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年人教七級史冊末試及案通】班級:(時間:60 分鐘 姓名:分數(shù):100 分) 分數(shù):一選題共 小,題 , 50 )1、唐太宗曾問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魏征 還經(jīng)常勸誡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驕戒奢。唐太宗深以為然,常以征為鏡。材 料主要說明唐太宗( )A輕徭薄賦 B虛心納諫 C減省刑法 D注重文教2、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 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按笕耸兰耙詾槎Y,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 紀?!敝袊钤缇邆湟陨稀靶】怠敝捞卣鞯耐醭牵?)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隋朝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圖)。

2、這一偉大工程 ( )A中心是長安 C是隋文帝的政績之一B最南端到達今天的揚州 D發(fā)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4、蔡倫被當今世人譽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 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 佳發(fā)明家之一”,是因為他( )A修筑都江堰 C發(fā)明活字印刷術B改進造紙術 D制造地動儀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抒發(fā)了杜甫對唐 都長安遭安史之亂破壞的悲愴情懷。他的詩,語言精煉凝重,藝術技巧高超, 被后人稱為( )A醫(yī)圣 B書圣 C詩圣1 / D詩史6、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最突出的特點是( )A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 C瓦解了唐朝的統(tǒng)治B占領長安,建立了政權 D起義軍進行流動作戰(zhàn)7、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中原地

3、區(qū)彩陶向周圍地區(qū)施加影響的年代和達到的區(qū)域與傳 說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處的部落聯(lián)盟興盛的時間、空間一致。其中可以相 互印證的歷史信息是( )A彩陶最早出現(xiàn)在中原 C先民已掌握制陶技術B長江流域文化領先 D炎帝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8、時空觀念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將下列事件按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 ( )忽必烈繼承汗位 南宋滅亡 蒙古滅金 元朝建立 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各 部 西夏滅亡A B C D 9、改革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下列情景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一戶人家:老大因 作戰(zhàn)有功獲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則被國君派往小縣為 吏。據(jù)此判斷這戶人家可能生活在( )A秦國 B韓國 C楚國 D燕國10

4、、一曲沂蒙山小調唱出了歷史文化名城臨沂的綺麗錦繡。臨沂有燦爛的 人文景觀,城內的“洗硯池”“曬書臺”等遺址,留下了東晉“書圣”的不朽 作品。這位“書圣”是( )A鐘繇 B顧愷之 C柳公權 D王羲之11、“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 實?!边@首詩描寫的繁榮景象出現(xiàn)在( )A唐高祖李淵時期 B唐太宗李世民時期C唐玄宗李隆基時期 D女皇武則天時期12、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權是( )A遼 B西夏 C金 D元朝13、王安石變法的措施中,引起隱匿田畝、逃避賦稅之人最激烈反對的是( )2 / A保甲法 B農(nóng)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稅法 D募役法14、“聞得商旅往來貿易,競用會子,一為

5、免稅,二為省腳乘?!蔽闹械摹皶?子”在什么時期通行( )A隋唐時期 B北宋前期 C北宋后期 D南宋時期15、精耕細作一直是我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的基本特征。出現(xiàn)于唐朝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是 ( )A耒耜 B耬車 C曲轅犁 D翻車16、公元 3 世紀,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國敦煌太守倉慈發(fā)給的專門許可證,才 可以去洛陽從事商業(yè)貿易。這種現(xiàn)象說明( )A西北地區(qū)民族關系緊張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斷B絲綢之路仍在發(fā)揮作用 D政權分立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17、在我國古代,人們常以“?!薄案弊鳛槊?、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 字子牛;晉國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 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春秋后期

6、 B戰(zhàn)國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18、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guī)定嚴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確規(guī)定為“天子 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西周各地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C西周社會呈現(xiàn)等級森嚴的特征B西周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嚴重D西周手工業(yè)中冶銅業(yè)十分落后19、唐蕃和親是我國的一段歷史佳話,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唐朝公主是 ( )A金城公主 B王昭君 C西施 D文成公主20、導致西晉王朝迅速衰落下去的直接原因是( )A社會經(jīng)濟的蕭條 B社會上層的腐敗C西晉皇族的混戰(zhàn) D少數(shù)民族的反抗21、宋真宗親撰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 高樓,書中自有黃

