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中等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_第1頁
淺談小學“中等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_第2頁
淺談小學“中等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_第3頁
淺談小學“中等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_第4頁
淺談小學“中等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特殊教育淺談小學“中等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摘要】長期以來,教育者一直關注的只是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中等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卻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這不但與素質教育的呼聲極不和諧,也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則,更是對中等生人權不尊重的表現。因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中等生的教育與引導,從而加大中等生向優(yōu)等生轉化的強度與力度,盡量杜絕或減少他們向后進生下滑的現象發(fā)生。本文從中等生的特點出發(fā),略談了一些對中等生的教育策略?!娟P鍵詞】中等生 特點 教育策略【引言】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但在教學過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的卻不多。一段時期以來,教育者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為優(yōu)

2、秀生,二為后進生。因為優(yōu)秀生能支撐“門面”,后進生轉化最能體現德育實績。不管是哪所學校,“培優(yōu)輔差”是學校教育的重心,這是千篇一律的公式。今天,盡管素質教育的呼聲震耳欲聾,卻仍然有一個重要的、特殊的群體,至今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遺忘著、漠視著,那就是“中等生”。一、 對“中等生”概念的思考“中等生”的概念,在教育工作中經常使用,但其內涵與外延卻好像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中等生”的概念本質屬性并不是非常明確的,外延也并不確定。從其詞義本身揭示的內涵來說,就是指在學生前進的隊伍中處在中間的學生。顯而易見,這個“中等生”“優(yōu)秀生”以及“后進生”的差別,是教師們以“分數高低”和“紀律好壞

3、”為尺度,人為地劃定的。學習成績成為絕對的標準,其它表現僅僅是參考分。而學習成績又包括哪些呢?99又是考試分數,而且是總分數,不是單科分數。這種人為的評價尺度在教育活動中經常反復使用,已經固化為一種社會尺度,反過來又對教育活動產生影響和作用。這種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的成績的中等,使教師給予的關注少,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從而教育者很難把握有利時機實施有效的教育,時間長了,不僅影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而且會造成“中等生”的進一步平庸化。二、“中等生”的角色定位 “中等生”一個特殊的群體。一般說來,家長、老師、學校、社會都酷愛“優(yōu)秀生”,因為“優(yōu)秀生”是人們下面的驕傲,其積極影響眾所周知;“后進生

4、”轉化的典型個案也俯首可拾,其意義重大也成為人們的共識?!白深^、帶中間”,是提高教育實效的最重要途徑之一。然而,人的發(fā)展是呈正態(tài)分布的,即兩頭比例較小,大多數學生則處在中間狀態(tài)。大處著眼,他們是教師進行教育決策的立足點、依據,是班級的主干力量;從個體而言,他們處在隱性狀態(tài),不如“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那樣“顯山露水”。談起“優(yōu)秀生”、“后進生”,多數教師對他們的表現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而說起中等生,不少教師都道不出個子丑寅卯,常“一般”以蓋之。那么這往往會導致“忙兩頭、丟中間”的最終局面。小學生一般都具有可塑性大、發(fā)展?jié)摿Υ蟮奶攸c。教師在教育中應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特點。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小學生中的

5、“第十名現象”。一般的學校老師和家長往往很單純地用語文、數學成績給孩子們排名,以便知道每一個學生在班里所占的名次。另外,往往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起到導向作用。那么,什么樣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呢?老師眼中的好學生通常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并且聽說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會有意的去關照這樣的學生,學生為了得到老師的關照,顯然會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片面的去追求成績,爭取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而忽視了興趣、愛好、發(fā)展個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另外,老師“抓兩頭、忙中間”的教學方法,使那些尖子生在學習上很容易得到老師的關注,從而削弱了他們在學習上的獨立性,因而后來就不適應中學“相對”松散的教學方法。與此相反的是,

6、第十名左右的學生雖然成績不是優(yōu)秀的,但是他們大多比較活潑,靈活性強,學習較為輕松,興趣廣泛,其學習的獨立性也比較強,有很大的潛力。另外,這些學生沒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在平和健康的心態(tài)中學習。這也是他們有“后勁”和成材概率很高的主要原因。許多“中等生現象”告訴人們:分數不是衡量學生潛能的唯一標準,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定位。如果得到悉心培育,創(chuàng)造的種子就能發(fā)芽開花,收獲豐碩的成果。三、撩開“中等生”的面紗,“中等生”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1、 是一個“聽話”的群體絕大部分“中等生”是“聽話”的學生,他們篤信老師他們制定的各種規(guī)范,并能藉以規(guī)范個人的行為,按老師要求去學習,搗亂、偷懶的現象

