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物理化學實驗報告_第1頁
工作報告-物理化學實驗報告_第2頁
工作報告-物理化學實驗報告_第3頁
工作報告-物理化學實驗報告_第4頁
工作報告-物理化學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理化學實驗報告篇一:物理化學-各個實驗實驗報告參考1 燃燒熱的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1通過萘和蔗糖的燃燒熱的測定,掌握有關(guān)熱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和測量技術(shù)。了解氧彈式熱計的原理、構(gòu)造和使用方法。 2了解恒壓燃燒熱與恒容燃燒熱的差別和相互關(guān)系。 3學會應用圖解法校正溫度改變值。 二、實驗原理 燃燒熱是指1mol物質(zhì)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在恒容條件下測得的燃燒熱為恒容燃燒熱(QV),恒壓條件下測得燃燒熱為恒壓燃燒熱(Qp)。若把參加反應的氣體和生成氣體視為理想氣體,則 Qp?QV?nRT。若測得Qp或QV中的任一個,就可根據(jù)此式乘出另一個?;瘜W反應熱效應(包括燃燒熱)常用恒壓熱效應(Qp)表示。

2、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裝有一定量樣品和樣體的密閉氧彈,然后使樣品完全燃燒,放出熱量使水和儀器升溫,若儀器中水量為W(g),儀器熱容W?,燃燒前后溫度為t0和tn,則m(g)物質(zhì)燃燒熱QV?(Cw?w)t(n?t0。若水的比熱容)C1。摩爾質(zhì)量為M的物質(zhì)。其摩爾燃燒熱為QM V? m (W?W?)(tn?t0),熱容W?可用已知燃燒熱的標準物質(zhì)(苯甲酸,QV26.434J?g?1)來標定。將其放入量熱計中,燃燒測其始末速度,求W?。一般因每次水量相同,可作為一個定量來處理。QM V? m (tn?t0) 三實驗步驟 1熱容W?的測定 1)檢查壓片用的鋼模,用電子天平稱約0.8g苯甲酸,倒入

3、模具,講樣品壓片,除去樣品表面碎屑,取一段棉線,在精密天平上分別稱量樣品和棉線的質(zhì)量,并記錄。 2)擰開氧彈蓋,擦凈內(nèi)壁及電極接線柱,用萬用表檢查兩電極是 了解燃燒熱的定義,水當量的含義。 壓片要壓實,注意不要混用壓片機。 否通路,將稱好的棉線繞加熱絲兩圈后放入坩堝底部,并將樣品片壓,在棉線上旋緊彈蓋,并再次檢查電極是否通路,將氧彈放在充氧架上,拉動扳手充氧。充畢,再次檢查電極。 3)將氧彈放入熱量計內(nèi)桶,稱取適量水,倒入量熱計內(nèi)桶,水量以沒氧彈蓋為宜,接好電極,蓋上蓋子,打開攪拌開關(guān),開始微機操作。 用潔凈的小燒杯于電子天平上稱量2.0g固體NaOH,加水使之溶解,轉(zhuǎn)移至500mL細口瓶中,

4、充分搖勻,用橡皮塞塞好,貼上標簽備用。 2物質(zhì)燃燒熱的測定 (1)蔗糖燃燒熱測定,稱取0.6g蔗糖代替苯甲酸,操作同上。 (2)萘燃燒熱的測定,稱取1.2g萘代替蔗糖,操作同上。 3.實驗數(shù)據(jù) 裝樣前后必須 要測試氧彈是否通路,否則無法進行實驗。 每個樣品測試完后,內(nèi)筒的水需要更換,水需要稱量。 國際冷卻常數(shù)K:0.0036/min 國際綜合常數(shù)A:-0.00158k/min 水量:2473.65g 四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列出詳細計算步驟) (1)由標準物苯甲酸求出水當量 由M苯甲酸=122.12g/mol 得 (tn?t0)=2.379K m=0.8450g 所以:W?=9269J/k M (W?