7、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狈从沉怂纬y(tǒng) 治者推行的國策是( )3 / A重文輕武 B休養(yǎng)生息 C重農(nóng)抑商 D重視教育2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 場秋點兵。”這是南宋抗金將領辛棄疾寫的詞,描寫的是南宋抗金軍隊的情 景。金最終被哪一少數(shù)民族所滅( )A契丹族 B蒙古族 C黨項族 D匈奴族23、唐朝時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的是( )A洛陽 B揚州 C長安 D成都24、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你要完成一篇關于“遼、宋、西 夏、金時期”的歷史小論文,你可以確定的最合適的論文主題是( )A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C地

8、方軍閥割據(jù)的時代B諸侯交替掌握政權的時代 D封建國家統(tǒng)一的時代25、下圖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圖中出現(xiàn) 甲、乙所示狀況的原因是( )A百家爭鳴,焚書坑儒 C百家爭鳴,獨尊儒術B焚書坑儒,獨尊儒術 D焚書坑儒,八股取士二非題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述了戰(zhàn)國時的一次變法規(guī)定:“為田開 阡陌封疆,而賦稅平?!辈牧隙簴|晉政府建立了許多僑郡縣,給予南遷人民免除賦役的權利,江 南經(jīng)濟文化因此迅速發(fā)展。到梁代,江南許多地區(qū)已是“良疇美柘,畦畎相 望,連宇高甍,阡陌如繡”,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

9、:(北魏孝文帝)曰:“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間用武之4 / 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陽一帶)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1)材料一中的“商君”實行變法受到誰的支持?這次變法中有關土地制度方 面的內容是什么?(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江南地區(qū)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舉措?他還采取了哪些漢化措 施?(4)綜合以上兩大改革,你認為改革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2、“東漢末年起三國”,“魏晉盡風流”。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替示意圖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鮮卑游牧故習,萬不足統(tǒng)治中華,又兼自身深 受漢化熏陶,實行漢文化衷心

10、欣慕,乃努力要將一個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氣呵 熟,使其整體的漢化?!卞X穆國史大綱材料三(1)請分別寫出材料一中和所對應的政權名稱。:(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實行“漢化”的原因。你最欣賞他的哪一項“漢 化”措施?什么?(3)根據(jù)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三中兩則信息的關系。若想了解同時期北方的農(nóng)5 / 業(yè)生產(chǎn)技術水平,最好查閱當時哪部農(nóng)學著作?(4)以上三則材料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哪些歷史發(fā)展趨勢?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 萬頃;明熹宗進一次賞賜 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帝時,云 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材料二李自成

11、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材料三明末民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 糧?!闭埢卮穑海?)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會問題?(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聯(lián)系?(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況?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4)“均田免糧”口號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歷史意義?6 / 參答一選題共 小,題 , 50 )1、B2、A3、D4、B5、D6、D7、C8、A9、A10、D11、C12、A13、C14、D15、C16、B17、A18、C19、D20、C21、A22、B23、C24、A25、B二非題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7 / 1、(1)秦孝公;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

12、自由買賣。(2)北方戰(zhàn)亂不休,江南地區(qū)社會比較安定;北民南遷,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 和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南方自然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3)遷都洛陽;改說漢語,改穿漢服,改用漢姓,與漢人貴族聯(lián)姻。(4)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或順應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2、(1)魏;隋。(2)漢化原因:深受漢族文化吸引;改變鮮卑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的統(tǒng)治力。 措施:遷都洛陽;頒布均田令;易漢服、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移風易 俗。(任答 1 點計)欣賞的原因:符合促進民族交融之意均可。(3)關系:北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生產(chǎn)工具和勞動力,促進了江南 地區(qū)的開發(fā)(或寫北民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因果關系等)。齊民要 術。(4)民族交融;南方經(jīng)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