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點分析低溫液氫儲存的現(xiàn)狀及存III在問題1引言能源一直是人類發(fā)展的永恒話題,也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 戰(zhàn)略資源。人類的發(fā)展史也是能源的更迭史。自18世紀拉 瓦錫給氫命名以來,對氫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氫能 具有儲量大、熱值高、零污染等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能很好解 決人類社會能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等迫在眉睫的問題。目前, 氫能已由曾經所謂的“未來能源”開始逐步應用于低溫液體 火箭、汽車、船舶和飛機的動力源,以及燃料電池中。目前有兩個重要問題制約著氫能發(fā)展,一是氫的制取, 二是氫的儲存。對于氫的制取,目前工業(yè)大規(guī)模使用的制取方法主要以 電解水和甲烷水蒸氣重整制氫(Steammethanereformin
2、g, SMR)為主,也有一些生物制氫方面的研究,主要問題是電 解水耗能太大,成本太高,顯得得不償失;而甲烷重整相對 而言成本較低,但其產生的CO及CO溫室氣體不利于環(huán)境友 2好對于氫的儲存,目前獲得廣泛關注的儲氫技術主要有高 壓儲氫、低溫液態(tài)儲氫以及金屬氫化物儲氫。當然也不乏一 些新的儲氫技術,主要是一些新型的儲氫材料,包括有機溶 液儲氫以及納米碳管儲氫等,其在實驗室研究中具有一定的 優(yōu)越性能,表現(xiàn)出巨大潛力。但由于難以批量生產、成本過 高、脫氫效率低等原因,目前距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應用還有一定 距離。2主要儲氫技術高壓儲氫是常溫下將氣態(tài)的氫壓縮至高壓狀態(tài)而儲存 在氣罐中。目前儲氫氣罐的壓力主要有1
3、5、35、70MPa三種。 15MPa的高壓儲氫氣罐為普通的鋼制儲氫氣罐,其設計制造 技術成熟,成本相對較低,對壓縮機的壓力要求低,能耗也 相應較低,但其氣罐質量很大,單位儲氫密度小,儲氫效率 低。隨著氫能開始在汽車燃料電池中取得應用,對儲氫罐的 儲氫密度與儲氫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的鋼制儲氫氣罐 不再適用,輕質高壓儲氫容器成為研究重點。輕質高壓儲氫 容器多為金屬內膽纖維纏繞復合材料儲氫罐,目前35MPa已 是較成熟的技術,70MPa則是研究的熱點,在豐田2014年年 底上市的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上,應用了 70MPa的儲氫技 術,目前國內也有許多企業(yè)完成了 70MPa高壓氫燃料電池汽
4、車儲氫罐的研發(fā)工作。低溫液態(tài)儲氫是先將氫氣液化,然后儲存在低溫絕熱容 器中。由于液氫密度為70.78kg/m3,是標況下氫氣密度0. 08342kg/m3的近850倍,即使將氫氣壓縮至15MPa,甚至 35、70MPa,其單位體積的儲存量也比不上液態(tài)儲存。單從 儲能密度上考慮,低溫液態(tài)儲氫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方式。但 由于液氫的沸點極低(20. 37K),與環(huán)境溫差極大,對容器 的絕熱要求很高,且液化過程耗能極大。因此對于大量、遠 距離的儲運,采用低溫液態(tài)的方式才可能體現(xiàn)出優(yōu)勢。目前 液氫主要作為低溫推進劑用于航天中,而對于以液氫為動力 的汽車與無人機的液氫貯箱也有一些研究,但到目前為止還 沒有實
