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論復習題_第1頁
生物進化論復習題_第2頁
生物進化論復習題_第3頁
生物進化論復習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進化論復習題1. 簡述現(xiàn)代綜合進化論的主要內容?,F(xiàn)代綜合進化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認為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使生物向著適應環(huán)境的方向發(fā)展。主張兩步適應即變異經(jīng)過選擇的 考驗才能形成適應。第二,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進化機制的研究屬于群體遺傳學的范疇。第三,認為突變、選擇、 隔離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機制。2. 談談你對進化生物學發(fā)展新方向的見解。1、分子古生物學答:化石DNA可直接了解其進化歷程,為DNA重復序列、基因結構的起源進化,生物大分子的突變重排及遺傳信息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傳遞提供線索。使了解承重作用的分子機制,溝通了古生物形態(tài)特征與DNA分子特異性之間的關系。2

2、、分子進化工程答:即實驗室進化。在試管里對以核酸為主的多分子體系施以選擇壓力,模擬進化歷程,以達到創(chuàng)新基 因、蛋白質、新物種的目的。其包含三個往復化學過程,擴增、突變、選擇,可獲得新型的催化劑、酶和 新藥3、法語機制答:發(fā)育是高度程序化的過程,不同時空有特定的基因表達,控制著特定器官與個體的發(fā)育。主要分為 兩大同源框基因家族 HOX SOX兩大類。為創(chuàng)造生命提供可能,進化 -發(fā)育生物學 比較基因組學。二1 簡述生命的本質。生命就其本質而言也是物質的,它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其化學組 成上有其同一性,在結構上表現(xiàn)了高度的有序性,在功能上具有復雜性。作為生命活動的基本特

3、征是自我 更新、自我復制、自我調控和自我突變。所以,生命實際上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具有不斷自我 更新的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發(fā)生突變并可復制自身的多分子體系。生物體是一個開放系統(tǒng),不斷地與環(huán) 境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不斷地從環(huán)境吸取負熵, 用以克服自身還活著的時候不得不產(chǎn)生的全部的熵,是一個遠離平衡態(tài)的有序結構。2試述遺傳密碼進化的 Dayhoff假說的內容及其合理性。內容:最原始的三體密碼大概是 GNC三體密碼。第一次擴展時由 GNC擴展為GNY Y代表C或U兩種 嘧啶。第二次擴張時由 GNYT展為RNY R代表G或A兩種嘌吟。第三次擴展是由 RNY擴展為RNN最后一 次擴展是由RN

4、N擴展為NNN合理性:Dayhoff及其同事認為密碼的進化路線是由GNOGNY>RNYRNN> NNN在這一進化路線中,在GNC和 GNY階段,僅第二位堿基才決定氨基酸的種類,實質上相當于單體密碼;在RNY密碼中第一位剪接和第二位堿基共同決定氨基酸種類,因此相當于二體米娜;在RNN和NNN密碼中,三位堿基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氨基酸種類的決定,實質上已過渡到真正的三體密碼。所以,Dayhoff及其同事的密碼進化學說包含了過去的一體、二體、三體學說,是目前最合理的假說。三為什么說真核細胞更可能起源于古細菌?因為研究發(fā)現(xiàn)古細菌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特征與真核生物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

5、,古細菌的細胞壁不含真細菌細胞壁的成分(胞壁酸),與真核細胞一樣不受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影響;真細菌的起始性甲硫氨酰tRNA需甲?;偶毦c真核生物的都沒有甲?;还偶毦衫谜婧松锏陌被RNA合成酶;古細菌與真核生物的肽鏈延長因子對白喉毒素均有反應;古細菌的5S rRNA與真核生物的較相似,真細菌的 5S rRNA則與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較相似;古細菌的核糖體蛋白與真核生物的相似; 古細菌對作用于核糖體的抗生素的反應與真核生物的一致;古細菌的RNA聚合酶與真核生物的相似(亞基組成,對抗生素和藥物的反應)。(具體請參照課本 P56表3-1)四1.化石按保存的特點可分為哪幾類?決定化

