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眼部腫瘤_第1頁
兒童常見眼部腫瘤_第2頁
兒童常見眼部腫瘤_第3頁
兒童常見眼部腫瘤_第4頁
兒童常見眼部腫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兒童常見眼部腫瘤第一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眼部血管瘤眼瞼及瞼周圍皮膚血管瘤好發(fā)于嬰幼兒,是由血管組織構成的一種良性腫瘤,主要是由擴張、增生的血管或充滿血液內壁襯覆以內皮細胞的間隙和腔竇所構成。第二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臨床表現(xiàn): 眼瞼及瞼周圍皮膚血管瘤大多數(shù)出生后 個月內可發(fā)現(xiàn)。兒童期的血管瘤具有快速生長的特點,特別是在出生后第 年。絕大多數(shù)血管瘤的診斷并不困難,約 的血管瘤出生后就可發(fā)現(xiàn),所以正確的診治時間應該是從新生兒期開始。 血管瘤在嬰幼兒時期發(fā)展迅速,尤以海綿狀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為甚。雖然多數(shù)小兒的血管瘤有一定的自然消退率,但仍有部分的血管

2、瘤持續(xù)生長,最后導致眼瞼功能障礙或瘤體潰破,合并感染而致瘢痕形成,影響眼瞼功能或毀損面容。因此,積極及早治療完全必要。第三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血管瘤的治療:治療血管瘤的方法有多種,鑒于眼瞼及周圍皮膚細嫩,易于潰破感染、血運豐富的特點,手術難以徹底切除,留有瘢痕,易于復發(fā)。非手術方式如口服激素 、激光、冷凍、放療等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副作用而限制臨床的應用。 平陽霉素是由平陽鏈霉素產生的博萊類抗腫瘤抗生素,能抑制腫瘤細胞 的合成,影響腫瘤細胞代謝功能,促進腫瘤細胞變性、壞死。做血管瘤局部注射后能有效抑制其過度生長的內皮細胞,使血管瘤變性、壞死,管腔纖維化、堵塞、枯萎和

3、消退。平陽霉素是國產合成藥,在同類藥物中毒副作用小,療效確切,只要在治療操作過程中嚴格控制適應證、劑量、濃度及方法,即可避免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免除不必要的痛苦,加之操作簡便、經濟、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第四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就診比較遲的特大眼部血管瘤往往合并面部、口腔部的病變,累及范圍大、侵犯部位深,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外科介入治療,通過血管造影找到腫瘤供血動脈,可分次栓塞較少腫瘤血液供應,同時使用局部注射抗腫瘤藥物,既可以使腫瘤消失,又可以有手術切除治療等其他方法無法達到的非常明顯的美容效果。第五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眼周皮樣囊腫兒童眼部皮樣囊腫是外眼常

4、見良性腫瘤。分布范圍在眼周各個部位,以顳側多見。發(fā)生于鼻側的皮樣囊腫,由于其解剖位置狹小,需要與骨性腫物鑒別。第六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皮樣囊腫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表面外胚葉向內陷入而成。表面皮膚正常,皮下有圓形腫物可觸及,邊界清楚,無痛,為良性腫瘤。腫瘤組織成分只限于皮膚及其附件。囊腔內多含黃色或淡黃色皮脂樣物,較少發(fā)生惡變,眼瞼的皮樣囊腫屬于先天發(fā)育異常,多位于內外眥部。表現(xiàn)為皮下柔軟腫塊,皮膚無黏連。年久腫物可壓迫骨質吸收,常與骨膜緊密結合,其囊壁多為復層鱗狀上皮及皮膚附件構成,囊腔內含有皮脂樣油質、角化物質和毛發(fā)。第七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兒童先天性

5、眼瞼皮樣囊腫診斷不難,有腫物緩慢生長的病史。位于內眥者由于解剖部位狹窄,囊腫長期壓迫造成骨質發(fā)育受限易形成骨性凹陷,觸之質地堅硬,易誤診為骨性病變,可術前做 線攝片或超聲檢查予以鑒別。目前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術中注意清除囊壁,特別是骨凹及骨縫處,并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以防止囊壁細胞殘留而復發(fā)。位于上眼瞼正中者少見,需與瞼板腺囊腫鑒別,要注意詢問病史,檢查時注意翻轉眼瞼,檢查結膜面。第八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兒童先天性眼瞼皮樣囊腫手術不復雜,手術中要注意完整切除囊腫,注意避免發(fā)生囊膜破裂,防止復發(fā)。位于內眥部者,一方面因其周圍有眶上切跡、淚小點及淚囊、內眥韌帶等組織,手術動作