5、質性的進展。金屬氫化物儲氫是采用某些金屬或合金與氫氣形成化 合物,而對形成的氫化物加熱又會釋放出氫氣,從而實現(xiàn)對 氫的儲存與釋放。這種方式安全性好、氫氣純度高、單位體 積儲氫密度高,但單位質量儲氫密度低、吸放氫氣速率較低。 該項技術目前存在兩大關鍵問題,一是在大規(guī)模應用中提高 儲氫材料的儲氫量,二是降低材料成本并節(jié)約貴重金屬。目 前來看,金屬氫化物儲氫還處在實驗研究階段。表1總結歸納了以上三種主要儲氫方式的優(yōu)缺點以及目 前主要的應用。澆I三腫盟氫方刎比TjlIi. I 啊訕 tliRv liydfxpii MUrnigr 幫,旅l優(yōu)點目前主SS3)普旃3標少慵存岫高麻那;克煎fl通度駛女 Tt
6、tHElkS御于螂睥泡低瞰*部化艇大灶E艇site相岫主要用于火箭低溫注避削單拉怵專慵底大.技術不成第麻頤璽H說化物錯機ffift蚓睢Eft邳蛔橫向對比三種主要的儲氫技術,高壓儲氫目前發(fā)展最為 成熟,應用也最為廣泛,但在儲氫密度及安全性方面存在瓶 頸;金屬氫化物儲氫技術則表現(xiàn)出巨大潛力,但目前還處在 研究階段;低溫液態(tài)儲氫技術具有單位質量和單位體積儲氫 密度大的絕對優(yōu)勢,但目前儲存成本過高,主要體現(xiàn)在液化 過程耗能大,以及對儲氫容器的絕熱性能要求極高兩個方 面,目前低溫液氫技術多用于航天,但也越來越有向民用發(fā) 展的趨勢。本文將著重探討低溫液化儲氫技術的發(fā)展及其主要的 技術手段,包括低溫絕熱技術
7、與低溫儲罐設計,指出目前存 在的問題與未來的發(fā)展趨勢。3低溫絕熱技術低溫絕熱技術是低溫工程中的一項重要技術,也是實現(xiàn) 低溫液體儲存的核心技術手段,按照是否有外界主動提供能 量可分為被動絕熱和主動絕熱兩大方式。被動絕熱技術已廣 泛運用于各種低溫設備中;而主動絕熱技術由于需外界的能 量輸入,雖能達到更好的絕熱效果,甚至做到零蒸發(fā)存儲 (Zeroboil off, ZBO),但也勢必帶來一些問題,如需要其 他的附加設備而增加整套裝置的體積與重量,制冷機效率 低、能耗大、得不償失,成本高、經濟性差。3. 1被動技術被動絕熱技術不依靠外界能量輸入來實現(xiàn)熱量的轉移, 而是通過物理結構設計,來減少熱量的漏入
8、而減少冷損。一 種明顯的思路是通過增加熱阻來減少漏熱,如傳統(tǒng)的堆積絕 熱、真空絕熱等。此外,一種新型的變密度多層絕熱技術 (Variabledensitymultilayerinsulation,VDMLI),也是 類似的基本思路來減少漏熱。3. 1. 1傳統(tǒng)技術常用的傳統(tǒng)低溫絕熱主要有堆積絕熱、高真空、真空粉 末、真空多層等方式,絕熱原理及性能如表2所示。*7悼短哧E艦內賣型與性街Tib. 2 Typn jijhI pc:rfi.fnmnn,; wf iRKlrlKmul cnupmi: IhmeI h新鮑熱方丈原理幕用場臺曾通毋只錐熱將n導蜜小使豺料質克在地怨射象表回達強美海天薄U.O28
9、禎.1JM藕大型宜定Z攜地熱夾是堂聞曲高鼻空,礎氣缽對流怏廂 與氣儺與熱頃1小型修軸武液4液坦 容器真g踏寤導感潦小依明邳鹵充在翼完席咽對僑低 的真室夾度誠帷氣眇應策隔頃大中空波痍、波凱、就采用多啟反射底,在高集空每然由基翻上.湖少福射慌焦島現(xiàn)高就鮑熱出型液0、液猊容醴3. 1.2變密度多層絕熱對于常規(guī)多層絕熱的研究表明,在高溫側輻射熱流占主 導,而在低溫側輻射屏之間的固體導熱熱流顯著增加。HastingsLJ等和MartinJJ等首先提出VDMLI(變密度 多層絕熱)結構,認為可在輻射熱流占主導的高溫側使用較 大的層密度來減少輻射換熱,而在低溫側使用較小的層密度 來減少固體材料導熱,來優(yōu)化多
10、層絕熱材料的整體性能。國內的一些學者也對VDMLI進行了一些相關研究。朱 浩唯等研究了多層絕熱結構的最優(yōu)化層密度分布方式與絕 熱系統(tǒng)各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王瑩等對火箭低溫推進劑儲罐外 的VDMLI結構進行了傳熱研究,認為VDMLI比MLI結構 具有更輕的質量和更好的絕熱效果,且熱邊界溫度對VD MLI的絕熱性能有主要影響;王田剛等通過正交實驗法對VD-MLI的層密度設計了不同的組合方案,并通過傳熱模型分 析,確定了不同的熱端溫度下所需的最小厚度。相比于傳統(tǒng)的多層絕熱,VD-MLI技術有更好的絕熱性 能,且在重量上也更具優(yōu)勢,相關研究表明,在低溫推進劑 長期在軌儲存方面,采用VD-MLI技術與傳統(tǒng)的
