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寫范文 靜電放電人體模型hbm模板_第1頁
小度寫范文 靜電放電人體模型hbm模板_第2頁
小度寫范文 靜電放電人體模型hbm模板_第3頁
小度寫范文 靜電放電人體模型hbm模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靜電放電人體模型測試標準EIA/JEDEC中的問題研究靜電放電人體模型hbm摘要:通過具體的實例說明目前的靜電放電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人體模型測試標準EIA/JEDEC尚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問 題。目前的標準EIA/JEDEC中缺少對起始測試電壓的規(guī)定,導致有些測試直接從千伏(kV) 量級的高壓開始進行,造成一些設計不良的ESD防護器件在低壓發(fā)生失效的狀況可能被漏檢 的后果。本文研究對象為一個漏端帶N阱鎮(zhèn)流電阻(Nwell-ballast)的GGNMOS(Gate-Grounded NMOS)型ESD防護結構。用Zapmaster對它做人體模型(Huma

2、n Body Model, HBM)測試,發(fā) 現從1Kv起測時,能夠通過8Kv的高壓測試;而從50V起測時,卻無法通過350V。TLP測試 分析的結果顯示此現象確實存在。本文詳細剖析了該現象產生的機理,并采用OBIRCH失效分 析技術對其進行了佐證。因該問題具有潛在的普遍性,因此提出了對目前業(yè)界廣泛采用的 EIA/JEDEC測試標準進行補充完善的建議。關鍵詞:靜電放電;人體模型;EIA/JEDEC測試標準A Case Study of Problems in EIA/JEDEC HBM ESD Test StandardHAN Yan, HUO Ming-xu, SONG Bo (ZJU-UC

3、F Joint ESD Lab,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310027,China)Abstract: There is a current need for modification ofEIA/JEDEC Human-Body Model (HB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test standard, which does not define start and step test voltag

4、es. Some measurements start at several kilo-volts, which ignore that ESD protection devices might fail under low voltage stresses. A Gate-Grounded NMOS (GGNMOS) structure with an Nwell-ballast resistor connecting its drain and PAD is investigated for HBM ESD sustaining levels in this paper. When tes

5、ted with a Zapmaster starting from 1 kilo-volts, the withstand voltage exceeds 8 kilo-volts, whereas the structure failed at 350 volts when the test initiates from 50 volts. The test results from a Transmission-Line Pulsing (TLP) system validate the phenomenon.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is also stu

6、died and confirmed with OBIRCH Failure Analysis (FA) results. To address this general issue, a suggestion for improving the present EIA/JEDEC HBM ESD test standard for industry applications is made. Key Wor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Human Body Model, EIA/JEDEC Test Standard1引言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和集成電路(Integ

7、rated Circuit, IC)工藝的進步,ESD引起的集成電路器件失效的幾率越來越大, 其防護設計引發(fā)業(yè)界的高度重視1-3。進行ESD研究最廣泛使用的是人體模型(Human Body Model, HBM),其測試標準目前有美國軍標MIL-STD-883F Method 3015.74、美國靜電協(xié)會 的ESDA STM5.1-20075、電子工業(yè)協(xié)會的JEDEC EIA/JESD22-A114-D6和汽車電子協(xié)會的 AEC-Q100-002-D7等幾個基本等價的標準。在這些標準中JEDEC標準在業(yè)界被廣泛應用。在 JEDEC標準中規(guī)定了每個ESD電壓下對于不同管腳的測試組合、測試極性、重

8、復次數以及重 復測試間隔時間等,然而卻沒有規(guī)定起始測試電壓和測試電壓步長增量。對于同樣是4kV的 測試,有的會從1 kV開始,增量500V,有的從2kV開始,有的甚至就直接測試4kV看能否通 過。這樣就會存在一個漏洞,即存在失效窗口 8的不良防護設計可能因無法檢測出來而蒙混 過關。而在STM5. 1標準中給出了簡單的建議來克服這種失效窗口問題;在AEC標準中也有對 起始電壓和步進電壓的建議。但在目前國內業(yè)界廣泛采用的EIA/JEDEC標準中,卻還沒有這 方面的條文規(guī)定。失效窗口問題在以往的一些文獻中曾被多次討論:在文獻8中,輸入端的ESD保護電路通過了高量級電壓和低量級電壓的測試,卻在中等量級

9、電壓的測試中失效。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失效窗口。Duvvury et. al.在設計一種兩級保護電路時也碰到失效窗 口的問題:采用一個橫向晶閘管(Silicon ControlledRectifier,SCR)與用電阻相連的GGNMOS 作為輸入端的保護電路,如果兩級保護電路沒有適當的優(yōu)化將會在ESD從低電壓遞增到高電 壓過程中產生失效窗口9;還有其它情況,也會造成失效窗口的存在。比如在回滯器件的多 叉指設計中,由于各叉指的不均勻開啟可能會造成失效窗口 10;又比如在某些工藝下由于 ESD造成的軟擊穿也是造成失效窗口的一個原因11。不同的失效標準會影響失效窗口的大 小,失效窗口的存在肯定會影響到產