6、應小心謹慎,防止損傷以上組織;另一方面,因為囊腫活動度小,質硬,骨膜往往結合緊密,很多情況囊腫所在部位已形成骨性凹陷,術中易傷及,發(fā)生囊膜破裂,完整切除囊腫困難,此時應注意辨別囊膜,并完整切除??魞饶夷[特別是肌錐內囊腫易與血管瘤相混淆,超聲、 有助于鑒別診斷。超聲表現(xiàn)可以是均質或囊性改變,中央可出現(xiàn)光點、暗區(qū),但當囊內物質較為致密時,亦可表現(xiàn)為不均質甚至實質性改變。除 線、顯示眼眶擴大受壓,骨質破壞外, 值可出現(xiàn)負值區(qū)。第九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角結膜皮樣瘤角結膜皮樣瘤是發(fā)生于兒童眼表的常見腫物。實際上,它是一種類似腫瘤的先天性異常,在組織學上并非真正的腫瘤,而屬典型的迷芽

7、瘤。其來源于胚胎性皮膚,腫物表面覆蓋上皮,腫物內由纖維組織和脂肪組織組成,也可含有毛囊、毛發(fā)及皮脂腺、汗腺。病變一般侵及角膜實質淺層,偶爾可達角膜全層甚至前房內。角結膜皮樣瘤的腫物多位于顳下方球結膜及角膜緣處,為圓形淡黃色實性,表面有纖細的毛發(fā),腫物的角膜區(qū)前緣可見弧形的脂質沉著帶。少數(shù)病例角膜緣處可出現(xiàn)多個皮樣瘤,甚至相互融合,形成環(huán)形皮樣瘤。有時腫物可位于角膜中央,僅遺留周邊角膜。有的角膜皮樣瘤在角膜表面的只是其“冰山一角”,腫瘤有可能埋藏于球結膜下延伸至穹隆部數(shù)厘米。第十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治療以手術為主,但單純手術切除可能留下白色云翳或斑翳。幼年期兒童的角結膜皮樣

8、瘤,多數(shù)比較表淺,腫瘤組織與眼表的結合也不牢固,因此腫瘤組織與眼表正常組織的分離比較容易。對于角膜邊緣的小腫瘤,若能掌握好手術技巧,仔細分離腫瘤組織,也不會造成明顯散光。部分年長的兒童中,則可能因為病程較長,有的腫瘤組織深入角膜實質層,需再手術切除及施行板層角膜移植術。常用半月形,帶角膜緣的板層移植片修復。近年也有學者報道采用羊膜移植以減少眼表瘢痕形成。位于角膜中央者要在 個月前手術切除,并做板層角膜移植術,以防弱視。手術時如果見皮樣瘤組織已侵入全層角膜,則改做穿透性角膜移植。第十一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結膜下脂肪瘤兒童期的結膜下脂肪瘤多見,為先天性的良性間葉組織腫瘤。多位

9、于顳側,單眼多發(fā),多數(shù)出生后即被發(fā)現(xiàn),也有出生后數(shù)月才被發(fā)現(xiàn)者,大部分有腫物緩慢變大的病史。第十二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臨床表現(xiàn):脂肪瘤外觀呈扁圓形或分葉狀,有包膜,質地柔軟,切面淡黃,似正常脂肪組織,大小不一,常為單發(fā),也可多發(fā)。鏡下結構與正常脂肪組織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有包膜,瘤組織分葉,大小不規(guī)則,并有不均等纖維組織間隔存在,很少惡變,位于體表時手術易切除。第十三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和 將結膜脂肪瘤分為兩型:()肥胖人的結膜脂肪,常為雙側對稱,位于上穹隆部,與眶脂肪相接續(xù);()非肥胖人的球結膜脂肪瘤,為真正的脂肪瘤,位于結膜顳側,緊貼眼球,呈淡黃色

