議結(jié)合,神氣流注,章法渾96藝術(shù)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霽云的剛烈英武,張巡的從容不亂。許遠的寬厚謙遜,賀蘭進明的卑劣無恥。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具有以下特點:
1)通過若干精彩的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其中南霽云乞師賀蘭進明的描寫最膾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寫了南霽云慷慨陳辭、拔刀斷指、抽矢射塔三個場面,歌頌其凜然正氣,贊美其忠肝義膽。
藝術(shù)特色(二)2、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97藝術(shù)特色(三)
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霽云在賀蘭宴會上的講話:“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比齻€“食”字,頓為兩層,顯得強調(diào)有力,加上兩個“雖……不……”句式連用,將南霽云時刻掛念著圍城中父老和同伴們的心理,赤誠報國不圖個人好處的品質(zhì),生動地刻畫了出來。3)細節(jié)描寫
“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體現(xiàn)出霽云剛烈無比的激憤難抑的感情,令人觸目驚心。藝術(shù)特色(三)2)從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98藝術(shù)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南霽云的忠肝義膽,磊落胸懷和剛烈英武,以賀蘭進明可恥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徑作反襯。張巡就義時從容鎮(zhèn)定,視死如歸,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慟的表情來襯托的。“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的表現(xiàn),襯托出南霽云拔刀斷指行為的壯烈感人。藝術(shù)特色(四)3、襯托手法塑造人物99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wù)劚疚牡淖h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議論與敘事并重,前半部分側(cè)重于議論,針對污蔑許遠的錯誤論調(diào)進行駁斥,在駁斥中補敘許遠事跡。后半部分側(cè)重于敘事,著重記敘了南霽云的動人事跡,并補敘張巡、許遠的其他事跡。
2、本文前半部分是駁論,駁論時所用的論據(jù)和所采用的論證方法。
類比論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論論據(jù)。(全文第三自然節(jié))
對比論證,用“棄城而圖存者”、“擅強兵坐而觀者”作對比。(第四自然節(jié))
重難點問題及答案(一)1、談?wù)劚疚牡淖h論與敘事并重的特色
100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張巡:具有從容鎮(zhèn)定的氣度,視死如歸的品質(zhì),博聞強記的品格。
許遠:具有寬厚謙和、為國讓賢的崇高品質(zhì)。
南霽云:嫉惡如仇、忠貞剛烈4、分析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如南霽云的拔刀斷指、抽矢射塔的描寫,張巡的超人記憶力和就義時的動作、語言描寫,都是最精彩的片斷。重難點問題答案(二)3、概述張巡、許遠、南霽云三人的性格特征101
66、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fā)出火花?!だ?/p>
67、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任何幻滅都不能動搖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們是不能選
選擇的,只有往這條路走,別的都是死路。這樣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yǎng)成的。你絕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歲左右的孩子。在得到這個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盡悲痛,流盡眼淚??墒沁@樣是好的,應(yīng)該要這樣……——羅曼?羅蘭
68、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莎士比亞
69、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jié);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驅(qū)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莎士比亞
70、當一切似乎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xiàn)。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
賈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71、瓜是長大在營養(yǎng)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
72、失去財產(chǎn)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大,失去勇氣的人則損失了一切。——塞萬提斯
73、不要將過去看成是寂寞的,因為這是再也不會回頭的。應(yīng)想辦法改善現(xiàn)在,因為那就是你,毫不畏懼地鼓起勇氣向著未來前進。
——朗費羅
74、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拜倫
75、一個有堅強心志的人,財產(chǎn)可以被人掠奪,勇氣卻不會被人剝奪的?!旯?/p>
76、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chuàng)造力量?!郀柣?/p>
79、樂觀是一首激昂優(yōu)美的進行曲,時刻鼓舞著你向事業(yè)的大路勇猛前進?!笾亳R
80、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勵勵志名言名語名句100句(勵志古詩詞篇,附出處)
81、壯志與毅力是事業(yè)的雙翼。——德國諺語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寧波市大榭街道招聘筆試真題
- 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狀態(tài)計劃
- 2024年嘉興市嘉睿人力招聘招聘筆試真題
- 四川省成都崇慶中學(xué)2025年七下數(shù)學(xué)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主管的績效考評計劃
- 網(wǎng)絡(luò)方案設(shè)計策略試題及答案
- 法學(xué)概論考試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的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廣西來賓武宣縣七年級數(shù)學(xué)第二學(xué)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法學(xué)概論應(yīng)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職業(yè)的關(guān)系試題及答案
- 小學(xué)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9《生活離不開他們》課件
- 實驗室安全記錄表
- 進出口業(yè)務(wù)內(nèi)部審計制
- 商品房交房驗收項目表格
- 淺析幼兒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
- 以“政府績效與公眾信任”為主題撰寫一篇小論文6篇
- 《學(xué)弈》優(yōu)質(zhì)課教學(xué)課件
- 貴州版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下冊-教學(xué)計劃
- “人人都是班組長”實施方案
- 鋁箔板型離線檢測淺析
- 電器線路檢查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