7、比較少,因此成為班風“穩(wěn)定”的主體因素。一般的可以發(fā)現,這些“聽話”的學生往往很少提出意見,也很少與人爭論,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他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典型的中庸主義?!皟?yōu)秀生”因學習成績好倍受老師的青睞,后進生因問題多多也極惹老師關注。惟有“中等生”,因為表現平平,既博不到老師的表揚,也挨不著老師的批評;既沒人佩服,也沒人歧視,他們總覺得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無足輕重,“找不著北”。這種存在決定了他們的意識,幾乎對所有的班集活動都不冷不熱,行為從眾。反正老師注意不到自己,他們既不做榜樣,一般也不會掉隊。當然,也有極少數學生不僅對問題缺乏個人見解,對班上出現的不良風氣,違紀現象缺乏批評和抗爭

8、的意識,盲目隨大流,甚至成為“問題學生”。2、 是一個謹慎的群體實踐證明:大部分“中等生”的個性心理趨向于內向,他們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辦事膽小,習慣于自行處理問題,沒有與別人合作的習慣,這種性格的內傾性,一方面表現了他們對于來自外部的壓力具有“超常”的忍耐力(實際是他們借自以為“過得去”的表現和成績,在沒有高遠目標追求的情況下,抵消了部分外界的沖擊,緩解了心理壓力),另一方面,造成了他們孤僻、不好動的性格。對來自外界的沖擊或姑息忍受、或避而遠之,其個性的“自尊”與“自卑”常常處于不穩(wěn)定的交替狀態(tài),一旦外界的壓力超出了他們自身的承受能力,自尊的“蛋殼”將會隨時流溢出自卑的“液體”,許多“中等生”

9、向“后 進生”滑坡的原因莫不由此引發(fā)。3、 是一個“中和”的群體從精神狀態(tài)看,“中等生”往往缺乏競爭意識,一般來說這些學生學業(yè)特長、個性無特點,這個狀態(tài)是長期形成的,可能因他們“特點”不被人所認識,長期處于被人遺忘角落,久而久之,形成了“甘居淡泊”、不出頭“舒舒服服當中游”的處世態(tài)度。4、 是一個不缺智力的群體他們中絕大部分有正常的智力,個別學生的思維還非常敏捷,之所以會與“優(yōu)等生”、特長生形成差距,一是因為自身基礎較差,二是與家庭情況、家長的教育觀點有關,三是學習目的不明確、缺少毅力,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更缺乏對學習的自覺性。5、 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中等生”在班級中占比例大、易分化,不

10、穩(wěn)定,抓住了他們的一個“特長”或一個特點,就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進取精神。由此可見,“中等生”并非沒有“特點”,只不過是教育者對他們的“特點”缺少發(fā)現罷了,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地運用“抓兩頭、促中間”的策略,這一策略實際上是把“中等生”放在教育的“盲點”中,教育者往往忽視了他們潛在能力的開發(fā),從而降低了教育實效。四、 如何賦予“中等生”在學習上的“特長”和個性的“特點”1、 培養(yǎng)“中等生”的自主意識是問題的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說:“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睂Α爸械壬眮碚f,他們既缺少對個人的潛在能力的自信,也缺少他人對這種潛在能力的認可,正如劉易斯的教練說:“世界上

11、有千千萬萬個劉易斯,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而已”??茖W研究證實,許多失語者是因為耳朵失聰而無法判斷自己語言的正誤而最終喪失說話能力。“中等生”會不會因為長期無法判斷自己在學習中的價值、能力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呢?蘇霍姆林斯基不僅重視個性的自由發(fā)展。他認為,“要在每個孩子身上發(fā)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個人發(fā)展根源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夠最充分地顯示和發(fā)揮他天賦素質的事情上達到在他的年齡可能達到的卓越成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力做到,充分發(fā)展每個學生各自的特殊才能。(1)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意識,就要激發(fā)他們的自我表現的欲望,可采用分層教學,讓他們有多個表現機會,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各種文體活動,充分展

