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授受表達在敬意表達中的地位_第1頁
日語授受表達在敬意表達中的地位_第2頁
日語授受表達在敬意表達中的地位_第3頁
日語授受表達在敬意表達中的地位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日語授受表達在敬意表達中的地位【摘要】本文從語言文化與日語授受表達漢日比照二個方面考察日語授受表達存在的意義及其在敬意表達中的地位。【關(guān)鍵詞】語言文化;授受表達;敬意表達;日語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一種文化現(xiàn)象,反映民族特性、反映語言使用者的生活狀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表達著人們對某物、某行為的主觀評價和價值取向,是人們內(nèi)心意識世界的反映。宮地?!?975〕曾指出:縱觀日語敬語史,由古至今日語敬語簡單明了化的同時,日語授受表達開展趨勢有悖于日語敬語開展趨勢,逐步復(fù)雜化、完善化。1.語言文化與授受表達語言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不同的文化會形成不同的語言形態(tài)。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交際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原那么,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不同的文化靠不同的語言表達。語言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它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反響語言使用者的生活狀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表達著人們對某物、某行為的主觀評價和價值取向,是人們內(nèi)心意識世界的反映。日本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心理恩惠授受價值觀念深植于日本社會及其傳統(tǒng)文化中。在恩惠關(guān)系的表達和反響上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心理狀態(tài)。在日本,人與人交往時很注重禮貌,習慣于將自己放在受恩或者感恩的位置上,授受動詞作為主要的表達形式被用來表達其受恩之情。日本人的心理恩惠意識與授受動詞的使用存在著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和一致性。日本人的心理恩惠意識決定著授受動詞的使用,授受動詞的使用又表達了其心理恩惠的價值觀。一般被認為是積極的、肯定的、可以帶來某種恩惠的行為,通常要通過授受動詞來表達,其表達方式可分為多種形式。1.1程度細微的利益也要用「~〔て〕くれる、~〔て〕もらう」的形式來表示對別人的尊重。1.2雖然自己的行為有利于對方,但一般也不用「~〔て〕あげる」來表示動作的施恩。1.3事實上雖然是說話者對別人的施惠行為,但在語言表達上仍然采用受惠的表達方式。1.4假設(shè)被認為是消極的、否認的、不能帶來某種恩惠的行為,那么不能使用授受動詞,否那么就造成錯用或濫用。中國人在請客、送禮時,常用這是我給您特意做的?;蛭蚁肽銜矚g的,就為你買下了。之類的話,以此來表達送禮人的誠意。但日本人聽了卻會有背上人情債的負重感。因為日本人在送禮時,既要突出自己的感謝、又要盡量防止別人因此而造成的心理負擔。一方面自身不喜歡隨意承受恩惠而背上人情債,同樣也盡量防止讓別人背上人情債。本尼迪克特在?菊和刀?一書中表達了日本人的恩惠價值:要想使一個日本人感到痛苦非常容易,只要給他東西就可以,他會始終惦記這件事而痛苦不堪。總之,在日本人的言語活動中,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重視對方施予的恩惠,而當自己施予對方恩惠時,那么要顧及不給對方增加心理上的負擔。日語授受表達的使用隨著時代的變遷也越發(fā)復(fù)雜。由古代的僅僅用單獨的授受動詞就可以表達授受關(guān)系,到現(xiàn)代開展至本動詞與補助動詞一并使用。日語的授受表達不僅單純表達了物在人與人之間的傳遞,同時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上下、內(nèi)外關(guān)系,以及精神上的恩惠關(guān)系。日語授受表達隨著日本社會文化的變遷而發(fā)生變化,不能正確的掌握和運用授受表現(xiàn),就難以理解日本人的為人處世之道,而且有礙正確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授受表達在日語的表達形式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授受表達與日語敬意表達日語的授受表達由「〔~て〕やる、〔~て〕あげる、〔~て〕さし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三系列七個動詞組成。在日語中使用這七個授受動詞來表達物與情的傳遞,但在漢語中僅僅使用給就可以表達物與情的傳遞。?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漢語動詞給作出如下三種解釋:2.1使對方得到某些東西,如:叔叔給他一支筆。2.2讓對方遭遇不好的事情,如:給了他幾拳。2.3表示使對方做某件事,表示容許對方作某事,如:農(nóng)場撥出一塊地來給他們做試驗。①?現(xiàn)代漢日辭典?對漢語動詞給的使用有如下解釋:和其他動詞組合,當動詞本身含有授受的意義時,可省略給;當動詞無授受之意時必須使用給,如:我已經(jīng)把那本書還給他了?!部梢允÷越o〕;教師把?子夜?推薦給我們。〔不可以省略給〕②。漢語中的給授受雙方均可以使用,沒有方向性。但是日語中的七個授受動詞是存在嚴格的方向性的,根據(jù)授與者與承受者的不同嚴格區(qū)分使用。當授受動詞表達物的傳遞時,可以較容易地進展日譯漢的翻譯。但是當授受動詞表達情的傳遞時,漢語就很難表達出使用者的意識,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使用的效果。尤其是使用「~てくれる」的語句,例18是一段非常具有日本女性用語特色的例句。當初反對女兒留學美國的母親認識到假如不幫助女兒實現(xiàn)夢想的話一定會懊悔的。最后母親想讓女兒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作為女兒的伊比惠子認為這是母親對自己的恩惠,所以在獲獎感言中使用了「許してくれた」。也可以說伊比惠子借使用「許してくれた」來表達對母親同意自己遠渡重洋追夢的感恩之情。這種感恩之情不僅僅表達在「感謝したい」,還表達在母親允許的動作傳遞中。這樣看來,漢語的一個允許是很難表達出日本人這種微妙的感情的。再如,體育比賽時常可以聽到「しっかりしてくれ」,可譯成堅持,振作。簡單地從漢語譯文看,只能表達出觀眾對運發(fā)動的鼓勵與支持,很難體會到運發(fā)動與觀眾之間的感情聯(lián)絡(luò)。但是,日語使用了授受補助動詞「~してくれ」反映出觀眾把運發(fā)動堅持不屑的努力看作是對自己鼓勵支持的回報與恩惠,并且盡量不讓運發(fā)動因自己的鼓勵支持而產(chǎn)生負債感。新時代的語言措辭的理想狀態(tài)是基于互相尊重的精神,充分考慮交流對象以及交流場合。以到達順利進展交流,保持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目的。日本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心理恩惠授受價值觀念深植于日本社會及其傳統(tǒng)文化中。在恩惠關(guān)系的表達和反映上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在日本,人與人交往時很注重禮貌,習慣于將自己放在受恩或者感恩的位置上,以表達對對方的尊重,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恰好日語中的授受動詞以及授受補助動詞本身帶有方向性、恩惠性,因此日本人經(jīng)常地通過授受動詞來表達其受恩之情?!觥緟⒖嘉墨I】[1]楊玲.日語授受動詞句構(gòu)造意義研究[].中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