11、多層絕熱相 比,推進劑蒸發(fā)量減少近60%,而絕熱材料質量減少近40%。3. 1. 3輻射制冷輻射傳熱是一種重要的傳熱方式,尤其在空間中更顯得 尤為重要。SunXW等通過理論計算認為,在軌液氫低溫儲罐 可通過輻射向空間的深冷環(huán)境放熱,從而做到液氫在兩年時 間內的零蒸發(fā)儲存。利用飛行器姿態(tài)與結構,將向空間約 2. 7K的冷背景傳熱的輻射制冷機作為一種非機械制冷機, 也有諸多優(yōu)點,如無運動部件、無振動、可靠性高、無需主 動耗能、不產生額外熱量,但由于太空環(huán)境復雜,太陽照射 處可達近6000K高溫,而背陽處則直接面對宇宙深冷背景, 因此輻射制冷對飛行器的飛行姿態(tài)要求很高。3. 2主動技術主動絕熱技術是
12、通過以耗能為代價來主動實現(xiàn)熱量轉 移,常見的手段是采用制冷機來主動提供冷量,與外界的漏熱平衡,從而實現(xiàn)更高水平的絕熱效果。主動技術常用在一些閃蒸氣(Boil offgas,BOG)再液 化流程中,如LNG船的再液化流程及核磁共振儀中液氦的再 液化等。航天技術中主動絕熱技術常用來提供低溫液體推進 劑的零蒸發(fā)儲存(Zeroboil off, ZBO),在被動絕熱基礎上, 通過制冷機主動耗能提供冷量來進行熱量轉移,實現(xiàn)低溫液 體零蒸發(fā)。此技術最早由NASA在20世紀末提出,為實現(xiàn)火 星探測而需低溫推進劑長期在軌儲存。目前這項技術在地面 上已能實現(xiàn)液氧及液氫的ZBO儲存,但在空間中受限于低溫 制冷機的
13、效率問題,液氫在軌ZBO還沒取得突破,但也能大 大減少其蒸發(fā)量。3. 2. 1零蒸發(fā)技術發(fā)展早在1999年,NASA的Glenn研究中心就對液氫的零蒸 發(fā)儲存進行了試驗,來驗證使用當時的技術實現(xiàn)ZBO概念的 可行性。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球型儲罐直徑為1.39m, 采用高真空多層絕熱,儲罐頂部配有一臺兩級GM制冷機, 第一級提供20W35K制冷量,第二級提供17. 5W18K制冷 量。二級冷頭與儲罐中的冷凝器相連,一級冷頭與銅葉片相 連,銅葉片位于真空層中,作為冷屏來進一步減少輻射漏熱。圖I zim概念的可行性驗證試驗Fig, 1 Feaflibilily verification les
14、l of ZBO制冷機工作時,當排氣閥關閉后,罐內壓力持續(xù)而穩(wěn)定 下降,制冷機工作8h后,可實現(xiàn)罐內液氫的零蒸發(fā),但冷 凝換熱器存在高達8K的溫度梯度,這就需冷頭提供更低的 溫度,從而導致制冷機功率的升高及效率的下降。且這項試 驗在地面環(huán)境下進行,主要是通過自然對流來換熱,而該種 方式在空間中無法實現(xiàn),此外試驗中使用的是工業(yè)制冷機。在隨后的2001年,Marshall空間飛行中心采用噴桿與 制冷機相結合,采用強制對流換熱的方式,實現(xiàn)了液氫的零 蒸發(fā)儲存,且沿換熱器軸向傳熱溫差僅有2K。試驗裝置如圖 2所示,儲罐容積18m3,制冷機安裝在柱狀儲罐底部,能提 供30W20K制冷量,液氫在循環(huán)泵的作
15、用下,從罐體底部流 經制冷機冷頭獲得冷量后,經噴桿噴射進入儲罐中,與罐中液體進行強制對流換熱,帶走罐內熱量,實現(xiàn)零蒸發(fā)儲存。圖2采用噴桿的制。流程I備 2 ZRO system spray bar2004年,Glenn研究中心使用航天用脈管制冷機、而非 工業(yè)制冷機來進行液氮的ZBO試驗。試驗裝置見圖3,球型 儲罐直徑1. 42m,外側布置有多層絕熱,制冷機位于儲罐頂 部,通過熱管與儲罐中的翅片管換熱器相連,能提供10W95K 制冷量。儲罐底部布置有浸沒式混流泵進行混流,破壞熱分 層。系統(tǒng)成功實現(xiàn)儲罐內液氮的零蒸發(fā),但制冷機與低溫液 體間存在高達6. 9K的溫度梯度,且混流泵會帶來額外的熱 量。