5、W?)(tn?t0)得 m Qvm26434?0.8450?122.12 W?W?9389 J/K (t0?tn)M2.379?122.2 由QV? (2)寫出萘的燃燒反應式,并求出萘的恒容燃燒熱和恒壓燃燒熱。 C10H8(S)+12O2(9 ) 10CO2(9)+4H2O(l) QV? M128.18W(tn?t0)?9389?(26.266?23.701)?5202.986 (KJ/mol) m0.5933 299.416?296.851 Qp?Qv?nRT?5202.986?2?8.314? 2?1000 ?5198.029 (KJ/mol) (3)寫出蔗糖的燃燒反應式,并求出蔗糖的恒容

6、燃燒熱和恒壓燃燒熱。 C10H8(S)+12O2(9 ) 10CO2(9)+4H2O(l) QM342.30V?mW(tn?t0)?1.1911 ?9389?(25.878?23.768)?5693.253(KJ/mol) Qp?Qv?nRT?5693.253?0?RT?5693.253(KJ/mol) (4)實驗結(jié)論 該實驗通過測水溫的溫度變化來計算物質(zhì),吸收的熱量,求出燃燒熱。實驗結(jié)果在誤差范圍內(nèi)。 (5)實驗誤差分析 蔗糖標準燃燒焓值為:5645KJ·mol-1 萘標準燃燒焓值為:5157KJ·mol-1 蔗糖燃燒熱相對誤差: Qr實測?Qr ?4973196 Q?1

7、00%? 4981459R實測 4973196 ?100%?0.17% 萘燃燒熱相對誤差: Qr實測?Qr 5694845?5670627 Q?100%? R實測 5670627 ?100%?0.43% 強調(diào)實驗報告 書寫:格式規(guī)范、字跡工整、實驗數(shù)據(jù)不得涂改、要有誤差分析。 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靜態(tài)壓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用靜態(tài)法(也稱等位法)測定異丙醇在不同溫度下飽和蒸氣壓的原理,進一步明確純液體飽和蒸氣壓與溫度的關(guān)心。 2掌握真空泵的使用方法。 3學會用圖解法求所測溫度范圍內(nèi)的平均摩爾汽化熱及正常沸點。 二、實驗原理 一定溫度下,在一真空密閉容器中,液體的蒸發(fā)很快與蒸氣凝結(jié)達到動態(tài)平衡,

8、即蒸氣分子向液面凝結(jié)和液體分子從表面逃逸的速率相等。此時,液面上的蒸氣壓力就是液體在此溫度的飽和蒸氣壓。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與溫度的同向變化。當蒸氣壓與外界壓力相等時,液體便沸騰。外壓不同時,液體的沸點也不同。通常把外壓為101325Pa時沸騰的溫度定為液體的正常沸點。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與溫度的關(guān)系可用克勞修斯克拉貝龍方程式來表示: dlnpdT?Hm RT2 式中T熱力學溫度(K);p液體在溫度T時的飽和蒸氣壓;?Hm-液體摩爾汽化熱(kJ/mol);R氣體常數(shù)。 當溫度在較小范圍內(nèi)變化時,可把?Hm看作常數(shù),當做平均摩爾汽 化熱,將上式積分得lgp? ?Hm 2.303RT ?A,中A積分常數(shù),

9、與壓力p的單位有關(guān)。 由上式可知,在一定范圍內(nèi),測定不同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以lgp對1/T作圖,可得一直線,而由直線的斜率可求出實驗溫度范圍的液體平均摩爾汽化熱。 靜態(tài)發(fā)測液體的飽和蒸氣壓時調(diào)節(jié)外壓,以液體的蒸氣壓求出外壓,就能直接得到該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 三、實驗步驟 1.裝樣 從等位計R處注入異丙醇液體,使A球中裝有2/3的液體,U形管B的雙臂大部分有液體。 2. 檢漏 將裝有液體的等位計接好,打開冷卻水,關(guān)閉活塞H、G,打開真空 理論上了解液 體飽和蒸氣壓和溫度的關(guān)系克勞修斯克拉貝龍方程。 泵抽氣系統(tǒng)。打開活塞G,從低真空泵測壓儀上顯示壓差位40005300Pa,關(guān)閉活塞G,注意觀察