6、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二、化石按照保存的特點可分為哪幾類?決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化石按照保存:1、 遺體化石 2、模鑄化石 3、遺物化石 4、遺跡化石決定化石形成的因素:1、生物死亡種群的大小2、生物體組成部分的堅硬程度。3、生物尸體被掩埋的速度4、掩埋的環(huán)境5、化石的程度和速度2. 怎樣理解生物界系統(tǒng)發(fā)展的規(guī)律?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進步性、階段性和多樣性。1、生物進化的進步性:表現(xiàn)岀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進化趨勢。2、生物進化的階段性:神武的進化過程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又表現(xiàn)岀明顯的階段 性。3、生物進化的多樣性: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多樣性是不斷增加的,特別是每次重大滅

7、絕之后生物多 樣性增加都很迅速。3. 你對生物進化發(fā)展的因素和動力是如何理解的?影響生物進化速度的因素1. 生物自身因素的影響生物進化的速度與生物體的結構水平相關。適合度、忍受變異的能力。 生物種群的繁殖方式也影響著生物進化的速度。有性繁殖、異花授粉 生物種群的大小和發(fā)生變異的能力的影響。2. 環(huán)境對進化速度的影響: 環(huán)境的劇變可以產(chǎn)生較大的選擇壓力,引起或促進生物體發(fā)生變異, 從而促進新種的形成。未被占據(jù)的生態(tài)位為新種的發(fā)展提供了外部條件。五談談你學習生物爭斗行為的進化后的感受。六 試述自然選擇在微觀進化中的作用。(一)自然選擇可理解為隨機變異的非隨機淘汰與保存,變異提供選擇的材料,變異的隨

8、機性是選擇的前提,選擇作用于表型,如果突變不影響表型,不影響適合度,則選擇不會發(fā)生。(二)自然選擇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自然選擇對基因頻率的改變也是通過有性生殖的種群來完成的。也就是說一個個體如果產(chǎn)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可遺傳的變異,那么決定這種變異的基因必然在種群里逐漸擴散,逐漸取代原有基因,才能形成新生物類型七1.隔離的機制有哪些類型?舉例說明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物種的形成一般是通過隔離實現(xiàn)的,因為只有隔離才能導致遺傳物質交流中斷,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將 彼此間的差異淹沒,保證群體向各自方向發(fā)展,使歧化不斷加深,直至新種形成。另一方面,生物學上差異造成的隔離,也是隨著物種的形成而獲得的。以美

9、洲棉尾兔分布為例,在美 國東部棉尾兔有8個種,而在西部多山地區(qū)則有 23個種,說明在多山地理隔離在物種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又如蚊子中至少有 6個物種之間的隔離屬于生態(tài)隔離,一些種生活在鹽水中,另一些生活在活水中,還有 一些生活在靜水中。2. 隨著研究的深入,物種的概念將有怎樣的發(fā)展? P143八 1 你是如何理解進化的不平衡性的?鑲嵌進化 (mosaic evolution) 鑲嵌進化是指進化過程中生物體性狀的各個部分獨自地進行變化。鑲嵌進化是由于生物在身體構造、機能 等方面的發(fā)展、進化不平衡引起的。生物進化速度的不平衡A. 低速進化B. 中速進化C. 高速進化(有袋類 5 千萬年 )(人類

10、的進化 200-300 萬年 )2 試述微觀進化與宏觀進化的關系。 微觀進化過程是宏觀進化現(xiàn)象的基礎,微觀進化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宏觀進化現(xiàn)象,不存在與微觀 進化無關的獨立的宏觀進化過程。 微觀進化的速率有快有慢,在一定情況下,微觀進化速率也會很快。說明在一定條件下,微觀進化和宏觀 進化是統(tǒng)一的,微觀進化通過選擇、隔離分化同樣可以導致高速率的進化。微觀進化與宏觀進化是不同層次上的進化,二者是相互關聯(lián)的。九 對基因組進化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p200十 簡述中性突變理論的本質及其貢獻。主要觀點是分子水平上的進化大都不是通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 而是由選擇中性或近中性突變基因的 隨即固定實現(xiàn)的