10、品的魯棒性和壽命。因此,ESD測試標準應該要能夠檢 測出產品中潛在的失效窗口問題。目前業(yè)界可以接受的基本HBM靜電級別為2kV,而更安全的級別是4kV。本文研究對象是帶有N阱鎮(zhèn)流電阻(Nwell Ballast)的柵接地NMOS (Gate-Grounded NMOS, GGNMOS)防護結構,作為全芯片的I/O保護和VDD-VSS保護,以期 達到HBM 4kV的防護能力。通過這個實例分析所采用的測試標準EIA/JEDEC存在的問題。2基于N阱鎮(zhèn)流電阻GGNMOS的ESD防護結構圖1本文研究的帶漏極N阱鎮(zhèn)流電阻Rw的GGNMOS電路圖和版圖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GGNMOS防護結構采用多叉指結構

11、, 引入N阱鎮(zhèn)流電阻的目的是增加多叉指的開啟均勻性以提高防護能力。版圖采用0.35umCMOS 工藝。一個NMOS電容作為被防護對象,或稱柵監(jiān)視器(gate-monitor)。該工藝的柵電極靜 態(tài)擊穿電壓為24V。3HBM和TLP測試結果采用的HBM測試系統(tǒng)儀型號為KEYTEK ZAPMASTER7/4,測試標準為JEDEC EIA/JESD22 -A114E。失效標準定 義為當被打擊管腳之間在12V直流電壓下直流通路電流達到或超過1A。圖2采用高起始電壓、大步進測試時,起始電壓設為1kV,步進電壓設為500V,測試終止電壓設 為8kV。采用低起始電壓、小步進測試時,起始電壓設為50V,步進電

12、壓設為50V,測試終止 電壓設為1kV。測試結果見表1。從表1結果看,在不同起始電壓下的測試,得到兩個截然不 同的結果。在1kV的高起始電壓下測試,器件在8kV下仍能通過,似乎設計很成功。然而在 50V低起始電壓條件下測試,卻得到350V失效的結果。表1表2 對此現象,我們用 Barth 4002 TLP (Transmission Line Pulsing) 12ESD 專用測試設備對該 結構進行了 I-V曲線分析TLP測試采用的上升時間為10ns,脈寬為100ns。測試原理是在 每個TLP脈沖打擊后用1.1*VDD的直流電壓加在防護結構上進行漏電流大小的測試。失效標 準為漏電達到1A。在高

13、低兩種不同起始電壓下進行TLP測試的結果見表2,其中等效失效 電壓換算公式為VESD=1.5k*It2+Vt213,I-V曲線見圖3和圖4。表2顯示與表1相似的結 果。從高電壓(換算對應TLP 25V的輸出)開始測試,器件失效電壓很高,達11kV以上;而 從低電壓(TLP 0V輸出)開始測試,器件在幾百伏的電壓下就發(fā)生了失效。4失效機理分析及OBIRCH的失效分析驗證上述ESD防護結構出現防護漏洞或稱失效窗口的原因,我們分析認為是由于鎮(zhèn)流電阻阻值設計不當引起的。N阱鎮(zhèn)流電阻在增加 GGNMOS各叉指導通均勻性的同時也增加了防護器件的觸發(fā)開啟電壓Vt1。若N阱阻值設計過 大使Vt 1過高,甚至高

14、于被保護器件的柵氧擊穿電壓,則會導致在防護結構還未被開啟之前, 被保護電路因柵氧擊穿而造成失效。圖3圖4圖5 當測試從低電壓開始進行時,由于開啟電壓Vt1設計得過高,防護結構未能打開,內部被防護 結構先被擊穿。從圖4看,被測器件(DUT)上的擊穿電壓(即橫坐標值)為36V,剛好為柵 極靜態(tài)擊穿電壓24V的1.5倍(在ESD脈沖狀態(tài)下柵氧的擊穿電壓要大于靜態(tài)擊穿電壓,一 般認為有1.5倍的關系14)。而當測試從高電壓開始時,由于高電壓能使防護器件觸發(fā)開啟, 對被保護電路起到了防護作用,所以內部器件(本案中為NMOS電容)不會擊穿。這時如果防 護器件本身(GGNMOS)也有很強的魯棒性,則整個電路

15、就能通過很高防護級別的測試。為了印證該分析,我們切除了被保護管即NMOS電容,以去除它的過早擊穿對整個測試進程的影 響,單對防護結構本身做了 TLP測試。測試結果顯示該防護結構的觸發(fā)電壓Vt 1高達39V(見 圖5),確實高于被保護器件NMOS監(jiān)視器柵氧的動態(tài)擊穿電壓36V。從更詳細的測試數據可知, DUT上的39V電壓對應TLP的22.5V輸出脈沖電壓。為了使分析更具說服力,我們還做了 OBIRCH (Optical Beam Induced Resistor Chang)失效分析。OBIRCH 即光束感應電阻 變化技術,是利用激光束在器件表面掃描,激光束的能量轉化為熱量,如果互連線中存在缺