10、壓力測量儀的數(shù)字變化,如果系統(tǒng)漏氣,則壓力量儀的顯示數(shù)值逐漸變小,這時應分段認真檢查,尋找漏氣部位,設法消除。 調(diào)節(jié)恒溫槽至所需溫度后,打開活塞G,緩慢抽氣,使A球中的液體溶解的空氣和A、B空間內(nèi)的空氣通過B管中的液體排出,抽氣若干分鐘后,當氣泡呈長柱形時,關(guān)閉活塞G。停止抽真空,調(diào)節(jié)H,使空氣緩慢進入測量系統(tǒng),直到B管中的雙液面等高。待壓力穩(wěn)定后,從低真空測壓儀上讀取數(shù)據(jù),用上述方法測定6個不同溫度時的異丙醇的蒸氣壓(每個溫度間隔為5K)在實驗開始時,從氣壓計讀取測定時的大氣壓。 原始記錄 四、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詳細列出計算步驟) (1)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 (2)以蒸氣壓p對溫度T作圖,在圖上均取8

11、個點,并列出相應表格,繪制lgp1/T圖。 注意抽真空的 方法,別忘記讀空氣大氣壓。 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溫度的準確性。 篇二:物理化學實驗報告 大學化學基礎實驗2 實 驗 報 告 課 程:專 業(yè):班 級:學 號: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實驗日期:物理化學實驗環(huán)境科學 5月24日 實驗一、溶解焓的測定 一、 實驗名稱:溶解焓的測定。 二、 目的要求:(1)學會用量熱法測定鹽類的積分溶解焓。 (2)掌握作圖外推法求真實溫差的方法。 三、 基本原理: 鹽類的溶解通常包含兩個同時進行的過程:一是晶格的破壞,為吸熱過 程;二是離子的溶劑化,即離子的水合作用,為放熱過程。溶解焓則是這兩個過程熱效應的總

12、和,因此,鹽類的溶解過程最終是吸熱還是放熱,是由這兩個熱效應的相應大小所決定的。影響溶解焓的主要因素有溫度、壓力、溶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用量等。熱平衡式: solHm=-(m1C1+m2C2)+CTM/m2 式中, sol H m 為鹽在溶液溫度及濃度下的積分溶解焓, J·mol , m1 , m2 分別為水和溶 質(zhì)的質(zhì)量, M 為溶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kg·mol -1 ;C1 ,C 2 分別為溶劑水, kg; 溶質(zhì)的比熱容,J·kg -1 ;T 為溶解過程中的真實溫差,K;C 為量熱計的熱容, J·K- 1 ,也稱熱量計常數(shù).本實驗通過測定已知積分溶解焓的標準物質(zhì)

13、 KCl 的 T ,標定出量熱計熱容 C 的值. 四、實驗主要儀器名稱: NDRH-2S型溶解焓測定實驗裝置1套(包括數(shù)字式溫度溫差測量儀1臺、 300mL簡單量熱計1只、電磁攪拌器1臺);250mL容量瓶1個;秒表1快;電子天平1臺;KCl;KNO3;蒸餾水 五、實驗步驟: (1)量熱計熱容 C 的測定 ( 1 ) 將 儀 器 打 開 , 預 熱 . 準 確 稱 量 5.147g 研 磨 好 的 KCl , 待 用 . n KCl : n水 = 1: 200 (2)在干凈并干燥的量熱計中準確放入 250mL 溫室下的蒸餾水,然后將 溫度傳感器的探頭插入量熱計的液體中.打開攪拌器開關(guān),保持一定

