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地理 中亞 課件_第1頁
區(qū)域地理 中亞 課件_第2頁
區(qū)域地理 中亞 課件_第3頁
區(qū)域地理 中亞 課件_第4頁
區(qū)域地理 中亞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亞一、地理位置1、海陸位置中亞距太平洋約3750千米距阿拉伯海約1100千米距北冰洋約1600千米距黑海約1100千米深居亞歐大陸內部

距海較遠2、經緯度位置:40°N-50°N,50°E-80°E第二亞歐大陸橋東起我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中亞地區(qū)是聯(lián)系亞歐兩地(連接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東岸)的陸上交通要道。二、中亞的范圍與國家(及鄰國)位置范圍與政區(qū)三、中亞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五、中亞的河湖1、河流分為(1)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洋的河流。(2)內流河:又稱內陸河,指河水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2、湖泊分為(1)外流湖:指湖水與外流河相通,最終匯入海洋的湖泊。(2)內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巴爾喀什湖:東部為咸水湖,西部為淡水湖

①東部: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②西部: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伊犁河)③東西連接處水域狹窄,兩側湖水交換不暢

1、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內流湖)。里海2、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3、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5、注入里海的河流:伏爾加河、烏拉爾河。6、周邊國家:哈、土、俄、阿、伊。7

、里海環(huán)境問題.4、里海“湖?!敝疇帯A?、中亞居民

中亞是個多民族的地區(qū),約有

多個民族,除與本國同名的主要民族外,還有俄羅斯、烏克蘭、維吾爾等民族。

人種,信奉

教。130白色伊斯蘭七、中亞的經濟(一)農牧業(yè)1、種植業(yè)(1)小麥:哈薩克斯坦北部。(2)水稻:阿姆河、錫爾河流域。(3)棉花:阿姆河、錫爾河流域。中亞是世界第三大產棉基地,烏茲別克斯坦因盛產棉花,被稱為“白金之國”。中亞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沙質土。2、畜牧業(yè)(1)有利條件:牧場廣闊(中亞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2)以養(yǎng)羊業(yè)為主:細毛羊,羔皮羊△中亞發(fā)展農牧業(yè)的限制因素:水源。(二)中亞的工業(yè)①.礦產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②.工業(yè):采礦、冶金、軍事工業(yè)相當發(fā)達。棉毛紡織工業(yè),地毯編織和畜產品加工業(yè)也較發(fā)達。木材缺乏,許多機械制品,輕工產品需要進口。③.不利:

石油:里海沿岸;煤:哈薩克斯坦北部、吉爾吉斯斯坦;鐵礦:哈薩克斯坦中部。八、中亞的主要城市

: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和經濟中心,是中亞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站。塔什干:哈薩克斯坦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阿斯塔納阿拉木圖:哈薩克斯坦原首都,最大的城市。1、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薩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勞,橫穿哈全境,再從阿拉山口至中國新疆的獨山子,總長3088公里(中國境內270公里),設計年輸油量5000萬噸。

九、其它2、上海合作組織

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6個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30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人口約15億,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上海合作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該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秘書處(北京)和地區(qū)反恐怖機構(塔什干)。

6、哈薩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

哈薩克斯坦西臨里海,北與俄羅斯、東與中國、南與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相鄰。位置深居亞洲內陸,無直接通向大洋的港口。面積27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最大的內陸國,也是中亞各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資源豐富,耕地和草原廣闊,小麥、棉花和畜產品自給有余。礦產資源方面,煤、石油的儲量和產量都很多,能源充足。鐵礦、有色金屬礦產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國內已建立起以能源、采礦工業(yè)為主的工業(yè)體系??ɡ蛇_是著名重工業(yè)基地,煤炭、鋼鐵等工業(yè)發(fā)達。阿拉木圖是全國最主的城市,人口超過130萬(1997年)。首都阿斯塔納位于阿拉木圖西北約1200千米,人口約30萬(1997年)。四、典型例題:例題1(36分)區(qū)域積雪面積距平指數(shù)是指某一時間積雪面積與同時期多年平均積雪面積的差值。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圖(圖1)和甲國圖示地區(qū)區(qū)域積雪面積距平指數(shù)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甲、乙、丙等國交界處的地形為

;

L1河和L2河的水源補給主要來源

。(4分)山地(2分)(2)圖中A、B兩湖泊,其中屬于咸水湖的是_

(2分)B冰雪融水(1分)大氣降水(1分)(6)甲國東部某果汁企業(yè)使用的番茄全部來自甲國圖示區(qū)域,此區(qū)域生產的番茄和東部地區(qū)相比糖度高且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的原因有那些?(6分)

答案:原因光照強、晝夜溫差(日較差)大、濕度小病蟲害少基本不用農藥、土壤水源沒有受到污染。(6分)(7)制約該地番茄生產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答案:水資源(2分)(8)你認為番茄汁生產企業(yè)應該布局在甲國圖示區(qū)域還是甲國東部?為什么?(4分)答案:圖示區(qū)域目的是為了保鮮(原料指向型工業(yè))(9)你認為番茄汁飲料(含30%番茄汁其他70%主要是水)應該布局在甲國圖示區(qū)域還是甲國東部?為什么?(4分)答案:甲國東部原因是為了減少運費(市場指向型工業(yè))(4分)。(10)甲國圖示區(qū)域農民有在瓜田里放石頭的習慣?請問這樣做的好處(2分)()①減少水分的蒸發(fā)②這些石頭里含有植物生長必須的礦物質③減少土壤被大風刮走④避免采瓜時腳陷在淤泥地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例題2:(2004全國文綜Ⅱ,36)下圖所示的平原地區(qū)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fā)沙塵暴。因沙塵中含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qū)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圖完成下列問題。(36分)(1)R1和R2兩河的主要補給是

,影響流量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氣溫(溫度)

(2)圖示平原地區(qū)侵蝕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風(風力)

(3)20世紀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區(qū)大規(guī)模墾荒,這對土地產生哪些影響?

答案:該地區(qū)氣候干旱,墾荒會(使地表疏松)導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區(qū)不合理灌溉對土壤的影響,并說明其發(fā)生過程。答案:導致土壤鹽堿化(次生鹽堿化、鹽漬化),當?shù)叵滤簧仙镣寥缹訒r,因蒸發(fā)旺盛,水中的礦物質(或鹽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斷積累。(5)大量引R1、R2河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