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名詞解釋_第1頁
內科名詞解釋_第2頁
內科名詞解釋_第3頁
內科名詞解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科學名詞解釋1  肺源性呼吸困難:是指呼吸系統(tǒng)疾病引起病人自覺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并伴有呼吸頻率、深度和節(jié)律的改變。2  三凹征:胸骨上凹、鎖骨上凹和肋間隙。3  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組織的出血經口咯出,可以從痰中帶血到大量咯血。4  體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氣管分泌物排出體外,又稱重力引流。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是呼吸道最常見的傳染病。6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或過敏反應等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7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極

2、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以慢性反復發(fā)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為臨床特征。8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沖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肺泡壁破壞的病理狀態(tài),是肺氣腫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9  縮唇呼吸: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呼氣時口唇縮攏似吹口哨狀,持續(xù)慢慢呼氣,同時收縮腹部。10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huán)阻

3、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大、擴大、甚至發(fā)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11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反應為主的氣道變應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12              支氣管擴張癥:是由于支氣管極其周圍肺組織的慢性炎癥和阻塞,導致支氣管管腔擴張和變形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

4、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伴大量膿痰和反復咯血。13              肺炎:指肺實質的炎癥。14              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實質的炎癥。15             

5、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組織的炎癥。16              軍團菌肺炎:事由革蘭染色陰性嗜肺軍團桿菌引起的一種以肺炎為主的全身性疾病。17              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實質而引起的肺部炎癥。18     

6、60;        肺膿腫:是由于多種病原體引起的肺部化膿性感染,早期為肺組織的感染性炎癥,繼而壞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組織包圍形成膿腫。臨床特征為高熱、咳嗽、咳大量膿臭痰。19              肺結核  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20          &#

7、160;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 :是最常見的肺部原發(fā)性惡性腫瘤,起源于支氣管黏膜及腺體。21              氣胸:任何原因使空氣進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積氣和肺萎陷。22              人工氣胸:用人工方法將濾過的空氣注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氣胸。23    

8、0;         外傷性氣胸:由胸外傷等引起的氣胸。24              自發(fā)性氣胸:在沒有外傷或認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組織和臟層胸膜自發(fā)破裂,空氣進入胸膜腔所致的氣胸。25              呼吸衰竭: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

9、氣功能障礙,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造成機體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臨床綜合癥。26              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滯留或二氧化碳降低。27              I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滯留。28     &#

10、160;        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內、外致病因素(如嚴重感染、休克、創(chuàng)傷、大手術、DIC)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損傷為主的肺部炎癥綜合癥。29              機械通氣:是借助呼吸機建立氣道口與肺炮間的壓力差,給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機械裝置來代替、控制或改變自主呼吸運動的一種通氣方式,30    &#

11、160;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靜脈回流正常的情況下,由于原發(fā)的心臟損害導致心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一種綜合癥。臨床上以肺循環(huán)和或體循環(huán)淤血及組織血液灌注量不足為主要特征。31              急性心功能不全:指由于某種原因使心排血量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甚至喪失排血功能,導致組織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綜合癥。32  &#

12、160;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jié)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與激動次序的異常。33              竇速:34              竇緩:35     

13、;         竇性停搏:(竇性靜止)是指竇房結不能產生電沖動,心臟的電活動和機械活動由低位起搏點發(fā)放的沖動來控制。36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是由于竇房結極其周圍組織的器質性病變導致竇房結起搏或傳導功能障礙,從而產生多種心律失常的綜合表現(xiàn)。37          

14、;    期前收縮:是由于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過早發(fā)出沖動控制心臟收縮所致。38              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是一種陣發(fā)性快速而規(guī)律的異位心律,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連續(xù)發(fā)生的期前收縮形成,根據(jù)異位起搏點的部位,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39              室上速:由

15、于房性和房室交界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在臨床上難以區(qū)別,統(tǒng)稱為。40              房顫41              房撲42              室顫43   &#

16、160;          室撲44              房室傳導阻滯:是指沖動從心房傳入心室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阻滯。45              I度AVB46      

17、0;       II度AVB47              III度AVB48              預激綜合癥“WPW”:是指心房沖動提前激動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心室激動提前激動心房的一部分或全部。49     

18、0;        心臟驟停:指在原來全身與心臟較好的情況下,意外的發(fā)生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50              人工心臟起搏:是應用人工心臟起搏器發(fā)放脈沖電流,通過導線和電極的傳導刺激心肌,使心肌興奮和收縮,從而替代心臟自身起搏點,控制心臟按脈沖電流的頻率有效的搏動。51         &#

19、160;    心臟電復律:是在短時間內向心臟通以高壓強電流,使心肌瞬間同時除極,消除異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轉為竇性心律的方法。52              心臟瓣膜病: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單個或多各瓣膜的結構異常,導致瓣膜口狹窄和或關閉不全。53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菏侵腹跔顒?/p>

20、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一起,統(tǒng)稱冠狀動脈性心臟病。54              心絞痛: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fā)作性胸痛和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癥。55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狀動脈供血急

21、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導致心肌壞死。56              原發(fā)性高血壓: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的綜合癥,可引起心、腦、腎嚴重冠狀動脈并發(fā)癥。57              高血壓急癥:是指病人血壓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高,伴有心、腦、腎重要臟器嚴重損害或功能障礙的一種臨床危重狀態(tài)。58 

22、0;            高血壓腦病“是指血壓急劇升高的同時伴有中樞神經功能障礙。59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癥。60              心肌?。菏且唤M原因不明的,以心