16、囹3采用熱含的ZBD流程Kig. 3 ZBO sytflpm wiUi htal pipv此后,通過液體罐內冷卻的方式被擱置,試圖尋找制冷 機與儲罐更好的連接方式。2007年,PlachtaDW等提出一種 新的流程來減少低溫液體的蒸發(fā),認為儲罐外布置一個大面 積氣體冷卻屏,能大大減少蒸發(fā)量,被稱為大面積冷卻屏 (Board areacooled, BAC)技術,該流程示意圖如圖4所 示。圖4 B AC技術示意圖Figj 4 Sehemalic ol BAC technology低溫液體儲罐外布置有多層絕熱與大面積冷屏,冷屏是 由多根氣體管路纏繞布置組成,冷屏與制冷機構成制冷回 路,給儲罐內的液
17、體提供冷量,制冷機為布雷頓制冷機,循 環(huán)工質為低溫氦氣,壓縮后的氦氣經透平膨脹機膨脹獲得冷 量。這種BAC技術的獨特之處在于罐內的熱量通過布置在儲 罐外部、與制冷機相連的氣體循環(huán)回路轉移,相比于以往將 換熱器布置在儲罐內部的方法更有效,溫度梯度大大減少。由此,ZBO技術根據(jù)使用的制冷機不同而分為兩類:逆布 雷頓式(Reverseturbo Brayton cycle,RTBC)與分離式 (斯特林、脈管、GM等)。分離式制冷機的冷指一般較小, 很難與較大的儲罐集成;而日TBC通過壓縮機提供動力,可 將冷量通過布置在儲罐外部的冷屏較均勻分布,且冷屏中的 介質與制冷機工質相同,無需額外的換熱器。此后
18、,針對BAC技術用于空間在軌飛行的低溫推進劑貯 箱,NASA進行了大量研究,通過這項技術,已實現(xiàn)了液氮液 氧的零蒸發(fā)。但對于液氫,受限于20K溫區(qū)制冷機技術的效 率等問題,雖未能做到零蒸發(fā),但也大大減少了蒸發(fā)量。2017年,NASA完成了地面上集制冷一儲存一體式大型 液氫貯槽(IRAS)的測試,如圖5所示。該系統(tǒng)用來給航天 飛行器提供液氫,系統(tǒng)使用低溫氦氣來冷卻氫,采用的林德 L R 1620閉式逆布雷頓制冷循環(huán)在20K提供390W冷量,系統(tǒng) 經測試成功完成了三個主要目標:液氫的零損失儲存和轉 移、推進劑的致密化及氫氣液化。該系統(tǒng)是ZBO技術在地面 上的一次應用,對今后ZBO技術從空間到地面,
19、乃至從航天 軍工向民用轉移均具有重要意義。hi液墓春景21 M ft 抵如匚加MPj找飛供心;M1nt wi時i葬hi液墓春景21 M ft 抵如匚加MPj找飛供心;M1nt wi時i葬mn Tt i.fi墻 kn mj.i圖3 AIMS素境流堤圖Hir.5 -.iriib Rhh cJiCirl vf IH一於2. 2問題與難點主動絕熱技術是在低溫制冷機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 也受限于低溫制冷機技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難點有:低溫制冷機的效率問題還需進一步突破,特別是對 于航天用的20K或更低溫區(qū)小型低溫制冷機,效率較低,且 需考慮散熱、能耗、重量及振動等問題。對于儲罐自增壓與熱分層機理與
20、模型有待進一步完 善。自增壓與熱分層是低溫儲罐中的重要現(xiàn)象,直接影響到 儲罐的熱力學性能。針對兩者機理與模型的研究很多,對于 自增壓使用較為廣泛的模型主要是多區(qū)域模型,目前對于熱 分層模型,使用較為廣泛的是DaigleMT等提出的簡化熱力 學模型,使用了集總參數(shù)法。此外,針對儲罐的自增壓與熱 分層現(xiàn)象還有一些CFD研究,但目前的理論模型與實驗結果 符合程度有限,且泛用性不高,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航天方面,還需考慮空間中復雜的微重力傳熱問 題。目前微重力傳熱理論還不完善,且缺少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 的傳熱研究數(shù)據(jù),實驗難度大。3兩者比較主動絕熱技術一般建立在被動絕熱基礎上,但其中的被 動絕熱結構無需像
