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體讓課堂有實效_第1頁
巧用多媒體讓課堂有實效_第2頁
巧用多媒體讓課堂有實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巧用多媒體讓課堂有實效 利通區(qū)黃沙窩學校 韓永軍去年,我們學校組織公開課競賽,我想既然是公開課就要選擇一些語句優(yōu)美,學生容易理解又感興趣的課文來講效果可能會更好。于是,我挑選了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描寫景物的文章,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課文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這部分既是重點又是文章的精華,學生能從中學到作者的表達方法及構段方式,利于進行讀寫結合的語言文字訓練。文章選擇好后,我又在思考:霧對于我們這些北方的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在山中的云霧就很難見到,連我都沒有見過,更何況這些農(nóng)村的孩子。怎樣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真切地感受到云霧的姿態(tài)與變化呢?最好

2、的方式是借助多媒體,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來展現(xiàn)這些景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課前我精心設計了精美的課件,打算根據(jù)學情隨機展示。當學習到“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這部分內容時,我先讓學生自主讀書:找出文中寫了哪些位置的云霧,他們都是什么樣的。同學們積極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不一會兒就有學生舉手,解決了這個問題后我不禁竊喜:孩子們真聰明。隨后,我激發(fā)同學們:“你們想親眼看到這些不同的姿態(tài)嗎?”同學們異常興奮,我輕啟鼠標,生動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前,只聽到:“哇塞,太美了!”,“啊,真神奇”我趁熱打鐵,激勵學生:“你們能用文中的語言說說這些奇異的景象嗎?”我又把這些畫面播放了一遍,可發(fā)言的僅有七八個同學,語言

3、平淡,運用文中的語言很吃力,有的在我的啟發(fā)下才說了點。我愕然了,既然那么喜歡,怎么就說不上呢?是課文不熟悉?還是詞句訓練不到位?但真實的課堂不容我多想,因為這是公開課,那么多教師聽課,我也只能往下進行教學內容。緊緊張張中一節(jié)課總算上下來。在評課中同事們都說出了課件展示過早,學生讀書不充分,語言理解不到位,運用語言就很困難,學生只飽了眼福。我陷入了沉思。運用多媒體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調節(jié)課堂氣氛,這絕對沒有錯,錯在于學生讀書不充分,不能完全理解課文內容,與文本的親密接觸太少,沒有將文中的語言積累下來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運用就很吃力,讀說視聽沒有很好地結合。課件制

4、作不夠精,展示過早沖淡了語言學習的過程,有些喧賓奪主的趨勢。怎樣恰到好處地將課件運用到課文理解中呢?通過聽其他教師的課,從中探尋多媒體及時恰當?shù)氖褂玫臅r機,我還向網(wǎng)絡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眾所紛云,但有幾點對我還是很有啟發(fā)的:1、不能以多媒體演示取代文本閱讀。語文學習的特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生動形象的描述激發(fā)自身的形象思維想象。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文學理論上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的提法,因此語言的魅力是任何影像都無法取代的。2、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由老師指導幫助學生進行科學、高效的內化吸收,對于詞句的理解與運用,一定要訓練到位,努力與學生已有的表象聯(lián)系,與體悟的形象

5、聯(lián)系,與升華的情感聯(lián)系。學生腦海中沒有這樣的表象或表象模糊就要發(fā)揮多媒體在這方面獨特的魅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有利優(yōu)勢,無疑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覺效果?;谶@樣的認識,我在教學與廬山的云霧類似的課文火燒云這一課時,理解“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個重點內容時我設計了了這樣的一個課件將學生帶入情境。步驟1、出示學習目標:默讀課文3-6自然段,思考這幾段圍繞哪一句話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是怎樣寫得,選自己喜歡的句段美美地讀,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師生通過對話研讀文本,重點詞句深入學生的精神世界;2、教師抓住時機播放一組火燒云變化的片段剪輯,配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此時學生興趣濃厚,受到美的熏陶,3、慢鏡頭一張一張播放火燒云形狀變化的幻燈片,激勵學生想象火燒云還會變成什么,有什么變化,怎樣消失的,學生觀賞著畫面,思維活躍,模仿說話就很容易,想象豐富,不但會用書中的語言,還有所創(chuàng)新。這節(jié)課上得扎實有效,沒有玩花哨,以讀為基礎,內化吸收語言,多媒體輔助閱讀教學,學生得到很好的視聽覺享受,思維被激活,情境中說話具體生動。我比較滿意。這些只是我在實踐中探求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寫景文章閱讀理解中輔助教學的一些嘗試,也許還有更妥善的處理,有待我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在這個實踐、反思的過程中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