14、的攪拌速度,待溫差變 化基本穩(wěn)定后,讀取水的溫度 T1 ,作為基溫. (3) 同時, 每隔30s就記錄一次溫差值,連續(xù)記錄8 次后, 將稱量好 的 5.174g KCl 經(jīng) 漏斗全部迅速倒入量熱計中,蓋好.10s記錄一次溫度值,至溫度基本穩(wěn)定不變,再每隔 30s記錄一次溫度的數(shù)值,記錄 8 次即可停止. (4)測出量熱計中溶液的溫度,記作 T2 .計算 T1 , T2 平均值,作為 體系的溫度.倒出溶液,取出攪拌子,用蒸餾水洗凈量熱計. KNO3 熔解熱的測定:標準稱量 3.513g KNO3 ,代替 KCl 重復上述操作. 六、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KCl溶解過程中數(shù)據(jù)記錄: KCl質(zhì)量:5.

15、1774g 平均溫度18.295 未加KCl之前:t=19.24 由圖可知:?T=1.89:solHm(KCl)=18933J/mol; C1=4200J/kg· C2=699000J/kg·M(KCl)=0.0745kg/mol;m1=0.25kg;m2=0.0051774kg 由solHm=-(m1C1+m2C2)+CTM/m2 得:C=-4673.7898J/K KNO3溶解過程中數(shù)據(jù)記錄: KNO3質(zhì)量:3.510g 平均溫度:18.735 未加KNO3之前:t=19.11 加KNO3后: 由圖可知:?T=0.75;C=-1049.9943J/K;C1=4202J/

16、kg· C2=894900J/kg·M(KNO3)=0.103kg/mol;m1=0.25kg;m2=0.0035112kg 由solHm=-(m1C1+m2C2)+CTM/m2 得:solHm(KNO3)=23.45123kJ/mol 七、實驗問題討論 1.樣品顆粒的大小和濃度,對溶解焓測定有什么影響? 答:粒度太大不好溶解要受影響,溶解過程過長溫差變化過小, 就會產(chǎn)生誤差;濃度太大也是影響到溶解速度的,時間太長溫差數(shù)值變化過大,溶解焓的測定就不準了。 2.本實驗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本實驗有誤差,可能由于試劑顆粒過大,加入試樣于量熱計中沒有迅速蓋好,實驗結(jié)束后試樣

17、沒有全部溶解完等。 3.溫度和濃度對積分溶解焓有無影響? 答:有影響;通過solHm=-(m1C1+m2C2)+CTM/m2可知溫度對溶解焓有影響,而濃度過大相應的溫差變化快,從而影響實驗。此外,影響溶解焓的因素還有壓力、溶質(zhì)、溶劑的性質(zhì)以及用量等。 4.在本實驗中,為什么要用作圖外推法求溶解過程的真實溫差?答:由于實驗過程中攪拌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熱量,而且系統(tǒng)也并非嚴格的絕熱系統(tǒng),此在鹽類的溶解過程中,難免與環(huán)境有微小的熱交換。為了消除這些影響,求出溶解前后系統(tǒng)的真實溫度變化?T,所以采用作圖外推法求真實溫差。 5.使用ZT-2C型精密數(shù)字溫差測量儀時,在測定溫差過程中不可再按“基溫設定”按鍵

18、,否則會使已設定基溫發(fā)生變化,造成測定結(jié)果出現(xiàn)錯誤。 6.加入試樣于杜瓦瓶中后應迅速蓋上,剛開始時讀取溫度(或溫差)要密一些,此后逐漸增大時間間隔。 7.欲得到準確的實驗結(jié)果,必需保證試樣全部溶解,且操作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正確。溫度傳感器必要時進行校正。 篇三:大學物理化學實驗報告 年月日評定:姓名: 學號:年級: 專業(yè):室溫: 大氣壓: 一、實驗名稱:BET容量法測定固體的比表面積 二、實驗目的: 三、實驗原理: 四、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五、討論思考: 1. 氮氣及氫氣在該實驗中的作用是什么? 2. 若用Langmuir方法處理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樣品的比表面偏大還是偏?。?年月日評定:姓名: 學號:年級: 專業(yè):室溫: 大氣壓: 一、實驗名稱:恒溫水浴的組裝及其性能測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