21、單純使用被動絕熱那樣要求高。主動絕熱 可達到更好的絕熱效果,更低的液體蒸發(fā)率,甚至可做到ZBO 儲存,但需額外配備低溫制冷機系統(tǒng)。相比于被動絕熱,一 是會增加能耗,產生熱量,航天中由于對熱量、空間及重量 的要求十分嚴格,及航天用低溫制冷機效率低下等原因,對 主動技術增加了不小難度;二是增加額外低溫設備,成本提 高,系統(tǒng)復雜化,效率較低,但考慮能做到更好的絕熱,更 低的液體蒸發(fā)率,雖被動絕熱成本較低,絕熱系統(tǒng)也較簡單, 但其液體日蒸發(fā)較高。兩者相比而言,采用主動絕熱技術而 增加的那部分成本,來實現(xiàn)更少的低溫液體日蒸發(fā)率,從而 減少液體損失是否值得,這是一個值得權衡的問題,其選擇 也因不同的場合(
22、空間或者地面),不同的低溫工質(液氧、 氮、氬氣或者液氫、氦),不同的目標(低蒸發(fā)率還是零蒸發(fā)) 而不同。在航天方面,基于主動絕熱技術的低溫液體ZBO技術主 要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低溫推進劑的長期在軌儲存,執(zhí)行長期 外太空的飛行任務,減少發(fā)射成本。當采用被動技術時,一 般控制液體的日蒸發(fā)率在一定范圍內,但無論被動絕熱效果 多好,總會有低溫液體損失,為滿足長期在軌的需要,須考 慮到損失量以裝載更多的低溫推進劑,這就增加了飛行器的 發(fā)射重量,增加了發(fā)射成本PlachtaD等指出,對于長時間 在軌飛行,ZBO技術才具有優(yōu)勢,而對于短期在軌任務,ZBO 技術則無必要。劉欣等對兩種方式的分析表明,對于50t
23、規(guī) 模日蒸發(fā)率為0. 5%的液氧儲罐,在軌時間5d時,基于主 動技術的ZBO技術在控制系統(tǒng)重量上具有優(yōu)勢,當在軌時間 W5d時,被動絕熱技術更具優(yōu)勢;對于9t規(guī)模日蒸發(fā)率為 1%的液氫儲罐,分界時間為62d,對于更長時間的在軌時間, ZBO技術才體現(xiàn)出優(yōu)勢。4低溫儲罐設計1結構設計1. 1外型形狀儲罐的日蒸發(fā)率一般隨著儲罐的尺寸增大而減小,對于 同規(guī)模的儲罐,球型容器的日蒸發(fā)率最小。一般認為儲罐漏 熱量與容器的比表面積成正比。常見的儲罐外型有球型和柱 形兩類。由幾何學可知,球型比表面積最小,同時也具有應力分 布均勻、機械強度好等優(yōu)點,但大尺寸的球型儲罐造價昂貴, 制造難度大。相對而言,柱形儲罐
24、比表面積稍大,相比于球型儲罐, 漏熱量與日蒸發(fā)率也相應較大。柱形容器通常作為公路或鐵路車輛運輸容器,是由于運輸對容器的高度、寬度有嚴格要 求。4. 1. 2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主要指內膽和外殼之間的支撐,這部分結構是 主要的漏熱途徑,該部分的導熱漏熱量往往超過總漏熱量的 30%。設計時應選用導熱系數(shù)低的材料,盡量減少支撐截面 面積、增大支撐有效絕熱長度,以盡可能減少漏熱。4. 2低溫材料工程材料在低溫環(huán)境(W120K)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特有性質, 對低溫儲罐的設計選材至關重要,下面就工程材料的低溫性 能與目前常用的液氫低溫材料兩方面進行闡述。4. 2. 1工程材料的低溫性能低溫環(huán)境下,工程材料的物理及力
25、學性能與常溫下有很 大差別,對工程材料低溫性能的研究,在保障系統(tǒng)可靠、減 少事故發(fā)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陳國邦從自身研究經驗出 發(fā),結合中外研究成果,總結了工程材料在低溫下的主要性 能:極限強度與屈服強度:隨著溫度降低,材料原子振動 減弱,需更大的力才能將位錯從合金中分開,因此材料的極限強度和屈服強度將增大。疲勞強度和持久極限:疲勞現(xiàn)象的產生是由于裂紋 的產生和擴大。溫度降低時,需更大的應力才能使裂紋擴大, 因此材料的疲勞強度和持久極限將增大。沖擊強度:抗沖擊性的表現(xiàn)好壞大部分取決于材料 的晶體結構。面心立方晶格在低溫下抗沖擊性較好,體心立 方晶格較差。碳鋼在低溫下沖擊強度急劇下降,而玻璃鋼材