12、示自己的才能。(2)為他們提供與周圍人交往的環(huán)境,如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對話式、啟發(fā)式),以及組織課外活動小組,也可進行一些體育比賽,促使他們與人交往,增強與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發(fā)現并展示自己的特長。(3)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如:讓他們擔任班干部,由他們來組織體育活動、勞動或擔任小組長、或課外活動的指揮員,這不僅給他們提供了一種換位的思維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相應的環(huán)境中運用這種思維,增強自信。 2、 促進“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是問題的核心 教育者應明智地看到,“中等生”無論是在思想表現、學習成績或是在其它的各方面,雖是均居中間狀態(tài),但他們很有塑造的潛能,是班級管理的中堅力

13、量。 學習成績是學生的“生命線”?!爸械壬币驗閷W習成績的不上不下,決定了他們在同學中的地位,以及同學對他們的看法和評價?!爸械壬睂W習成績平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們的智商不低,基礎不弱,某些方面亦有過人之處。只是因為習慣的眼光,使他們被“一丑遮百俊”。教師要細心觀察、耐心誘導,有針對性地以他們感興趣的學科或學得較好點的科目為切入點,指導其科學學習方法,是完全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的。教師應善于幫助他們發(fā)現自己的特長,(學習成績一般,但字寫得漂亮、或美術不錯、或籃球打得很棒、或有較強的指揮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能巧妙地發(fā)揮特長的作用,樹立信心,增強榮譽感,動員全體同學來幫助他們,運用班集體的凝

14、聚力把他們吸引過來??傊?,轉化“中等生”,就要把他們從“靜”的溫床推向“動”的漩渦。3、 積極地鼓勵中等生是其重要的問題 要使學生至于因為“失聰”而“喪失語言能力”,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外,教育者對學生的評價就顯得尤其重要。對“中等生”來說,教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進步因素,發(fā)現他們的特長,同時要增強他們的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他們主動地去迎接各種挑戰(zhàn)的勇氣和能力。對于“中等生”,教師應做到,在語言上多鼓勵,少批評,多提希望,少講失望;在行動上,多動員,多支持,多鼓勵。正因為他們是中等生(這主要指考試成績),在藝術特長等發(fā)展上往往比“優(yōu)秀生”更有發(fā)展力,然而,因為考試成績中等或各科不平衡,差距大

15、等原因,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們有信心而信心不足,有條件大步前進,卻往往馬前失蹄。所以,只有教師恰當地、有力地推一把,那么他們就能夠翻過這道坎,跨進“優(yōu)秀生”的行列。美國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種智力(諸如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jié)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思智力、自然觀察智力等),只是其組合和發(fā)揮程度不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學校里不存在差生,全體學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fā)展方向的可造之才。適當的教育和訓練將使每一個學生的智能發(fā)揮到更高水平。作為教育者,在工作中應充分利用常識、期望、激勵的方法,可以開展獎章評比

16、活動,或者對暫時落后的學生“借一枚獎章給他”等,讓所有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在表現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維持其學習驅動力。作為教師應樹立這樣一種信念:每個學生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就是不為具有不同智力潛能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發(fā)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不同類型的人才。教育應當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空間,使每個學習個體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教師應該具有開闊的眼光,多元的評價方式。教師不但要看到每個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而且要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長處,并在此基礎上騰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揚長避短,通過優(yōu)勢發(fā)展,獲得自我實現。教師必須樹立

17、全面育人的理念,不偏愛“優(yōu)等生”。教育家羅素曾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真誠希望每位施教者都能用公平公正、晶瑩透明的愛心善待自己的學生。其實,較之“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中等生”更渴望老師心靈的雨露。所以,教師應正確地對待“中等生”,善于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利用各種機會創(chuàng)造發(fā)揮特長、才能的條件,這樣他們也會發(fā)光的?!爸械壬钡氖澜缡恰拔宀拾邤獭钡?,他們有憧憬,有夢想,教師要做有心人,給予他們熱情的關注,努力理解他們的思想,提供他們鍛煉的機會,就會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積極健康的發(fā)展。“教育均衡發(fā)展是教育平等的問題,是人權的問題”,走近中等生,關注中等生,把脈中等生,做好中等生的工作,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意義重大、深遠?!緟⒖嘉墨I】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