11、。其本質是分子突變從嚴格意義上講是選擇中性的,即對生物本身來講既無利也無害,他 的命運幾乎取決于遺傳上的隨機固定,所以在分子進化的過程中,突變壓和隨機固定起著重要作用。詳見 P213【關于中心突變理論的理解:遺傳突變多為中性突變,即對生物體無利也無害,所產(chǎn)生的突變由于群 體內個體的隨即交配以及突變基因隨同一些基因型固定下來或消失不見 (隨機漂變的作用) ,新種的產(chǎn)生不 是由微小的長期有利變異積累而成,而是由那些無適應性、無好壞利害之分的中性突變累積而成。它在理 論上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并不沖突,前者是揭示了分子水平(微觀)的進化規(guī)律,后者揭示了表型、種群 進化(宏觀)的規(guī)律,可以說中心突變理論是

12、達爾文的進化學說的補充和發(fā)展。 】十一 1 人類進化有哪幾個主要的階段?人類起源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或早期猿人(100萬年250萬年前直立人或晚期猿人(20萬年200萬年前)智人(3. 5萬年28萬年前)2 試述人類的生物學進化和社會文化進化的關系。生物學進化與文化進化的特征 生物進化:指生物個體和種群的遺傳組成和與之相關聯(lián)的表型特征的世代改變。 文化進化:指人類社會的文化系統(tǒng) ( 包含生產(chǎn)方式和上層建筑)隨時間而變更的過程。關系: 人類的文化進化建立在生物學進化的基礎上,生物學進化達到一定的階段,才產(chǎn)生和創(chuàng)造出文化,才 可能有文化進化。文化是靠一種符號系統(tǒng)和習俗等表達和傳遞的。只有人類

13、才具有創(chuàng)造文化的能力,建立 由社會組織、語言、文字、習俗、教育諸要素構成的文化系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也是一種行為,而人類行為也是一種生物學特征,有遺傳的基礎。因此,人類的文化進化也 可以看作是人類創(chuàng)造文化的復雜行為的進化。(l )進化系統(tǒng)內部必須有變化或變異,為系統(tǒng)的進化提供“材料”。(2)進化系統(tǒng)內的變化或變異必須以某種形式存儲、傳遞和延續(xù),才能完成進化過程。(3)進化的動因和進化方向的控制。生物系統(tǒng)的進化中,自然選擇是主要的進化動因;自然選擇也有導向作用。在某些情況下,人類有意 識、有目的地干預或控制某些生物的進化方向。在文化系統(tǒng)的進化中,人的知識積累、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活動不斷提高生產(chǎn)力水平,生產(chǎn)力的發(fā)

14、展是文化進 化的主要動因。文化系統(tǒng)內部或系統(tǒng)間的斗爭或競爭也是文化進化的重要動因。(4)就人類的生物學進化而言,進化的結果是生物改變自身結構、機能和習性使之適應生存環(huán)境。人類文 化進化的結果是改變自然環(huán)境使之適合人類自身的需要。兩種進化過程都使人類更加適應環(huán)境。(5)生物學進化是極緩慢的過程,而文化進化在達到適應的目的方面要快速得多。如,進化出翅膀的時間 以百萬年計,但人類創(chuàng)造發(fā)明飛機只經(jīng)歷了 2000 年(從風箏發(fā)明算起) 。自然界從未進化出輪子,而人類 文明的早期就發(fā)明了輪車。( 6 )隔離對于生物進化和文化進化有相似影響。 隔離降低生物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導致物種分歧和新種形 成,增大物種的多樣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