26、 料在低溫下沖擊強度卻會提高。硬度和延展性:與極限強度一樣,溫度降低,金屬材 料硬度將增大。對無低溫塑一脆性轉變現(xiàn)象的材料,延展性 隨溫度下降而上升。有低溫塑一脆性轉變的材料,延展性在 低溫下會急劇下降,不應用于低溫環(huán)境。彈性模量:彈性模量是原子和分子間作用力的體現(xiàn), 因此當溫度下降時,彈性模量增大。4. 2. 2常用的低溫材料對于液氫容器的選材,一是要考慮材料在20K低溫的力 學性能,二是要考慮內膽材料的氫脆問題。根據(jù)鋼制壓力 容器與ASME壓力容器設計指南,304、304L、316、316L、 321、347等銘鎳奧氏體不銹鋼可用于20K環(huán)境,適用于液氫 容器。國內“50工程”氫氧發(fā)動機試
27、車配套的100m3液氫儲 罐內膽采用了 304鋼,而海南大運載發(fā)射場的300m3液氫運 輸槽車內膽使用了 321鋼。4. 3安全問題4. 3. 1壓力安全低溫容器的安全性相比于其他機械設備,除設備強度的 校核外,壓力安全是其安全性保證的重要一環(huán)。為保證低溫 容器安全可靠工作,須在容器上設有超壓泄放裝置,常用的 超壓泄放裝置有安全閥和爆破片。實際工程中常將兩者組合使用,組合方式主要有三種, 如圖6所示。安全閥與爆破片并聯(lián)。安全閥作為一級泄壓裝置用 于操作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的超壓泄放,爆破片作為意外條件情 況下的二級泄壓裝置,如圖6(a)所示。安全閥出口側串聯(lián)爆破片。爆破片可免受壓力以及 溫度的長期作
28、用產生疲勞,如圖6(b)所示。安全閥入口側串聯(lián)爆破片??杀Wo安全閥免受腐蝕、 堵塞、凍結,避免罐內介質在爆破片產生作用后的損失,如圖6(c)所示。(4)小)圖6安全閥和爆破片的合方式Fig (4)小)圖6安全閥和爆破片的合方式Fig hol wdrly 口dw and mplurt disc4. 3. 2氫安全對于儲氫容器,由于氫的一些獨特性質,除壓力安全外 還要考慮易燃易爆及氫脆問題。氫氣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是 4. 0%75. 6%(體積濃度),范圍極大,極易發(fā)生爆炸,且 氫氣分子極小,易發(fā)生泄露。對于錳鋼、鎳鋼等,由于長期 暴露在氫氣中,特別在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下易發(fā)生氫脆而使強度 降低。5結論與展望至今,氫能的發(fā)展已到了一個關鍵時期,從過去的“未 來能源”,如今正一步步走向大規(guī)模應用,氫能城市也正在 規(guī)劃建設。就三種主流的儲氫方式而言,高壓儲氫技術較為成 熟,未來將朝著更高壓力、更輕質的方向發(fā)展,目前在燃料 電池車中已有應用;金屬氫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練和女兒私下協(xié)議書
- 咖啡廳加盟合同協(xié)議書
- 財產賬戶協(xié)議書
- 藥店變更協(xié)議書
- 郵儲就業(yè)協(xié)議書
- 屠宰檢疫員合同協(xié)議書
- 合同外增加工程協(xié)議書
- 郵寄快遞協(xié)議書
- 液化氣供氣合同協(xié)議書
- 美國導彈協(xié)議書
- 2025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指導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內蒙古財經大學
- 騰訊會議技能培訓
- 職級晉升考試試題及答案
- 直流系統(tǒng)培訓課件
- 【高考真題(含答案)】安徽省新高考2024年化學試卷(含答案)
- 頂層鋼結構合同
- 中國硬筆書法等級考試試卷(三級)
- 2025年江蘇省啟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招聘編外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普通生物學》課程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及答案
- dlt-5161-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