16、 陷或者空洞,這些區(qū)域附近的熱量傳導不同于其他材料完整的區(qū)域,這將引起局部溫度變化, 從而引起電阻值改變ARo將熱引起的電阻變化和電流變化聯(lián)系起來,將電流變化的大小與 所成像的像素亮度對應,像素的位置和激光掃描到的位置相對應。這樣就可以利用OBIRCH成 像進行失效定位了。圖6圖7 低起始電壓測試后芯片的OBIRCH失效分析照片如圖6所示。圖中上面失效點處為串聯(lián)電阻Rs的金屬連線部位,下面失效點處為 被保護的NMOS柵電容。從圖中可見防護器件GGNMOS本身沒有失效。高起始電壓測試后芯片 的OBIRCH失效分析照片如圖7所示,失效發(fā)生在帶N阱鎮(zhèn)流電阻的多叉指GGNMOS防護結構 本身,被保護的

17、NMOS柵電容沒有損壞。失效分析結果印證了 HBM測試以及TLP測試的結果。 經過以上理論分析和失效分析驗證,我們知道觸發(fā)電壓Vt1設計過高帶來防護功能失效這一 問題,應該引起ESD設計人員的充分注意。就本文所舉具體防護實例而言,為了進一步證明 Vt1過高是鎮(zhèn)流電阻過大引起的,我們將Rw阻值減半再進行了對比實驗。減半后的TLP測試 結果如圖8所示,Vt1明顯減小,從39V變?yōu)?4V,小于36V的MOS管柵動態(tài)擊穿電壓。這樣 就能夠有效保護其后的被保護管柵極不被擊穿。從圖8可以推算出此時的防護電壓級別為 3.9Kv左右,防護功能正常。5討論及對HBM測試標準的改進建議圖8集成電路產品需要進行ES

18、D HBM耐壓級別的測試,但一些ESD防護結構的設計存在失效窗口。 而目前的測試標準EIA/JEDEC未規(guī)定測試的起始電壓和步進增量,這樣的漏洞會導致一些不 良設計同樣會通過測試的檢驗,對產品的日后使用造成潛在的ESD失效威脅。從本文的分析 可見,HBM的測試應該從比較低的電壓開始,而步長增量也不應太大,增量過大同樣會造成 跳過失效窗口埋下隱患的潛在危險。然而為了盡可能的節(jié)省測試時間或測試成本,可以采用 比如在低起點時用較小步長增量,而到達較高電平后再改用較大步長增量的方法等等(即像 其它標準中已有規(guī)定的一樣)。總之,產業(yè)界和學術界對這一問題應有所重視,在今后的測試 標準修訂中應加入對測試起點

19、、測試增量的規(guī)定。參考文獻1 Liou, J.J,Salcedo, J.A, Liu, Z.W. Robust ESD Protection Solutions in CMOS/BiCMOS Technologies .Proc. Int Workshop on Electron Devices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2007, :p.41-45 .2 CUI Qiang, HAN Yan, DONG Shu-rong, LIOJuin-jie. A robustpolysilicon-assisted SCR in ESD protection appl

20、ica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 2007 8 (12) :1879-18833 WANG A Z, FENG H G, GONGK, et al. On-chip ESD protection design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n overview for IC designers.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32(9), 2001.4 MIL-STD 2883C method 3015.7, military standard test methods and

21、 procedures for microelectronics S. Dept of Defense, Washington, USA, 1989.5 ANSI/ESD STM5.1-2007, ESDAssociation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ity Testing Human Body Model (HBM) Component Level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ssociation,NY 13440, 2007.6 JEDEC Solid State Techn

22、ology Association, JESD22-A114E,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ESD ) Sensitivity Testing Human Body Model ( HBM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Sensitivity Testing,JEDEC Solid State Technology Association 2500 Wilson Boulevard ,January 2007.7 AEC Human Body Model (HBM)Electrostatic Discharge Test, Automo

23、tive Electronics Council, July 20038Duvvury, C.Rountree, R.N.Adams, O.Internal Chip ESD Phenomena Beyond the Protection Circuit,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35:1212, 2133-2139, 19889 C.Duvvury, T. Taylor, J. Lindgren, J. Morris, and S. Kumar, Input protection design for overall chip reliab

24、ility,in 1989 EOS JESD Symp. Proc., EOS-I 1, p. 190. 10Iyer, N.M. Vassilev, V. Thijs, S. Groeseneken, G. , Modelinagnd Simulation forESD protection circui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2004. ICSE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p. 7, 7-9 Dec. 2004 11Joachim C. Reiner, Thomas Kell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