23、肌病變?yōu)橹鞯男呐K病。61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內膜和臨近的大動脈內膜炎癥,其特征是心瓣膜上形成贅生物和微生物經血型波散至全身器官和組織。62              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是指通過導管術,將診斷或治療用的各種器材送入心臟或血管內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方法。63  &

24、#160;           心導管射頻消融術:是通過心導管將射頻電流引入心臟內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細胞,消除病灶,治療心律失常的方法。64              PTCA:是用一特定大小的求囊擴張冠狀動脈內徑,解除其峽窄,使相應心肌血供增加,緩解癥狀,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一種非外科手術方法,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最基本的手段。65  

25、60;           胃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炎性病變。66              消化性潰瘍:是指發(fā)生于胃腸道黏膜的慢性潰瘍。67              腸結核:是結核桿菌侵犯腸道引起的慢性特異性感染。68 

26、;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直腸和結腸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病理表現(xiàn)為結腸黏膜和黏膜下層有慢性炎癥細胞浸潤和多發(fā)性潰瘍形成。69              肝硬化:是因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于肝臟,而造成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病理特點為廣泛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再生結節(jié)形成,結締組織增生,致使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

27、。70              原發(fā)性肝癌:是指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fā)生的腫瘤。71              肝性腦?。菏菄乐馗尾∫鸬?,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調的綜合癥,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72        

28、0;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極其周圍組織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癥,臨床以急性腹痛,發(fā)熱伴惡心、嘔吐、血尿電粉酶升高為特點。73              結核性腹膜炎:是由結合桿菌引起的慢性、彌漫性腹膜炎癥。74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曲適韌帶以上的消化道,

29、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腸和胰、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所致的出血。75              急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為主要表現(xiàn),且可有一過性氮質血癥的一組疾病。76              腎病綜合癥:是由各種腎臟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綜合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

30、血癥、水腫、高脂血癥。77              腎盂腎炎:是由細菌引起的腎盂、腎盞、和腎實質的感染性炎癥。78              急性腎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急劇、進行性減退而出現(xiàn)的臨床綜合正。79          

31、;    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凈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彌散對流作用來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質。80              腹膜透析:是向病人腹腔內輸入透析液,利用腹膜做為透析膜將體內滯留的水、電解質與代謝廢物經超濾和滲透作用進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質經毛犀血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以補充體內的需要,如此反復更換透析液,可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和多余的水。81       &#

32、160;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周圍血液中的HB濃度、RBC計數(shù)和或血細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82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用來制造HB的儲存鐵缺乏,使血紅素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83              巨幼細胞貧血:是指葉酸和或維生素B

33、12缺乏引起的一類大細胞性貧血。84              再障:是由多種原因致造血干細胞的數(shù)量減少和或功能異常引起的一類貧血。85              容血性貧血:是指紅細胞破壞速度超過骨髓造血代償功能時所引起的一組貧血。86        

34、60;     DIC:是許多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種復雜的病理過程,是一組嚴重的出血性綜合癥。特點是:微循環(huán)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繼發(fā)性纖容亢進。臨床表現(xiàn)為:出血、栓塞、微循環(huán)障礙幾容血。87              白血病:是一類起源于造血(淋巴)干細胞的惡性疾病。88          

35、60;   淋巴瘤:是原發(fā)于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可分為霍奇金病和 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臨床上以無痛性淋巴結腫大為特征。89              單純性甲狀腺腫:是一種不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表現(xiàn)的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阻礙甲狀腺激素合成而導致代償性的甲狀腺腫。90              甲亢:是由多

36、種病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從而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所致的臨床綜合癥。91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學效應不足所侄的一組內分泌疾病。92              皮質醇增多癥:又稱Cushing綜合癥;是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的糖皮質激素所致。93   

37、;           糖尿?。菏且环N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其基本病理為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細胞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代謝紊亂。94              SLE:是一累及全身多系統(tǒng)、多器官的自身免役性疾病,臨床上主要必表現(xiàn)為皮膚、關節(jié)和腎臟損害。95        &

38、#160;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周圍對稱性的多關節(jié)的慢性炎癥。、96              皮肌炎:是一種皮膚和肌肉的慢性炎性疾病,表現(xiàn)為皮膚紅班、水腫、肌肉壓痛、肌無力和肌萎縮。97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yōu)橹?/p>

39、的全身性疾病,分甲、乙、丙、丁、戊型。、98              乙腦:是乙腦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炎癥為主要病變 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高熱、意識障礙、抽搐和呼吸衰竭。9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ǒng) 為主的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為特有的恐水、怕風、恐懼不安、咽肌痙攣、進行性癱

40、瘓等。100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表現(xiàn)為發(fā)熱、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腎衰竭。101           AIDS:是由人免役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傳染病。102           癱瘓:肢體因肌力下降而出現(xiàn)運動障礙。103  &

41、#160;        單癱:單個肢體的運動不能或運動無力,可表現(xiàn)為一個上肢或一個下肢。104           偏癱:一側面部或肢體癱瘓,常伴癱瘓側肌張力增高,鍵發(fā)射亢進和椎體束征陽性等體征。105           交叉性癱瘓:為病變側顱神經麻痹和對側肢體的癱瘓。106    &

42、#160;      截癱:雙下肢癱瘓107           四肢癱瘓:四肢不能運動或肌力減退。108           局限性癱瘓:指某一神經根支配區(qū)域或某些肌群的無力。109           僵硬:是指肌張力增高所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動受限或不能活動的一組綜合癥。110           痙攣:是肌張力增高所致。111           僵直:指某些神經末梢、神經肌肉接頭病變引起的軀干、肢體等肌肉的僵直。1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