10、或粉紅色,質軟,有彈性,能在結膜下移動,不影響視力,多不影響眼球運動,外觀上不十分明顯。本病需與原發(fā)性結膜下脂肪疝相鑒別,原發(fā)性結膜下脂肪疝是 等于 年首次報道并命名的,系指眶內脂肪組織無明確誘因向前突出,于眼球外上方結膜下形成的脂肪性腫塊,有一定可復性,臥位時變小,文獻報道老年人多發(fā),常雙側發(fā)病。二者臨床表現(xiàn)均為結膜下黃色腫塊,但脂肪瘤為非可復性, 及 示包膜完整(因瘤體包膜較薄,易穿破,也可不完整),應注意鑒別,以指導治療方案。第十四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治療:脂肪瘤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切除。亦有文獻報道因瘤體常與結膜及正常眼眶內脂肪組織緊密相連,不易切除干凈,易復發(fā)

11、,并可發(fā)生瞼球黏連,影響眼球運動,故建議勿行手術。第十五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手術方法:首先可用結膜縫線固定眼球。然后,剪開瘤體表面或者周邊部結膜,仔細分離結膜與腫瘤瘤體,分離到穹隆部與正常眼眶脂肪組織連接部位,對于連接緊密難于分離之處,結扎剪斷,燒灼斷端,檢查有無腫物殘留,縫合結膜切口。術后切除腫物常規(guī)送病理檢查。結膜下脂肪瘤多發(fā)生于顳側,多由顳上顳下方延伸而來,其基底部與穹隆部眶脂相連,應仔細分離,基底部難與正常脂肪組織區(qū)分時,不宜過度深挖,過分追求徹底,以免傷及眼外肌、淚腺、神經等組織器官。結膜下脂肪瘤可緩慢生長,時間太長、瘤體太大時可影響眼球轉動,建議早期手術。只要

12、手術時能做到仔細分離,縫扎并燒灼基底部斷端,便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復發(fā)。第十六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僅次于白血?。?,約是雙眼患者,可致盲致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在存活的兒童中的發(fā)病率,國外報道為 ,我國沈福民在上海的調查發(fā)病率為 。近年來,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第十七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分型與分期方法:自從 年蘇格蘭醫(yī)生 開創(chuàng)手術治療 的先河,人類對 進行治療的歷史已有 年,也成為 世紀世界上治療 的唯一和標準方法,到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仍然延續(xù)這種方法。 年美國 醫(yī)師把放射治療引入 的治療,并

13、獲得成功。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兩種治療方法(眼球摘除和外部放射治療)成為世界上 治療的主流方法。第十八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在 年,在美國的 和教授主持下,制訂了被廣泛應用的眼內期 的和()分級標準。但是,化學治療效果的預測性較差,主要用于評價外放射治療 的效果的 分級方法,不適合用于評價化學治療結合多次積極的局部治療的效果,因此 年美國的 在第 屆國際 會議上提出了 的 分級。不再是將腫瘤的位置、數(shù)量和大小作為主要觀察目標,而主要是玻璃體和視網膜下腔 細胞的播散種植,該方法在 年被各國專家確立為眼內期 的國際分級標準()。該方法將病變共分五級,分別以、 表示。第十九張,PP

14、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治療方法:目前發(fā)達國家已較少采取摘除眼球治療,根據腫瘤大小、位置和范圍,應用化學治療及局部治療(激光、經瞳孔溫熱治療、冷凍治療和放射性核素敷貼器)等保眼療法,力爭保存有用視力。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只有當腫瘤體積超過眼的一半時才考慮眼球摘除?;瘜W治療目前已成為保守治療 主要手段之一,但單一的化學治療尚不能治愈,需待腫瘤縮小至一定大小時采取如溫熱、冷凍以及放射治療等。溫熱療法操作簡單,可重復治療,很少影響眼的正常結構,適用于體積小、厚度 ,位于赤道部以后的病變。冷凍治療適用于位于眼球周邊部及赤道部、厚度 的腫瘤。第二十張,PPT共二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對 的放射治療,則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鞏膜貼敷法)兩種方法。前者適用于體積較大或多發(fā)的、復發(fā)的腫瘤,常采用 和電子加速器等,但由于并發(fā)癥較多(主要導致面部畸形和第二惡性腫瘤發(fā)生),現(xiàn)已少用。局部放射治療則是將放射性 、 等制成貼敷膜,放置于腫瘤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